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三、痰喘

痰火上壅,喘嗽發熱,足反熱者,服消痰降火藥必死,宜量其輕重,用人參一兩,少則三、五錢,佐以桂、附,煎湯候冷飲之,立愈。韓懋所謂假對假、真對真也。然此實由腎中真水不足,火不受制而炎上。歸、附火類也,下咽之初,借其冷意暫解鬱熱,及至下焦熱性始發,從其窟宅而招之。同氣相求,火必下降,自然之理也。苟非人參君之,則不能奏功。

或問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何謂也?寒熱和而平氣,寒熱離而為病氣,因用者,則是寒熱過脈處也。

喘主肺郁,痰與氣搏,肺竅壅塞或脾胃氣虛,金失所養,故呼吸不相續而為喘也。又寒主遲緩、熱主急數,寒則息遲氣凝、熱則息數氣急故喘。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痰火上壅,出現喘咳發燒,而且腳底反常地發熱,服用消痰降火藥一定會死。應該根據病情輕重,使用人參一兩,少則三、五錢,搭配桂枝、附子,煎湯放涼後飲用,就能馬上痊癒。韓懋所說「假對假、真對真」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這實際上是由於腎臟的真水不足,導致火不受抑制而向上炎燒。歸芪、附子屬火類,剛下咽時,借其冰冷之氣暫時緩解鬱熱,等到熱性開始發作,就會順著其藏身之處招來火氣。同氣相求,火氣自然會下降,這是自然法則。如果不是人參君臨主導,就不能奏效。

有人問,寒因熱用、熱因寒用,這是什麼意思呢?寒熱和諧則氣平,寒熱分離則形成病氣。所謂因用,就是寒熱失衡的脈象所在。

喘息主要是肺氣鬱結,痰與氣搏鬥,肺竅阻塞,或者脾胃氣虛,金氣失養,導致呼吸不連貫而形成喘息。又因為寒性遲緩、熱性急數,寒則呼吸遲緩氣凝、熱則呼吸急促氣急,所以都會導致喘息。

丹溪曰:喘急者,氣有火鬱而有積痰於脾胃也。

程玠曰:痰嗽者,嗽便有痰出;勞嗽者,盜汗面赤;火嗽者,乍進乍退;寒嗽者,鼻塞聲重。

治渴必須益血,蓋血即津液所化,津液既少,其血必虛,故須益血。凡吐血之後,多必發渴,病生於血虛也。

針法見前。

白話文:

丹溪說

喘息急促的人,是因為體內有火氣鬱結,並且脾胃積聚痰液所致。

程玠說

痰嗽的人,咳嗽時會咳出痰液;勞嗽的人,容易盜汗、面紅;火嗽的人,咳嗽時忽而加重忽而減輕;寒嗽的人,鼻塞聲音沉重。

治療口渴必須滋補血液,

因為血液是由津液轉化而來,津液不足,血液必然虛弱,所以必須滋補血液。凡是吐血之後,大多會出現口渴,這是因為疾病源於血液虛弱。

2. 四、噎膈反胃

噎膈反胃,多因於內傷憂鬱失志及恣意酒食、縱情勞欲,以致陽氣內結,陰血內枯而成也。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足太陽膀胱也。蓋小腸熱結,則小水短少而火氣不泄;大腸熱結,則大便不利而鬱熱難除;膀胱熱結,則津液不行而道路蹇澀。

三陽並結,則前後之氣不行,下既不行,邪火上逆,火上逆則煎液生痰,痰液生則往來之氣愈阻,而嘔逆噎膈之症起矣。且也重傷之以七情,更感之以六氣,或不戒炙煿肥厚之物,或妄投辛香燥熱之劑,遂致邪火愈熾,津液愈結,病情愈深,豈易療哉!須分上、中,下三焦以治之。夫咽嗌梗塞、氣不順利、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其槁在吸門,名之曰膈。

白話文:

古籍記載:「三陽經脈阻塞,就稱為膈症」。三陽經脈指的是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如果小腸經熱結,就會小便量少,火氣無法排出;如果大腸經熱結,就會排便困難,鬱熱難以消散;如果膀胱經熱結,就會津液無法運行,導致經絡阻塞。

當三陽經脈都阻塞時,氣機就不能上下流通。下焦不通,邪火就往上逆,火氣上逆會煎熬津液產生痰液,痰液產生後,氣機就更加阻塞,於是就出現嘔吐、噎膈等症狀。

而且,如果長期受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傷害,再加上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侵襲,或者不忌口,吃太多炙烤、肥膩的食物,或者亂用辛辣燥熱的藥物,都會導致邪火更旺盛,津液更粘稠,病情加重,這樣就更難治療了!

