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十二 (1)

1. 經旨

《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脈解》篇曰:陽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本神》篇曰: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五臟生成》篇曰:肝氣虛則熱,實則怒。

《調經論》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2. 脈法

寸口脈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驚者,其脈止而復來,其人目睛不轉,不能呼氣。

3. 怔忡驚悸等症

吳澄曰:心者,身之主,神之舍也。心血不足,多為痰火擾動,心神不寧,多有驚悸怔忡諸症。惟虛損之人,陰虧於下,元海無根,氣浮於上,撼振胸臆,是心不能下交於腎,腎不能上交於心,則築築心動,惕惕恐畏,為怔忡驚悸者有之;心為事擾,神動不安,精氣耗散,而不寐者有之;子午不交,神明濁亂,精氣伏而健忘者有之;心動神搖,志歉精卻,神無所依,善於驚恐者有之;木本水源,子病及母,水不養木,而善怒者有之。

蓋神之不安其舍者,多由於心血之不足,而心血之不足,多由於腎之虛衰,不能上下交通,而成水火既濟也。

4. 怔忡驚悸恐

心為一身之主,人身之血,生於心,藏於肝,統於脾,布於脾,而施化於腎者也。苟心血一虛,神氣耗散,則宅舍空虛,痰因以客之,此怔忡之所由作也。驚者,因有所觸,而畏怖不安也。悸者,心中惕惕然跳,築築然動,不能自安,如人捕獲之狀,本無所恐,而心自不寧也。

驚則安其神,悸則定其志。心主神,腎主志,水火既濟,須在陰精上奉,則其神安;陽氣下藏,則其志定。但其中有氣虛、血虛、停飲之不同,須分治之。

5. 虛損怔忡

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此症惟陰虛勞損之症恆有之。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原,所以在上則浮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凡患此者,速宜節欲節勞,切戒酒色。凡治此者,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若或誤認為痰火,而妄施清利,則速其危矣。

6. 氣虛驚悸

陽氣內虛,心下空豁,狀若驚悸,右脈大而無力者是也。

7. 血虛心悸

陰氣內虛,虛火妄動,體瘦心悸,五心煩熱,面赤唇燥,左脈微弱,或大而無力者是也。

8. 肝膽心虛

或思怒傷肝,或因驚入膽,母令子虛,而心血為之不足;或富貴汲汲,貧賤慼慼,憂思過度,或遇事煩冗,則心君亦為之不寧,皆致驚悸怔忡之症,其脈弦者是也。

9. 陰火怔忡

有陰火上衝,頭暈眼花,耳鳴齒落,或腹中作聲,怔忡。不宜滋陰抑火,及養心之劑。久服不愈,為無根失守之火,脈必空虛。

10. 氣鬱怔忡

失意之人,懷抱抑鬱,氣生痰涎,涎與氣搏,心神不寧,脈必沉結,或弦者是也。

11. 痰鬱心悸

或耳聞大聲,目見異物,遇險臨危,觸事喪心,大驚大恐,以致心為之忤,停積痰涎,使人有惕惕不寧之狀,甚則心跳欲厥,其脈滑大者是也。

12. 怔忡治法

心脾血氣虛而怔忡,宜七福飲、大補元煎。命門水虧,真陰不足,而怔忡不已者,左歸飲。命門火虧,真陽不足,而怔忡不已者,右歸飲。三陰精血虧損,陰中之陽不足而怔忡,大營煎、理陰煎。水虧火盛,煩躁熱渴而怔忡者,二陰煎、加減一陰煎。思郁過度,耗傷心血則怔忡者,逍遙飲、益營煎、暢郁湯。

寒痰停蓄心下而怔忡者,保陰煎、薑朮湯、資成湯、平補鎮心丹、寧志丸。

13. 驚悸治法

心虛血少,神志不寧而驚悸者,養心湯、寧志丸、十四友丸。因驚失志,而神不寧者,寧志膏、遠志丸。心血不足,肝火不清,血熱多驚者,硃砂安神丸。心神虛怯,微兼痰火而驚悸者,八物定志丸。心氣鬱滯,多痰而驚者,加味四七湯。痰迷心竅悸者,溫膽湯、茯苓飲子、硃砂消痰飲。

風熱生痰,上乘心膈而驚悸者,簡要濟眾方。若大恐大懼,以致損傷心脾腎氣,而神消精卻,飲食日減者,必用七福飲、理陰煎、大營煎、大補元煎之類,酌宜治之。然必洗心滌慮,盡釋病根,庶可保全。

若勞心過度,兼有外邪者,宜寧神內托散。心脾兩虛而驚悸者,宜資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