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內科學》~ 傳染病 (2)
傳染病 (2)
1. 霍亂(虎列剌)
(原因),由於虎列剌菌傳染所致。其傳染之媒介,為飲食物、飲料水,及患者之吐瀉物傳播。飲食不攝生,及胃炎感冒,亦能誘起此症。
(症候),本病分類似霍亂、單純霍亂、真性霍亂、乾性霍亂(乾霍亂)四種。類似霍亂,初發下痢,次發嘔吐,吐物及糞便之色,類似米泔汁,泌尿減少,或絕止。眼珠凹陷,手足厥冷,皮膚蒼白,身體疲勞,腓腸疼痛,脈搏細弱,輕者一二日即治,重者數日死。
單純霍亂,初發肚腹雷鳴,一日下痢六七次,身體倦怠,食欲缺乏,嘔吐煩渴,尿量減少等,數日即治,或引續而成真性霍亂。
真性霍亂,由於類似霍亂與單純霍亂引續而發,或俄然特發者,嘔吐下痢更甚,一日有下至二三十次之多,其色與前無異,或稍混血液。全身衰弱,體溫下降,諸筋痙攣,聲音嘶啞,大渴引飲,眼球陷落,呼吸困難,四肢厥冷,皮膚皺癟,而殆無彈力,且呈青藍色。此後大抵經一日或二日而死,或一二周而治。
乾性霍亂,症候大抵與前相同,惟不發下痢。
(預後),輕症良,重症不良。死亡之例,百人中約五十人,至七十人。
(治法),初起時,即宜入隔離病房,可服輕粉瀉劑,以泄腸內容物,而後用鴉片與興奮劑,可溫包腹部,甚者,行鹽水或樟腦之皮下注射。其他對症療法,最為緊要。
(預防),本病流行時,宜加意攝生,飲料及食物,必經沸度而後可。病者之吐瀉物,及汙染物,速即燒棄,或消毒。又蠅類為本病傳染之媒介,宜設法驅除之。如身體稍覺不快,即宜延醫療治。
(藥方)
丁香(七粒),白豆蔻(七粒),小腹痛者,加砂仁七粒。(神香散)
上為末,清湯調下。(景岳)
黨參,乾薑,白朮,甘草(各八分)(理中湯)
上水二盞,煮取六分服,不瘥頻服。(仲景方)
黃芩,黨參,乾薑(各八分),桂枝(三分),姜,半夏(二錢),大棗(三枚)(黃芩湯)
上煮法同前。(外臺)
(特方)
輕粉(一分),白糖(五錢)
上分六包,每二時服一包。
樟腦(五分二釐),薄荷油(五分二釐),酒精(五錢二分)
上藥調和,以二十滴浮於一杯之葡萄酒上(黃酒亦可)飲之。
阿片酒(五分),甘松酒(二錢五分),薄荷油(五滴)
上每二時,服二十滴。
阿片(一分五釐),高粱酒(二十分)
上浸七日,濾去滓,加酒補足二十分,每服十五滴,日服三次。
白話文:
[霍亂(虎列剌)]
(病因)這是由虎列剌菌引起的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飲食、飲用水以及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飲食不衛生,或是有胃炎、感冒的情況,也可能引發此病。
(症狀)此病可分為類似霍亂、單純霍亂、真性霍亂、乾性霍亂(乾霍亂)四種。類似霍亂,初期會出現下痢,隨後嘔吐,嘔吐物和糞便顏色像米泔汁,尿量減少甚至停止。眼睛凹陷,四肢冰冷,皮膚蒼白,全身疲憊,小腿肌肉疼痛,脈搏微弱,輕症在一兩天內康復,重症幾天內可能死亡。
單純霍亂,初期肚子會有雷鳴般的響聲,一天內下痢六到七次,感到疲倦,食慾不振,嘔吐並口渴,尿量減少,幾天內康復,或轉變為真性霍亂。
真性霍亂,可能是由類似霍亂或單純霍亂演變而來,或突然爆發,嘔吐和下痢更嚴重,一天可能達到二三十次,顏色和之前一樣,可能帶有血絲。全身虛弱,體溫下降,肌肉痙攣,聲音嘶啞,極度口渴,眼球深陷,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皮膚皺縮失去彈性,呈現青藍色。大多在一天或兩天內死亡,或在一兩周內康復。
乾性霍亂,症狀大致相同,只是不會出現下痢。
(預後)輕症恢復良好,重症則不佳。死亡率在50%至70%之間。
(治療方法)一旦發現,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可用輕粉瀉劑排出腸道內容物,然後使用鴉片和興奮劑,可以溫敷腹部,嚴重的病例,可以進行鹽水或樟腦的皮下注射。其他的對症治療非常重要。
