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摘要》~ 卷下 (13)
卷下 (13)
1. 疳癖
茯苓飲加澤瀉黃連湯,治小兒疳疾。小便渾濁。如米泔。食易飢。肚大青筋。瘦弱者。或枳實代甘草。或兼鷓鶘菜丸或消黃丸。每日宜餌食鰻鱺山蛤蟾蜍雞子之類。
小柴胡湯,柴胡薑桂湯,大柴胡湯,此三方疳疾有熱者用之。或因腹狀用之。
小建中湯,腹痛者。
理中加茯苓湯,下利不渴者。
豬苓湯,下利有渴者。
紅礬丸(方見黃胖),疳疾好食生米土炭紙茶土器等者。三四歲兒。則每日服此丸五六分。七日而有效。不用煎湯而可也。
鷓鶘菜湯,紫丸,疳疾有蟲者。用此湯。兼用紫丸。
七寶丸,疳眼遮睛者。有用此丸症。每日用五六粒。
灸章門,有持云。疳疾形氣未衰者。宜灸章門。其效勝於藥石。播州有治疳名醫。十之八九灸章門。
病因考。疳疾門云。治方灸自九至十四。痞根章門。用熊膽。餌食山蛤鰻鱺。治小兒疳積腹脹如皷(濟世),蝦蟆,去頭足皮腸。止用本身四腿。以白水入鹽酒蔥椒。煮熟與吃。以愈為度。
治疳勞秘方,大觜烏霜,鰻鱺霜(各等分),上二味為糊丸。隨兒長少。斟酌與之。
牛山曰。疳疾。多生脾胃實熱。不宜補藥。可用殺蟲劑。白膜遮眼者。鱔魚肉灸食效。本莊氏疳眼生昏翳者。用兔屎丸。按本草兔屎主治云。目中浮翳。勞瘵。五疳。疳瘡。痔瘻。殺蟲解毒。附方引普濟方云。痘瘡入目生翳。用兔屎。日乾為末。每服一錢茶下。即安。和田氏曰。
疳疾疳勞。烏鴉霜。為末白湯下。大效。又小兒腹有塊。所謂癖疾者。後世家用淨府湯無效。濕漆丸有效。按癖疾者。小兒之積聚也。錢氏云。癖塊者。僻於兩脅。聖濟云。僻在左右者癖也。因此考之。吾門所用柴胡消黃等也。又素靈。千金。無疳疾。病源稱傷飽。哺露。
大腹丁奚者。今之疳疾也。至宋盛稱之。錢氏曰。凡小兒疳在內。目腫腹脹。瀉痢青白。體漸瘦弱。疳在外。鼻下赤爛。頻揉鼻耳。或肢體生瘡。玉案疳疾門云。其症體常熱。黃瘦。小便如泔水。噁心腹脹。毛髮黏。面色痿黃。生白點。肚有青筋。頭上生瘡瘍。大便瀉下之類也。
,方輿載千金八神湯。及錢氏白朮散。毓嬰丸。紀聞云。行遲語遲。不因毒者。六味丸有奇效。胎黃之症。兒生下遍體黃色如金。醫通用茵陳劑。醫林雲。或衣被太暖所致也。宜漸漸減綿厚衣被。(云云)予夏時嘗診赤子衣被太暖而發黃色。予叱之令減衣被。黃色漸漸去。
白話文:
[疳癖]
使用茯苓飲加上澤瀉黃連湯,用來治療兒童的疳疾。對於小便混濁,像米汁一樣,容易感到飢餓,肚子大且有青筋突出,身形瘦弱的小孩尤其適用。有時候會用枳實替代甘草,或者搭配鷓鶘菜丸或消黃丸服用。每天應食用鰻鱺、山蛤、蟾蜍、雞蛋等食物。
小柴胡湯、柴胡薑桂湯、大柴胡湯,這三種湯劑適合有熱象的疳疾患者,或者根據腹部的情況來使用。
小建中湯,適用於腹部疼痛的患者。
理中加茯苓湯,對於下痢但不口渴的患者非常有效。
豬苓湯,適合下痢且口渴的患者。
紅礬丸(方子詳見黃胖),用於治療喜歡吃生米、土炭、紙、茶土器皿等的疳疾患者。三四歲的孩子,每天可以服用五六分的這種藥丸,七天後會看到效果,不必煎湯服用。
鷓鶘菜湯和紫丸,適用於有蟲害的疳疾患者。
七寶丸,適用於眼睛被疳疾影響視力的患者。每天可以服用五六粒。
灸章門,有人認為,對於形氣未衰的疳疾患者,灸章門穴的效果比藥物更好。
病因考。疳疾門提到,治方灸從九到十四,針對痞根章門,可以使用熊膽。吃山蛤、鰻鱺等食物,可以治療兒童腹部腫脹如鼓的疳疾。
治療疳疾的祕方:大觜烏霜和鰻鱺霜(等量),兩種成分混合製成藥丸。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
牛山表示,疳疾多是由脾胃實熱引起,不應該使用補藥,而是應該使用殺蟲藥。如果眼睛被白色薄膜覆蓋,吃黃鱔肉效果不錯。