治療噎膈症,必須分上、中、下三焦分別治療。如果出現咽喉阻塞、氣息不暢、喝水可以順利通過,但食物難以吞嚥,這種情況就叫「膈症」,原因在於食道入口處阻塞。

其或食下則胃脘痛作、煩悶不安、須臾吐出,食出而安,其槁在賁門,名之曰噎。二者屬上焦。其或食雖可下,良久復出,其槁在於幽門,名曰反胃,此屬中焦。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出完谷,小便赤、大便硬或如羊矢,其槁在闌門,亦名翻胃,此屬下焦。然壯者猶或可治,當用透膈疏氣、化痰清火、健胃和脾之劑。

經又曰:噎膈多生於血乾,反胃亦生於脾弱。東垣曰:脾,陰也;血亦陰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腑臟之火何陰而生?金水二臟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何噎膈之有哉。

夫張雞峰之論噎膈也,其言曰此症是神思間病,治須內觀靜養,乃始得旨。蓋百病之因多兼六淫而成,噎膈則惟以七情所致,由於飲食者,亦間有之。治之之法,非無開胃止吐、養陰潤燥之方。然病在神思,所謂心病還須心藥也。

白話文:

有些人吃東西後,就會胃脘疼痛、心裡煩悶不安,很快就會吐出來,吐出來之後就舒服了。這種情況,食物停留在賁門,稱為「噎」。這屬於上焦的病症。有些人吃下去的食物雖然能順利到達胃裡,但過了一段時間又吐了出來,食物停留在幽門,稱為「反胃」,這屬於中焦的病症。還有些人,早上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吐,晚上吃下去的東西早上吐,吐出來的都是完完整整的食物,同時小便發紅、大便乾硬或像羊屎一樣,食物停留在闌門,也稱為「翻胃」,這屬於下焦的病症。但是,身體健壯的人,這些病症還是可以治療的。治療方法應該使用能通透隔膜、疏通氣機、化痰清熱、健胃和脾的藥物。

第二段

經又曰:噎膈多生於血乾,反胃亦生於脾弱。東垣曰:脾,陰也;血亦陰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腑臟之火何陰而生?金水二臟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何噎膈之有哉。

醫書上又說:「噎膈大多是因為血虛乾燥引起的,反胃也是因為脾氣虛弱造成的。」東垣先生說:「脾臟和血液都屬陰性,陰性主靜,內外都保持安靜,那麼臟腑的火氣從哪裡來呢?金水二臟得到滋養,陰血自然而然地生成,腸胃的津液運化正常,又怎麼會有噎膈呢?」

第三段

夫張雞峯之論噎膈也,其言曰此症是神思間病,治須內觀靜養,乃始得旨。蓋百病之因多兼六淫而成,噎膈則惟以七情所致,由於飲食者,亦間有之。治之之法,非無開胃止吐、養陰潤燥之方。然病在神思,所謂心病還須心藥也。

張雞峯先生在論述噎膈時說,這種病症是思慮過度、心神不安造成的,治療需要內觀身心,靜心養性,才能治癒。大多數疾病的病因都是六淫邪氣入侵引起的,而噎膈則主要是七情所致,偶爾也可能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治療噎膈,確實有開胃止吐、養陰潤燥的藥方。但是,疾病的根源在於心神,也就是說,心病需要用心藥來治療。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對噎膈、反胃、翻胃三種病症的分類和病因分析。它認為這三種病症都屬於胃腸疾病,但根據食物停滯的位置和病症表現,分別歸屬於上焦、中焦和下焦。此外,它還強調了心理因素在噎膈病症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治療噎膈需要內觀靜養,才能治癒。

內養者外之對,此症向來事外忘內,未嘗收攝,此心或為利鎖名韁,或為酒沉色困,以致五臟空虛,氣無所主,食不能入,入亦反出,若不垂簾返照,及忙裡偷閒,濃中著淡,何以屏絕諸魔?然以眼觀內,則眼雖閉而神或外馳;以心觀內,則心有定而眼可不閉。夫是之謂內觀。

靜者動之對,此症素因多動少靜,不能恬逸此心,非見誘於大喜大怒而致傷神傷肝,間被牽於勞思過恐而遂傷脾傷腎,以致五火叢起,血無由生,胃脘乾枯,大腸結燥,今當一切排遣,物過不留,務期安養休息,故強制其形,即地僻山深,只稱跡隱,寧靜其志,雖車轟馬驟,亦自心清。夫是之謂靜養。

白話文:

內在的修養是對應外在的,這個症狀向來都是外事忘內,從來沒有收斂心神。這顆心,可能是被名利牽絆,也可能是沉迷酒色,以至於五臟空虛,氣息無所依附,吃下去的食物無法吸收,吸收了也會吐出來。如果不能回過頭來反省自身,在忙碌中偷閒,在濃郁中尋求清淡,要如何才能屏絕一切邪魔外道?然而用眼觀照內心,即使眼睛閉上了,精神卻可能飄到外面;用心觀照內心,只要心安定下來,眼睛就不用刻意閉上。這就是所謂的內觀。

靜止是對應運動的,這個症狀常因為過於忙碌,少有靜止,無法安頓心神,不是受到喜怒哀樂的刺激而傷神傷肝,就是被勞思過度和恐懼牽絆而傷脾傷腎,以至於五種內火同時燃燒,血液無法生成,胃脘乾燥枯竭,大腸乾澀結實。現在應該一切放開,物來則往,務必安養休息。所以強迫身體即使身處地僻山深,也只當是隱居避世,讓心志寧靜下來,即使車馬喧囂,也能心如止水。這就是所謂的靜養。

能此二者,則膈自通而食飲進,逆自順而嘔吐止,燥者自潤而陰血生,結者自開而二便利,其亦賢於蛇腹鼠、杵頭糠之類遠矣。

噎者飲食入咽,阻滯不通,梗塞難下,皆咽喉閉塞之貌,由於悲思過度、憂怒不節,則氣機凝阻、清濁相干,違其運行之常,乃成噎塞。張雞峰所云噎是神思間病,當靜觀內養,以寧其心志,心君泰然,則五火退聽,營衛安和矣。

