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一 (3)
上集卷之二十一 (3)
1. 痰泄
或多或少,胸悶瀉沫。
2. 虛泄
困倦無力,食減微溏,必兼體瘦。
3. 火泄
暴注下迫,焦黃穢臭。
4. 氣泄
腹常滿悶,去不通泰。
5. 瀼泄
停蓄飲食,數日一泄,必兼腹脹。
6. 腎泄
五更腹痛,微響乃泄,必兼足冷。
7. 肝泄
忿怒所傷,厥而面青,必兼脅滿。
8. 交腸泄
大小便易位而出。
9. 直腸泄
飲食入口,少頃即出。
10. 霍亂泄
腹中絞痛,暴泄煩渴。
11. 氣食泄
腹痛,下無休時,去如蟹渤者,氣食交併而作泄也。
12. 酒積泄
飲酒太多,清晨作泄,或五更腹痛,泄下黃赤,此酒濕入臟所致,非腎虛者比也。
白話文:
喝酒過多導致早上拉肚子,或者在五更時腹部疼痛、排便出黃色或褐色物質,這是酒精引起的腸道問題所造成的,和腎虛的情況不同。
13. 積瘀泄
內有積瘀,胸脅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
14. 暑泄
夏月暴注水泄,宜香薷飲、益元散。
白話文:
夏天炎熱季節突然大量出汗和拉肚子,可以使用「香薷飲」、「益元散」等藥方。
15. 相應泄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以致泄瀉,人所易知也。其有飲食之後,偶有所感觸,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跌打損墜,忽爾作瀉。此亦食滯與病相因而為泄瀉,實與本症絕無相干。當調和脾土,再治本症。
澄按:以上各種泄瀉,雖非虛損之比,然亦有因泄瀉日久,而泛用消食利水之劑,損其真陰,元氣不能主持,致脾胃日虧,飲食日減,真氣日消,而成虛損者有之,故並錄此。
白話文:
吃太多就會傷胃腸,導致腹瀉,這道理大家都知道。有些人是吃完東西後,突然受到刺激,或是內心傷心過度、外感風寒濕燥火暑,或是跌倒撞傷,就突然拉肚子。這其實是吃太多和疾病同時造成腹瀉,並不是真正的虛損引起的。應該先調和脾胃,再治療根本病症。
不過,即使這些腹瀉不是虛損引起的,但如果長期腹瀉,又一直使用消食利水的藥物,就會損傷人體的真陰,元氣無法維持,導致脾胃越來越虛弱,食慾越來越差,真氣越來越少,最終變成虛損。因此,也把這一點記錄下來。
16. 治案
東垣治一人,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作瀉,腹中鳴,小便黃。以黃耆、柴胡、歸身、益智、陳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炙甘草二錢,紅花少許作服,名曰黃耆補胃湯。水二盞,煎一盞,稍熱服,食前服之。
薛立齋治一人,患肝木克脾土,面赤生風,大臟燥結,炎火衝上,久之遂致臟毒下血,腸鳴溏瀉,腹脹喘息,馴至絕谷瀕殆。諸送方以枳實、黃連之劑投之,輾轉增劇。薛診曰:此脾腎兩虛,內真寒而外虛熱,法當溫補。遂以人參、白朮為君,山藥、黃耆、肉果、薑、附為臣,茱萸、骨脂、五味、歸、苓為佐,十劑,俾以次服。諸醫皆曰:此火病也,以火濟火,可乎?服之浹旬,盡劑而自止。
白話文:
一位名叫東垣的醫師治療一位病人,患者一天大便三四次,稀軟但量不多,有時會腹瀉,肚子咕嚕咕嚕叫,小便顏色發黃。東垣醫師開了個藥方,叫做黃耆補胃湯,裡面包含黃耆、柴胡、歸身、益智、陳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炙甘草二錢,紅花少許。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稍涼後於飯前服用。
一位名叫薛立齋的醫師治療一位患者,患者患有肝木克脾土的病症,面色發紅,生風,內臟乾燥阻塞,燥熱上衝,久而久之導致臟毒下血,腸鳴腹瀉,肚子脹痛,喘不過氣,最終拒絕進食,瀕臨死亡。其他醫師都開了以枳實、黃連等寒涼藥物治療,結果病情反而加重。薛立齋診斷後認為,此病症是脾腎兩虛,內虛寒而外虛熱,應該溫補治療。因此,他以人參、白朮為主要藥材,山藥、黃耆、肉果、薑、附子為輔藥,茱萸、骨脂、五味子、歸脾、茯苓為佐藥,開了十劑藥,讓患者逐次服用。其他醫師都認為這是火症,用火來治療火症,怎麼可能?然而患者服用藥物十天後,病情完全好轉。
江應宿治一人,患脾腎泄十餘年,五鼓初必腹痛,數如廁,至辰刻共四度,巳午腹微痛而泄,凡七八度,日以為常,食少倦怠,嗜臥。診得右關滑數,左尺微弦無力。此腎虛而脾中有積熱病也。投黃連枳朮丸,腹痛除,漸至天明而起,更與四神丸、八味丸,滋其化源,半年飲食倍進,而泄愈矣。
