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5)
上集卷之十三 (15)
1. 咳血
許先生論梁寬父病:右脅,肺部也。咳而吐血,舉動喘逆者,肺脹也。發熱脈數不能食者,火來刑金,肺與脾俱虛也。脾肺俱虛,而火乘之,其病為逆。如此者,例不可補瀉。若補金則慮金與火持,而喘咳益增;瀉火則慮火不退位,而痃癖反甚。止宜補中益氣湯,先扶元氣,少以治病藥加之。
聞已用藥未效,必病勢若逆,而藥力未到也。遠期秋涼,庶可復耳。蓋肺病惡春,夏火氣至,秋冬火退,只宜於益氣湯中,隨四時升降寒熱,及見有證,增損服之。或覺氣壅,間與加減枳朮丸。或有飲,間服局方枳朮丸。數月逆氣少回,逆氣回則可施治法。但恐今日已至,色青色赤,及脈弦脈洪,則無及矣。
病後不見色脈,不能懸料,以既愈復發言之,惟宜依准四時用藥,以扶元氣,庶他日既愈,不復發也。其病初感,必深恐當時消導尚未盡,停滯延淹,變生他證,以至於今。宜少加消導藥於益氣湯中,庶可漸取效也。
汪石山治一人,年二十餘,形瘦色脆,病咳血,醫用滋陰降火及清肺之藥,延三年不減。又一年,用茯苓補心湯,及參蘇飲,皆去人參,服之病益劇。診之脈細而數,有五至。汪曰:不可為也。或曰:四五至平和之脈,何為不可為?經云:五臟已衰,六腑已竭,九候雖調,猶是死也。
且視形症皆屬死候。經曰:內脫熱甚者死,嗽而加汗者死,嗽而下瀉上喘者死。嗽而左不得眠肝脹,右不得眠肺脹,俱為死證。今皆犯之,雖飲食不為肌膚,去死近矣。越五日果死。凡患虛損,犯前數證,又或嗽而聲啞,喉痛不能藥,或嗽而肛門發瘻,皆在不救,醫者不可不知。
謝大尹年四十,因房勞病咳血,頭眩腳弱,口氣夢遺,時或如冷水滴於身者數點,診之脈皆濡緩而弱,右關沉微,按之不應,曰:此氣虛也。彼謂:房勞咳血、夢遺,皆血病也,右關沉微亦主血病。且肥人白人,病多氣虛。今我色蒼紫,何謂氣虛?曰:初病傷腎。經云:腎乃胃之關也。
關既失守,胃亦傷矣。故致氣壅逆,血隨氣逆而咳也。又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男子少精,女子不月。二陽者腸胃也,腸胃之病,必延及心脾,故夢遺亦有由於胃氣之不固也。左手關部細,而分之雖屬肝而主血。概而論之,兩寸主上焦而察心肺,兩關主中焦而察脾胃,兩尺主下焦而察肝腎,是左關亦可以察脾胃之病也。古人治病有憑證者,有憑脈者,有憑形色者,今當憑證憑脈,而作氣虛治焉。
遂用參、耆各三錢,白朮、白芍、當歸身各一錢,茯神、麥冬、梔子、酸棗仁各八分,陳皮、甘草各五分,煎服。朝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椿根皮,夜服安神丸,年餘而安。
生生子治金良美者,年十八,患咳嗽吐紅,下午潮熱,夢遺。市醫進四物湯加天冬、麥冬、黃柏、知母之類,治半年,反左脅脹痛不能側臥,聲音漸啞,飲食輒噁心,肌肉大削,六脈俱數,醫告技窮。因就孫治,觀其面色白,又隱隱有青氣夾之,兩足痿弱無力,曰:此症氣虛血熱,而肝脈弦,弦則木氣太旺,脾土受虧,不能統血。始殆怒氣所觸,繼為寒涼之劑所傷,以至飲食噁心,肌肉瘦削。
白話文:
咳血
許先生分析梁寬父親的病情:右脅疼痛,是肺部出了問題。咳嗽吐血,活動就喘不過氣,這是肺脹。發燒、脈搏跳得快、吃不下東西,這是心火旺盛克伐肺金,導致肺脾兩虛。脾肺俱虛,又被心火所乘,病情發展逆轉。這種情況,不可以用補法或瀉法治療。如果補益肺金,擔心金火交戰,導致咳嗽喘息加重;如果瀉去心火,擔心火邪不去,反而加重病情。只宜服用補中益氣湯,先扶助元氣,再少量加入治療疾病的藥物。
