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下 (4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2)

1. 附錄

夏枯草湯,治瘰癧已潰未潰方。夏枯草(二錢),甘草(二分),上二味。或加翹芎大黃。又明眼目。

瞿麥湯(張潔古),治項邊馬刀方。翹,瞿麥,大黃,甘,上四味。食後熱服。十餘日後。灸臨泣穴二七日。六十日決效。

浮萍散,治諸風癬疥癩瘡。浮萍,歸,芎,芍,甘,荊芥,麻黃(各等分),七味。溫服出汗。

苦參湯,遍身癢痛。諸藥不效。久而如痂癘者。苦參(三錢),上一味。按葛洪破棺散方。以此物酒煮服。

四順湯,乾疥瘙癢。皮枯屑起。便秘者。

浴湯方,忍冬,防風,枳實(各十六錢),荊芥,湯花(各二十五錢),淡竹葉(三百枚),鹽(一升),上七味熬。盛袋煎浴。凡七八日得愈。

楊梅皮湯,治臁瘡方,楊梅皮(一錢),桔梗,茯,甘(各五分),上四味。初日以水一合一勺。煮取一合。二日以一合二勺。煮取一合。三日以一合三勺。煮取一合。四日以一合四勺。煮取一合。五日以一合五勺。煮取一合。以此為一劑。大凡三劑得愈。如毒深者。服至五六劑。

萍湯,治惡疾遍身生瘡。浴浸半日。大效。(本草),

通天散,大黃,皂角刺(各十錢),牽牛子,反鼻(各六錢),鬱金(五錢),上五味。為末。每服五分。或一錢。酒下。日二。夜三。(梅毒似癩眉毛脫者。又久淋因毒者。用之。)

白話文:

[附錄]

夏枯草湯,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無論腫塊是否潰爛皆可使用。藥方:夏枯草二錢,甘草二分。可酌情添加川芎、大黃。此方也可明目。

瞿麥湯(張潔古方),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如馬刀狀。藥方:川芎、瞿麥、大黃、甘草四味藥。飯後溫服。服用十餘日後,再灸臨泣穴二七日(二十一日),六十日內必見效。

浮萍散,治療各種風疹、癬、疥、癩等皮膚病。藥方:浮萍、當歸、川芎、芍藥、甘草、荊芥、麻黃(各等分),共七味藥。溫服,服用後要使身體出汗。

苦參湯,治療全身奇癢難耐,其他藥物無效,且病程較久,皮膚出現類似痂癬樣病變者。藥方:苦參三錢。此方參照葛洪的破棺散方,用酒煎服。

四順湯,治療乾燥型疥瘡,皮膚瘙癢、脫屑,且伴有便秘者。(此方藥物未列出)

浴湯方,治療皮膚病。藥方:忍冬藤、防風、枳實(各十六錢)、荊芥、艾葉(各二十五錢)、淡竹葉三百枚、鹽一升,共七味藥,煎煮後裝入布袋中,用藥液熏洗。一般七至八日即可痊癒。

楊梅皮湯,治療臁瘡(小腿潰瘍)。藥方:楊梅皮一錢,桔梗、茯苓、甘草(各五分),共四味藥。第一天用一合水加一勺水煎,取一合藥汁服用;第二天用一合水加二勺水煎,取一合藥汁服用;以此類推,直到第五天用一合水加五勺水煎,取一合藥汁服用。此為一劑藥,一般服用三劑即可痊癒,若病情嚴重,可服用至五至六劑。

萍湯,治療惡性疾病引起的全身長瘡。藥液浸浴半日,療效顯著。(出自本草)

通天散,治療梅毒。藥方:大黃、皂角刺(各十錢)、牽牛子、芫花(各六錢)、鬱金(五錢),共五味藥,研末。每次服用五分或一錢,酒送服,每日二次,夜間三次。(此方適用於梅毒引起的類似癩病、眉毛脫落,以及久病淋症引起的毒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