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摘要》~ 卷下 (4)
卷下 (4)
1. 小兒初生雜治
甘連大黃湯,小兒初生。當急進之。吐下穢物。甘草,黃連,大黃(各五分),上三味以水一合。煮取五勺。以絹裹艾如乳頭。沾取吮之。
紫丸,千金云。兒服如麻子一丸。百日兒服如小豆一丸。
一貫云。小兒初生。有心下至臍下。如梅核。累累三四枚者。此胎毒也。宜急治之。經二三月。則難治。甘連大黃湯。加鬱金紅花。不消散者。用山繭湯。兼用紫丸。則必消散矣。又顏色青白陰狀者。用五香湯。其重者。用四逆湯。雖然至小兒用四逆。則多難治也。病源云。
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又云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不可以春夏。卒減其衣。則令中風寒。從秋習之。以漸稍寒。如此則必耐寒。又云。不能進乳哺。則宜下之。又云。小兒始生。生氣尚盛。無有虛勞。微惡則須下之。又云。不下則致寒熱。或吐發癇。
或致下利。此皆病重。不早下之所為也。千金方變蒸條云。若良久熱不可已。少與紫丸。微下熱歇便止。若於變蒸之中。加以時行溫病。或非變蒸時。而得時行者。其診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熱。口上無白泡耳。當先服黑散以發其汗。熱當歇便就瘥。若猶不都除。乃與紫丸下之。
(黑散者麻黃杏仁大黃三味也)
又云。蒸者甚熱。而脈乳汗出是也近者。五日歇。遠者八九日歇也。當是蒸上。不可灸刺妄治之也。又云。凡乳兒不欲太飽。飽則嘔吐。每候兒吐者。乳太飽也以空乳乳之。即消。
幼幼集成簡切辨證,小兒熱症有七,面腮紅,大便秘,小便黃,渴不止,上氣急,足心熱,眼黃赤,小兒寒症有七,面皎白,糞青白,肚虛脹,眼珠青,吐瀉無熱,足脛冷,睡露睛
簡易方云。小兒臍風。獨頭蒜。切片安臍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氣即止。保嬰錄亦云。入門云。撮口風。面目黃赤。氣喘。啼聲不出。舌強唇青。撮口聚面。飲乳有妨。又臍風。其症臍腫突。腹脹滿。或日夜多啼。不能飲乳。甚則發搐。撮口噤口。是為內搐。不治。凡臍邊青黑。
爪甲黑者。俱死。按直指方。臍風撮口。用紫丸。又袖珍小兒方。治臍風撮口。瓜蒂散吹入鼻內。啼則可療。良方云。每日頻於無風處。看小兒上齶頰內。有白泡起。以指甲刮破拭淨之。治襁褓中小兒臍風撮口法。(聖濟)上視小兒上下斷。當口中心處。若有白色如豆大。
此病發之候也。急以指爪正當中掐之。自外達內。掐令匝。微血出。亦不妨。又於白處兩盡頭。亦依此掐。令內外斷。應手當愈。治小兒臍久不幹。赤腫膿出。(聖濟),當歸(焙),上一味。為末極細。少少著臍中。頻用之。小兒諸病。但見兩眼無精光。黑精無運轉。
目睫無鋒芒。如魚眼貓眼之狀。不治。(濟生),凡診小兒。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平和。八九至發熱。五至內寒。(聖惠),三歲後則以一指轉側。辨其脈。五六歲後。脈六七至為平脈。(醫通)
千金云。兒初生。叫聲連延相屬者壽。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臍小者不壽。自開目者不成人。目視不正數動者大非佳。汗不流不成人。小便凝如脂膏不成人。頭四破不成人。早坐。早行。早齒。早語。皆惡性。非佳人。陰不起者死。陰囊下白者死。赤者死。卵縫通達黑者壽。(上相兒命短長法之拔萃也全文載於本書)
家翁云。初生小兒。胸肋膨脹者。胎毒也。紫丸主之。按予家。初生小兒。經二十四時而乳。有胎毒者。經三十六時而乳。小兒以囟門之動緩者。為無病之兒。又握手而不開者。為壯健。開手者不成人。赤子小便之狀如帚形者。壯健而能育也。屢試屢驗。後世方書。有虎口。
三關。視手紋法。其論糊塗。不可從矣。小言云。臍帶將脫時。不可浴兒。浴則發臍風。臍帶脫。則宜灸瘡口。小艾一炷而佳也。但悉灸濕處不拘形。經五六日而瘡口愈發。宜令浴。必無臍風撮口之患。
白話文:
[小兒初生綜合治療]
甘草、黃連、大黃各五分,用水一升煮至剩五湯匙,用布包裹艾草沾藥汁讓新生兒吸吮,用以清除新生兒體內的穢物。
紫丸,千金方記載,新生兒服用如麻子大小的一丸,一百天大的嬰兒服用如小豆大小的一丸。
一貫方記載,新生兒心下至肚臍間如有梅核大小的硬塊,這是胎毒,需及時治療,否則幾個月後會更難處理。胎毒可用甘草、黃連、大黃湯,若不見效,再使用山繭湯,同時使用紫丸,通常可消除。若嬰兒面色青白且生殖器出現異常,使用五香湯;病情嚴重的,則使用四逆湯,但四逆湯對新生兒來說,治療效果通常不佳。
