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2)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2)
1. 太陽上篇
辨太陽風邪中衛脈證治法
太陽主表,為一身之外藩,總六經而統榮衛。凡外因百病之襲人,必先於表。表氣壯則衛固榮守,邪由何入?經曰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氣虛則榮衛之氣不能御外,故邪得以乘之。經曰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後客之也。衛,陽也;榮,陰也。風,陽邪也;寒,陰邪也。
邪之害人,各從其類。故中風則衛受之,傷寒則榮受之。衛分受邪則有汗而脈浮緩,此為虛邪,桂枝證也。榮分受邪則無汗而脈浮緊,此為實邪,麻黃證也。榮衛俱受邪,均無汗,皆為實邪,大青龍湯證也。大綱三法,用之得當,其邪立解;用違其法,變證百出。緣風為百病之長,故以風邪中衛列為上篇,寒邪傷榮列為中篇,風寒兩傷列為下篇。
白話文:
辨太陽風邪中衛脈證治法
太陽主宰人體外表的陽氣,是全身的屏障,統領著六經,統御著營氣與衛氣。 任何外來的病邪侵犯人體,必定先從體表開始。體表陽氣旺盛,衛氣堅固,營氣守住內部,外邪如何能入侵呢?《黃帝內經》說:「即使有大風苛毒,也無法傷害人。」
但如果體表陽氣虛弱,營氣與衛氣便無法抵禦外邪,外邪就會趁虛而入。 《黃帝內經》說:「虛邪不能單獨傷害人,必須藉由身體虛弱才能入侵。」
衛氣屬陽,營氣屬陰。風屬陽邪,寒屬陰邪。
外邪侵犯人體,會根據其性質影響不同的部位。 風邪侵犯人體,會先影響衛氣,造成中風;寒邪侵犯人體,則會影響營氣,造成傷寒。
衛氣受邪,會有發汗的症狀,脈象浮而緩,這是虛邪入侵,屬於桂枝證。
營氣受邪,則不會發汗,脈象浮而緊,這是實邪入侵,屬於麻黃證。
營氣與衛氣同時受邪,均無汗,皆屬於實邪,屬於大青龍湯證。
以上三種症狀,只要用藥得當,外邪就會迅速消散。如果用藥違背了規律,就會出現各種變證。
由於風邪是百病之首,因此將風邪中衛證列為上篇,寒邪傷榮證列為中篇,風寒兩傷證列為下篇。
其條目詳載本篇之下,俾讀者開卷瞭然,有所遵循也。
太陽上篇集解
《金鑑》曰:太陽主表,表統榮衛。風邪中衛,寒邪傷榮,均表病也。脈浮,表病脈也。頭痛項強,惡寒,表病證也。太陽經脈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連風府。故邪客其經,必令頭項強痛也。惡寒者,因風寒所傷,故惡之也。《傷寒論》首揭此條為太陽病之提綱,凡上中下三篇內稱太陽病者,皆指此脈證而言也。
又曰:榮衛二者,皆胃中後天之穀氣所生。其氣之清者為榮,濁者為衛。衛即氣中之剽悍者也,營即血中之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體而言則曰氣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則曰榮衛。榮行脈中,故屬於陰;衛行脈外,故屬於陽也。然榮衛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腎中先天之一氣,故又皆以氣言,曰營氣、衛氣也。
