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摘要》~ 卷上 (7)
卷上 (7)
1. 鼓脹(腹滿)
厚朴七物湯,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
主腹滿氣脹方。(千金)
厚朴三物湯,痛而閉者。
梔子厚朴湯,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廣義云。心煩當做虛煩看。腹滿亦非實滿。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發汗後腹脹滿者。(此亦虛滿也)
大承氣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
大柴胡湯,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
大黃甘遂湯,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
抵當湯(見經閉)
大黃牡丹湯,鼓脹因瘀血者。按方輿。載瓜子仁湯。牡丹湯去消黃。加薏苡湯也。其主治云。治瘀血致腹滿鼓脹者。又云。腹脹有塊。按之痛不移處。口不惡食。小便自利。大便黑。面黃。手掌赤紋。肌膚甲錯。有此等之候者。決為血症也。宜擇用下瘀血藥。
甘遂半夏湯,(見痰飲),人參湯加附子,腹平滿大便滑者。
赤小豆藥,仲呂丸,七寶丸,紫丸
鼓脹灸法(慄山孝庵傳)先以味噌。填滿神闕。別取土器。錐鑿小孔於其心。以安臍上。熟艾一錢。分為三炷。灸於孔上。令火氣通臍。味噌甚厚。則火氣不通。甚薄則灸後臍爛。火氣微通為度。徹之。一日三回。盡一錢艾也。灸前須以繩度腹圍。病深者。灸後七日。腹減五分。
以為驗焉。至輕者。則得遽減三寸。二便隨多。或下如赤小豆汁者。腹滿漸減。六七十日外全愈。按此灸法。原出外臺及景岳全書。陰症最有效云。
雞矢醴(醫林),治鼓脹。雄雞矢(臘月內收取曬乾),川芎(各研末各一兩),上酒煮。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
一方(同),治鼓脹身乾黑瘦。多渴煩悶。馬鞭草,細銼曝乾。勿令見火。以酒或水煎。至味出去柤溫服。(六月採用)
皂莢主腹脹滿。胸腹脹滿。煨研丸服。取利甚妙。(本草)
金匱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畜血成脹。腹上青紫筋見。或手足有紅縷赤痕。小水利。大便黑。金匱下瘀血湯。或抵當丸。(醫通)
古云鼓脹。臂細。臍凸。手足心及背平滿。青筋繞腹。皆不治。手足羸瘦。腹膨脹者。名蜘蛛蠱。不治。脈浮大者生。虛小危急。按本草云。水銀。治積滯鼓脹。宜用七寶丸。大抵脹滿。腹高脹者。宜下劑。腹平滿者。有可附子者。兼灸。或一醫云。脹滿。初發。用大黃甘遂湯。
有效。又云初起。用生漆丸。身體生癢。發疹後。可用桃核牡丹湯等。或有愈者。病因考鼓脹門。治方用熊膽。灸自九至十六。方輿載瓜子仁湯。及分消湯。壯原湯。
白話文:
標題:[腹部腫脹(腹部滿脹)]
內容:[使用厚朴七物湯,適合有腹脹發熱十天,脈搏快速的人。飲食習慣沒有改變。
這是治療腹脹氣脹的方子。(出自《千金》)
厚朴三物湯,適合腹痛且排泄困難的人。
梔子厚朴湯,適合心煩、腹部滿脹,臥牀起身都不安的人。廣義上說,心煩應該被理解爲虛煩,腹滿也不是實際的滿脹。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適合發汗後腹脹滿的人。(這同樣也是虛滿)
大承氣湯。如果腹滿的症狀沒有減輕,就應該下藥。
大柴胡湯,按壓心下部位感到滿痛的人,這是實證,應該下藥。