小兒剛出生,皮膚尚未完全成熟,不宜穿著過暖的衣物,否則會導致筋骨軟弱。應從秋季開始適應薄衣,不能在春夏突然減少衣物,以防感冒。如果小兒無法順利哺乳,可能需要使用瀉藥。新生兒生命力旺盛,通常不會虛弱,一旦有不良反應,通常需要使用瀉藥。若不使用瀉藥,可能會導致寒熱交錯、嘔吐、癲癇或下痢等症狀。
千金方提到,如果高燒持續不退,可以使用紫丸稍微瀉下,待熱度退去即可停止。若是在生長發育期加上溫病,診斷方法相似,唯一區別是耳朵和臀部會發熱,嘴巴上方無白泡。應先服用黑散發汗,若熱度仍不退,再使用紫丸瀉下。
黑散由麻黃、杏仁、大黃三種藥材組成。
生長發育期的嬰兒會有很高的體溫,脈搏加速,出汗,這通常是正常的現象。但若持續五到九天,可能是發育期的正常現象,不宜過度治療。
母乳餵養的嬰兒不應吃得過飽,否則會引起嘔吐。若發現嬰兒嘔吐,表示餵奶量過多,應減少餵奶量,以使消化系統得到休息。
幼幼集成簡切辨證,小兒熱症有七個特徵:面頰紅潤、大便乾結、小便黃、口渴不止、呼吸急促、腳心熱、眼睛呈黃色。小兒寒症也有七個特徵:面色蒼白、排泄物青白、肚子虛脹、眼睛呈青色、嘔吐或腹瀉但無發熱、腳踝冰冷、睡覺時露出眼睛。
對於新生兒臍風,可用獨頭蒜切片放在臍上,並用艾灸,若口中出現蒜味,則可停止。保嬰錄也記載,新生兒臘口風的症狀包括面目黃赤、呼吸困難、啼哭聲無法發出、舌頭僵硬、嘴脣青紫、口脣緊閉、面部肌肉緊張,以及飲食障礙。臘風的症狀包括臍部腫脹、腹部脹滿、日夜啼哭、無法飲食、嚴重時會抽搐、口脣緊閉,這是內部抽搐,通常無法治癒。臍邊青黑或指甲黑色的,通常會死亡。對於臘風和臘口風,可使用紫丸治療。袖珍小兒方記載,臘風和臘口風也可使用瓜蒂散吹入鼻內,若嬰兒哭泣,則可治療。每日在無風的地方檢查小兒口腔內是否有白泡,若有,可用指甲刮破並擦拭乾淨。
對於新生兒臍風撮口,可觀察小兒上下顎,若口腔中心有如豆大的白色,這是臘風的前兆,應立即掐中間,從外到內掐一圈,直到微出血,然後在白色部分的兩端同樣掐一下,通常可立即痊癒。對於臍風久久不癒,臍部紅腫,可用當歸(烘焙)磨成細粉,少許撒在臘部,頻繁使用。
小兒各種疾病中,若雙眼無神,眼球沒有運轉,眼睫毛沒有鋒芒,如魚眼或貓眼,通常無法治癒。診斷小兒時,大拇指按三部,一息六七次為正常,八九次為發熱,五次為內寒。
千金方記載,新生兒叫聲連綿不斷,通常表示健康;聲音斷斷續續,通常表示不健康。臍部小的,通常表示不健康。出生時眼睛就睜開的,通常表示不健康。眼睛不正且頻繁移動的,通常表示不健康。汗水不流的,通常表示不健康。小便如脂膏的,通常表示不健康。頭部有四個凹陷的,通常表示不健康。早坐、早走、早長牙、早說話,通常表示不健康。生殖器無法勃起的,通常表示不健康。生殖器下方白色的,通常表示不健康。生殖器下方黑色的,通常表示健康。
家翁記載,新生兒胸肋膨脹的,通常是胎毒,可使用紫丸治療。新生兒囟門緩慢跳動的,通常表示健康。緊握拳頭的,通常表示健康;張開拳頭的,通常表示不健康。新生兒尿液呈掃帚形的,通常表示健康且易於成長。虎口、三關、手紋法等診斷方法,通常不準確,不宜過度依賴。臍帶即將脫落時,不宜洗澡,否則可能會引發臍風。臍帶脫落後,應使用小艾炷灸瘡口,不限定形狀,約五六天後,瘡口通常會癒合。此時可讓嬰兒洗澡,通常不會引發臍風撮口等問題。
2. 鵝口
甘連大黃湯,或加石膏,瀉心加石膏湯,有熱者宜此湯兼紫丸。
紫丸,鵝口用上之二湯。兼用此丸。
朱硼散(方見口舌門)用絹裹手指蘸水拭口。三五次。塗此藥。
按聖濟有枯礬辰砂二味等分之塗藥。吾先師用之。有效。華岡氏用金鎖匕冰硼散。內服涼膈。甘連大黃。黃連解毒等也。和田氏云。鵝口。用附子者。百人有一人必死。方輿載涼膈。附子瀉心。錢氏白朮散。
白話文:
【鵝口】
可用甘草、黃連和大黃熬煮的湯劑,或加入石膏,使用瀉心加石膏湯,對於有火熱症狀的人,這兩種湯劑加上紫丸會是不錯的選擇。
紫丸,對於鵝口的治療,除了上述兩種湯劑外,同時使用此丸藥。
使用朱硼散(方子可參考口舌門),將藥粉包裹在絹布裏的手指,沾水後擦拭口腔,重複三到五次,然後塗抹此藥。
根據聖濟記載,有以枯礬和辰砂兩種藥材等量混合的塗藥,我的老師曾使用過,效果顯著。華岡氏則使用金鎖匕冰硼散內服,以涼膈為主,並配以甘草、黃連、大黃等清熱解毒藥物。和田氏認為,若鵝口患者使用附子,每百人中必有一人死亡。古書記載,治療鵝口常用涼膈、附子瀉心、錢氏白朮散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