白話文:
這些條目的詳細內容記載在本篇的後面,讓讀者翻開書就能清楚明白,有所遵循。
《金鑑》說:太陽主宰人體的表面,表面統攝著榮氣和衛氣。風邪侵犯衛氣,寒邪傷害榮氣,都是表證。脈象浮,是表證的脈象。頭痛、項強、惡寒,是表證的表現。太陽經脈經過額頭,交匯於頭頂,進入腦部,再出來,分開下行至頸部,連接風府穴。所以邪氣侵犯經脈,必然導致頭項強痛。惡寒是因為風寒所傷,所以感到寒冷。 《傷寒論》一開始就提出這個條目作為太陽病的綱領,凡是上中下三篇中提到太陽病的,都是指這個脈象和症狀而言。
又說:榮氣和衛氣,都是胃中後天穀氣所生。其中氣的清者為榮氣,濁者為衛氣。衛氣就是氣中剽悍的部份,營氣就是血中精華的部份。從定位的角度來說,就叫做氣血,從流動作用的角度來說,就叫做榮衛。榮氣在脈中運行,所以屬於陰;衛氣在脈外運行,所以屬於陽。然而榮衛之所以能夠流動,都是源於腎中先天的一股氣,所以又都以氣來稱呼,叫做營氣、衛氣。
滑壽曰:脈在肉上行,主表也。
方有執曰:表即皮膚,榮衛麗焉。故脈見尺寸俱浮,知病在太陽表也。惡寒者,該風而言也。風寒初襲而鬱於表,不能再勝風寒之外忤,故畏惡之。論中謂嗇嗇惡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斂也;淅淅惡風者,肌因風灑,疏難御也;翕翕發熱者,肌得熱蒸,合欲揚也。嗇嗇、淅淅、翕翕,俱從皮毛上形容,較之傷寒之見證有浮沉淺深之別。
吳人駒曰:頭為三陽之通位,項為太陽之專位,有所障礙,不得如常之柔和,是為強痛。
程應旄曰:太陽經之見證,莫確於頭項痛,惡風寒,故首揭也。
太陽中風總訣
脈浮緩,為中風,頭項強痛惡寒風,病即發熱汗自出,鼻鳴乾嘔桂枝功。
白話文:
滑壽說:脈絡在肉的表面流動,屬於表面的症狀。
方有執說:表就是皮膚,營氣和衛氣都依附於此。所以脈象浮在寸關兩部,就知道病症在太陽經的表面。怕冷,是因為風寒引起的。風寒初次侵襲,停留在表面,不能抵抗風寒的外邪,所以害怕寒冷。論中說瑟瑟發抖怕冷的人,肌肉被寒氣侵襲,畏縮而收斂;微微發抖怕風的人,肌肉因為風寒的吹打,疏鬆而難以抵禦;微微發熱的人,肌肉受到熱氣蒸熏,想要舒展。瑟瑟發抖、微微發抖、微微發熱,都是從皮毛上的表現來形容,與傷寒的症狀相比,有浮沉淺深的不同。
吳人駒說:頭部是三陽經的交匯處,項部是太陽經的專屬部位,如果這兩個地方出現障礙,無法保持正常的柔和狀態,就會出現強烈的疼痛。
程應旄說:太陽經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頭項疼痛、怕風寒,所以頭部會抬起來。
太陽中風的總訣:
脈象浮緩,屬於中風,頭項強痛怕風寒,病症馬上就會發熱,自發出汗,鼻子塞住,乾嘔,桂枝可以治療。
若傷寒,治不同,誤服桂枝邪逆攻,酒病妄投釀濕熱,當隨變證急宣通。
前章言太陽膀胱經,風邪傷衛脈證治法也。中風,病名也(見前後集解)。其脈浮緩,其證頭痛項強,惡寒惡風,發熱自汗,鼻鳴乾嘔,主以桂枝湯,功能治中風虛邪,或服疏邪實表湯(俱見醫方發表門)。