噎則必兼塞症,故東垣云:堵塞咽喉,陽氣不得上出者,名曰塞,五臟之所生,陰也、血也;陰氣不得下降者曰噎,六腑之所生,陽也、氣也。夫噎塞於胸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口張目瞪、氣悶欲絕,當先用辛甘氣味升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參、耆、升、柴、當歸、益智、草豆蔻之類;加通塞之藥以治其標,木香、麥芽、青皮、陳皮之類。

白話文:

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就會讓膈膜暢通,食物和飲料可以順利進入,逆氣順暢,嘔吐停止,乾燥的可以潤澤,陰血得以滋生,阻塞的可以打開,大小便也變得通暢,這比那些蛇腹鼠、杵頭糠之類的東西強多了。

噎症是指飲食進入咽喉,阻塞不通,梗塞難以吞嚥,就像是咽喉被堵住一樣。這種病症通常是由於悲傷思慮過度,憂慮憤怒失調,導致氣機凝滯,清濁相混,違反了正常的運行規律,而造成噎塞。張雞峰說噎症是精神因素導致的疾病,需要靜心養神,安撫心志,心神安定,就能消除五臟之火,營衛和諧。

噎症通常伴隨塞症,因此東垣說:堵塞咽喉,陽氣無法向上升發的,叫做塞症,五臟所生的陰氣和血氣,都無法向下流動的,叫做噎症,六腑所生的陽氣和氣體。噎塞在胸膈之間,會導致經絡不通,張口瞪眼,氣悶欲絕,應當先用辛甘氣味的升陽藥物,引導胃氣來治療根本,像人參、黃芪、升麻、柴胡、當歸、益智、草豆蔻等等;再加一些通塞的藥物來治療表症,像木香、麥芽、青皮、陳皮之類。

寒月陰盛,加吳茱萸以瀉陰寒之氣;暑月陽盛,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泄陰火之上逆。經曰: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氣不宣通,最為急症,不急治之,諸變生矣。噎與塞,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

夏三月,陽氣在外,陰氣在內,噎症值此時,天助正氣而挫其邪氣,不治自愈。如不愈者,陰氣極甚,正氣不伸耳,乃以四君子湯送利膈丸,木香、檳榔各七錢五分,大黃、厚朴各二兩,人參、當歸、甘草、藿香、枳實各一兩,共為細末,水和丸,煎湯送三錢。每飲食入胃,復吐涎沫如雞子白者,蓋脾主涎,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非用人參、白朮、益智等,不能攝也。

白話文:

冬天寒冷,陰氣盛行,可以加吳茱萸來瀉去陰寒之氣;夏天炎熱,陽氣盛行,可以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來散寒氣,瀉去陰火上逆。經書上說:清氣和濁氣相互干擾,在胸中混亂,這就是所謂的大悗。氣機不通暢,是最為緊急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療,就會引起各種變化。噎塞都是由於陰中伏陽而引起的。

夏天三個月,陽氣在外面,陰氣在裡面,噎症發生在這個時候,正好可以借助天地的陽氣来抑制邪氣,不治疗也能自行痊癒。如果沒有好转,说明阴气非常严重,正气无法伸展,就要用四君子湯送利膈丸,木香、檳榔各七錢五分,大黃、厚朴各二兩,人參、當歸、甘草、藿香、枳實各一兩,混合研磨成細粉,用水和成丸,用煎好的湯藥送服三錢。每次吃东西进入胃后,又吐出像鸡蛋白一樣的唾液,这是因为脾脏主司唾液,脾虚无力約束津液,所以唾液就会自行流出,如果不服用人參、白朮、益智等藥物,就不能收斂唾液。

冬三月,陰氣在外,陽氣內藏,外助陽氣不得發汗,內消陰火勿令泄瀉,此閉藏固密之大要也。吳茱萸主之,同益智、草蔻、陳皮、黃耆、人參、升麻、當歸、甘草、青皮、木香、半夏、麥芽、澤瀉、薑黃等,為末蒸餅丸,生薑湯送三錢。

古人指噎塞為津液乾枯,故水液可行,乾物難進,為病在上焦是矣。愚謂若果津液枯涸,何以湯飲才下,涎即上湧乎?明系咽膈之間,交通之氣不得相入,皆衝脈上行,逆氣所為也。惟氣逆,故水液不得居潤下之常,隨其逆上之氣湧耳。若以為乾枯而用潤劑,豈不反益其邪乎?貴深原其故,擬立一主方,而隨症加減,在圓機者通變也。七情所傷,當多用辛,以橫行而散,半夏、白蔻、益智、陳皮、生薑之類。

白話文:

冬三月養生之道

冬三月,天氣寒冷,陰氣盛於外,陽氣藏於內。 這時應該避免出汗,以免損耗陽氣;也要注意避免腹瀉,以免損傷陰火。這正是冬季閉藏固密的關鍵。

吳茱萸是冬季養生的首選藥材。 可以與益智、草蔻、陳皮、黃芪、人蔘、升麻、當歸、甘草、青皮、木香、半夏、麥芽、澤瀉、薑黃等藥材研磨成粉,做成蒸餅丸,用生薑湯送服,每次三錢。

古人認爲噎塞是由於津液枯涸導致的。 因爲水液可以通行,而幹物則難以進入,所以病症出現在上焦。

我則認爲,如果真的是津液枯涸,那麼爲何喝下湯水後,唾液會立即上湧? 這明顯是咽膈之間,氣機不通,衝脈上行,逆氣所致。正是因爲氣逆,所以水液不能正常潤下,反而隨着逆上之氣而上湧。如果認爲是津液枯涸而使用滋潤藥劑,豈不是反而助長邪氣嗎?

