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跋
跋
1. 跋
漢張仲景氏之書。具悉治病之方法矣。然學而不精。泥而不通。則誤治者亦不少也。麓山中川先生。家世軒岐。嘗博撮古今之良方。有合於仲景氏之旨意者。躬親經驗者多年。久之編一書成。名曰證治摘要。以授之子弟。雖然醫者意也。善得其意。不膠於法。善通其變。而不誤於治。
則先生之所深望於子弟也夫。元治甲子歲冬十二月。門人肥後支藩大村守約識師古。手未染此者。安達其意耶。一旦對病。心與目達。亦盲子辨色耳。夫欲入室者先升堂。而階之自。欲追跡於張氏。自此升哉。乃先生之力。豈不多耶。此唯學緒餘已。雖然。頗見其志焉。文久壬戌黃鐘月云窗金謙撰。
白話文:
這是關於漢朝張仲景先生所著的醫書。書中詳細介紹了治病的方法。然而,如果學習不夠深入,拘泥於規則而不懂靈活運用,那麼錯誤治療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麓山中川先生,世代從醫,曾廣泛收集古今優秀的藥方,這些藥方符合張仲景先生的理念,他親自實踐多年,最終編纂成一本書,取名為《證治摘要》,並傳授給他的子孫們。雖然醫術是一種藝術,能夠理解其中的精髓,不被條框所束縛,能靈活應變,纔不會在治療上出錯。
這正是先生對子孫們的深切期望。在元治甲子年的冬天十二月,作為學生的肥後支藩大村守約識師古,如果沒有親自動手實踐,又怎能理解先生的用意呢?當面對疾病時,心中和眼中都能看到疾病,就如同盲人辨別顏色一樣。想要深入醫學殿堂,必須先從門檻開始,若想追隨張氏的腳步,就從這裡起步吧。這都是先生的力量,豈不是很大嗎?這只是他學術研究的副產品,但卻能充分展現他的意志。文久壬戌黃鐘月,由雲窗金謙撰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