李士材治姚岱芝,吐痰泄瀉,見食則惡,面色萎黃,精神困倦,自秋及春,無劑弗投,經久不愈。診之口不能言,亟以補中益氣去當歸,加肉果二錢,熟附一錢,炮姜一錢半,半夏二錢,人參四錢,日進二劑,四日而瀉止,但痰不減耳。李曰:腎虛水泛為痰,非八味丸不可,應與補中湯並進。凡四十日,服人參一斤,飲食大進,痰亦不吐。又半月而酬對如常矣。
白話文:
江應宿治療一位病人,患有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十多年,每天凌晨五點左右必定腹痛,多次上廁所,直到早上七點左右,一共要上四次廁所。上午十點到下午一點,腹部稍微疼痛並伴有腹瀉,總共要上七八次,每天都是這樣。病人食慾不佳,容易疲倦,嗜睡。診斷發現右關脈滑數,左尺脈微弦無力,這是腎氣虛弱,脾胃積熱所致。醫生開了黃連枳朮丸,腹痛減輕,逐漸到天亮才起床。之後又開了四神丸和八味丸,滋補脾腎,半年後病人食慾大增,腹瀉也痊癒了。
李士材治療姚岱芝,病人出現嘔吐痰液、腹瀉、看到食物就反胃、面色萎黃、精神困倦,從秋季到春季,各種藥物都試過,但一直沒有治癒。診斷發現病人說話困難,於是李士材開了補中益氣湯,去掉了當歸,加入肉果二錢,熟附子一錢,炮姜一錢半,半夏二錢,人參四錢,每天服用兩劑。四天后腹瀉停止,但痰液仍然不少。李士材說:「腎虛導致水氣上泛形成痰液,必須用八味丸治療,應該與補中湯一起服用。」四十天後,病人服用了約一斤人參,食慾大增,痰液也不再吐了。又過了半個月,病人說話如常。
生生子治張懷赤,每早晨腸鳴,瀉一二度,晚間一度,尺寸短弱,右關滑大。此中焦有濕痰,君相二火皆不足,故有此症。以六君子湯加補骨脂、桂心、益智仁、肉豆蔻,煎服,瀉遂減半。又以煎藥加杜仲為丸,服之而愈。
又治吳仲峰,仲秋六部皆沉微,而左猶甚,隱隱如蛛絲之細,原以腸風去血,過服寒涼,致傷脾胃。自春至秋,脾瀉不愈,日夜十二三行,色黃白帶青,兩頤浮腫,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獨利,利必與大便並行,腸鳴,四肢冷,口不渴,飲食大減,口唇齦肉皆白。其為人也多憂思。
白話文:
一位名叫張懷赤的病人,每天早上腸鳴腹瀉兩三次,晚上一次,而且尺寸短弱,右邊關元穴處摸起來滑大。這是因為他中焦有濕痰,君相二火都不足,才會出現這些症狀。醫生給他開了六君子湯,再加上補骨脂、桂心、益智仁和肉豆蔻,煎服後腹瀉減半。之後又將藥方改為丸劑,加入杜仲,服完後就痊癒了。
另一位名叫吳仲峰的病人,仲秋時節,六脈皆沉微,左脈尤甚,隱隱如蛛絲般細弱。他原本患有腸風導致出血,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傷了脾胃。從春天到秋天,一直脾瀉不止,每天腹瀉十幾次,大便顏色黃白帶青,兩頰浮腫,四肢也浮腫,小便不能正常排泄,每次排便都要伴隨小便,而且腸鳴,四肢冰冷,口不渴,食慾大減,口唇和牙齦都發白。他平時愛憂思。
夫四肢者,脾之所主,清冷則陽氣不充。兩頤乃腎經部位,浮腫益見腎氣之虛也。脈沉微與面色黃腫,皆屬於濕。經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合脈症觀之,由脾虛不運,積濕而然,虛寒明矣。病至此勢亦甚危,第形症相符,色脈相應,又能受補,庶幾可生也。法當大溫補升提,以東垣益胃升陽滲濕湯加減調理。
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二錢,茯苓、益智、蒼朮各一錢,大附子五分,澤瀉、炮薑、炙甘草、升麻、防風各五分。連服八帖,諸症悉減。病雖暫愈,宜戒生冷、憂思,庶服藥有效,切勿輕犯,犯之非藥石可生也。
白話文:
四肢是脾臟管轄的部位,如果四肢冰冷,就說明陽氣不足。下巴是腎經所經之處,浮腫就說明腎氣虛弱。脈搏沉細微弱和臉色發黃浮腫,都是濕氣過盛的表現。醫書記載,各種濕腫都是脾土受損導致的。綜合脈象和症狀來看,這是因為脾虛失運,積聚濕氣所致,屬於虛寒症。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幸好症狀和脈象相符,而且還能夠接受治療,應該還有救治的希望。治療方法應當採用大溫補升提的方式,可以用東垣益胃升陽滲濕湯加減調理。
處方: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二錢,茯苓、益智、蒼朮各一錢,大附子五分,澤瀉、炮薑、炙甘草、升麻、防風各五分。連續服用八帖,所有症狀都會減輕。雖然病症暫時痊癒,但要注意忌口,不要吃生冷食物,也不要過度憂慮,這樣才能讓藥物發揮效果。千萬不要輕易犯忌,一旦犯忌,就無法用藥物治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