大黃甘遂湯,適用於女性小腹滿脹,如同鼓狀,小便略微困難,但不口渴,生產後的人,這是因爲水和血都積聚在血室中。
抵當湯(見經閉)
大黃牡丹湯,鼓脹是因爲瘀血造成的。根據方輿記載,瓜子仁湯,牡丹湯去掉消黃,加上薏苡湯。主治瘀血導致腹滿鼓脹,腹部有硬塊,按壓時疼痛,位置固定,口不厭食,小便正常,大便黑色,面色黃,手掌有紅紋,皮膚有甲錯,有這些症狀的人,肯定是血癥,應該選擇下瘀血的藥物。
甘遂半夏湯,(見痰飲),人參湯加附子,適合腹部平滿,大便滑的人。
赤小豆藥,仲呂丸,七寶丸,紫丸
鼓脹的灸法(慄山孝庵傳)首先將味噌填滿神闕穴,另取土器,在中心鑽一個小孔,放在臍上,熟艾一錢,分成三炷,灸於孔上,讓熱氣通過臍部。味噌太厚則熱氣不能通過,太薄則灸後臍部會爛,應適度讓熱氣微微通過。每天三次,用完一錢艾。
灸之前必須測量腹部周長,病情嚴重者,灸後七天,腹部減少五分之一爲有效。輕微者,可以立即減少三寸。大小便隨之增多,或者像赤小豆汁一樣排出,腹滿逐漸減少,六七十天後痊癒。這個灸法出自《外臺祕要》和《景嶽全書》,對於陰症非常有效。
雞矢醴(醫林),用於治療鼓脹。雄雞糞(臘月內收集曬乾),川芎(各研末各一兩),酒煮,麪糊丸,梧桐子大。每次服五十丸,溫酒送下。
一個方子(同),治療鼓脹身體乾瘦,口渴煩躁。馬鞭草,細銼曬乾,不要接觸火。用酒或水煎,去渣溫服。(六月採集使用)
皂莢主要用於腹脹滿,胸腹脹滿,炒研成丸服用,效果非常好。(本草)
《金匱》說,病人腹滿,按之不痛是虛證,疼痛是實證,可以下藥。積血成脹,腹部上青紫色筋絡明顯,或手足有紅縷赤痕,小便利,大便黑,《金匱》下瘀血湯,或抵當丸。(醫通)
古人說鼓脹,手臂細,肚臍突出,手足心及背部平滿,青筋繞腹,都是無法治癒的。手足瘦弱,腹部膨脹,名爲蜘蛛蠱,無法治癒。脈搏浮大者生存機會大,虛弱小者危險。《本草》說,水銀,治療積滯鼓脹,應該使用七寶丸。一般來說,腹高脹的人,應該使用下劑。腹部平滿的人,可以使用附子,同時進行灸療。或者有醫生說,脹滿初期,使用大黃甘遂湯有效。又說初期,使用生漆丸,身體生癢,發疹後,可以使用桃核牡丹湯等,有人因此痊癒。病因考鼓脹門,治療方法使用熊膽。灸從九到十六。方輿記載瓜子仁湯,以及分消湯,壯原湯。]
2. 黃疸
茵陳蒿湯,黃疸初起宜用此湯,茵陳五苓散。
梔子蘗皮湯,身黃髮熱者。
梔子大黃湯,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
大黃消石湯,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
小柴胡湯,諸黃。腹痛而嘔者。
大柴胡湯,前方證而劇者。(紀聞)
小建中湯,男子黃。小便自利。心中悸而煩。或腹痛者主之。(紀聞)
桂枝加黃耆湯,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黃疸有表症者。用之。(紀聞)
麻黃醇酒湯,按本草綱目。麻黃條載此湯。方後云。頓服取小汗。同書。黃疸門云。麻黃。傷寒發黃表熱。煎酒取汗。由是考之。金匱脫取汗二字。宜補之。三因此湯主治云。脈浮緊者。以汗解之。
紅礬丸(家方見黃胖紀聞云黃疸心下痞堅者兼用之),消礬散
療黃疸方(千金),取生小麥苗。搗絞取汁。飲六七合。晝夜三四飲。三四日便愈。無小麥苗。穬麥苗亦得。(範注云用小麥為勝也)
四逆湯加茵陳,(醫壘名茵陳四逆湯),一物瓜蒂湯,備急丸,大承氣湯,以上三方。主急黃。
病源急黃候云。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云急黃也。又云。得病但發熱心戰者。是急黃也。外臺瓜蒂散主治云。急黃心下堅硬。渴欲得水吃。氣息喘粗。眼黃。聖濟瓜蒂散主治云。急黃煩熱口乾。醫林急黃用巴豆丸。聖濟治急黃藥品有瓜蒂、巴豆、消黃、犀角、石膏。按外臺。許仁則療急黃始得大類天行病者。用麻黃劑取汗。
