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4)
後篇·病證各論 (4)
1. 第八章·肺結核
(三)衰憊性併發症中。厥為惡液質浮腫。及衰憊性靜脈血塞。此靜脈血塞。每發於股靜脈內。尤以左面股靜脈為多。至其他諸種臟器中。乃由起澱粉樣變性所致。倘起腎臟之澱粉樣變性。則下肢起強度之浮腫。若腸黏膜起澱粉樣變性。不能制止時。則誘發下痢。
【療法】,肺尖加答兒之時期中。應用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者最多。
貧血甚。呈萎黃病狀之症狀者當歸芍藥散、黃耆建中湯、黃耆桂枝五物湯亦兼用之。但黃耆建中湯。若久用之。反有病勢增惡之懼。
慢性喉頭加答兒之症狀。從證可用半夏厚朴湯、橘皮竹茹湯、麥門冬湯等。
慢性腸加答兒之症狀。除柴胡劑之外。亦可用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黃芩湯、人參湯、大建中湯等。
如患洛伊馬基斯性筋痛、關節痛者。應用柴胡桂枝湯、四逆散、或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攣急狀之疼痛而激者。可用一時權宜之計。與黃耆建中湯、或桂枝加芍藥湯。余曾診一右肩背有強急之狀。右腹直筋攣急而有疼痛之肺結核患者。與以黃耆建中。二帖而見效。此不過一時權宜用之耳。不宜永久服用也。
呈神經衰弱症之症狀中。以胃阿篤尼症者為多。屢屢證明胃內停水。此種患者宜用茯苓飲。胃內不停水。易疲勞。盜汗而兼不眠之苦者。應用酸棗仁湯。酸棗仁湯不限於結核。余對於盜汗不眠者屢屢用此方。而屢屢收奇效。但有下痢之傾向者。若與此方。反增下痢也。至於分量方面。用時亦宜注意。
初期喀血者。用瀉心湯、黃連阿膠湯、桃核承氣湯。此外亦可從證選用麥門冬湯、炙甘草湯、苦參湯、人參湯、甘草乾薑湯、柏葉湯等。余曾診一病。喀少量之血。西醫用手術不能止。診時發熱三十九度余。咽乾枯燥。有上氣之證。與以麥門冬湯。僅二日而血即止。又凡發作性劇甚之咳嗽。
全身流冷汗。手足厥冷。喀痰有紅絲者。與以甘草乾薑湯。症狀可以速治。(喀血可參照症候篇喀血條。)
往來寒熱者。以用小柴胡為定則。日暮時達三十八九度。日晡亦有潮熱者。應用小柴胡湯、或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其他如麥門冬湯、苦參湯亦可用之。身熱或煩熱者。可用以上方劑及其加減方。結核熱者。脅膜炎性者。用石膏配劑之方劑可奏效。肺結核用石膏劑與梔子劑者。
比較為少云。又初期喀血之際。用白虎人參湯亦可奏效。已經形成空洞而喀血者。如用石膏劑。則見效者甚稀。
盜汗除用酸棗仁湯之外。可應用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
前輩醫家。凡遇咳嗽之病。往往配用桔梗或五味子配劑之方劑。但桔梗往往妨害食欲而誘起噁心。或招喀血。濫用者不可不慎也。
病症進行中。從柴胡劑應用麥門冬湯、及炙甘草湯之時機為多。凡頰上有限局性之潮紅。赤舌或無苔。乾燥。咽喉部有枯燥之氣味。腹部一體無力。大便多而不通快。軟便少。日一二回。有殘剩之意味。感壓出之力不足者。麥門冬湯證也。以上證狀之外。兼動悸強。呼吸在淺表者。
白話文:
第八章·肺結核
(三)在衰弱併發症中,常見惡病質、浮腫,以及衰弱性靜脈血栓。這種靜脈血栓多發生在股靜脈,尤以左側股靜脈為多。其他臟器也可能發生,是由於澱粉樣變性所致。如果腎臟發生澱粉樣變性,則下肢會出現嚴重的浮腫;如果腸黏膜發生澱粉樣變性且無法控制,則會誘發腹瀉。
【療法】
肺部病變初期,最常用的是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
貧血嚴重,呈現萎黃病症狀者,可同時使用當歸芍藥散、黃耆建中湯、黃耆桂枝五物湯。但黃耆建中湯若長期服用,反而有加重病情之虞。
慢性喉嚨病變,可根據症狀選用半夏厚朴湯、橘皮竹茹湯、麥門冬湯等。
慢性腸道病變,除柴胡劑外,也可使用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黃芩湯、人參湯、大建中湯等。
若患者出現類風濕性筋骨疼痛者,可使用柴胡桂枝湯、四逆散、或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疼痛劇烈且肌肉痙攣者,可暫時使用黃耆建中湯或桂枝加芍藥湯。我曾治療一位右肩背部肌肉緊繃疼痛,且右腹直肌痙攣疼痛的肺結核患者,服用黃耆建中湯兩劑後見效,但這只是權宜之計,不宜長期服用。
出現神經衰弱症狀,多表現為胃部脹滿不適。經多次驗證,患者胃中常有積水,此類患者宜用茯苓飲;若胃中無積水,但容易疲勞、盜汗且失眠者,則應用酸棗仁湯。酸棗仁湯不僅限於治療結核病,我曾多次用此方治療盜汗失眠,且屢獲奇效,但若患者有腹瀉傾向,則服用此方反而會加重腹瀉,用量方面也需注意。
初期咯血者,可用瀉心湯、黃連阿膠湯、桃核承氣湯;此外也可根據症狀選用麥門冬湯、炙甘草湯、苦參湯、人參湯、甘草乾薑湯、柏葉湯等。我曾治療一位患者,咯少量血,西醫手術也無法止血,當時發燒39度以上,咽喉乾燥,氣喘,我給他服用麥門冬湯,僅兩日血即止住。此外,對於發作性劇烈咳嗽,全身冒冷汗、手腳冰冷、痰中帶血絲者,可用甘草乾薑湯,症狀可迅速得到改善。(咯血可參考症候篇咯血條)
寒熱往來者,以小柴胡湯為原則;傍晚發燒至38、39度,午後也有潮熱者,可用小柴胡湯或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其他如麥門冬湯、苦參湯也可使用。身體發熱或煩熱者,可用上述方劑及其加減方。結核性發熱或肋膜炎者,使用含有石膏的方劑可有效。但肺結核使用石膏劑和梔子劑的案例較少。初期咯血時,使用白虎人參湯也可有效,但已形成空洞並咯血者,使用石膏劑則效果甚微。
盜汗除使用酸棗仁湯外,也可使用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
前輩醫家治療咳嗽時,常會加入桔梗或五味子,但桔梗常會影響食慾,誘發噁心或咯血,濫用需謹慎。
病情發展過程中,常在使用柴胡劑的同時,使用麥門冬湯和炙甘草湯。若患者臉頰局部潮紅,舌紅少苔或無苔,乾燥,咽喉乾燥,腹部無力,大便多而不暢,軟便且量少,每日一至二次,有排便不盡感,按壓腹部力量不足,則為麥門冬湯的證候。若以上症狀外,還伴有心悸、呼吸淺表者,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