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
1. 備考
〔本間棗軒之說〕,蛔蟲之藥。初用烏梅丸、甘草粉蜜湯、理中安蛔湯之類。後世方劑雖多。然其效莫能出鷓鴣菜之上。鷓鴣菜一下。諸證即脫然。近年西洋舶來之搜猛希娜。其藥性可強健脾胃。對於下蛔蟲有奇效。(下略)烏梅丸、甘草粉蜜湯、鷓鴣菜湯應用之目標不同。
鷓鴣菜有效之病。其他未必有效。反之烏梅丸、甘草粉蜜湯亦然。所謂理中安蛔湯者。人參湯加烏梅花椒也。
〔和田東郭〕,蛔蟲之症。強熱不解者。如白虎湯之石膏劑。久久服之有效。又附子劑之證。應用附子而不效者。可用烏梅丸。大便不通者與鷓鴣菜湯。
白話文:
【備考】
根據本間棗軒的說法,治療蛔蟲的藥物,起初使用的是烏梅丸、甘草粉蜜湯、理中安蛔湯等方劑。雖然後世發展出了許多方劑,但效果最好的莫過於鷓鴣菜。服用鷓鴣菜之後,各種症狀就能迅速消失。近年來,從西洋引進了一種名爲"搜猛希娜"的藥物,它能夠強健脾胃,對於驅除蛔蟲有奇效。
烏梅丸、甘草粉蜜湯和鷓鴣菜湯的應用目標各不相同,鷓鴣菜對某些病症有效,但對其他病症可能無效;反之,烏梅丸和甘草粉蜜湯也是如此。所謂的理中安蛔湯,就是人參湯加上烏梅和花椒。
和田東郭提到,對於高燒不退的蛔蟲病患者,可以長時間服用類似白虎湯中的石膏藥劑,這會有一定的效果。而對於符合使用附子劑的患者,如果使用附子沒有效果,可以嘗試使用烏梅丸。如果出現大便不通的情況,則可以給予鷓鴣菜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