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

回本書目錄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

1. 備考

〔本間棗軒之說〕,反胃之症重者。第一用減谷法。少進飲食。則脾胃雖衰弱。尚能消化也。又腹中不慣之食物。珍奇之物。消化較難。故宜專食稀粥等易消化之物品。多飲藥則起藥煩。故一帖之藥。宜於一日中分二次服之。藥方先用生薑瀉心湯、理中湯。不效時用化食養脾湯、香砂六君子湯、加味平胃散。

若吐稀粥者。可以上列諸方吐。其有不納而微渴者。用茯苓澤瀉湯、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湯。

所謂香砂六君子湯者。人參、朮、甘草、半夏、橘皮、(六君子)香附子、藿香、縮砂也。化食養脾湯者。六君子中加砂仁、神麯、麥芽、山楂子也。加味平胃散者。朮、厚朴、橘皮、甘草、神麯、麥芽、山楂子也。

〔時還讀我書續錄〕,苓桂甘棗湯治澼囊證(胃擴張)累年不愈。心下痛。吐宿水者甚驗。

白話文:

【備考】

根據本間棗軒的說法,對於嚴重的反胃症狀,首要步驟是實施減谷法,也就是減少進食的量。即便脾胃虛弱,少量的飲食還是能夠被消化的。此外,那些平時不常吃的食物,尤其是那些較爲珍奇、不易消化的食物,應該避免,最好專吃稀粥這類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服用過多的藥物,可能會引發藥煩,因此,一劑藥應分兩天兩次服用。首先可以嘗試使用生薑瀉心湯和理中湯,如果效果不佳,則改用化食養脾湯、香砂六君子湯或加味平胃散。

對於嘔吐稀粥的情況,可以繼續服用上述的藥方。如果出現無法進食且有輕微口渴的症狀,建議使用茯苓澤瀉湯、五苓散或小半夏加茯苓湯。

所謂的香砂六君子湯,是由人參、術、甘草、半夏、橘皮(這六種藥材合稱爲六君子),以及香附子、藿香、縮砂組成。化食養脾湯則是在六君子的基礎上,加入砂仁、神曲、麥芽、山楂子。至於加味平胃散,成分包括術、厚朴、橘皮、甘草、神曲、麥芽、山楂子。

在時還讀我的書續錄中提到,苓桂甘棗湯可以治療長期未愈的澼囊證(即胃擴張),對於心下痛以及嘔吐宿水的情況,具有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