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十三 (1)

1. 經旨

經曰:咽喉者,水穀之道路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會厭者,聲音之門戶也。口鼻者,聲音之扇也。懸雍垂者,聲音之關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泄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合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合難,其出氣遲,故重言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咽喉是水谷食物通過的通道。喉嚨是氣體上下流動的地方。會厭是發出聲音的門戶。口鼻是聲音的扇子。懸雍垂是聲音的關口。頏顙(音:ㄎㄨㄥˇ ㄎㄨㄥˇ)是分佈氣息的地方。橫骨是神氣所支配,負責控制舌頭發聲的地方。

因此,如果人的鼻孔流涕不止,無法控制,就是頏顙無法打開,導致氣息外泄的緣故。

所以,如果會厭小而薄,則發氣迅速,開合靈活,出氣容易。反之,如果會厭大而厚,則開合困難,出氣緩慢,因此說話會變得遲鈍。

2. 脈法

或弦或大,大而無力,為陽虛,甚則脈細。弦而無力,為陰虛,甚則脈數。又大者易治,氣血未衰,可斂而止。弦則難治,氣血已耗,滋補珠難也。若弦細數三脈悉具,則不治矣。

尺脈洪大,陰衰火旺,左脈微細,右脈勁緊,為正虛邪甚,必死。兩寸浮洪而溢者,喉痹也;兩尺微細無力者,虛炎也。若微甚而伏者,死;浮大而澀者,死。

白話文:

脈象或弦或大,大而無力是陽虛,嚴重則脈細。弦而無力是陰虛,嚴重則脈數。大的脈象較易治療,氣血未衰,可以收斂止住。弦的脈象難治,氣血已耗,滋補起來很困難。如果弦細數三種脈象都出現,就無法治療了。

尺脈洪大,陰衰火旺,左脈微細,右脈勁緊,代表正氣虛弱邪氣盛,必死。兩寸脈浮洪而溢者,是喉痹;兩尺脈微細無力者,是虛炎。如果脈象微弱而隱伏,會死;浮大而澀,也會死。

3. 咽喉諸症

吳澄曰:咽喉諸症,人皆以為其病在上,而不知其根則在下也。人皆以為多實火,而不知虛勞則虛火也。蓋少陰之脈,循喉嚨,絡舌本,腎中之真水不足,則腎中之真火上炎,剋制肺金,上衝關隘,不得直泄,而乃為喉瘡,喉癬,乳蛾,喉干疼痛聲啞,不能飲食等症矣。蓋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浮游於上。

虛勞至此,初起而形色未憊者,猶可按法引之歸原。若累久而有此,則非藥餌所能療也。

白話文:

吳澄說:咽喉的各種病症,人們都以為病灶在上面,卻不知道病根其實在下面。人們都以為是實火過盛,卻不知道虛勞才是虛火的原因。因為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連接舌根,腎臟中的真水不足,就會導致腎臟中的真火上炎,克制肺金,向上衝擊咽喉部位,無法順利排出,而導致喉嚨潰瘍、喉嚨癬、乳蛾、喉嚨乾燥疼痛失聲,無法飲食等症狀。這是因為真陰失去守護,孤陽無根,浮游在上面。

虛勞發展到這個地步,初期時人體還沒有顯現疲憊的狀態,還可以依照方法引導真氣回歸本位。如果虛勞持續很久才出現這些症狀,那就不是藥物所能治療的了。

4. 聲啞

喑啞聲不出者,由腎氣之竭。蓋聲出於喉,而根於腎。經曰: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

聲啞,糞門生痿者,不治之症也。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虛勞久咳,肺氣受傷,火盛金衰,漸變聲啞;肺氣受傷,陽氣下陷,陰火下乘,則糞門生瘻。虛而至於生瘻,則傷之極矣,所以不治也。

失音一症非一,宜從其類而治之。惟虛損聲嘶,則與各症異,何也?以水涸火炎,蒸鑠肺竅,金被火傷而損,由是聲啞聲嘶見焉。治法非苦寒降火,溫燥消痰可復,惟益水清金,則善矣。

