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摘要》~ 卷上 (30)
卷上 (30)
1. 頭痛
大承氣湯,入門頭風門云。有偏痛年久。便燥目赤眩暈者。氣鬱血壅而然。宜大承氣湯下之。一男子卒偏頭痛甚。叫號驚四鄰。諸治無效。經三日予與大承氣湯三貼。下利數行。而全愈。
白虎湯,舌上黃黑者。(方輿),舌上乾燥。頭盡痛。無渴亦可用。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因腹候用之。或加石膏。
吳茱萸湯,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頭痛。無熱。唯惡寒。大便自可。脈沉細。全陰狀者。
六物解毒湯,主黴毒頭痛。方中十倍土茯苓。三倍大黃。倍余藥。煎法。服法。禁忌如淋疾門加味六物解毒湯。用之不差者。或兼施七寶丸或貼元生膏於百會。六七日。蜞針去惡血。如此四五次。則無不瘥矣。
元生膏,蜞針,世稱宿疾頭痛。藏無他病者。必頭有惡血也。施元生蜞針即效。
應鐘散,茶清送下。姑洗丸,南呂丸,瓜蒂散,鹽湯
李東垣曰。頭痛久不已。則令人喪目。胸膈有宿痰之致然也。先以茶調散吐之。按外臺。葛氏。卒頭痛如破。用鹽湯吐之。方輿載常山甘草湯。張子和亦用瓜蒂散。
本草云。頭痛欲死。消石末吹鼻內。又一物瓜蒂。吹鼻中。
按小兒卒頭痛甚。反覆顛倒。發作有時者。蛔蟲也。宜用鷓鶘菜湯。婦人月事之時。及產前後。頭痛。輕者。當歸芍藥散料。兼用單香附子散。宿疾頭痛輕者。以三稜針。刺懸顱懸釐。絲竹空。朣子髎等。一書云。真頭痛者。手足厥冷。爪甲青。引腦巔泥丸盡痛。若其厥冷上肘膝者死速。
灸百會數十壯。作大劑參附湯頻服免死者。間有焉。頭痛脈浮滑易治。短澀難治。(脈訣)
白話文:
[頭痛]
大承氣湯:有一個長期偏頭痛的人,症狀包含便祕、眼睛紅、頭昏眼花,這是因為氣血阻塞所致,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排解。例如,有一名男子突然偏頭痛得很厲害,痛到大聲叫喊,驚嚇了四周鄰居,試過各種治療都沒有效果,經過三天,我讓他服用三劑的大承氣湯,拉了好幾次肚子,然後病情就完全好了。
白虎湯:如果舌頭上有黃色或黑色,或是舌頭乾燥,頭痛得厲害,就算不口渴也可以用。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根據腹部的狀況來使用,或者可以加入石膏。
吳茱萸湯:適用於乾嘔、吐口水沫,以及頭痛的患者。
桂薑棗草黃辛附湯:針對頭痛但沒有發燒,只覺得冷,大便正常,脈象細弱,全身呈現出陰性特徵的患者。
六物解毒湯:主要治療黴菌性頭痛,配方中土茯苓的份量是其它藥材的十倍,大黃的份量是其它藥材的三倍,煎煮方法,服用方式,禁用規定都跟淋疾門加味六物解毒湯一樣,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搭配使用七寶丸,或者在百會穴上貼上元生膏,六七天後,再用蜞針去除惡血,這樣做四五次,病情應該就會好轉。
元生膏,蜞針:一般認為,長期頭痛,但身體其他部位並無異狀,可能是頭部有瘀血,使用元生膏和蜞針通常都能見效。
應鐘散,茶清送下:姑洗丸,南呂丸,瓜蒂散,鹽湯
李東垣表示,頭痛久久不能痊癒,可能會導致失明,這通常是因為胸腔有舊痰造成的。首先,可以用茶調散來催吐。據外臺記載,葛氏曾治療過一個頭痛欲裂的患者,用鹽水催吐。方輿記載了常山甘草湯,張子和也使用過瓜蒂散。
根據本草記載,頭痛到極點,可以將硝石粉吹入鼻孔,或者用瓜蒂吹入鼻孔。
根據記載,小孩突然頭痛得非常厲害,並且反覆翻滾,且頭痛發作有一定時間,可能是因為腸道寄生蟲,可以使用鷓鶘菜湯。婦女在月經期間或產前後頭痛,輕微的可以用當歸芍藥散,同時單獨使用香附子散。長期頭痛輕微的患者,可以使用三稜針,針刺懸顱、懸釐、絲竹空、朣子髎等穴位。一本書寫到,真正的頭痛,手腳冰涼,指甲青紫,連腦頂都痛,如果手腳冰冷延伸到肘部或膝蓋,那可能病情危急。
灸百會穴數十次,大量服用參附湯,有可能避免死亡。頭痛,脈象浮滑容易治療,脈象短澀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