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上 (3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7)

1. 口舌

華岡氏金粉散。最有效。上秘錄之略文也。全文見本書。金鎖匙。冰硼散。見正宗。

龔氏云。凡舌腫脹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邊傍。出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濂泉穴。此屬腎經。雖宜出血。亦當禁針。慎之。張子和曰。余治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諸藥不愈。余以䤵針小而銳者。砭之五七度。腫減三日方平。計所出血。幾至盈斗。方輿載涼膈散清熱補氣湯。附子湯。八味丸。說約。口舌病。用白虎湯。

白話文:

口舌

華岡氏金粉散最有效,這是從秘錄中摘錄的簡要內容,全文請見本書。金鎖匙、冰硼散,詳見正宗書籍。

龔氏說:凡是舌頭腫脹得很厲害,應該先用針刺舌尖、舌面或舌邊,放血泄毒,以緊急救治。但是舌下廉泉穴屬於腎經,雖然也應該放血,卻要禁止針刺,務必小心。張子和說:我曾經治療一位婦人,患有木舌(舌頭僵硬腫脹), 舌頭腫脹得塞滿口腔,各種藥物都無效。我用細而尖的針,刺了五七次,腫脹才在三天後消退。計算放出的血量,幾乎有一斗那麼多。文獻記載,治療口舌病可以用涼膈散、清熱補氣湯、附子湯、八味丸等。總之,口舌疾病,可用白虎湯。

2. 咽喉

甘草湯,桔梗湯,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甘草湯。痛甚者有效。桔梗湯。吐黏痰者。用之。

半夏散及湯,少陰病。咽中痛者。咽痛兼痰咳者效。

半夏苦酒湯,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家傳煎法。將磁器。盛苦酒五勺。以半夏極細末五分。雞子白一枚。調勻。攪令相得。安火上。令八九沸。下火。少少含咽之。咽時捫鼻。不令氣入可。

大青龍湯,葛根加石膏湯,大柴胡加石膏湯,備急丸,元生膏

蜞針針

按喉痹。喉癰。纏喉風。乳鵝。西洋總謂之咽喉焮腫。秘錄云。喉痹者。咽喉之癰。而又曰喉癰。又焦氏筆乘。曰喉閉。痹非麻痹之義。中藏經曰。痹閉也。咽喉閉塞之謂也。為刺縫。臨摹剞劂等。日勞肩腕者。多有此患。初起項背強痛。頭痛。發熱惡寒。而咽喉腫痛。醫視咽之法。

以杉箸二枝。紙裹。壓病人之舌。令自引氣息於內則能視也。大抵從咽之左右腫而及齒牙之盡處。及舌本。為濃紫色。飲津唾亦痛甚。牙關緊急。不能隨意開口。語言蹇澀。頤之下邊。累累結核。幾廢飲食。是尋常之喉痹。而易治。決無死矣。經六七日。則自潰膿血出。速愈也。

,急喉痹。謂之走馬喉痹。古云。暴發暴死。迅速之病也。急喉痹。腫之及外者。謂之纏喉風。即急喉痹之一證也。急喉痹之候。咽喉。暴腫痛閉塞。痰涎壅盛。聲啞。呼吸不利。咽喉之外。亦微腫變色。舌上黃胎。或黑胎。惡寒發熱。頭痛劇。其狀如疫。藥餌一滴亦不下。

二三日而死。凡喉痹之死症。其腫處。深於常之喉痹。食道氣管。共閉塞。幸自潰者。亦膿血入氣管。絕呼吸而死也。治法初發項背強者。與葛根加石膏湯。金鎖匙吹喉中。輕者或消散。腫痛益甚。欲成膿者。與大柴胡加石膏湯。用備急丸下之。膿已成。則宜針。若用針早則增痛。

宜候赤腫上生白點針之。色變紫暗者。亦瘀血凝滯之候。宜針而去膿血。膿血多出。則痛如失。飲食亦從進不日而愈。纏喉風者。驅風解毒湯。多加石膏。石膏咽喉病有效。若咽喉壅閉。藥餌一滴亦不下者。咽喉左右貼大發泡。針尺澤足少商瀉血。一貫云。喉痹纏喉風。名異而其因一也。

施其治亦同。成膿者。緩症也。初甘草。桔梗。苦酒湯等所主也。急喉痹。纏喉風者。急症也。用雄黃解毒丸。若無。則用白散。或用礬巴散。即枯礬巴豆二味也。又云驅風解毒湯。多加石膏令冷服。中神氏云。纏喉風。瓜蒂末吹咽中。吐黏痰一升余。即愈。方輿輗云。

急喉痹。巴豆末吹咽中。速效。華岡氏云。纏喉風針咽中。吹金鎖匙。用驅風解毒加石膏湯。劇者刺肩井少商。大出血。方輿載六物敗毒湯。涼膈散。升麻湯。加味四物湯。雄黃解毒丸。馬牙消一味含藥。子和曰。大抵治喉痹用針出血。最為上策。但人畏針。委曲傍求。

