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 (2)

1. 脾經真火動

脾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故飲食入胃,賴以運化。脾火暴盛,血液枯絕,胃雖能納,脾失轉運,泄瀉無度。補則愈甚,清則濡弱。脈細而數,肌瘦骨立,此真火之動於脾也,不治。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脾臟就像是管理糧倉的官員,身體所需的各種養分都是由它來分配的。因此,食物進入胃中後,依賴脾臟來進行消化與吸收。然而,如果脾臟的機能過度亢進,會導致血液乾涸,即使胃部能夠攝取食物,脾臟卻無法正常運作將營養物質轉運到全身,結果就會造成嚴重的腹瀉。若盲目地進補反而會使情況更糟,若是單純地清熱也會讓身體變得虛弱。這種情況下,脈搏會變得細微且頻率加快,身體會迅速消瘦,骨骼突顯,這正是脾臟中的真正火氣在作怪,若不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但在此處提到的「不治」,並非無法治療,而是指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治療方式,病情將會更加惡化。

2. 損其肝者緩其中

治法如四物湯,倍加白芍、甘草、枸杞、山萸肉之類。

白話文:

處理這種因為肝臟受損的情況,我們會使用類似四物湯的治療方法,但是會大幅增加使用像白芍、甘草、枸杞、山萸肉這些藥材的份量。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治療肝臟受損的病人時,會在傳統的四物湯配方上,增加白芍、甘草、枸杞、山萸肉等藥材的使用量,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3. 肝虛治法

肝虛者,目眩筋攣,面青恐懼,如人將捕之狀,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肉桂、人參、當歸、木瓜主之。眼昏少精神,無比山藥丸。目中溜火,視物昏花,寢汗憎風,行步不正,臥而多驚,補益腎肝丸。視物不明,筋弱陰痿,陰下濕癢,八味地黃丸。

白話文:

[治療肝臟虛弱的方法]

如果是肝臟虛弱的情況,會有眼睛看東西模糊、肌肉抽搐、臉色蒼白、感到恐懼,好像有人要來抓你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建議服用六味地黃丸,再加入牛膝、肉桂、人參、當歸和木瓜一起使用。

如果眼睛模糊,精神不振,可以服用山藥丸,會有幫助。

若是眼睛常覺得有熱感,看東西模糊不清,晚上睡覺容易出汗,怕風,走路時腳步不穩,睡覺時易驚醒,可服用補益腎肝丸。

若看東西不清楚,肌肉無力,男性性功能下降,下體部位濕潤且癢,則建議服用八味地黃丸。

4. 肝經虛分陰陽

肝膽虛者,多因謀慮太過,所願不遂;或鬱怒不發,怏怏失志;或膽虛不決,多怯多疑;或虛寒假熱而似瘧;或淫夢驚惕而不寐;或目赤眩暈而耳鳴,經脈淋漓而妄溢。脈多虛數弦急者為陰虛,微緩滑者為陽虛。

白話文:

對於肝膽功能不足的人,大多因為思慮過度,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或是鬱悶憤怒卻無法釋放,心情持續低落,失去生活目標;或是膽量小,做事猶豫不決,容易感到害怕和懷疑;或是身體出現虛弱的假象,但實際上有些熱症狀,類似瘧疾;或是做春夢後感到驚恐,導致失眠;或是眼睛紅腫、頭暈目眩,並且伴有耳鳴,月經或排尿異常,甚至出血過量。

從脈象來看,如果脈搏虛弱、頻率快且呈弦緊狀態,這表示是陰虛;若脈象微弱、緩慢且帶有滑動感,則顯示為陽虛。

5. 肝經真火動

肝者,將軍之官,其性暴,其動速,無病藏血,有病則逆血。故經云:大怒令人煎厥暴絕,使血菀於上。蓋大怒之人,先動其肝,肝性猛烈,氣即逆上,血隨氣逆,大吐不止。肝室空虛,虛火愈熾,心雖上血,肝不後納,心血雖臨,不移而輒出矣。此真火之動於肝也,不治。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肝臟就像是軍隊中的將軍,它的特性是激烈且行動迅速。在健康狀態下,它負責儲存血液;但當生病時,血液的流向就會反常。因此古籍中有記載,極度憤怒會導致突然的昏厥,使血液大量湧向頭部。因為當人極度憤怒時,最先被影響的就是肝臟,由於肝臟的性質非常強烈,這股氣就會逆向上衝,帶動血液一起上衝,導致嚴重的嘔血且無法停止。肝臟處於空虛的狀態,虛火更會因此而熾烈,即便心臟輸送血液上來,肝臟卻無法吸收,就算心臟的血液已經到達,但還是會立刻流失。這就是肝臟內的真火被激發的情況,若不治療,情況將會持續。