對於疳眼產生的模糊視線,使用兔屎丸。根據本草記載,兔屎能治療眼睛中的浮翳,勞瘵,五疳,疳瘡,痔瘻,並具有殺蟲解毒的作用。
對於疳疾和疳勞,烏鴉霜磨成粉,用白湯送服,效果顯著。對於小兒腹部有硬塊,所謂的癖疾,後世常用的淨府湯沒有什麼效果,但是濕漆丸卻很有效。
疳疾,錢氏說,一般來說,如果小孩患有疳疾,會出現眼睛腫脹、腹部膨脹、青白痢疾、身體逐漸瘦弱的情況。外在的疳疾表現為鼻子下方紅爛,頻繁地揉搓鼻子和耳朵,或者四肢生瘡。玉案疳疾門描述,患者通常體溫偏高,黃瘦,小便像米泔水,噁心腹脹,毛髮粘連,臉色萎黃,長出白點,肚子上有青筋,頭上長瘡,以及大便瀉下等症狀。
千金八神湯、錢氏白朮散、毓嬰丸等方子,對於行走和說話遲緩,非中毒導致的患者,六味丸有奇效。
胎黃症狀,新生兒全身呈金色黃色,醫學上通常使用茵陳劑。醫林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穿得太多太暖導致的,應逐漸減少厚重的衣物。
2. 痘瘡
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初熱至出齊撰用此四方。
桂枝加黃耆反鼻湯
伯州散,順痘。起脹至灌膿。用此湯。若起脹不十分者。兼用伯州。令餌食鹿肉等。
黃連解毒湯,痘色過赤。無豔有熱者。用前方。兼用此湯。熱去痘潤澤。則止此湯用前方。又發斑者。亦兼用此湯。或用此湯兼用犀角。
黃耆當歸生薑人參湯(山脅),療痘無險惡症而難貫膿者。黃耆,當歸(各二錢),人參(一錢),生薑(七分),上四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分溫二服。或加附子。又加鹿茸反鼻類。
犀角,錢氏曰。痘瘡稠密。不拘大人小兒。生犀乾澀器中。新汲水磨膿汁。冷飲服之。又犀角主治。時珍曰。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或不結痂。又頌曰。角尖又勝生犀。按痘瘡稠密。三四歲者。起脹至灌膿。每日用犀角一錢。十二三歲者。日用二錢神驗。
大柴胡合調胃承氣湯,治熱毒熾盛。不能起脹。惡熱心煩。舌胎口乾。不大便。或渴。或煩躁。外則乾枯焦紫者。按玉機微義。如此症用涼膈散。主治云。痘瘡已出。發熱作渴。脈實悶亂。便實者。
白虎湯,主痘純紅。臉赤而眼紅。口氣熱。唇口腫痛。煩躁悶亂。循衣摸床。小便赤。大便秘。身如火。發班譫語實熱等症。並治口氣臭。
和田氏曰。煩躁無渴者。用黃連解毒湯。此因毒攻心也。
桃核承氣湯,治痘毒深劇。醫所不能療。南涯翁痘瘡熱毒熾盛。乾枯焦紫。將為黑陷者。用此湯。
按痘瘡至用白虎承氣。多難治也。
豬苓湯,灌膿時。下利者。
禹餘糧丸(方家),下利不止者。
熊膽,治毒氣欲衝心者。
真武湯,灰陷白陷下利者。
茯苓四逆湯,煩躁者。
麥門冬湯,竹葉石膏湯,此二方治收靨時。發渴者。
桂枝茯苓丸加大黃紅花湯,治收靨時。腹痛者。是熱毒凝滯。瘀血作痛也。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連翹湯,治結痂後。發熱或渴者。若身熱壯盛。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者。兼用承氣丸。或每日用犀角五分。有效。
承氣丸,紫丸,初發熱。出齊之間。用之。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痘隱隱在皮里。不透表。無熱惡寒。或痘一出而內陷如蚊跡。或大便溏。全陰狀者。蓋此症百人中。有一人耳。
針,委中。尺澤。艮山翁曰。熱毒熾盛。將痘色為紫者。