次章言傷寒病、酒客病誤服桂枝湯,致變救逆也。傷寒乃無汗之實邪,治宜麻黃湯發汗。若誤服桂枝湯,則表邪愈固,裡氣更逆,致令嘔吐不已,當詳二卷傷寒辨證篇以救逆。酒客病,謂醉酒之人,狀似中風,先宜取汗,次宜利小便,以分消其濕熱。若誤服桂枝湯,則濕熱內釀,榮血受傷,致令嘔吐血膿,當開表通里以救逆,方法另詳三卷內傷酒病門。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治療方法不同,如果錯誤地服用桂枝湯,會導致邪氣逆襲,酒病患者誤用桂枝湯,會導致濕熱內釀,應該根據不同的症狀,及時宣通。
前面章節講的是太陽膀胱經,風邪傷衛脈的證狀和治療方法。中風,是疾病的名稱(見前後集解)。其脈搏浮緩,症狀是頭痛、項強、怕冷怕風、發熱自汗、鼻鳴、乾嘔,主要用桂枝湯治療,功能是治中風虛邪,也可以服用疏邪實表湯(見醫方發表門)。
接下來的章節講的是傷寒病和酒客病誤服桂枝湯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傷寒屬於無汗的實邪,治療應該用麻黃湯發汗。如果誤服桂枝湯,表邪會更加固結,裡氣更加逆襲,導致不停地嘔吐,應該詳細參考二卷傷寒辨證篇以救治。酒客病,指的是醉酒的人,症狀類似中風,先要取汗,然後再利小便,以分消濕熱。如果誤服桂枝湯,濕熱就會內釀,榮血受傷,導致嘔吐血膿,應該開表通裡以救治,方法詳見三卷內傷酒病門。
太陽中風集解
《金鑑》曰:衛為表陽,風屬陽邪。風邪中人則衛受之,從其類也。風中於衛即發熱者,以風衛皆陽,其性本熱,故變熱甚捷,不似傷寒待其閉鬱而始發熱也。衛病不能固表,又為陽邪所蒸,故腠理疏而汗自出也。汗出表虛,為風所忤,故惡風寒。風性柔軟,故脈來浮緩也。此條為中風病之提綱,後凡稱太陽中風者,皆指此脈證而言也。
汪琥曰:此中風非東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脈之謂。蓋中字與傷字同義。仲景論中,不直言傷風者,恐後學不察,誤以咳嗽、鼻塞、聲重之傷風混同立論,故以中字別之也。論曰:脈緩當作浮緩看,浮是太陽病脈,緩是中風主脈。中篇緊脈亦當仿此。
白話文:
《金鑑》說
衛氣是人體表面的陽氣,風屬於陽邪。風邪侵入人體就會侵犯衛氣,這是因為風和衛氣都是陽氣,性質相似。風邪侵犯衛氣就會導致發熱,這是因為風和衛氣都是陽氣,本身就偏熱,所以發熱的速度很快,不像傷寒需要先閉鬱才開始發熱。衛氣受損無法固護表層,又受到陽邪的蒸騰,所以腠理疏鬆,汗液自然流出。汗出後表層虛弱,容易被風吹襲,所以怕風寒。風的性質柔軟,所以脈象浮而緩。這段文字是中風病的綱領,以後凡是提到太陽中風,都是指這種脈證而言。
汪琥說
這裡的「中風」不是東垣所說的「中府」、「中藏」、「中血脈」。「中」字與「傷」字意義相同。仲景在論述中風時,不直接說「傷風」,是擔心後學不注意,會誤把咳嗽、鼻塞、聲音重等一般的傷風與中風混淆,所以用「中」字來區別。書中說:「脈緩應該看作浮緩,浮是太陽病的脈象,緩是中風的脈象。」中篇的緊脈也應該依照此原則。
又曰:治中風,當及其發熱自汗之時,用桂枝湯服,取微汗,風邪自解。苟失其時,則風邪入里,病熱必深,桂枝湯非所宜矣。
致變救逆集解
《金鑑》曰:桂枝湯本為解肌中風表虛之藥也。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痛,無汗,乃傷寒表實之病,不可與也,當須識此為麻黃湯證,勿令誤服桂枝湯。若誤服之,表氣愈固,裡氣更逆,致嘔吐不已,當隨其變證救之。