關鍵在於要深究病因,制定主方,並根據不同症狀進行增減。 靈活運用方藥,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如果是因爲七情所傷,則應該多用辛味藥材, 因爲辛味藥材能夠橫行散氣。例如半夏、白蔻、益智、陳皮、生薑等。

然中氣既傷,徒與散泄,邪未得除,正反受困,必須調養中宮,以全資生之本,參、耆、朮、草之類不可少也。喉中如有物不下者,痰氣也,俗云梅核膈,加訶子、昆布;膈間作痛,必是瘀血,歸尾、桃仁、韭汁、童便,甚者宜加大黃微利之。

噎而聲不出者,竹茹、五味子、生薑;挾寒脈沉遲者,桂、附;挾熱脈洪數者,黃連、木通。噎而白沫大出,糞如羊矢,此二症為不治矣。如食飲方下,痰涎聚住不得入者,雖入而涎沫隨出者,先以來復丹控去其痰,(方見中暑門。)更以半夏、茯苓、枳殼、竹瀝、元明粉、牙皂、枯礬(少許),生薑汁為丸治之。

白話文:

然而,中氣已經受損,如果只用散泄的藥物,邪氣無法去除,正氣反而受困。必須調養中焦脾胃,以保全氣血生化的根本。人參、黃耆、白朮、甘草之類的藥材不可缺少。

喉嚨中有東西下不去,這是痰氣,俗稱梅核氣。可以加訶子、昆布;如果膈間疼痛,一定是瘀血,可以用豬尾骨、桃仁、韭菜汁、童尿治療,情況嚴重者可以加一些大黃稍微通便。

如果噎住說不出話,可以用竹茹、五味子、生薑;如果伴隨寒症,脈象沉遲,可以用桂枝、附子;如果伴隨熱症,脈象洪數,可以用黃連、木通。

如果噎住並且大量吐白沫,糞便像羊屎一樣,這兩種症狀是無法治癒的。如果飲食勉強嚥下,但痰涎聚集在喉嚨無法順利進入胃部,或者已經進入胃部但隨即又吐出來,先用來復丹控制痰液(方劑見中暑篇)。之後再用半夏、茯苓、枳殼、竹瀝、元明粉、牙皁、枯礬(少量),用生薑汁製成丸藥治療。

如大便燥結、糞如羊矢,自制開關利膈丸,人參、當歸、木香、檳榔、枳殼、大黃為末,水泛丸服,並用人乳或牛羊乳、梨汁、松子仁啖之。脈緊而芤,緊為寒,芤為虛,虛寒相搏,脈為陰結而遲,其人則病噎膈。

反胃者,真火衰微,胃寒脾弱,不能消穀,朝食暮吐、暮食則朝吐。設飲食入胃,既抵胃之下脘,復反而出者,理中湯,甚者加附子。若脈數,為邪熱不殺穀,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與異攻散加黃連、生地、當歸、沉香。此症至口吐白沫、糞如羊矢為危極矣,必須養氣以培其陽,益血以滋其陰,則金無畏火之炎,腎有生水之漸,脾胃健旺,飲食消磨矣。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結實、像羊屎一樣,可以自己製作開關利膈丸。藥方包含人參、當歸、木香、檳榔、枳殼、大黃,研磨成粉末,用水和成丸子服用,並同時用人乳或牛乳、梨汁、松子仁食用。如果脈象緊而虛,緊代表寒,虛代表虛弱,虛寒相互影響,脈象呈現陰結而遲緩,患者就會患上噎膈病。

反胃的人,是因為真火衰微,胃寒脾弱,無法消化食物,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如果食物進入胃,抵達胃的下脘部位後又反吐出來,可以服用理中湯,情況嚴重者可以加附子。如果脈象數,代表邪熱未消,火性上炎,上升多於下降,可以服用異攻散加黃連、生地、當歸、沉香。這種病症發展到口吐白沫、糞便像羊屎一樣,就非常危險了,必須要養氣滋補陽氣,滋養血液以滋補陰氣,才能使金不受火炎的侵襲,腎臟逐漸恢復生水功能,脾胃強健,飲食才能消化。

咽喉閉塞、胸膈滿悶,暫用香砂枳樸以開滯疏結,然破氣太過,中氣因而不運,當異功散加香、砂,使氣旺則能健運;反胃氣逆,久閉不開,攻補兼施,小青龍丸,漸次加之,其扃自透,宜人參利膈丸,木香、檳榔、枳實、厚朴、生地、當歸、大黃、人參、甘草為末,水泛丸用。

然服通利之品過多,血液益加耗竭,其結更倍,宜用杏仁去皮尖四兩,炒遼松仁四兩,壯豬脂熬淨一鍾,白蜜四兩,熔蜜餞橘柚四兩,同打和成丸。不時嚼食,大妙。再以人乳進之更妙。