灌浴方,米泔八升。入酒八合。以病人坐盤中。灌浴周身。急被浴衣。不須拭乾。臥覆取微似汗。毒邪從汗外發。沒者復起。黯者忽赤。紀聞云。此方治痘毒盛如發班蚊點。難發者。
痘疔以針挑破。出毒血。諸痘隨即灌膿。若挑破不痛。不出血者。難治。紀聞云。痘疔大小不一。痛至甚者也。色赤者輕。紫黑色者重。逆痘有此症。本間氏曰。痘疔發麵部者。尤急可施治。內服宜痘瘡主劑中多加犀角也。
白話文:
痘瘡
初發熱到痘疹全部長出,可用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麻黃湯、大青龍湯。
起疹到化膿期間,用桂枝加黃耆反鼻湯和伯州散,以促進痘疹順利發展。如果起疹不完全,同時服用伯州散,並讓病人吃鹿肉等食物。
痘疹顏色過於紅赤,沒有光澤且伴有發熱,用上述處方,同時服用黃連解毒湯。發熱退去,痘疹潤澤後,就停止服用黃連解毒湯,改用之前的處方。如果再次出現斑點,也同時服用黃連解毒湯,或與犀角一起服用。
對於沒有嚴重症狀但化膿困難的痘疹,用黃耆當歸生薑人參湯(山脅)。
犀角,錢氏說,痘疹密集,不論大人小孩,都可用生犀角研磨成粉末,用新汲的水調成糊狀,冷服。李時珍說,犀角主治痘疹密集、內熱、顏色暗沉或不結痂的症狀。又有人說,犀角尖比生犀角更有效。治療痘疹密集,三四歲的孩子,從起疹到化膿,每天服用犀角一錢;十二三歲的孩子,每天服用兩錢,效果神奇。
熱毒盛,不能起疹,伴有惡熱、心煩、舌苔厚膩、口乾、便秘、口渴或煩躁,外觀乾燥、焦黑、紫暗,可用大柴胡合調胃承氣湯。痘瘡已出,發熱口渴,脈象有力而紊亂,便秘者,可用涼膈散。
痘疹純紅,臉紅眼紅,口氣熱,嘴唇腫痛,煩躁不安,輾轉反側,小便赤,便秘,渾身發熱,出現斑點、神志不清等實熱症狀,以及口臭,可用白虎湯。
和田氏說,煩躁但無口渴的,用黃連解毒湯,這是因為毒邪攻心。
痘毒嚴重,醫生無法治療,可用桃核承氣湯。南涯翁認為,痘瘡熱毒盛,乾燥焦黑、紫暗,將要變成黑色凹陷時,用此湯。
痘瘡發展到需要用白虎承氣湯的地步,往往很難治療。
灌膿時下痢,用豬苓湯。
下痢不止,用禹餘糧丸。
毒氣將要衝擊心臟,用熊膽。
痘疹顏色灰暗或白色凹陷並下痢,用真武湯。
煩躁,用茯苓四逆湯。
收靨時發渴,用麥門冬湯或竹葉石膏湯。
收靨時腹痛,是熱毒凝滯,瘀血作痛,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黃紅花湯。
結痂後發熱或口渴,用柴胡去半夏加栝蔞連翹湯。如果身體發熱劇烈,便秘,小便赤澀,同時服用承氣丸,或每天服用犀角五分,有效。
初發熱到痘疹全部長出期間,用承氣丸(紫丸)。
痘疹隱隱約約地長在皮膚裡,不能透出表面,沒有發熱惡寒,或者痘疹一出就內陷,像蚊子叮咬的痕跡,或大便溏瀉,屬於陰虛的症狀,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百人中只有一人。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針灸委中穴、尺澤穴。艮山翁說,熱毒盛,痘疹顏色將要變成紫色時,可用針灸。
灌浴法:用米湯八升,加入酒八合,讓病人坐在盆中,將全身灌浴,迅速穿上衣服,不用擦乾,臥床休息,微微出汗即可。毒邪會隨著汗排出體外,病情危重的會復原,顏色暗沉的會變紅。此法治療痘毒盛,出現斑點、疹子難以長出的情況。
痘疔用針挑破,排出毒血,其他痘疹就會很快化膿。如果挑破不痛,不出血,很難治療。痘疔大小不一,疼痛厲害的,顏色紅的輕,紫黑色的重,逆痘有這種症狀。痘疔長在臉上的,更要及時治療,內服藥物中應多加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