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醫略序 (2)
醫略序 (2)
1. 醫略序
語云:醫之為言,意也。夫人而知之矣。然世之業俞雷者,所在而有其庸庸者無論矣,即專門名家,或拘於偏見,或泥於古方,可以偶一弋獲而未可以百發百中,誠欲得醫之意,必萬全而無害者,不數數覯,予自宣撫粵西,以四時皆夏,一雨成秋之風土,時嬰小疾,未暇延醫,間嘗就驗方以意為之,無不應手立瘥。一日與李雨人學使相過從,談次及之。
雨人為言其錦鄉丹徒有蔣君寶素其人者,幼以貧而失學,比長乃究心經籍,銳志學醫。承其父椿田老人家傳,且得名醫師王九峰氏秘授。未幾而聲譽驟起,所至之處,其病若失。因示其所著《醫略》一書。讀之於表裡陰陽虛實之辨,與夫心肝脾肺腎之源,直可按圖而索驥。蓋其書原本經術,參考諸家,而撮其要旨,病雖萬變,理必一歸,察脈既真,斯投劑不妄。
其目僅十有三篇,而方術家之能事畢矣。奚必博稱遠引,侈陳夫青囊金匱為哉。用為述其大略如此。
中州周之琦序
白話文:
有句話說:「醫學這個字眼,指的是醫者的判斷和理解。」這道理大家都能明白。然而,現實中從事醫學的人,到處都有,那些平庸的醫生我們暫且不談,即使是專門的醫學名家,有的被自己的偏見束縛,有的過份依賴古方,他們或許偶爾能治癒病人,但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準確無誤。如果真的想找一個醫術高明,又能確保安全的醫生,那並不容易找到。我自從在粵西地區擔任宣撫官以來,因為當地一年四季如夏,一下雨就像秋天來臨的氣候,我偶爾會生些小病,但都沒有時間請醫生。我偶爾會根據一些驗方,憑自己的理解去治療,結果往往都能迅速痊癒。
有一天,我和學使李雨人在交談中提到了這件事。他告訴我,錦鄉丹徒有一個名叫蔣寶素的醫生,他年少時因為貧困而未能受教育,但長大後他開始研究經典,並立志學習醫學。他繼承了父親椿田老人的醫學遺產,並且得到了著名醫生王九峯的祕訣。不久,他的名聲就迅速上升,他到達的地方,病人都像失去了疾病一樣。他向我展示了他寫的《醫略》一書。我閱讀後發現,對於表裡陰陽虛實的辨別,以及心、肝、脾、肺、腎的根源,都能按照圖解來理解。他的書源自於經典醫術,參照各家理論,摘取其中的要點。即使疾病千變萬化,其原理必歸一處,只要脈象診斷準確,那麼開出的藥方就不會出錯。
他的書只有十三章,卻涵蓋了醫學家的所有能力。何必去廣泛引用遠古的醫學知識,誇張地陳述那些古老的醫學理論呢?因此,我將其大意概述如下。
- 中州周之琦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