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內科學》~ 傳染病 (2)

回本書目錄

傳染病 (2)

1. 霍亂(虎列剌)

(原因),由於虎列剌菌傳染所致。其傳染之媒介,為飲食物、飲料水,及患者之吐瀉物傳播。飲食不攝生,及胃炎感冒,亦能誘起此症。

(症候),本病分類似霍亂、單純霍亂、真性霍亂、乾性霍亂(乾霍亂)四種。類似霍亂,初發下痢,次發嘔吐,吐物及糞便之色,類似米泔汁,泌尿減少,或絕止。眼珠凹陷,手足厥冷,皮膚蒼白,身體疲勞,腓腸疼痛,脈搏細弱,輕者一二日即治,重者數日死。

單純霍亂,初發肚腹雷鳴,一日下痢六七次,身體倦怠,食欲缺乏,嘔吐煩渴,尿量減少等,數日即治,或引續而成真性霍亂。

真性霍亂,由於類似霍亂與單純霍亂引續而發,或俄然特發者,嘔吐下痢更甚,一日有下至二三十次之多,其色與前無異,或稍混血液。全身衰弱,體溫下降,諸筋痙攣,聲音嘶啞,大渴引飲,眼球陷落,呼吸困難,四肢厥冷,皮膚皺癟,而殆無彈力,且呈青藍色。此後大抵經一日或二日而死,或一二周而治。

白話文:

這種病是由虎列剌菌傳染引起的,主要通過飲食物、飲料水以及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傳播。飲食不衛生以及胃炎感冒也會誘發這種病。

這種病可以分為類似霍亂、單純霍亂、真性霍亂和乾性霍亂四種。類似霍亂的初期表現為腹瀉,接著會嘔吐,嘔吐物和糞便顏色類似米泔水,排尿量減少或停止,眼球凹陷,手腳冰冷,皮膚蒼白,身體疲憊,小腿疼痛,脈搏微弱,輕症患者一兩天就能治癒,重症患者則可能在幾天內死亡。

單純霍亂的初期表現為肚子裡有雷鳴般的聲音,一天腹瀉六七次,身體乏力,食欲不振,嘔吐,口渴,尿量減少等,通常幾天就能治癒,也有可能發展成真性霍亂。

真性霍亂是由類似霍亂和單純霍亂發展而來,也可能突然發作。嘔吐和腹瀉更加嚴重,一天可能腹瀉二十到三十次,顏色與之前相同,或混有少量血。全身虛弱,體溫下降,肌肉痙攣,聲音嘶啞,口渴難忍,眼球凹陷,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皮膚皺巴巴的,沒有彈性,而且呈青藍色。這種情況下,患者大多在一天或兩天內死亡,少數則可以在一到兩個星期內痊癒。

乾性霍亂,症候大抵與前相同,惟不發下痢。

(預後),輕症良,重症不良。死亡之例,百人中約五十人,至七十人。

(治法),初起時,即宜入隔離病房,可服輕粉瀉劑,以泄腸內容物,而後用鴉片與興奮劑,可溫包腹部,甚者,行鹽水或樟腦之皮下注射。其他對症療法,最為緊要。

(預防),本病流行時,宜加意攝生,飲料及食物,必經沸度而後可。病者之吐瀉物,及汙染物,速即燒棄,或消毒。又蠅類為本病傳染之媒介,宜設法驅除之。如身體稍覺不快,即宜延醫療治。

白話文:

乾性霍亂的症狀大多與普通霍亂相似,但不會出現腹瀉。輕症容易治癒,重症則難以治癒。死亡率約為百分之五十到七十。

治療方法:發病初期應立即隔離,可服用輕粉瀉劑排出腸道內容物,之後使用鴉片與興奮劑溫暖腹部,嚴重者可進行鹽水或樟腦皮下注射。其他對症療法也十分重要。

預防措施:流行期間應注意養生,飲用水和食物必須經過沸騰處理。病人的嘔吐物和污染物應立即燒毀或消毒。蒼蠅是傳染媒介,應設法驅除。身體稍有不適,應立即尋求醫治。

(藥方)

丁香(七粒),白豆蔻(七粒),小腹痛者,加砂仁七粒。(神香散)

上為末,清湯調下。(景岳)

黨參,乾薑,白朮,甘草(各八分)(理中湯)

上水二盞,煮取六分服,不瘥頻服。(仲景方)

黃芩,黨參,乾薑(各八分),桂枝(三分),姜,半夏(二錢),大棗(三枚)(黃芩湯)

白話文:

丁香、白豆蔻各七粒,如果小腹疼痛,再加砂仁七粒,研磨成粉末,用清湯送服。黨參、乾薑、白朮、甘草各八分,用水兩盞煮成六分,服用,若未痊癒可以多次服用。黃芩、黨參、乾薑各八分,桂枝三分,薑、半夏二錢,大棗三枚。

上煮法同前。(外臺)

(特方)

輕粉(一分),白糖(五錢)

上分六包,每二時服一包。

樟腦(五分二釐),薄荷油(五分二釐),酒精(五錢二分)

上藥調和,以二十滴浮於一杯之葡萄酒上(黃酒亦可)飲之。

阿片酒(五分),甘松酒(二錢五分),薄荷油(五滴)