6. 損其腎者益其精

治法如熟地、牛膝、人參、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之類。

白話文:

對於腎臟功能有損傷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補充精氣來調理。在治療上,會使用像熟地、牛膝、人參、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這類的中藥材來進行滋補。

7. 腎虛治法

腎虛者,背脊腰膝厥逆而痛,耳鳴精滑,小便頻數,宜八味丸去附子,加鹿茸、山藥、五味子,以生其精。若腰背肩胛頭痛,不任房事,十全大補湯。腰胯腿膝痠軟,下元虛冷,八味丸。腳弱脛痠,無比山藥丸。腎冷精虛,陽事不舉,還少丹、離珠丹、金鎖正元丹、三才封髓丹。

夢遺白濁,巴戟丸。小便如泔,精寒自出,小菟絲子丸。小便頻而遺,十全大補湯,加益智仁。

白話文:

[治療腎虛的方法]

腎虛的人會有背脊、腰部及膝部冰冷且疼痛,耳朵嗡嗡作響,容易精液失控,小便頻繁,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改良版的八味丸,去掉附子,加入鹿茸、山藥、五味子,用以滋養精氣。如果腰背、肩胛部位疼痛,無法承受性生活,則應服用十全大補湯。若感到腰、胯、腿、膝酸軟,下腹部虛弱冰冷,還是使用八味丸。腿部乏力,小腿痠痛,可以服用無比山藥丸。腎臟寒冷,精氣虛弱,性功能低下,可考慮還少丹、離珠丹、金鎖正元丹、三才封髓丹。

在睡眠中無故射精,或出現白濁現象,可用巴戟丸。小便像米泔水一樣,精氣寒冷自行溢出,可服用小菟絲子丸。小便頻繁並伴有漏精,可服用十全大補湯,再添加益智仁。]

8. 腎經虛分陰陽

腎與三焦虛者,多因房勞不節,淫欲過度,夢遺滑精,白淫淋帶,衝任閉絕而不調,腰膝軟弱而乏力,陽虛陰痿而不振,此本經氣血虛乏之證,六脈澀弱弦澀少神。如脈細微不數,陽痿,形神不華彩為陽虛。如脈數有力,三焦火盛者為陰虛。

白話文:

[腎臟與三焦功能虛弱的陰陽辨別]

腎臟和三焦功能虛弱,大多是由於性生活過度,不知節制,導致頻繁的夢遺、早洩,或是出現白色分泌物,以及尿道炎症狀。這也可能導致女性月經失調,無法正常排卵,或是男性腰膝無力,容易疲憊,甚至陽痿,這都是因為腎臟和相關經絡的氣血不足所引發的症狀,反映在脈象上就是脈搏弱小、弦緊且缺乏活力。

如果脈搏細微,而且頻率不高,伴隨陽痿,以及身體外觀缺乏光澤,這通常表示是陽氣虛弱。反之,如果脈搏頻率高且有力,可能伴隨著三焦火旺的症狀,這通常表示的是陰氣虛弱。

9. 腎經真火動

人之有腎,猶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制陽光,健筋骨,生精神,其所繫亦重矣。昧者不知,而御內大過,腎室空虛,遂生內熱,挾相火而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此咳嗽、吐血、潮熱之所由來也。若傷損之輕,知覺之早,調養之專,猶可冀其生也。若傷損之重,失血之頻,邪火日熾,此真火之動於腎也,不治。

白話文:

人體中的腎臟,就像樹木的根和水源一樣重要。它控制著身體的陽氣,強健筋骨,產生精力,與我們的健康關聯極為重大。但有些人不明白這點,過度勞累腎臟,導致腎功能虛弱,於是產生體內熱氣,這種熱氣會結合內在的火氣,向上影響到肝臟和橫膈膜,再進入肺部,沿著喉嚨,連接到舌頭根部,這就是造成咳嗽、吐血、潮熱等症狀的原因。

如果腎臟受損程度較輕,能及早察覺,並且專心調理,還是有可能康復的。但如果腎臟受損嚴重,頻繁出血,邪惡的火氣一天比一天旺盛,這就是腎臟中的真火開始活躍,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

10. 增補《難經》方

肺經虛損主方

麥冬(三錢),人參,棗仁,萎蕤(各一錢五分),茯神,黃耆(各一錢),五味子(六分)

如肺金燥而津液不足,為陰虛火盛,加生地三錢,知母一錢,去黃耆,減人參五分。如肺氣虛寒,喜熱惡冷,元氣不足,加人參二錢五分,黃耆、白朮各一錢,炙甘草二分,去麥冬、五味子。畏寒脈微者,加附子五分,去萎蕤,用河車大造丸,皆可兼服。