(預防)在疾病流行期間,應注意飲食衛生,飲料和食物必須煮沸才能食用。病人的嘔吐物和污染物品應迅速焚燒或消毒。蒼蠅是疾病傳播的媒介,應設法驅除。身體感到不適時,應立即尋求醫療。
(藥方)詳細藥方略。
(特殊藥方)詳細藥方略。
2. 瘧疾(間歇熱)
(原因),為麻拉里亞之寄生物,存在於血中發之。而此寄生物,由蚊屬一種,即亞納非列斯蚊,螫刺人體而傳染之。
(症候),本病每發一次,分作三層,(一)發冷而寒戰。(二)發熱(體溫達三十九度至四十一度)。脈大而數(百搏至百二十搏)。(三)出汗。汗後則體溫下降,諸病消散,惟身體衰弱,尿中含有赤色之沉渣,比重甚高,又過若干時,則其病又發。有日發者,有間日發者,有間二日發者。若久不治愈,則身瘦面黃,脾臟脹大,併發腦氣筋痛等症。
(預後),良,但惡寒瘧疾,或有弛張性者,頗難全治,且此症多發於熱帶地方。
(治法),發冷而寒戰時,行溫布摩擦法,以溫暖身體,又與以茶或湯等之溫飲料。發熱時,則可用冷罨法,及清涼飲料。此外在其發作之前,與以退熱劑,又病症持久者,可用滋養強壯藥,並行轉地療法。
(藥方)
常山(一寸),草果(一枚),熱酒(一杯)
上浸一夜,早起服之。(劉長春經驗方)
柴胡(八分),黃芩,黨參,甘草(各一錢),半夏(薑製,一錢五分),姜(一片),棗(三枚)
上水二盞,煮取六分服。(張仲景小柴胡湯)
地骨皮(二錢),防風(一錢),甘草(五分),姜(一片)(地仙散)
上水煎服。(《濟生方》)
砒石(二錢),雄黃(四錢),棗肉(一兩二錢)
上為丸,如卜子大,每日服一丸。(驗方)
(特方)
黃連(一錢),蘇木(一錢)
上水一盞,煎至四分服,日服二三次。
砒石(一毫之十分之三),黑胡椒末(一分三釐),樹膠(適宜)
上為十丸,早餐服一丸,宜於久不愈者。
白話文:
【瘧疾(間歇熱)】
【原因】瘧疾是由一種寄生蟲引起的,這種寄生蟲在血液中生存並繁殖。這種寄生蟲是通過一種特定的蚊子,亞納非列斯蚊,叮咬人類進行傳播的。
【症狀】每次發病,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一)開始會感到極度寒冷,伴隨寒顫。(二)接著是發燒,體溫可能達到39到41度,心跳加速至每分鐘100到120次。(三)然後會大量出汗。出汗後,體溫會下降,症狀暫時消失,但會感到身體虛弱,尿液中可能含有紅色的沉澱物,且比重較高。經過一段時間,病狀可能會再次出現。有的每天發作,有的隔天,有的則是每隔兩天。如果長期未能痊癒,患者可能會體重減輕,面色蒼黃,脾臟腫大,並可能引發頭痛和神經痛等併發症。
【預後】一般情況下,預後良好。然而,對於惡性瘧疾或具有波動性的瘧疾,完全治癒較為困難,而且這種疾病多發生在熱帶地區。
【治療方法】在感到寒冷和寒顫時,可使用溫暖的布料摩擦身體,並喝一些溫暖的飲料如茶或湯。在發燒時,可以使用冷敷法,並喝些冷飲。在發作前,可服用退燒藥。對於長期患病的人,可以使用營養補充藥物,並考慮換個居住環境。
【藥方】
- 常山(約3釐米),草果(一個),熱酒(一杯)。將這些浸泡一夜,早晨服用。(劉長春經驗方)
- 柴胡(約3克),黃芩,黨參,甘草(各約3克),半夏(薑製,約4.5克),薑(一小片),棗(三個)。將這些加兩杯水煮沸,煮至剩六分之一後服用。(張仲景小柴胡湯)
- 地骨皮(約6克),防風(約3克),甘草(約1.5克),薑(一小片)。將這些用水煎煮後服用。(地仙散,《濟生方》)
- 砒石(約6克),雄黃(約12克),棗肉(約36克)。將這些製成丸狀,每天服用一顆。(驗方)
【特殊療法】
- 黃連(約3克),蘇木(約3克)。將這些加一杯水煮沸,煮至剩四分之一後服用,一天服用兩到三次。
- 砒石(約0.03毫克),黑胡椒粉(約0.33克),樹膠(適量)。將這些製成十顆丸狀,早餐時服用一顆,適合長期未癒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