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醫略序
醫略序
1. 醫略序
陰陽風雨晦明,天之六氣也。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是六氣者乃人生致疾之原也。蓋人生不能無病,治病必先賴乎醫。是醫也者,病人生死之所寄也。顧不重乎。治病者必先求之於形與神,然後求之於藏府。能求之於形神藏府,即有危險之症,亦莫不了如指掌,而得心應手矣。
無如今之時醫,於人有疾,不論其輕重虛實,概目之曰感冒風寒,飲食停蓄。不知傷寒者則惡寒,傷食者則惡食。果傷乎食,在病者自不欲食,今並能食者而亦禁之,將正氣漸虧,百病從茲而入,甚可危也。抑知人之所恃者正氣耳。使正氣充足,則百病無由而入。如正氣不足,則難言之矣。
白話文:
陰、陽、風、雨、晦、明,這些是天地之間的六種氣象。陰氣過盛會導致寒冷疾病,陽氣過盛會導致發熱疾病,風氣過盛會導致肢體末梢的疾病,雨氣過盛會導致腹部的疾病,晦氣過盛會導致迷惑性的疾病,明氣過盛會導致心臟的疾病,這六種氣象是導致人生疾病的原因。
人不可能不生病,治療疾病就必須依賴於醫生。醫生負載著病人生死的責任,這豈能不鄭重嗎?治療疾病必須先從形神入手,然後再求助於臟腑。如果能精通形神臟腑,即使是危重的疾病,也能瞭如指掌,得心應手地治療。
不像現在的時髦醫生,遇到病人有病,不論輕重虛實,都說是感冒風寒或者飲食停滯。他們不知道傷寒症狀是怕冷,傷食症狀是不想吃東西。如果真是傷食,病人自己就不想吃東西,現在卻能吃的人也禁止他吃,這樣正氣會逐漸衰弱,各種疾病就會乘虛而入,非常危險。要知道,人所依靠的正是正氣。如果正氣充足,各種疾病就無法入侵。如果正氣不足,那就難以說清楚了。
豈止於一感冒風寒飲食停蓄不能霍然而愈已耶。以是推之,則人之正氣不能不固也明矣。即如書中所言人之各病之事甚夥,內有論伏邪一篇,誠可謂剴切詳明,無微不至,深得夫醫理,足為後世之楷模也。彼世醫其能辨之耶。縱能辨之,亦僅辨夫外感之初症,而難辨夫內伏之危症也。
予素不習醫,於凡醫家之言,無不細為留意。顧方書雖多,而其議論百出不窮,悉未能細考其實,難免無誤。今因柳君賓叔見示京口蔣君寶素手著《醫略》一書。蔣君,京口人也。於吾為同里,是亦延陵一大郡會也。其言人之致疾之原,無不深求其故,已非世之為醫者所能及其萬一,而尤詳者,則莫過於《醫略》中之關格考、人迎辨兩篇。此可謂濟世之書也。
白話文:
豈止是一般的感冒風寒、飲食停滯不能立刻痊癒而已嗎?由此推論,人的正氣不能不鞏固顯而易見。就如書中所說的各種人體疾病的論述,其中一篇關於伏邪的論述,誠然可以說是切中要害、詳盡明瞭、無微不至,深刻地探討醫學原理,足以為後人學習的典範。那些凡夫俗子能辨別得出嗎?即使能辨別,也僅僅能辨別外感之初的症狀,而難以辨別內伏的危症。
我一向不鑽研醫學,對於一般醫家的言論,無不仔細留意。現存方書雖然很多,但是他們的論點繁多且無窮無盡,都未能細細考究實際情況,難免會有錯誤。如今因為柳君賓叔拿京口蔣君寶素寫的《醫略》一書給我看。蔣君,是京口人。與我同鄉,這也是延陵地區的一大盛會。他對於人體致病的根源,無不深入探究其緣故,已不是世間的醫生所能及萬分之一,而特別詳盡的,莫過於《醫略》中的《關格考》、《人迎辨》兩篇文章。這可以說是濟世救民的書籍。
可謂傳世之書也。即使扁鵲倉公復生,亦無出乎其右矣。爰此筆以書之。是為序。
時道光二十八年二月揚州阮元撰
白話文:
這可以稱為流傳千古的著作,即使是扁鵲和倉公再世,也難以超越。我以此筆記錄下來,這是序言。
當時道光二十八年二月,揚州阮元撰寫。
語云:醫之為言,意也。夫人而知之矣。然世之業俞雷者,所在而有其庸庸者無論矣,即專門名家,或拘於偏見,或泥於古方,可以偶一弋獲而未可以百發百中,誠欲得醫之意,必萬全而無害者,不數數覯,予自宣撫粵西,以四時皆夏,一雨成秋之風土,時嬰小疾,未暇延醫,間嘗就驗方以意為之,無不應手立瘥。一日與李雨人學使相過從,談次及之。
雨人為言其錦鄉丹徒有蔣君寶素其人者,幼以貧而失學,比長乃究心經籍,銳志學醫。承其父椿田老人家傳,且得名醫師王九峰氏秘授。未幾而聲譽驟起,所至之處,其病若失。因示其所著《醫略》一書。讀之於表裡陰陽虛實之辨,與夫心肝脾肺腎之源,直可按圖而索驥。蓋其書原本經術,參考諸家,而撮其要旨,病雖萬變,理必一歸,察脈既真,斯投劑不妄。
白話文:
「醫」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意(心意)」。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世間那些從事醫療的人,到處都有平庸之輩,這不必細說,即使是專門的名醫,有的受限於偏見,有的泥古不化,偶爾能治好一個病,卻不能百發百中。如果真的想領悟醫學的精髓,必定要萬全無失,不能頻頻出錯。我自從治理廣西以來,這裡四季如夏,一場雨就能入秋,經常會患上一些小病,沒時間請醫生,偶爾根據驗證過的藥方,自己動手治療,無不手到病除。有一天,我跟學使李雨人相互拜訪,談話間提到了這件事。
李雨人告訴我,他的老家錦鄉丹徒,有一位姓蔣名寶素的人,小時候因為家貧失學,長大後才研究經書,立志學習醫術。他繼承了其父椿田老人的家傳,還得到名醫王九峯的祕密傳授。沒多久,他的名聲就傳揚開來,所到之處,病患都如影隨形。李雨人便拿出了蔣寶素所著的《醫略》一書給我看。我讀了這本書,發現書中對表裡陰陽虛實的辨別,以及心肝脾肺腎的根源,都講得十分透徹,完全可以像按照地圖尋寶一樣,找到病因。這本書取法於經術,參考了各家的理論,並萃取其精華。疾病雖然千變萬化,但道理必定歸於一,只要辨脈準確無誤,開藥方就不會出錯。
其目僅十有三篇,而方術家之能事畢矣。奚必博稱遠引,侈陳夫青囊金匱為哉。用為述其大略如此。
中州周之琦序
白話文:
這本著作總共有十三篇,已經涵蓋了方術家的所有技術。何必必須廣泛引用遠古的事例,炫耀地提到青囊金匱呢。所以作者只是簡單地概述了這些主要內容。
中州周之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