程應旄曰:可與不可與,只在毫釐疑似之間,誤多失於倉卒。須將營衛之分別處,兩兩互勘,陰陽不悖,虛實瞭然。不以桂枝湯誤治脈浮緊、無汗之傷寒,自不致以麻黃湯誤治脈浮緩、汗自出之中風矣。
白話文:
又說:治療中風,應該在患者發熱自汗的時候,使用桂枝湯服用,讓身體微微出汗,風寒就會自然消解。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風寒就會侵入內部,病熱一定會加深,桂枝湯就不適合了。
《金鑑》說:桂枝湯原本是治療肌膚風寒表虛的藥物。如果患者脈象浮緊,發熱,怕冷,全身疼痛,沒有汗,這屬於傷寒表實的病症,就不能使用桂枝湯,要清楚地知道這是麻黃湯的病症,不要誤服桂枝湯。如果誤服了,表面的氣機更加固守,裡面的氣機更加逆亂,導致不停地嘔吐,就要根據變化的症狀來救治。
程應旄說:可以使用還是不能使用,只在毫釐之間的疑似情況,錯誤往往出現在倉促之中。必須將營氣和衛氣的區別,仔細對照,陰陽要符合,虛實要分明。不要用桂枝湯錯誤地治療脈象浮緊、沒有汗的傷寒,自然就不會用麻黃湯錯誤地治療脈象浮緩、汗自流的中風了。
《金鑑》曰:酒客過飲而病,其病之狀頭痛發熱,汗出嘔逆,乃濕熱熏蒸使然,非風邪也。若誤與桂枝湯,服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桂枝湯乃辛甘之品,能動熱助湧。若其人內熱素盛,誤服此湯,又不即時嘔出,則益助其熱,其後必吐膿血。然亦有不吐膿血者,則是所傷者輕而熱不甚也。救逆用葛花解酲湯之類(見醫方消導門)。
白話文:
《金鑑》記載:酒客過度飲酒而生病,其症狀為頭痛發熱、出汗嘔吐,這是因為濕熱蒸燻所致,並非風寒。若誤服桂枝湯,則會加重嘔吐,因為酒客不喜甘甜,而桂枝湯性屬辛甘,能助長熱氣,引發嘔吐。若患者本身內熱較盛,誤服桂枝湯後,未立即嘔出,則會助長其熱,日後必會吐膿血。但亦有不吐膿血者,這是因為所受的損傷較輕,熱氣不甚。救治酒醉之逆,可用葛花解酲湯之類的方劑(詳見醫方消導門)。
2. 太陽中篇
辨太陽寒邪傷營脈證治法
太陽統攝之營衛,乃風寒始入之兩途。風則傷衛,寒則傷營。衛氣慓疾,統氣而行脈外,其用疏泄而屬陽,邪之犯也易。故其犯之也,則有汗,為虛邪。營氣專精,統血而行脈中,其體固密而屬陰,邪之犯也難。故其犯之也,則無汗,為實邪。夫冬固寒冷也,然春月餘寒,秋末早寒,皆能致病。
但見無汗實邪,脈來浮緊,即可謂之傷寒,不必盡屬隆冬也。且太陽,經也;膀胱,府也。由經視府,則經為表,而府為里矣。上篇桂枝解肌,所以治風傷衛之表也,而未及衛分之裡,故又立五苓散一方,佐桂枝以和衛分之裡焉。此篇用麻黃發汗,所以治寒傷營之表也,而未及營分之裡,故又立桃仁、抵當等方,佐麻黃以攻榮分之裡焉。至於汗下失宜,過之則傷正而虛其陽,不及則熱熾而傷其陰。
白話文:
辨太陽寒邪傷營脈證治法
太陽經脈統攝人體的營氣和衛氣,風寒入侵人體時,會分別從這兩條路徑進入。風邪容易傷及衛氣,寒邪容易傷及營氣。
衛氣運行於脈外,屬陽,負責疏泄氣血,比較容易受到外邪侵犯。因此,風邪侵犯衛氣,會出現發汗的症狀,屬於虛邪。
營氣運行於脈中,屬陰,固密而專精於統血,較難受到外邪侵犯。所以,寒邪侵犯營氣,則不會發汗,屬於實邪。
雖然冬季寒冷,但春月餘寒未盡,秋末早寒來襲,也都可能致病。
只要出現無汗、脈象浮緊的實邪症狀,就可以診斷為傷寒,不必非得在隆冬時節才發病。