聽說已經用藥無效,一定是病情逆轉,藥力尚未到達病灶。等到秋天涼爽些,或許才能恢復。肺病最怕春天,夏天火氣旺盛,秋冬火氣衰退,所以只宜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根據四季升降寒熱變化以及病情變化,增減藥物。如果感覺氣機壅塞,可以間歇服用加減枳朮丸;如果伴有水腫,可以間歇服用局方枳朮丸。幾個月後逆氣減少,逆氣回歸正常後,才能施以其他治療方法。但是恐怕現在已經太晚了,面色青紫,脈象弦急有力,那就無藥可救了。
病人康復後沒有觀察面色脈象,無法預測病情,既然已經痊癒又復發,那就只能根據四季變化用藥,扶助元氣,希望將來痊癒後不再復發。病情剛開始的時候,我非常擔心當時的消導治療不夠徹底,導致病情停滯延誤,轉化為其他症狀,才導致今天的局面。應該在補中益氣湯中少量加入消導藥物,希望能夠逐漸見效。
汪石山治療一位二十多歲的病人,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患有咳血症,醫生用了滋陰降火和清肺的藥物,三年病情沒有減輕。又過了一年,用了茯苓補心湯和參蘇飲(去掉了人參),病情反而加重。診脈發現脈細數,有五至。汪石山說:不可救藥了。有人說:四五至是平和的脈象,為什麼不可救藥?經書上說:五臟已經衰竭,六腑已經虛脫,即使九候的脈象都調和,也是等死的徵兆。
而且從症狀和脈象看,都屬於死症。經書上說:內熱嚴重者死,咳嗽並伴有汗出者死,咳嗽並伴有腹瀉、呼吸困難者死。咳嗽時左側睡不着覺是肝脹,右側睡不着覺是肺脹,都是死症。這個病人全都犯了,即使能吃能喝,身體卻沒有營養吸收,離死期不遠了。五天后果然死了。凡是患有虛損,又出現上述幾種症狀的病人,或者咳嗽聲音嘶啞,喉嚨疼痛無法服藥,或者咳嗽並伴有肛門廔管,這些都是不可救治的,醫生必須要知道。
謝大尹四十歲,因為房勞導致咳血,頭暈目眩,腳軟無力,口臭遺精,有時感覺像冷水滴在身上一樣,診脈濡緩而弱,右關脈沉微,按之不應,我說:這是氣虛。他說:房勞、咳血、遺精,都是血症,右關脈沉微也主血病。而且肥胖的人、皮膚白皙的人,疾病多是氣虛。現在我的面色蒼白帶紫,怎麼說是氣虛呢?我說:最初的病是傷了腎。經書上說:腎是胃的關口。
關口失守,胃也受損了。所以導致氣機壅塞,血液隨著氣機逆亂而咳血。又經書上說:二陽之病發於心脾,男子少精,女子月經不調。二陽指的是腸胃,腸胃的疾病,必定影響心脾,所以遺精也有可能是由於胃氣不足。左手關脈細弱,雖然屬於肝臟,但也主血。總的來說,寸口脈診察上焦的心肺,關脈診察中焦的脾胃,尺脈診察下焦的肝腎,所以左關脈也可以診察脾胃的疾病。古人治病,有根據症狀的,有根據脈象的,有根據面色體形的,現在應該根據症狀和脈象,用治療氣虛的方法。
於是用人參、黃耆各三錢,白朮、白芍、當歸各一錢,茯神、麥冬、梔子、酸棗仁各八分,陳皮、甘草各五分,水煎服。早上服用六味地黃丸加黃柏、椿根皮,晚上服用安神丸,一年後痊癒。
生生子治療金良美,十八歲,患咳嗽吐血,下午潮熱,遺精。市井醫生用了四物湯加天冬、麥冬、黃柏、知母等藥物,治療半年,反而左脅脹痛不能側臥,聲音越來越啞,吃東西就噁心,肌肉消瘦,六脈都數,醫生束手無策。於是來找孫醫生治療,觀察面色蒼白,又隱隱夾雜青氣,兩腳軟弱無力,我說:這是氣虛血熱,而且肝脈弦,弦則木氣太旺,脾土受損,不能統攝血液。開始可能是由於怒氣所傷,繼而被寒涼藥物所傷,以至於吃東西噁心,肌肉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