白話文:

如果喉嚨堵塞、胸部悶悶的,可以先用香砂枳樸來開胃通氣,但如果用太多會損耗元氣,導致氣血不流通,這時就應該加入香附、砂仁來補氣,讓氣旺起來才能順暢運行。如果反胃嘔吐、長期不消,就要同時攻補,用小青龍丸慢慢調理,等症狀緩解後,就可以服用人參利膈丸,裡面有木香、檳榔、枳實、厚朴、生地、當歸、大黃、人參、甘草等藥材,製成丸劑服用。

不過,如果服用通利藥物太多,會導致血液過度耗損,反而加重病情,這時就應該用杏仁去皮尖、炒松仁、豬油、白蜜和橘柚,一起製成丸劑,隨時食用,效果很好。如果用人乳服用效果更佳。

火衰不能生土而反胃者,其脈沉遲,八味丸減熟地,加砂仁、沉香;瘀血阻隔而反胃者,抵當丸以湯作丸如芥子大,每服三錢,去枕仰臥,細細嚥之;有蟲聚而反胃者,宜檳榔、雄黃、牽牛、大黃,丸服調治得宜。反胃新愈,切不可便與粥飯,每日用人參一兩、陳皮三錢、焦倉米三錢煎湯細呷之,後可小試陳米飲及糜粥。如倉廩未固,驟貯米穀,往往敗事,多致不救。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中醫治療反胃的三種情況:火衰、瘀血阻隔和蟲聚。根據不同的病因,採用不同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同時也強調了反胃痊癒後飲食調養的重要性,不可過於急於進食。最後,用“倉廩未固”的比喻,警示人們治病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噎者,陰氣不得下降也;膈者,陽氣不得上行也。飲食有下有不下,有吐有不吐,故與反胃不同。杵頭糠、人參末、柿霜、石蓮子末、元明粉各等分,以舌舐食。如血槁者,用生熟地、麥門冬、當歸、萎蕤、倉米煎膏,入韭汁、人乳或牛乳、桃仁泥、蘆根汁,和勻細呷,緩緩噙化。

膈噎服藥無效者,用巧婦窠燒灰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服完此一窠末必痊。

白話文:

噎症,指的是陰氣無法下降;膈症,指的是陽氣無法上升。

飲食有時候可以順利消化,有時候卻卡在喉嚨,有時候會吐出來,有時候又吐不出來,因此與反胃症有所不同。

治療方法

  • 取杵頭糠、人參末、柿霜、石蓮子末、元明粉各等份,用舌頭舔食。
  • 如果血氣枯竭,則用生熟地、麥門冬、當歸、萎蕤、倉米煎成膏,加入韭汁、人乳或牛乳、桃仁泥、蘆根汁,混合均勻,慢慢地含在口中,讓它緩緩融化。

如果服用藥物後,膈噎症狀仍然沒有改善,

可以用巧婦窠(一種鳥巢)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服。服用完畢後,膈噎症狀必定會痊癒。

噎症有瘀血者,王宇泰立代抵當丸,用大黃(醋炒)四兩,朴硝一兩,桃仁六十粒(炒),歸尾、生地、山甲(炙)各一兩,核五錢,為末蜜丸。上焦膈者,如芥子大,臨臥就枕,仰以津液下錢許;中、下焦膈者,空心服。

噎膈灸法:憂噎心俞、思噎天府、勞噎膈俞、氣噎膻中、食噎乳根,各七壯。五噎五膈,食飲不下,並灸膻中、中脘、內關、食倉、三里、膏肓六穴。

反胃吐食,灸用脾俞、膈俞、中脘、氣海、下脘、三里。

命門火衰,不能熟腐水穀,朝食暮吐,須灸腎俞、肩井、命門、中脘、關元、食關各七壯。

白話文:

噎住有瘀血的患者,可以服用王宇泰所創的代抵當丸,以大黃(醋炒)四兩、朴硝一兩、桃仁六十粒(炒)、歸尾、生地、山甲(炙)各一兩、核五錢,磨成粉末製成蜜丸。上焦噎膈者,藥丸大小如芥子,睡前躺下枕頭,仰頭用津液送服藥丸約一錢;中、下焦噎膈者,則空腹服用。

噎膈的灸法:憂愁導致的噎膈,灸心俞穴;思慮過度導致的噎膈,灸天府穴;勞累導致的噎膈,灸膈俞穴;氣滯導致的噎膈,灸膻中穴;飲食不當導致的噎膈,灸乳根穴,每穴灸七壯。五種噎膈症狀,食飲不下的,還要灸膻中、中脘、內關、食倉、三里、膏肓六穴。

反胃吐食的,灸脾俞、膈俞、中脘、氣海、下脘、三里六穴。

命門火衰,消化功能不好,早上吃晚上吐的,要灸腎俞、肩井、命門、中脘、關元、食關六穴,每穴灸七壯。

附嘔吐噦

嘔吐與噦皆屬於胃,但以氣血多少為異耳。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故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吐者,太陽也,太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乃血病也。噦(音越)者,少陽也,少陽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乃氣病也。三者皆因脾虛有火,或由客寒犯胃、傷食停痰、逆氣瘀血亦有之耳,因火與痰為多。