金匱云。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疸而渴者。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酒疸心中熱。欲吐者吐之愈。(按瓜蒂症),谷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
心胸不安。久久發黃。(按茵陳湯症),五疸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澀。證屬虛弱。丹溪曰。不必分五等。是溫熱。如盦曲相似。五疸久久變黑者。皆難治。(醫統),大便利而渴者死。小便利不渴者生。(醫通),按黃疸腹中有塊者。年過五十者。多難治。
白話文:
[黃疸]
茵陳蒿湯,黃疸剛開始的時候適合使用此湯,主要成分為茵陳及五苓散。
梔子蘗皮湯,身體泛黃且發燒的患者適用。
梔子大黃湯,用於治療因酗酒引起的黃疸,症狀包括心中煩悶或熱痛。
大黃消石湯,針對黃疸伴隨腹部脹滿,小便不通暢且呈紅色,以及自發性出汗的患者,此症狀顯示外表平和而內部有實熱,需用下法治療。
小柴胡湯,對於各類黃疸症,若伴有腹痛與嘔吐現象者適用。
大柴胡湯,用於前湯療效不佳,病情更嚴重的患者。(來源:紀聞)
小建中湯,用於男性黃疸患者,症狀包含小便流暢,心悸且煩躁,或有腹痛者。(來源:紀聞)
桂枝加黃耆湯,用於各類黃疸患者,主要治療方式為利尿,若脈搏浮動,應以汗解法治療,若黃疸有表症,此湯適用。(來源:紀聞)
麻黃醇酒湯,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此湯能讓患者發小汗,用於治療脈搏緊繃者,以汗解法治療。
紅礬丸(家傳祕方,據《紀聞》記載,對於黃疸伴有心下痞堅者,可同時使用),消礬散
治療黃疸的方子(出自《千金方》),取生小麥苗搗碎絞汁,每天飲用六到七次,每次半杯,持續三四天即可痊癒。若無小麥苗,可用穬麥苗代替。(範注:使用小麥效果更佳)
四逆湯加茵陳,又稱茵陳四逆湯,一物瓜蒂湯,備急丸,大承氣湯,以上三種湯藥,主要治療急性的黃疸。
《病源急黃候》記載,突然出現黃疸,心臟滿悶,呼吸困難,生命垂危,所以稱為「急黃」。又說,若發病初期只有發熱與心悸,這也是急黃的徵兆。《外臺祕要》中的瓜蒂散主治急黃,症狀包括心下堅硬,口渴想喝水,呼吸急促,眼睛泛黃。《聖濟總錄》中的瓜蒂散主治急黃,症狀包括煩熱口乾。醫學界常用巴豆丸治療急黃。《聖濟總錄》中治療急黃的藥品有瓜蒂、巴豆、消黃、犀角、石膏。根據《外臺祕要》,許仁則治療急黃,若症狀類似天行病,可用麻黃劑取汗。
《金匱要略》記載,額頭黑色,微微出汗,手腳中間部位發熱,傍晚時分症狀加劇,膀胱緊繃,小便流暢,此為女勞疸,腹部腫脹如水狀,無法治療。黃疸伴隨口渴者,難以治療;黃疸但不口渴者,黃疸可治療。心中煩悶且發熱,無法進食,偶爾想嘔吐,稱為酒疸。酒疸患者心中發熱,想嘔吐,嘔吐後會好轉。(按照瓜蒂症狀),穀物疾病,表現為寒熱交錯,不想進食,進食後頭暈。
心胸不安,長久下來會發黃。(按照茵陳湯症狀),五種黃疸都屬實熱,脈搏通常洪大或快速。若脈搏微弱或滯澀,表示身體虛弱。朱丹溪認為,無須分類五種黃疸,因為它們都是溫熱病症,類似發酵過程。長期黃疸轉為黑色,都難以治療。(來源:醫統),若大便順暢但口渴,表示病情危急;若小便順暢但不口渴,表示病情較輕。(來源:醫通),根據經驗,黃疸患者腹部若有硬塊,年齡超過五十歲,多數情況下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