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 (3)

1. 增補《難經》方

熟地黃,當歸(各三錢),川芎(一錢),芍藥(三錢)

柯韻伯曰:此方能調有形之血於平時,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促。能補陰中之陽,而不能培真陰之本,為血分立法,不專為女科套劑也。

八珍湯,治氣血兩虛,調和陰陽。

即前四君子、四物湯相合也。

十全大補湯,治氣血俱虛,惡寒發熱,自汗盜汗,肢體困倦,眩暈驚悸,晡熱作渴,遺精白濁,大便見血,小便短少,便泄閉結,喘咳下墜等症。

即前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各一錢。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等症。若氣血虛而變現諸症,莫能名狀,勿論其病其脈,但用此湯,諸症悉退。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炙甘草,桂心,陳皮(各一錢),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七分),遠志(五分),白芍(一錢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柯韻伯曰:補氣而不用行氣之品,則氣虛之甚者,無氣以受補。補血而仍用行血之味,則血虛之甚者,更無血以流行。故加陳皮以行氣而補氣,悉得其用。去川芎之行血而補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減,便能斡旋造化之機也。

八味地黃丸,治相火不足,虛羸少氣。王冰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尺脈弱者宜之。

方見《金匱》治法。

汪訒庵曰:男女媾精,皆稟此命火以結胎。人之窮通壽夭,皆根於此。乃先天無形之火,所以主云為而應萬事,蒸糟粕而化精微者也。無此真陽之火,則神機滅息,生氣消亡矣。惟附子、肉桂能入腎命之間而補之,故加入六味丸中,為補火之劑。

六味地黃丸,治陰真虧損,精血枯竭等證,壯水制火之劑也。

地黃(砂仁酒拌,九蒸九曬,八兩),山萸肉(酒潤),山藥(四兩),茯苓(乳拌),丹皮,澤瀉(各三兩)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滾湯或淡鹽湯任下。(方論見薛新甫治法。)

李士材曰:用此方者有四失,地黃非懷慶,則力薄;蒸曬非九次,則不熟;或疑地黃之滯而減之,則君主弱;或惡澤瀉之瀉而減之,則使力微。顧歸咎於藥之無功,毋乃愚乎?

天王補心丹,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症。

生地(四兩,酒浸洗),人參,玄參,茯苓(一用茯神),桔梗,遠志(五錢,炒),酸棗仁,柏子仁(沙炒,去油),當歸(酒洗),天冬,麥冬,五味子(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硃砂為衣。臨臥燈心湯下一丸,或噙含化。一方有石菖蒲四錢,無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無比山藥丸,治諸虛損傷,肌肉消瘦,耳聾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令人不老。

山藥(二兩),菟絲子(三兩,酒浸煮),五味子(六兩,揀淨),杜仲(三兩,酒炒),肉蓯蓉(四兩,切片,酒浸,焙),牛膝(一兩,酒浸,蒸),熟地,山茱萸,巴戟肉,澤瀉,茯苓,赤石脂(各一兩)

白話文:

增補《難經》方

熟地黃、當歸各三錢,川芎一錢,芍藥三錢。

柯韻伯說:這個方子能調和平時的有形之血,但不能快速生成無形之血。它能補益陰血中的陽氣,但不能根本上滋補真陰,這是針對血分而設的方劑,並非專門用於婦科的套方。

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調和陰陽。

就是前面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在一起的方劑。

十全大補湯,治療氣血俱虛,伴隨惡寒發熱、自汗盜汗、肢體倦怠、頭暈心悸、午後發熱口渴、遺精白濁、大便出血、小便短少、便秘或腹瀉、喘咳墜脹等症狀。

就是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再加入黃耆、肉桂各一錢。

人參養榮湯,治療脾肺俱虛,伴隨發熱惡寒、肢體消瘦倦怠、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如果氣血虛弱而出現各種難以描述的症狀,不論疾病和脈象如何,都可以用這個方劑,各種症狀都會消失。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炙甘草、桂心、陳皮各一錢,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七分,遠志五分,白芍一錢五分。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柯韻伯說:補氣而不使用行氣的藥物,氣虛很嚴重的人就沒有氣來接受補益;補血卻仍然使用行血的藥物,血虛很嚴重的人就更沒有血來運行。所以加入陳皮來行氣以助補氣,這樣就能發揮藥效。去除川芎這種行血的藥物而用補血的藥物,就能收到效果。善於用藥的人,只增加一種藥物,減少一種藥物,就能掌控造化的機制。

八味地黃丸,治療相火不足,身體虛弱少氣。王冰認為這是益火之源,以消除陰寒。尺脈弱的人適合服用。

方劑出自《金匱要略》的治療方法。

汪訒庵說:男女交合生殖,都依靠這個命門之火來受孕。人的窮通壽夭,都根源於此。這是先天無形的火,所以能主宰一切,蒸化糟粕而化生精微物質。沒有這個真陽之火,神機就會熄滅,生機就會消亡。只有附子、肉桂能進入腎臟命門之處而補益它,所以把它們加入六味丸中,作為補火的藥物。

六味地黃丸,治療陰精虧損,精血枯竭等症狀,是壯水制火的藥劑。

地黃(用砂仁酒拌勻,九蒸九曬,八兩),山茱萸肉(用酒潤濕),山藥(四兩),茯苓(用乳汁拌勻),丹皮,澤瀉(各三兩)。

以上藥物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煉成丸劑,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飯前服用,用溫開水或淡鹽水送服。(方劑論述參見薛新甫的治療方法。)

李士材說:服用這個方子有四種錯誤:地黃不是懷慶府產的,則藥力不足;蒸曬不是九次,則藥物不熟;懷疑地黃滯膩而減少劑量,則君藥不足;厭惡澤瀉的瀉下作用而減少劑量,則藥力減弱。卻把療效不佳歸咎於藥物無效,不是很愚蠢嗎?

天王補心丹,治療思慮過度,心血不足,心悸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便秘或腹瀉,口舌生瘡等症狀。

生地黃(四兩,用酒浸泡清洗),人參、玄參、茯苓(可用茯神代替)、桔梗、遠志(五錢,炒)、酸棗仁、柏子仁(沙炒去油)、當歸(用酒洗淨)、天冬、麥冬、五味子(一兩)。

以上藥物磨成細粉,用蜂蜜煉成彈子大小的丸劑,外面用硃砂包裹。睡前用燈芯草浸泡的湯水送服一丸,或者含在口中慢慢溶化。有的方劑用石菖蒲四錢,不用五味子;有的方劑加甘草。

無比山藥丸,治療各種虛損,肌肉消瘦,耳聾目暗。經常服用可以壯筋骨,益腎水,讓人延年益壽。

山藥(二兩),菟絲子(三兩,用酒浸泡煮熟),五味子(六兩,揀淨),杜仲(三兩,用酒炒),肉蓯蓉(四兩,切片,用酒浸泡,烘乾),牛膝(一兩,用酒浸泡,蒸熟),熟地黃、山茱萸、巴戟天、澤瀉、茯苓、赤石脂(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