白話文:

標題:[咽喉問題]

內容:

  1. 甘草湯與桔梗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如果在病程的二三日出現咽喉疼痛,可以先服用甘草湯。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再使用桔梗湯。甘草湯對疼痛嚴重的患者較爲有效,桔梗湯則適用於那些咳嗽並伴有粘痰的患者。

  2. 半夏散和半夏苦酒湯,對於少陰病導致的咽喉疼痛,尤其是伴隨咳嗽和痰的情況,非常有效。

  3. 對於少陰病引起的咽喉受傷、生瘡、無法說話或聲音嘶啞的症狀,有一種家庭流傳的方法:取一個瓷器,加入五勺醋,再將五分極細的半夏粉末與一個雞蛋清調勻,攪拌均勻後放在火上加熱至八九次沸騰,然後熄火,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嚥下,在吞嚥時要捏住鼻子,避免氣體進入。

  4. 大青龍湯、葛根加石膏湯、大柴胡加石膏湯、備急丸和元生膏也是治療咽喉問題的藥物。

  5. 針刺治療也是可用的一種方法。

  6. 喉痹、喉癰、纏喉風、鵝口瘡等疾病,西醫統稱爲咽喉腫痛。喉痹是指咽喉部位的癰腫,喉癰和焦氏筆乘中的喉閉是同一概念,都是指咽喉部位的閉塞。這種疾病常見於那些長時間從事精細工作的人羣,如裁縫、雕刻師等。初期症狀包括頸部和背部的僵硬疼痛,頭痛、發熱、怕冷以及咽喉腫痛。醫生會用兩根杉木筷子,包上紙,輕輕壓住患者的舌頭,讓患者自己呼吸,這樣就能觀察到咽喉內部情況。一般情況下,從咽喉兩側開始腫脹,直到牙齒最裏面和舌根,呈現出濃重的紫色,喝水和唾液也會感到劇痛,牙關緊閉,開口困難,說話困難,下巴下方會有多個結節,影響飲食,這是常見的喉痹,相對容易治療,不會致命。經過六七天,膿腫自行破潰,排出膿血,病情會快速好轉。

  7. 急性喉痹,又稱爲走馬喉痹,是一種突發性的嚴重疾病。急性喉痹表現爲咽喉突然腫脹疼痛,閉塞嚴重,痰多,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咽喉外部也出現輕微腫脹和變色,舌苔黃或黑,伴有發熱、劇烈頭痛,類似疫情的症狀,藥物難以吞嚥。通常在二三天內就會死亡。對於喉痹的致命病例,腫脹比普通喉痹更嚴重,食道和氣管都可能被堵塞,即使自行破潰,膿血也可能進入氣管,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治療方法是,當頸部和背部出現僵硬時,使用葛根加石膏湯,同時使用金鎖匙吹喉,輕度的可能會消散。如果腫痛加劇,形成膿腫,則應使用大柴胡加石膏湯,並用備急丸排膿。一旦膿腫形成,應進行鍼刺治療,過早針刺會增加疼痛。應該等待紅腫處出現小白點時再進行鍼刺。當紅腫處顏色變爲紫暗,說明有瘀血積聚,此時也應該進行鍼刺,去除膿血。膿血大量排出後,疼痛會減輕,飲食也會逐漸恢復,不久就能痊癒。纏喉風的治療方法是使用驅風解毒湯,可以多加一些石膏,因爲石膏對咽喉病有效。如果咽喉完全閉塞,連一滴藥都吞不下,可以在咽喉兩側貼上大膏藥,同時針刺尺澤穴和足少商穴,放血。一貫雲說,喉痹和纏喉風雖然名稱不同,但病因相同,治療方法也一樣。對於形成膿腫的情況,屬於慢性病症,可以通過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等進行治療。急性喉痹和纏喉風屬於急性病症,可以使用雄黃解毒丸,如果沒有,可以使用白散或礬巴散,也就是枯礬和巴豆的混合物。另外,驅風解毒湯多加石膏,冷服也有一定效果。中神氏建議,纏喉風可以使用瓜蒂末吹入咽喉,促使嘔吐出大量粘痰,從而治癒。方輿輗說,對於急性喉痹,可以將巴豆末吹入咽喉,效果迅速。華岡氏說,纏喉風可以用針刺咽喉,吹入金鎖匙,使用驅風解毒加石膏湯。對於嚴重的病例,可以針刺肩井穴和少商穴,大量放血。方輿載六物敗毒湯、涼膈散、升麻湯、加味四物湯、雄黃解毒丸、馬牙消一味含藥。子和說,對於喉痹,使用針刺出血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於人們害怕針刺,往往採取迂迴的方式,結果導致病情惡化。如果在針刺後出現創口,可以用一塊生薑搗碎,加入熱開水,定時飲用,有助於創口癒合。對於喉痹使用針刺後創口疼痛的情況,敷生薑可以緩解疼痛,同樣適用於其他部位的針刺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