澄按:言者,心之聲;聲者,肺之韻。肺體清虛,以氣之鼓迫,則鳴猶鐘磬之懸架,其內空虛,擊之則鳴。若汙濁壅窒其中,擊之則聲啞,此乃痰邪實在。去其填塞之汙濁,何患其聲之不響亮哉?若夫水虧火炎,金傷聲啐者,則猶鐘磬之破損,此乃肺經之枯竭。雖日從事於順氣消痰,止嗽清火,徒傷元氣,有何益乎?欲其如故,須復鑄之可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聲音沙啞,說不出話來,這是腎氣衰竭所導致的。因為聲音雖然從喉嚨發出,但根本卻在腎臟。古書中記載,如果內部精氣被耗損,就會導致聲音嘶啞,這是腎虛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聲音沙啞,肛門又生了瘻管,那便是無藥可救的病症。因為肺和大腸是表裡相通的器官,長期咳嗽虛勞,肺氣受損,火氣旺盛,金氣衰弱,就會逐漸導致聲音沙啞。肺氣受損,陽氣下降,陰火上炎,就會導致肛門生瘻管。虛弱到生了瘻管,就代表身體已經受到極大的損傷,因此無藥可治。

失音的病症有很多種,治療時應該根據不同的病症來選擇治療方法。但如果是虛損引起的聲音嘶啞,就和其他的病症有所不同。這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火氣旺盛,灼傷了肺部,導致金氣受損,進而出現聲音沙啞。治療方法不能用苦寒的藥物降火,應該用溫燥的藥物化痰,才能恢復聲音。最好的方法是滋陰補水,清熱潤肺。

古代醫書記載,說話是心臟的聲音,聲音是肺部的韻律。肺部清虛,依靠氣體的鼓動,發出聲音就像鐘磬一樣,內部空虛,敲擊就會發出聲音。如果肺部有痰濁阻塞,敲擊就會發出沙啞的聲音,這說明是痰邪阻塞。清除阻塞的痰濁,聲音自然就會響亮。如果像是水虧火炎,金氣受損,聲音嘶啞,就像鐘磬破裂一樣,這是肺經枯竭。就算每天服用順氣化痰、止咳清火的藥物,也只是徒耗元氣,沒有什麼用處。想要恢復如初,就必須用新的材料重新鑄造。

所以虛損至於音啞聲嘶,喉癬喉痹,則症之外現者也。病至於此,非有虛凝靜定之功,煉息歸根之法,而惟責成於草木湯液之味,不亦難乎?

白話文:

因此,如果身體虛弱受損到聲音沙啞、咽喉痛、喉嚨發炎等程度,這些都是病症外在表現。病情發展至此,若沒有練就平和寧靜的心境以及掌握深呼吸回歸本源的方法,只寄希望於藥草熬製的湯水療效,豈不是太困難了嗎?

5. 聲啞治法

金實不鳴,初起即聲啞。金虛不鳴,久病方聲啞。

凡病人久嗽聲啞者,必由元氣大傷,肺腎俱敗,但宜補肺氣,滋腎水,養金潤燥,其聲自出。或略加訶子、百藥煎之類,兼收斂以治其標,務宜先本後末,庶可保全。若見其假熱,而過用寒涼,或見其痰甚,而妄行消耗,則未有能免者矣。通聲煎。癆瘵痰嗽挾火者,竹衣麥冬湯。

肺氣虛者,保金湯。津液竭者,味補飲。虛損色欲傷陰,病在腎者,六味丸、八味丸、左歸丸、右歸飲、人參平肺湯、大補元煎、一陰煎、四陰煎、人參固本丸。酒色過度,欲火燔鑠,以致陰虧而盜氣於陽,精竭而移槁於肺,肺燥而嗽,嗽久而喑者,此枯涸之病也。味補飲。

白話文:

金氣充足時不會發聲,如果剛開始就出現聲音嘶啞,代表金氣不足;而金氣虛弱時,則會在久病之後才出現聲音嘶啞。

長期咳嗽、聲音嘶啞的病人,都是因為元氣大傷,肺腎功能衰竭所致。治療應以補益肺氣、滋養腎水、滋養金氣、潤燥為主,聲音自然就會恢復。也可以適當配合訶子、百藥煎等收斂藥物治療表證,但必須先治本後治標,才能真正痊癒。切忌看見虛熱就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或看見痰多就胡亂使用消耗性藥物,否則很難恢復健康。可以用通聲煎治療。對於肺痨、痰嗽夾雜熱症的患者,可以用竹衣麥冬湯治療。

