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3)

回本書目錄

後篇·病證各論 (3)

1. 第三十九章·癲癇

大便秘者,與大柴胡湯。如胸滿煩驚、小便不利,或胸腹之動加時,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如更逆上、不安不眠者,兼用瀉心湯。瀉心湯一方,有鎮癲之效。

金匱要略中有藜蘆甘草湯之方。其條下云:病人常以手指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此藜蘆甘草湯之方論已闕。淺田慄園翁所著金匱要略辨正云:

以手指臂動之文義難通,且方亦闕。諸家亦無明辨。余嘗診一婦人,將按其脈,此婦忽奮指臂撲余膝,恬然無羞慚之色,身體振振然動。予診斷為臟躁(等於歇斯的里),作甘麥大棗湯,連服而不效。久之加咳嗽。予此時遍查諸家方書,得藜蘆湯而用之。服後吐多量之痰涎,舊患頓愈。

此藜蘆湯乃藜蘆甘草二味也。依淺田翁之治驗,藜蘆湯應用於癲癇。但若用瓜蒂散吐而不效者,用藜蘆湯亦無理也。

余前年診一婦人,十數年來,頭重、心悸、不眠,時起癲癇發作,陷於人事不省。先治月經過少,與桂枝茯苓丸,頭重、心悸、不眠之患,先消失矣。

參照「症候與治方」第十一章。

白話文:

第三十九章·癲癇

如果大便秘結,就用大柴胡湯。如果胸悶煩躁,驚恐不安,小便不利,或者胸腹悸動加劇,就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如果病情加重,出現逆氣上衝、不安不眠的症狀,再加用瀉心湯。瀉心湯本身就具有鎮定癲癇的功效。

《金匱要略》中記載了藜蘆甘草湯,書中提到病人經常手指腫脹抽動,身體顫抖的症狀,可用藜蘆甘草湯治療。但這個方子的詳細內容已遺失。淺田慄園翁在《金匱要略辨正》中提到,書中「手指臂動」的描述難以理解,且方劑也缺失,各家醫書也無明確解釋。我曾經診治一位婦人,正要診脈時,她突然揮舞手腳打我的膝蓋,神色坦然毫無羞愧之色,身體不停地顫抖。我診斷為臟躁(類似歇斯底里),用甘麥大棗湯治療,但連續服用無效,後來又出現咳嗽。我遍查各家醫書,找到藜蘆湯並使用,服藥後吐出大量痰涎,舊疾痊癒。

這個藜蘆湯只用藜蘆和甘草兩種藥材。根據淺田翁的治療經驗,藜蘆湯可以用於治療癲癇,但如果用瓜蒂散催吐無效,再用藜蘆湯就沒有意義了。

前年我診治一位婦人,十幾年來頭重、心悸、失眠,時常發作癲癇,甚至昏迷不醒。我首先治療她的月經量少,用桂枝茯苓丸,頭重、心悸、失眠的症狀就先消失了。

(文中提到的「症候與治方」第十一章內容,請參考該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