太陽經脈為表,膀胱經脈為裏。上篇《桂枝湯》解肌散寒,治療風邪傷及衛氣的表證,但還沒有涉及衛氣的裏證,所以又創立了《五苓散》,輔助《桂枝湯》調和衛氣的裏證。
此篇運用《麻黃湯》發汗,治療寒邪傷及營氣的表證,但還沒有涉及營氣的裏證,所以又創立了《桃仁湯》和抵當湯等方劑,輔助《麻黃湯》攻治榮分(營氣所居)的裏證。
需要注意的是,汗下失宜,過度發汗會傷及正氣,虛損陽氣;發汗不足則熱邪熾盛,損傷陰氣。
虛其陽,則從少陰陰化之證多,以太陽少陰為表裡也。傷其陰,則從陽明陽化之證多,以太陽陽明遞相傳也。此篇所以又有四逆、承氣之治也。凡風傷衛之虛邪已列上篇,茲以寒傷營之實邪疏為中篇,俾讀者會大意於胸中,斯臨證處方,自不致誤矣。
太陽中篇集解
魏荔彤曰:傷寒與中風,其脈俱浮,而彼為浮緩,此為浮緊。陽邪舒散,故緩。陰邪勁急,故緊。同為在表之浮,而一緩一緊,風寒迥異矣。
程應旄曰:頭痛發熱,太陽病皆然。而身痛腰痛,骨節痠痛,是寒傷營室,若風傷衛,則無是也。惡風惡寒,太陽病皆然。而無汗而喘,是陽被壅遏,若風傷衛,則無是也。得其所同,因以別其所異焉。
白話文:
如果陽氣虛弱,就會出現少陰經的陰寒證狀,因為太陽經與少陰經是表裡關係。如果陰氣受損,就會出現陽明經的陽熱證狀,因為太陽經與陽明經是互相傳遞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這一篇要分別用四逆湯和承氣湯來治療的原因。上篇已經列舉了風邪傷及衛氣的虛證,現在這一篇則補充說明寒邪傷及營氣的實證,希望讀者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這樣在臨床上辨證用藥時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魏荔彤說:傷寒和中風的脈象都浮,但傷寒是浮緊,中風是浮緩。陽邪舒散,所以脈象緩。陰邪勁急,所以脈象緊。都是表證的浮脈,但一個緩一個緊,風寒之邪截然不同。
程應旄說:頭痛發熱,是太陽病的共同症狀。但身痛腰痛、骨節酸痛,則是寒邪傷及營氣所致,如果只是風邪傷及衛氣,就不會出現這些症狀。惡風惡寒,也是太陽病的共同症狀。但無汗而喘,則是陽氣被阻礙,如果只是風邪傷及衛氣,就不會出現這種症狀。我們要抓住共同點,才能進一步區別其差異。
沈明宗曰:太陽之邪從皮毛而入,郁遏肺氣,以故作喘。且寒主收斂,寒邪傷榮則腠理閉密,故用麻黃湯發之。
太陽傷寒總訣
脈浮緊,是傷寒,無汗嘔喘惡風寒,頭疼身痛已未熱,麻黃湯服莫疑難。
尺脈遲,營弱看,先與建中待脈還,麻黃漏汗四肢急,救逆桂枝附子添。
前章言太陽經寒邪傷榮初起脈證治法也。傷寒,病名也,見前後集解。其脈浮緊,其證無汗嘔逆而喘,惡風惡寒,頭疼項強,身體盡痛,或已發熱,或未發熱,皆為實邪。治宜發汗,主以麻黃湯,或服升陽發表湯(俱見醫方發表門)。
白話文:
沈明宗說
太陽病的邪氣從皮膚毛髮入侵,鬱結阻礙肺氣,因此導致喘息。而且寒性收斂,寒邪傷及營氣就會使腠理閉塞,所以要用麻黃湯發散寒邪。
太陽傷寒總訣
脈象浮緊,這是傷寒的表現,沒有汗、嘔吐、喘息、怕風怕寒、頭疼身痛,已經發熱或還沒發熱,服用麻黃湯不必猶豫。
尺脈遲緩,說明營氣虛弱,要先用補中益氣湯調理,待脈象恢復正常後,如果服用麻黃湯後出汗過多,四肢發冷,就要用救逆桂枝附子湯溫陽救逆。