心經虛損主方

棗仁(三錢),當歸(一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龍眼肉,丹參,茯神(各一錢),生甘草(五分)

如陰血虛,心火盛者,加生地二錢,麥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五分,服安神丸。如心經陽氣虛,而神無主持者,加黃耆二錢,白朮一錢,人參一錢五分,益智五分,去龍眼肉、丹參,服寧志丸。

脾胃虛損主方

白朮(三錢),人參(二錢),黃耆(一錢五分),茯神(一錢),當歸(一錢),陳皮(五分),炙甘草(二分)

如脾胃之元氣虛乏者,謂之陽虛,加遠志、益智各五分。如脾胃之精血不足者,謂之陰虛,加丹參一錢五分,棗仁二錢,芍藥一錢,當歸五分,去黃耆、白朮、陳皮,減人參五分。

肝膽虛損主方

棗仁(三錢),生地(二錢),當歸(一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茯神,枸杞子,丹參(各一錢),牛膝(五分)

如本經陰虛血少內熱者,加菊花一錢,去人參。如本經陽虛氣弱虛寒者,加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遠志五分,去生地、丹參、牛膝、枸杞子。虎潛丸、寧志丸可以久服。

腎經虛損主方

熟地(三錢),人參(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山藥(一錢),茯神(一錢)山萸肉,丹皮(各五分),五味子(二分)

如脈細微不數,陽痿形神不華彩,此為陽虛,加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桂枝、附子各五分,去麥冬、五味子。如脈虛數有力,三焦火盛,加知母一錢五分,黃柏一錢。陽虛服八味丸,陰虛服濟陰丸、天王補心丹、固精丸。

四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大便不實,體瘦面黃,或胸膈虛痞,吞酸痰嗽等症。

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甘草(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張路玉曰:氣虛者補之以甘,參、朮、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沖和之德,故為君子。若合之二陳,則補中微有消導之意。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臟受蔭,胃氣傷則百病叢生。故凡病久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隨症加減。無論寒熱補瀉,先培中土,使藥氣四達,則周身機運流通,水穀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六君為司命之本也。

四物湯,治血虛營弱,一切血病,當以此為主。

熟地黃,當歸(各三錢),川芎(一錢),芍藥(三錢)

柯韻伯曰:此方能調有形之血於平時,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促。能補陰中之陽,而不能培真陰之本,為血分立法,不專為女科套劑也。

八珍湯,治氣血兩虛,調和陰陽。

即前四君子、四物湯相合也。

十全大補湯,治氣血俱虛,惡寒發熱,自汗盜汗,肢體困倦,眩暈驚悸,晡熱作渴,遺精白濁,大便見血,小便短少,便泄閉結,喘咳下墜等症。

即前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各一錢。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等症。若氣血虛而變現諸症,莫能名狀,勿論其病其脈,但用此湯,諸症悉退。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炙甘草,桂心,陳皮(各一錢),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七分),遠志(五分),白芍(一錢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柯韻伯曰:補氣而不用行氣之品,則氣虛之甚者,無氣以受補。補血而仍用行血之味,則血虛之甚者,更無血以流行。故加陳皮以行氣而補氣,悉得其用。去川芎之行血而補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減,便能斡旋造化之機也。

八味地黃丸,治相火不足,虛羸少氣。王冰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尺脈弱者宜之。

方見《金匱》治法。

汪訒庵曰:男女媾精,皆稟此命火以結胎。人之窮通壽夭,皆根於此。乃先天無形之火,所以主云為而應萬事,蒸糟粕而化精微者也。無此真陽之火,則神機滅息,生氣消亡矣。惟附子、肉桂能入腎命之間而補之,故加入六味丸中,為補火之劑。

六味地黃丸,治陰真虧損,精血枯竭等證,壯水制火之劑也。

地黃(砂仁酒拌,九蒸九曬,八兩),山萸肉(酒潤),山藥(四兩),茯苓(乳拌),丹皮,澤瀉(各三兩)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滾湯或淡鹽湯任下。(方論見薛新甫治法。)

李士材曰:用此方者有四失,地黃非懷慶,則力薄;蒸曬非九次,則不熟;或疑地黃之滯而減之,則君主弱;或惡澤瀉之瀉而減之,則使力微。顧歸咎於藥之無功,毋乃愚乎?