如果肺氣虛弱,可以使用保金湯;如果津液枯竭,可以使用味補飲。如果因虛損、房事過度而傷陰,病在腎臟的患者,可以使用六味丸、八味丸、左歸丸、右歸飲、人參平肺湯、大補元煎、一陰煎、四陰煎、人參固本丸等藥物治療。如果因縱慾過度、火氣過盛而導致陰虛,精氣耗損,轉而損傷肺氣,導致肺燥咳嗽,久咳而啞,這是屬於枯竭之症,可以用味補飲治療。

6. 喉乾嚥痛

喉乾嚥痛者,真水下虧,虛火上炎也。

咽之所以咽物,喉之所以候氣,雖居上焦陽分,而有太陰、少陰之脈終焉。夫人之一身,水升火降,無壅無滯,則咽自利,而喉自暢也。若夫土衰水涸,則相火蒸炎,致津液枯竭,由是而咽喉乾燥疼痛等症作矣。虛損至此,不亦危乎?蓋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沖浮於上,而乃至此。

所謂龍雷之火,不可水伏,惟滋水降火,抑陽扶陰,使水升火降,津液復回,而後可止。若以苦寒正治,則陰火愈熾,而脾土敗矣。

澄按:咽喉各症,除少陰伏邪一症外,屬風熱者十居八九,誤治即能殺人。然當危急,亦有刺少商、拔頂發、吹鼻、攪吐、煙燻各法,以治其外;服清涼散火之劑,以治其內。雖當危急,挽回者亦多。

白話文:

喉嚨乾澀疼痛,是因為身體真水不足,虛火上炎導致的。咽喉負責吞咽食物,喉嚨負責呼吸,雖然位於上焦陽分,但太陰、少陰經脈也通達這裡。人體的水氣應該上升,火氣應該下降,沒有阻塞和停滯,咽喉就能順暢運作。但如果脾土虛弱,水氣枯竭,就會導致相火蒸灼,津液耗損,進而引起咽喉乾燥疼痛等症狀。虛損到這種程度,十分危險!因為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浮躁不安,才會導致這種情況。

就像龍雷之火,不可用水撲滅,只有滋養水氣,降伏火氣,讓水氣上升,火氣下降,津液回歸,才能治癒。如果用苦寒藥物來治療,反而會導致陰火更旺,脾土受損。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少陰伏邪之外,咽喉疾病大多屬於風熱,如果誤治很容易致命。但危急情況下,也可以用刺少商、拔頂發、吹鼻、攪吐、煙燻等方法來治療外症;同時服用清涼散等藥物來治療內症。即使在危急情況下,也有很多患者可以被救活。

惟虛損之咽乾喉痛,決非初起即甚,必漸漸日深,各症悉具,至於極處,乃有此症,何也?必臟腑先敗,及於脈絡,是根本枯,而後槁及於枝葉,可能復茂如前乎?蓋陰火浮游,進退莫測,或痛或止,殊非苦寒之品可遏。近世不明其理,見初醫有用冰、硼、朱、麝辛香走竄之吹藥,並進以苦寒直折之藥味,則陰火益熾,有不立見其傾危者乎?

白話文:

唯獨虛損導致的咽乾喉痛,決非一開始就非常嚴重,必然是逐漸加深,各種症狀齊備,直到病情到達極點,才會出現這種症狀。這是為什麼呢?必然是臟腑先衰敗,蔓延到脈絡,這是根本枯竭,然後才影響到枝葉,可能再像以前一樣茂盛嗎?因為陰火浮游不定,進退莫測,時而疼痛時而停止,絕非寒涼之物可以遏制。近世之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看到初期的醫生使用冰、硼、朱、麝等辛香走竄的吹藥,並配合苦寒直折的藥味,那麼陰火就會更加熾盛,難道不會立刻看到病人危急的狀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