前面章節講述的是太陽經寒邪傷及營氣初起時的脈象和治療方法。傷寒,是病名,詳細解釋見前後的集解。其脈象浮緊,症狀包括沒有汗、嘔吐、喘息、怕風怕寒、頭疼項強、全身疼痛,可能已經發熱,也可能還沒發熱,這些都是實邪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發汗,主要用麻黃湯,或者服用升陽發表湯(詳細配方見醫方發表門)。
次章言尺中脈遲,誤服麻黃湯致變救逆也。正傷寒六脈皆浮緊,故用麻黃湯發汗。若尺中脈遲,與關不合者,是營氣不足,不可發汗,當先和之,俟尺脈不遲,再審證施治,宜服小建中湯(見發表門)。
若尺遲營弱,誤服麻黃湯,致變漏汗惡風,四肢拘急,小便少而難出,當用桂枝加附子湯以救逆(見發表門)。
太陽傷寒集解
《金鑑》曰:營,表陰也。寒,陰邪也。寒邪傷人則榮受之,從其類也。已發熱者,寒邪束於皮毛,元府閉密,陽氣鬱而為熱也。未發熱者,寒邪初入,尚未鬱而為熱,頃之即發熱也。但為寒所傷則不論已熱未熱,而必惡風寒也。寒入其經,故通身痛。胃中之氣被寒外束,不能發越,故作嘔喘。
白話文:
下一章講的是尺脈遲緩,誤服麻黃湯導致病情變化,需要救治。正常的傷寒患者,六脈都浮緊,所以要用麻黃湯發汗。如果尺脈遲緩,與關脈不一致,就代表營氣不足,不能發汗,應該先調和營氣,等到尺脈不再遲緩,再根據病情施治,可以服用小建中湯(見發表門)。
如果尺脈遲緩,營氣虛弱,誤服麻黃湯,導致病情變化,出現漏汗、怕風、四肢拘急、小便量少且難以排出,就應該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救治(見發表門)。
《金鑑》說:營氣是表面的陰氣。寒邪是陰邪。寒邪傷人,營氣就會受傷,這是同類相感。已經發熱的患者,寒邪束縛在皮毛,元氣閉塞,陽氣鬱積而導致發熱。還沒發熱的患者,寒邪剛入侵,還沒造成鬱積而導致發熱,一會兒就會發熱。但是,無論是否發熱,只要被寒邪傷了,就會怕風寒。寒邪侵入經絡,所以全身疼痛。胃氣被寒邪束縛在外,不能宣發,所以會噁心、喘不過氣。
寒性勁急,故其脈陰陽俱緊也。此條為傷寒病之提綱,後凡稱太陽傷寒者,皆指此脈證而言也。
又曰:太陽經脈起於目內訾,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至足小指,出其端。寒邪客於其經則榮血凝澀,所傷之處無不痛也。榮病者,惡寒。衛病者,惡風。今榮病而言惡風者,蓋以風動則寒生,惡則皆惡,未有惡風而不惡寒,惡寒而不惡風者。
所以仲景於中風、傷寒證中,每互言之。以是知中風、傷寒不在惡寒、惡風上辨,而在微甚中別之也。無汗者,傷寒實邪,腠理閉密,雖發熱而汗不出,不似中風虛邪,發熱而汗自出也。陽氣被寒邪所遏,故逆而為喘。主以麻黃湯者,解表發汗,逐邪安正也。
白話文:
另外說:太陽經脈起於眼內眥(眼角),上行額頭,交會於頭頂,進入腦部,再從腦部出來,分開向下行經頸部,沿著肩膊內側,夾著脊柱,到達腰部,最後到達腳的小指,從小指末端出去。寒邪入侵太陽經脈,就會導致血液凝澀,所傷害的地方無不疼痛。
榮氣受損的人,會怕冷。衛氣受損的人,會怕風。現在榮氣受損卻說怕風,是因為風吹會生寒,怕寒的人自然也會怕風。沒有隻怕風而不怕冷,或者只怕冷而不怕風的人。
第三段