治之以氣逆者,辛散為主,生薑、半夏、茯苓、陳皮;客寒者,藿香、丁香;痰火者,竹茹、蘆根、竹瀝、生薑之類。詳其所因,不可混也。

邪在上脘之陽,則氣停而水積,故飲之清濁混亂而為痰為飲為涎為唾,變而為嘔。邪在下脘之陰,則血滯而谷不消,故食之清濁不分,為噎塞為痞滿為痛為脹,變而為吐。邪在中脘之氣交者,二脘之嘔與吐俱見矣。

白話文:

附 嘔吐噦

嘔吐和噦都屬於胃的範疇,但區分在於氣血的多寡。

嘔吐屬於陽明經,陽明經氣血充沛,所以嘔吐時會有聲音和嘔吐物,代表氣血皆病。

吐屬於太陽經,太陽經血多氣少,因此吐時會有嘔吐物但沒有聲音,屬於血病。

噦(音越)屬於少陽經,少陽經氣多血少,所以噦時有聲音但沒有嘔吐物,屬於氣病。

三者皆因脾虛有火而起,或是由外來的寒氣犯胃、傷食停滯、逆氣瘀血等原因造成,其中以火和痰最為常見。

治療上,對於氣逆者,以辛散之藥為主,例如生薑、半夏、茯苓、陳皮;對於客寒者,則用藿香、丁香;對於痰火者,則用竹茹、蘆根、竹瀝、生薑等藥物。需詳細分析病因,不可混淆。

邪氣在上脘之陽,則氣機停滯,水液積聚,因此飲入的清濁混雜,形成痰、飲、涎、唾,進而引起嘔吐。邪氣在下脘之陰,則血氣瘀滯,食物消化不良,因此食入的清濁不分,造成噎塞、痞滿、疼痛、脹滿等症狀,進而引起吐。邪氣在中脘之氣交處,則會同時出現嘔吐和吐的症狀。

胃膈熱甚則嘔,火氣炎上之象。嘔從氣病,法天之陽,動而有聲,與飲俱出,猶雷震必雨注也。吐從血病,法地之陰,靜而無聲,與食俱出,象萬物之於地也。嘔吐則氣血俱病,法飲食之氣交,而飲食皆出。然上脘非不吐食也,設陽中之陰亦病,則食入即吐,非若中脘之食已而吐、下脘之食久而吐也。下脘非不嘔也,設陰中之陽亦病,則吐與嘔齊作,然嘔少於吐,不若上脘之嘔多於吐也。

上脘之食入即吐,生薑半夏湯,薑、半等分。中脘之食已即吐,橘半湯,陳皮、薑、半等分。下脘食久而吐,為反胃,脈沉而無力,理中湯;脈滑而實,半夏生薑大黃湯下之。

白話文:

胃部熱氣很盛就會嘔吐,這是火氣向上竄的徵兆。嘔吐屬於氣病,像天上的陽氣,動的時候有聲音,與喝下去的水一起吐出來,就像雷聲必定會下雨一樣。吐血屬於血病,像地上的陰氣,靜止時沒有聲音,與吃下去的食物一起吐出來,就像萬物生長在地面上一樣。嘔吐代表氣血都生病了,就像飲食之氣互相交融,然後飲食都吐出來了。

但是,胃的上部並不是說只要吃東西就會吐,如果陽氣中的陰氣也生病了,就會吃下去就吐出來,這和胃的中部吃過東西才吐、胃的下部吃很久了才吐是不一樣的。胃的下部並不是說不會嘔吐,如果陰氣中的陽氣也生病了,就會吐和嘔一起發生,但嘔吐比吐血少,不像胃的上部嘔吐比吐血多。

胃的上部吃下去就吐,要用生薑半夏湯,生薑和半夏各一半。胃的中部吃過東西就吐,要用橘半湯,陳皮、生薑、半夏各一半。胃的下部吃很久了才吐,叫做反胃,如果脈象沉而無力,要用理中湯;如果脈象滑而實,要用半夏生薑大黃湯來瀉下。

仲景治嘔谷不得下,半夏一升,生薑八兩,茯苓四兩,半夏、生薑之辛但治上焦氣壅表實;若胃虛者,惟宜益胃,推蕩穀氣而已,用參、術,忌用辛瀉,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必用大半夏湯立愈,是即甘瀾水也,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水一斗三升,和蜜揚二百四十遍者,藥取三升,分三次服。寒吐者,喜熱惡冷,肢冷脈細而滑,用理中湯,水冷服之,冷遇冷,相入不致吐出。

如用理中湯到口即吐,去白朮、甘草之壅,加沉香、木香、丁香立止。熱吐者,喜冷惡熱,煩渴,小便赤澀,脈洪而數,二陳湯加梔、連、竹茹、蘆根汁、薑汁。怒中飲食作嘔,胸滿膈脹,二陳加青皮、木香、砂仁、豆蔻、薑、棗。中脘素有痰積,遇寒即發,丁香、豆蔻、砂仁、乾薑、半夏、陳皮,加白芥子汁、薑汁各半杯許。

白話文:

張仲景治疗呕吐食物无法下咽的方子,用半夏一升、生姜八两、茯苓四两,半夏和生姜的辛辣味主要治疗上焦气滞表实;若胃虚弱,只宜益胃,推荡谷气,用人参、白术,忌用辛辣泻下。因此,服用小半夏汤不愈者,必用大半夏汤立刻见效,这也就是甘澜水,用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斗三升,和蜜搅拌二百四十遍,取药汁三升,分三次服用。寒性呕吐者,喜欢热恶冷,肢体冰冷脉细滑,用理中汤,水温服之,冷遇冷,相入不致吐出。

如果服用理中汤到口即吐,去掉白术、甘草的壅塞,加上沉香、木香、丁香就能止呕。热性呕吐者,喜欢冷恶热,烦渴,小便赤涩,脉洪而数,二陈汤加栀子、连翘、竹茹、芦根汁、生姜汁。怒气中饮食作呕,胸满膈胀,二陈汤加青皮、木香、砂仁、豆蔻、生姜、大枣。中脘素有痰积,遇寒即发,用丁香、豆蔻、砂仁、干姜、半夏、陈皮,加上白芥子汁、生姜汁各半杯。

痰滿胸喉,粥藥入口即吐,先以薑湯送下養正丹,候藥可進,則以二陳湯加枳實、砂仁、桔梗、厚朴、薑汁服之;虛者加人參。本因中寒,用熱藥太過,以致嘔逆,二陳加白蔻、沉香。因七情而得者,理中加木香、沉香、烏藥主之。陰虛而龍雷之火亢道,宜理中加薑汁、炒熟地、檳榔、黃柏、沉香,導之使下。

如中氣久傷因而嘔吐,宜焦米、人參、神麯、陳皮、薑、棗調和胃氣,冀期自止。

漏氣者,身熱臂痛,食入則先嘔而後瀉,此上焦傷風,閉其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麥門冬湯,麥冬、人參、蘆根、竹茹、陳皮、白朮、茯苓、甘草、萎蕤、生薑、陳倉米主之。

白話文:

痰滿胸喉,粥藥入口即吐

患者出現痰多阻塞胸喉,即使是稀粥或藥物也難以下嚥,一入口就吐出來。

先以薑湯送下養正丹

先用薑湯幫助藥物順利下嚥,服用養正丹。

候藥可進,則以二陳湯加枳實、砂仁、桔梗、厚朴、薑汁服之;虛者加人參

待藥物可以順利進入後,服用二陳湯,並加入枳實、砂仁、桔梗、厚朴和薑汁,體虛者再加入人參。

本因中寒,用熱藥太過,以致嘔逆,二陳加白蔻、沉香

如果患者是因體內寒氣過重,而服用過於溫熱的藥物導致嘔吐,可以在二陳湯中加入白蔻和沉香。

因七情而得者,理中加木香、沉香、烏藥主之

如果患者因情緒波動導致嘔吐,則可以用理中湯,加入木香、沉香和烏藥來調理。

陰虛而龍雷之火亢道,宜理中加薑汁、炒熟地、檳榔、黃柏、沉香,導之使下

如果患者是因陰虛導致內熱上炎,可以用理中湯,加入薑汁、炒熟地、檳榔、黃柏和沉香,引導火氣向下,達到清熱降火的功效。

如中氣久傷因而嘔吐,宜焦米、人參、神麯、陳皮、薑、棗調和胃氣,冀期自止

如果患者因中氣虛弱久病導致嘔吐,可以使用焦米、人參、神麴、陳皮、薑、棗等藥材,調和胃氣,希望嘔吐能夠自行停止。

漏氣者,身熱臂痛,食入則先嘔而後瀉,此上焦傷風,閉其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麥門冬湯,麥冬、人參、蘆根、竹茹、陳皮、白朮、茯苓、甘草、萎蕤、生薑、陳倉米主之

如果患者出現氣虛漏泄,伴有發熱、手臂疼痛,進食後先嘔吐再腹瀉,這是因為上焦受風寒,導致腠理閉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邪氣內侵,可以用麥門冬湯,加入麥冬、人參、蘆根、竹茹、陳皮、白朮、茯苓、甘草、萎蕤、生薑、陳倉米等藥材來治療。

走吐者,下焦實熱,二便不通,氣逆嘔吐,人參湯,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石膏、知母、豬苓、萎蕤、蘆根汁主之。

食已暴吐,脈浮而洪,此上焦火逆也,宜桔梗、枳殼、厚朴、陳皮、木香、檳榔、半夏、白朮、茯苓。氣降則火自清、吐漸止,加用人參。芍藥補之。下閉上嘔,亦因火在上焦,宜以桔梗、陳皮、木香、大黃微利之。

乾嘔,宜橘紅湯,橘紅一味煎湯,入薑汁、甘蔗汁,細細呷之。噁心心中央央,欲吐不吐,多屬胃虛,宜半夏、陳皮、白朮、茯苓、生薑主之。仲景云:欲吐不吐者,不可下。又云:用大黃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病在土,因而越之可也。逆之使下,則必憒亂而益甚。若既吐矣,當吐折之,使其下行,故用大黃。丹溪云凡病吐者切不可下,近於固矣。

白話文:

走吐,指的是身體虛弱,下焦(小腸、膀胱等部位)積熱,導致大小便不通暢,氣逆上衝而嘔吐。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石膏、知母、豬苓、萎蕤、蘆根汁等藥物治療。