上每二時,服二十滴。

阿片(一分五釐),高粱酒(二十分)

上浸七日,濾去滓,加酒補足二十分,每服十五滴,日服三次。

白話文:

煮的方法跟前面一樣。

(特殊藥方)

輕粉(一分),白糖(五錢)

將以上藥物分成六包,每隔兩小時服用一包。

樟腦(五分二釐),薄荷油(五分二釐),酒精(五錢二分)

將以上藥物調和,取二十滴浮在一杯葡萄酒(黃酒亦可)上飲用。

阿片酒(五分),甘松酒(二錢五分),薄荷油(五滴)

以上藥物每隔兩小時服用二十滴。

阿片(一分五釐),高粱酒(二十分)

將以上藥物浸泡七天,濾去藥渣,再加入高粱酒補足二十分,每次服用十五滴,每天服用三次。

2. 瘧疾(間歇熱)

(原因),為麻拉里亞之寄生物,存在於血中發之。而此寄生物,由蚊屬一種,即亞納非列斯蚊,螫刺人體而傳染之。

(症候),本病每發一次,分作三層,(一)發冷而寒戰。(二)發熱(體溫達三十九度至四十一度)。脈大而數(百搏至百二十搏)。(三)出汗。汗後則體溫下降,諸病消散,惟身體衰弱,尿中含有赤色之沉渣,比重甚高,又過若干時,則其病又發。有日發者,有間日發者,有間二日發者。若久不治愈,則身瘦面黃,脾臟脹大,併發腦氣筋痛等症。

(預後),良,但惡寒瘧疾,或有弛張性者,頗難全治,且此症多發於熱帶地方。

白話文:

瘧疾的病原體,是存在於血液中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是由一種蚊子,叫做瘧蚊,叮咬人體後傳染的。

瘧疾發作時,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發冷和寒戰;第二個階段是發熱,體溫會升高到39度至41度,脈搏會加快,每分鐘跳動100到120次;第三個階段是出汗。出汗後,體溫會下降,症狀會消失,但身體會感到虛弱,尿液中會出現紅色沉澱物,比重很高。過了一段時間,瘧疾就會再次發作,有的人每天發作一次,有的人隔天發作,也有的人每隔兩天發作一次。如果長期不治癒,就會導致身體消瘦,面色發黃,脾臟腫大,還會併發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

瘧疾通常可以治癒,但惡性瘧疾或弛張熱型瘧疾比較難治癒。而且瘧疾多發生在熱帶地區。

(治法),發冷而寒戰時,行溫布摩擦法,以溫暖身體,又與以茶或湯等之溫飲料。發熱時,則可用冷罨法,及清涼飲料。此外在其發作之前,與以退熱劑,又病症持久者,可用滋養強壯藥,並行轉地療法。

(藥方)

常山(一寸),草果(一枚),熱酒(一杯)

上浸一夜,早起服之。(劉長春經驗方)

柴胡(八分),黃芩,黨參,甘草(各一錢),半夏(薑製,一錢五分),姜(一片),棗(三枚)

白話文:

發冷發寒時,可以用溫布摩擦身體,並喝溫茶或溫湯暖身。發熱時,則可以用冷敷,並服用清涼飲。此外,在發作前可以服用退熱藥,若病症持續,可以用滋養強壯藥物,並配合轉地療法。

劉長春經驗方:將常山一寸、草果一枚浸泡在熱酒一杯中過夜,早上服用。

柴胡八分、黃芩、黨參、甘草各一錢,半夏(薑製)一錢五分,姜一片,棗三枚。

上水二盞,煮取六分服。(張仲景小柴胡湯)

地骨皮(二錢),防風(一錢),甘草(五分),姜(一片)(地仙散)

上水煎服。(《濟生方》)

砒石(二錢),雄黃(四錢),棗肉(一兩二錢)

上為丸,如卜子大,每日服一丸。(驗方)

(特方)

黃連(一錢),蘇木(一錢)

白話文:

  1. 將上水二盞,煮至剩餘六分後服用。這指的是張仲景的小柴胡湯,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發燒等症狀。

  2. 地骨皮二錢,防風一錢,甘草五分,姜一片的地仙散,用水煎煮後服用。地仙散主要用於清熱解毒、調和氣血。

  3. 將砒石二錢、雄黃四錢、棗肉一兩二錢混合,研磨成丸狀,大小約如豆子,每日服用一丸。此為驗方,具體用途需依照個體情況決定。

  4. 特方,詳細內容未提供。

以上藥方需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診斷後,再進行開方使用,不可自行隨意試用。

上水一盞,煎至四分服,日服二三次。

砒石(一毫之十分之三),黑胡椒末(一分三釐),樹膠(適宜)

上為十丸,早餐服一丸,宜於久不愈者。

白話文:

在這裡,有一個古方:

「取一杯水,煮到剩下四分之一後飲用,每日可服用兩到三次。」

「使用砒石(約三分之三份的千分之一),加上黑胡椒粉(約一份半份的千分之一),以及樹膠(適量)」。

「以上成分研磨成十顆藥丸,早餐時服用一顆,適合長期未見好轉的情況。」

請注意:這是一個古方,包含的成分如砒石等在現代醫學中可能涉及毒性或副作用,因此不建議自行使用或仿製此方。如有健康問題,應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