所以仲景於中風、傷寒證中,每互言之。以是知中風、傷寒不在惡寒、惡風上辨,而在微甚中別之也。無汗者,傷寒實邪,腠理閉密,雖發熱而汗不出,不似中風虛邪,發熱而汗自出也。陽氣被寒邪所遏,故逆而為喘。主以麻黃湯者,解表發汗,逐邪安正也。
所以張仲景在中風和傷寒的證候中,經常將兩者相互提及。由此可知,中風和傷寒的區別不在於是否怕冷或怕風,而是在於病情的輕重上。沒有汗的人,是傷寒實邪,肌膚腠理閉塞,即使發熱也不會出汗,不像中風虛邪,發熱會自發出汗。陽氣被寒邪阻礙,就會逆上而導致喘息。治療以麻黃湯為主,目的是解表發汗,驅逐邪氣,使身體恢復正常。
喻嘉言曰:仲景慮惡寒身痛,嘔逆,又未發熱,恐後人誤認為陰經之證,故早於篇首揭明: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以辨之。
程應旄曰:傷寒,陰陽俱緊之脈,大不同於中風陽浮而陰弱之緩脈矣。其證與脈兼得其實,然後乃得,正其名曰此太陽傷寒之病,而非中風之脈證所能混也。
吳綬曰:凡傷寒,寒邪在表,閉其腠理,身痛拘急,惡寒無汗,脈浮緊者,須用麻黃辛苦之藥開發腠理,逐寒邪,使汗出而解。惟夏月炎暑之時,雖有是證,宜加涼藥,如防風通聖散、三黃石膏湯是也。
白話文:
喻嘉言說:仲景擔心後人會誤把惡寒身痛、嘔逆,但還沒發熱的症狀當作陰經的病症,因此在篇首就明確指出:太陽病,可能已經發熱,也可能還沒發熱,但一定會惡寒、體痛、嘔逆,脈象陰陽俱緊,這就叫做傷寒,用來區分。
程應旄說:傷寒的脈象,陰陽俱緊,跟中風陽浮而陰弱的緩脈截然不同。傷寒的症狀和脈象都要確實符合,才能確認診斷。所以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太陽傷寒,而不是中風的脈象和症狀。
吳綬說:凡是傷寒,寒邪在表,封閉了皮膚的毛孔,導致身痛拘急、惡寒無汗、脈象浮緊,應該用麻黃這種辛辣的藥物,打開毛孔、驅除寒邪,讓患者出汗而痊癒。不過,夏季炎熱的時候,即使出現上述症狀,也要加入涼性藥物,例如防風通聖散、三黃石膏湯。
致變救逆集解
《金鑑》曰:傷寒脈證,當用麻黃湯發汗。若尺中脈遲,是營氣不足,須用小建中湯和之。倘誤服麻黃湯,致漏汗惡風、四肢拘急、小便少而難出者,用桂枝加附子湯救逆可也。
王肯堂曰:麻黃湯為元氣不虛者設也。如夾時氣者,宜十神散(見發門)。夾寒者,宜五積散。夾熱者,宜雙解通聖散(俱見表裡門)。夾暑濕者,宜藿香正氣散(見和解門)。夾食者,宜人參養胃湯(見消導門)。夾痰者,宜芎蘇飲(見表裡門),隨證救逆可也。
白話文:
《金鑑》說
傷寒脈症,應該用麻黃湯發汗。如果尺中脈遲,表示營氣不足,需要用小建中湯來調和。如果誤服麻黃湯,導致漏汗怕風、四肢僵硬、小便少且難以排出,可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救逆。
王肯堂說
麻黃湯適合元氣不虛的人使用。如果夾雜時氣,應該用十神散(見發門);夾雜寒氣,應該用五積散(見表裡門);夾雜熱氣,應該用雙解通聖散(見表裡門);夾雜暑濕,應該用藿香正氣散(見和解門);夾雜飲食不當,應該用人參養胃湯(見消導門);夾雜痰濕,應該用芎蘇飲(見表裡門)。依據症狀不同,用藥救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