如果飯後馬上就吐,脈象浮而洪大,這是上焦(心肺等部位)火氣逆上引起的,可以用桔梗、枳殼、厚朴、陳皮、木香、檳榔、半夏、白朮、茯苓等藥物治療。氣機下降,火氣自然減輕,嘔吐就會慢慢停止,可以加用人參,芍藥可以補益氣血。如果下焦閉塞,上焦嘔吐,也是因為火氣在上焦,可以用桔梗、陳皮、木香、大黃等藥物,稍微促進排泄。

乾嘔,指的是沒有胃內容物,卻不停地乾嘔,可以用橘紅一味煎湯,加入薑汁、甘蔗汁,慢慢服用。如果覺得噁心,胸口悶悶的,想吐卻吐不出來,大多是胃虛弱引起的,可以用半夏、陳皮、白朮、茯苓、生薑等藥物治療。醫聖張仲景說,想吐卻吐不出來,不可服用瀉藥。他又說,用大黃治療飯後馬上就吐,是因為想吐的人,病在脾胃,用瀉藥可以引導病氣向下,但如果逆著病氣向下,就會加重病情。如果已經吐出來了,就應該阻止它繼續往上衝,讓它往下走,所以可以用大黃。醫學大家朱丹溪說,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嘔吐,都不可以用瀉藥,這句話非常正確。

噦之為症,方書僅言其屬火,乃一端耳。亦有胃寒、胃熱、傷食、停痰、逆氣、瘀血,人當消息而治,因火與痰為多。

嘔苦,邪在膽經,膽木上乘於胃上,則逆而嘔膽汁,故苦也,宜吳茱萸、黃連、黃芩、茯苓、生薑主之。

嘔酸,《內經》云: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東垣又以為寒。何也?若胃中濕氣鬱而成積,則濕中生熱,故從木化而味酸,法當清之。若久而不化,則肝木日盛,胃土日衰,經云木欲實,金當平之。辛為肺金之味,故辛可勝酸,辛則必熱,辛以制東方之實熱,以扶中土之衰。倘濁氣不降而曰以寒藥投之,非其治也。

白話文:

嘔吐這種症狀,醫書只說它屬於火,這只是一個方面。也可能有胃寒、胃熱、傷食、停痰、逆氣、瘀血等原因,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治療,其中火和痰比較常見。

嘔吐苦味,是因為邪氣在膽經,膽木上逆到胃上,就會反流膽汁,所以是苦味,可以用吳茱萸、黃連、黃芩、茯苓、生薑來治療。

嘔吐酸味,《內經》說:所有嘔吐酸味的,都屬於熱。東垣又認為是寒。這是怎麼回事呢?如果胃中濕氣鬱積,就會濕中生熱,從木氣化為酸味,應該用清熱的藥物來治療。如果久久不化,肝木就會越來越盛,胃土就會越來越衰,經書說木氣過盛,金氣就應該平復它。辛味是肺金的味道,所以辛味可以克制酸味,辛味又必然是熱的,辛味可以制約東方木氣的實熱,來扶助中土的衰弱。如果濁氣不降而用寒藥來治療,就不對了。

大抵吐酸一症,宿食滯於胃脘,平胃散加香、砂、曲、楂。若停飲所致,蒼、半、茯、陳最宜。嘔清水而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以五苓散主之。赤石脂搗末,服方寸匕,漸添至三匕,服盡一斤,終身不吐痰水,亦可無終身泄瀉之症。

吐涎沫,六君子湯加益智、生薑,或以半夏、乾薑等分為散。吐膿,仲景云:夫嘔家有癰膿,不必治嘔,膿儘自愈。或地黃湯。胃脘癰,黃耆三錢、白朮三錢、葵根一兩主之。

白話文:

大致來說,吐酸症狀,是因為食物積滯於胃脘所致。

可以使用平胃散加香附、砂仁、神曲、山楂來治療。如果因飲酒停滯所致,則蒼朮、半夏、茯苓、陳皮最為適合。

如果嘔吐清水且口渴想喝水,但水一入口就吐出來,稱為水逆,

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赤石脂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逐漸增加至三錢,服用完一斤,可以終身不再吐痰水,也可避免終身腹瀉。

吐出涎沫,

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益智仁、生薑,或用半夏、乾薑等量製成散劑服用。如果吐膿, 張仲景說:患有嘔吐症的人,如果伴隨有癰疽膿腫,不用刻意治療嘔吐,膿腫自行消退後,嘔吐也會自然痊癒。也可以使用地黃湯。若為胃脘癰疽,則可以用黃芪三錢、白朮三錢、葵根一兩來治療。

嘔蟲吐蛔,為胃中冷,理中湯加川椒、黃連、檳榔、烏梅。蛔見苦則安、見椒則伏、見酸則不咬也。

命門火衰,不能腐熟水穀,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須灸腎俞、肩井、命門、中脘、關元、食關各七壯。

白話文:

人如果嘔吐蟲子,這是因為胃寒,可以用理中湯再加上川椒、黃連、檳榔、烏梅來治療。蛔蟲害怕苦味,所以遇到黃連就會安靜下來,害怕辣味,所以遇到川椒就會躲起來,害怕酸味,所以遇到烏梅就不會咬人了。

如果命門火衰弱,導致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早上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就要灸腎俞、肩井、命門、中脘、關元、食關穴,每個穴位灸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