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嘔吐反胃膈噎

瘀血則脈澀。桃仁承氣湯下之。脈浮緩者生。沉澀者死。(正傳),大便如羊糞者。不治。年過五十者。多不治。口中多出沫者。必死。(濟世),和田氏云。澼囊。局方安中散。有效。南陽亦云。其方。甘草十兩。宿砂、延胡、良薑、乾薑、茴香、桂枝各五兩。牡蠣四兩。

上八味為末。每二錢熱酒調下。南陽去宿砂三倍牡蠣。水煎服。方後云。忌酒肉麵餅一切厚味鹽茶。又小言有治膈噎。河豚魚方。和田氏云。反胃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也。澼囊者。二三日。或四五日。十餘日而吐也。又有三日亦吐不止者。多吐水也。反胃無腹痛。吐時無煩悶。

澼囊有腹痛。吐有煩。蓋澼囊亦屬反胃也。今世真反胃者少也。多澼囊之類也。膈噎者。噎食。胃反無噎食。膈噎難治。反胃間有愈者。反胃有腹痛者。膈噎之變症也。一男子患膈噎。諸藥無效。思食河豚而死。煮食之。不死。翌日復食之。通計食之三日而全愈。反胃證。

不強以食。絕其湯水。飢則以飯炒香乾啖之。一些湯水不可進。兩三日後。竟不復吐。飲食如初。然後用甘蔗湯七舛薑汁一舛和勻服。(經驗秘方),貓胞衣治反胃。燒灰入硃砂末少許。壓舌下。(一醫用之甚效),千金云。灸通谷五十壯。治澼囊。千金治反胃。飲白馬尿即止。

,外臺治反胃。服驢小便二合。有效。翌日復服二合而愈。病若深。七日服之良。按澼囊之名。始於千金。至宋盛稱之。方輿載千金吳茱萸湯。及安廩湯。安中散。破棺湯。獨參湯。滾痰丸。治反胃大驗方。

白話文:

瘀血導致經脈阻塞,可以用桃仁承氣湯治療。脈象浮緩則可治癒,脈象沉澀則會死亡(出自《正傳》)。如果大便像羊糞一樣,則無法治療;五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數也無法治療;口中大量吐沫,則必死無疑(出自《濟世》)。和田氏認為,對於呃逆嘔吐,局方安中散有效。南陽地區也有一方,藥方為:甘草十兩,宿砂、延胡索、良薑、乾薑、茴香、桂枝各五兩,牡蠣四兩。將以上八味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送服。南陽地區的方子將宿砂的用量減為三分之一,牡蠣的用量增加三倍,用水煎服。方後註明忌酒肉麵餅等一切肥甘厚味及鹽茶。

另有一則治療膈噎的小方,即河豚魚方。和田氏認為,反胃是指早晨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晨吐;呃逆嘔吐則是指二三天,或四五天,甚至十多天都在嘔吐;還有一種是三天不停地嘔吐,大多吐出的是水。反胃沒有腹痛,嘔吐時也沒有煩悶;呃逆嘔吐則有腹痛,嘔吐時感覺煩悶。總體來說,呃逆嘔吐也屬於反胃的一種。現在真正患反胃的人很少,大多數是呃逆嘔吐之類的症狀。膈噎是指食物哽塞在食道,反胃則沒有食物哽塞的症狀。膈噎很難治療,反胃則偶爾能治癒。反胃伴有腹痛,則是膈噎的變症。曾經有一個男子患有膈噎,各種藥物都無效,想吃河豚魚而死,結果吃後沒死,第二天又吃,連續吃了三天就痊癒了。

治療反胃的經驗方是:不要勉強進食,斷絕湯水,餓了就吃炒香的乾飯。一點湯水都不能喝,兩三天後就不再嘔吐,飲食恢復正常後,再服用甘蔗汁七份、生薑汁一份混合的藥汁。(經驗秘方)貓胎衣可以治療反胃,將其燒成灰,加入少許硃砂末,含在舌下。(一位醫生用此法效果甚佳)《千金要方》記載,灸通谷穴五十壯可以治療呃逆嘔吐。《千金要方》記載治療反胃的方法是喝白馬尿即可止住。《外台秘要》記載治療反胃的方法是服用兩合驢尿,有效,第二天再服用兩合即可痊癒。如果病情嚴重,則連續服用七天療效更好。按,呃逆嘔吐這個名稱始於《千金要方》,到宋代盛行,方書記載《千金要方》中的吳茱萸湯、安廩湯、安中散、破棺湯、獨參湯、滾痰丸等治療反胃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