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3)

1. 大便血

—人患下血,諸治不效。一教以老絲瓜,去向里上筋,烘燥,不犯鐵器,為末,空心酒下二三匙,連服數朝愈。

薛立齋治一男子,每飲食勞倦,便血,飲食無味,口乾,此中氣不足也。用六君子湯加芎、歸而脾胃健,又用補中益氣而便血止。

—婦但怒便血,寒熱口苦,或胸脅脹痛,或小腹痞悶。此怒動肝火而侮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而愈。用補中益氣、加味逍遙二藥而不復作。

—婦人久下血在糞前,屬脾胃虛寒,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加黃連炒茱萸一錢,數劑稍緩。乃加用生吳茱萸三分,數劑而愈。

江應宿治一人,便血七年,或在糞前,或在糞後,面色萎黃,百藥不效,每服寒涼,其下愈多。診得六脈濡弱無力,乃中氣虛寒,脾不能攝血歸經。用補中益氣湯加燈燒落、荊芥穗一撮,橡斗灰一錢,炮姜五分,二劑而血止。單用補中益氣十餘劑,不復作矣。

白話文:

大便血

有人下血,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有人建議用老絲瓜,去除外皮和裡面的筋,烘乾,避免接觸鐵器,研磨成粉,空腹用酒送服二三匙,連續服用幾天就好了。

薛立齋治療一位男子,每次飲食或勞累後都會便血,飲食沒有味道,口乾,這是中氣不足。他用六君子湯加入川芎、當歸,調理脾胃,又用補中益氣湯,便血就止住了。

一位婦女只要生氣就會便血,伴隨寒熱、口苦,或者胸脅脹痛,或者小腹痞悶。這是由於怒氣傷肝,肝火犯脾。治療方法是用六君子湯加柴胡、梔子,病就好了。之後又用補中益氣湯和加味逍遙散,就不會再犯了。

一位婦女長期便血,血在糞便前面,屬於脾胃虛寒,元氣下陷。治療方法是用補中益氣湯,再加炒黃連、茱萸各一錢,服幾劑後症狀稍緩。然後再加生吳茱萸三分,服幾劑就好了。

江應宿治療一位便血七年的病人,血有時在糞便前面,有時在糞便後面,面色萎黃,各種藥物都不見效,每次服用寒涼藥物,病情反而加重。診脈發現六脈濡弱無力,這是中氣虛寒,脾臟不能攝血歸經。他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燈心草、荊芥穗少許、橡斗灰一錢、炮薑五分,服兩劑後血就止住了。單獨服用補中益氣湯十幾劑後,就再也沒有復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