天王補心丹,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症。

生地(四兩,酒浸洗),人參,玄參,茯苓(一用茯神),桔梗,遠志(五錢,炒),酸棗仁,柏子仁(沙炒,去油),當歸(酒洗),天冬,麥冬,五味子(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硃砂為衣。臨臥燈心湯下一丸,或噙含化。一方有石菖蒲四錢,無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無比山藥丸,治諸虛損傷,肌肉消瘦,耳聾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令人不老。

山藥(二兩),菟絲子(三兩,酒浸煮),五味子(六兩,揀淨),杜仲(三兩,酒炒),肉蓯蓉(四兩,切片,酒浸,焙),牛膝(一兩,酒浸,蒸),熟地,山茱萸,巴戟肉,澤瀉,茯苓,赤石脂(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溫酒或米飲下。

河車大造丸,治虛損勞傷,咳嗽潮熱。

紫河車(一具),龜板(二兩,童便浸三日,酥炙黃),黃柏(鹽酒炒),杜仲(酥炙,一兩五錢),牛膝(酒浸),天冬(去心),麥冬(去心),人參(各一兩),地黃(二兩),茯苓,砂仁(六錢,同煮去之),夏加五味子。

上為細末,酒米糊丸。鹽湯下,冬酒下。女人去龜板,加當歸,乳煮糊丸。

汪訒庵曰:河車本血氣所生,大補氣血為君。敗龜得陰氣最全,黃柏稟陰氣最厚,滋陰補水為臣。杜仲潤腎補腰,牛膝強筋壯骨,地黃養陰退熱,制以茯苓、砂仁,入少陰而益腎精。二冬降火清金,合之人參、五味,能生脈而補肺氣。大要以金水為生化之源,合補之以成大造之功也。

柏子養心丸,治心勞太過,神不守舍,閤眼則夢遺泄不常。

柏子仁(鮮白不油者,以紙包槌去油),白茯神,酸棗仁,生地黃,當歸(各二兩),五味子,辰砂(細研),犀角(鎊),甘草(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午後、臨臥含嚼一丸。

虎潛丸,治精血不足,筋骨痿弱,足不任地,乃骨蒸勞熱。

黃柏(鹽酒炒),知母(鹽酒炒),熟地黃(三兩),虎脛骨(酥炙,一兩),龜板(酥炙,四兩),鎖陽(酒潤,一兩五錢),牛膝(酒潤,二兩),當歸(酒洗,一兩五錢),白芍(酒炒),陳皮(鹽水潤,二兩)

上為末,以羯羊肉煮爛搗丸,鹽湯下。

還少丹,治脾胃虛寒,血氣羸乏,不思飲食,發熱盜汗,遺精白濁,肌體瘦弱,牙齒浮痛等症。

熟地黃(二兩),山藥,牛膝(酒浸),枸杞子(酒浸,一兩五錢),山茱萸,茯苓(乳拌),杜仲(薑汁炒斷絲),楮實(酒蒸),五味子(炒),小茴香(炒),巴戟天(酒浸),肉蓯蓉(酒浸,各一兩),石菖蒲(五錢)

上為末,加棗肉蜜丸。鹽湯或酒下。

汪訒庵曰:腎為先天之根本,脾為後天之根本,二本有傷,則見諸症,故未老而先衰。二本既固,則老可還少矣。

離珠丹(又名神珠丹),治下焦元氣虛弱,小腹疼痛,皮膚燥澀,小便不利。

炒杜仲、萆薢、巴戟天(各二兩),訶子(五個),龍骨,硃砂(各一兩),炒補骨脂(三兩),胡桃肉(一百二十個),砂仁(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下。

濟陰丸

黃柏(酒炒,二兩七錢),龜板(炙,一兩三錢五),虎骨(酥炙),陳皮(各七錢),當歸,知母,鎖陽(各一兩),牛膝,菟絲子(酒浸,各一兩二錢五分),山藥,砂仁,杜仲(炒),黃耆(鹽水炒,各七錢),破故紙(炒,三錢五分),枸杞(五錢),熟地(七錢)

上為末,以地黃膏為丸。每服七十丸。

巴戟丸,治肝腎俱虛,收斂精氣,補戢真陽,充肌膚,進飲食,止汗。

五味子,巴戟天,蓯蓉,人參,菟絲子,熟地,白朮,益智,覆盆子,骨碎補(去毛),茴香(各一兩),白龍骨(二錢五分),牡蠣(煅,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補益腎肝丸,治目中流火,視物昏花,耳聾耳鳴,困倦乏力,寢汗惡風,行步不正,兩足欹側,臥而多驚,腳膝無力,腰以下消瘦。

柴胡,羌活,生地黃,苦參,防己(各五錢),肉桂(一錢),大附子(一錢),當歸(三錢)

上為細末,熱水為丸,如雞頭仁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