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內科學》~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醫學為捍衛人類生存之一端,有人類即需求醫學。因人體之仇敵,大部屬於疾病,其防禦方法,亦隨人類之繁殖而愈感切要。吾人有史以來,醫學之演進,頗多可觀,上古有神農、軒轅、岐伯等之發明,中古有張機、華佗之精進。近古則有醫學組織,如唐貞觀之世,諸州置醫藥博士及學生;宋設醫官院,釐訂醫學圖籍,而民間之治療方法,亦勃然興起;及夫元明清以迄現在,代有名醫,各科之著作如林。

在社會進化過程中,吾國固有之醫學,亦占相當重要之地位,惟自西醫流入以來,常有中西醫藥之爭議。習西醫者,必非中醫,擅中醫者,多斥西學,以內科為尤甚,謂西醫內科,因藥不逮中醫之穩妥,中醫內臟之解剖,不及西醫之詳盡,各是其說,是皆不溯厥根源,互相貫通,為學術上推進之新機。且人類愈繁殖,物質文明愈進步,致病之原因愈形複雜,吾人健康被劫奪之機會更多。

宜如何融會古今中外醫學,以抵抗與消滅病菌之襲擊?謀目今社會組織中吾國醫藥之位置,斯有冀夫吾國醫界不分畛域,辨晰異同,取彼之長,以補我之不足,微特病者之幸福可期,而於人類之繁盛,固有莫大之關係也。本編匯參中西病理,多采西學,處方均用中藥,於內科諸病,分節敘述,學說務求其新,文辭惟擇淺顯,使讀者開卷瞭然,藉貢通俗治療之助,亦聊以作革新國醫之先驅云爾。丙辰春正月編者識。

白話文:

[自序]

醫學作為捍衛人類生存的重要一環,只要有著人類的存在,就必然會有對醫學的需求。因為人體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大部分來自各種疾病,因此,對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式,隨著人類的繁衍而變得日益迫切。

從有歷史紀錄以來,醫學的發展經歷了許多重要的階段。上古時代,有神農、軒轅、岐伯等先賢的發明和貢獻;中古時期,有張仲景、華佗等名醫的精進和創新;近古則有了更系統化的醫學組織,例如唐朝貞觀年間,各州設置了醫藥博士和學生;宋代設立了醫官院,整理醫學圖籍,民間的治療方式也蓬勃發展;到了元、明、清乃至今日,每個時代都有其著名的醫學家,各科的醫學著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在社會的進化過程中,我國固有的醫學傳統,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自西方醫學傳入以來,中西醫學之間的爭論時有所聞。學習西醫的人往往否定中醫,而擅長中醫的人則多數批評西醫,尤其在內科方面,這種分歧更為明顯。一方認為西醫的藥物不如中醫穩定,另一方則指出中醫在人體解剖學上的不足,雙方各執一詞,但都未能追溯根源,尋求相互融合的途徑,這對於醫學的進展而言,實在是一種遺憾。

面對人類的不斷繁衍,以及物質文明的快速進步,導致疾病的原因變得更加複雜,我們健康的威脅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結合古今中外的醫學智慧,來抵抗並消滅病菌的侵襲,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在當前社會組織中,重新定位我國醫學的地位,希望國內的醫學界能夠打破界限,辨析異同,吸取對方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這樣不僅能為患者帶來更多的福祉,對於人類的繁榮昌盛,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本書匯集了中西醫學的病理知識,大量參考了西醫理論,但在處方上則堅持使用中藥。對於內科的各種疾病,本書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敘述,力求理論的新穎,文辭則選擇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一打開書就能清楚理解,希望能對普及治療知識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能為改革我國醫學領域做出一些貢獻。此書於丙辰春正月由編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