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蘊谷

《雜症會心錄》~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偏中

偏風一症。名曰類中。類中者。有類於風。而實非風也。譬如樹木一邊葉枯。則不能灌溉而欣欣向榮。人身之四末。亦猶是也。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者。內居營衛。營衛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可見內經謂邪為虛邪。而非外襲之風也明矣。蓋肝腎精虧。

經脈失榮。血不運行。氣不貫通。氣血兩虛。不仁不用。是以脈中脈外。皆少生動之機。或左或右。無非氣血之敗。善醫者補腎生肝。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矣。填實下元。腎氣回而經脈通。上達舌本。語不蹇澀矣。益氣生精。筋脈得血滋養。而營衛之氣不失常度。口無歪斜矣。

白話文:

偏風一症

偏風一症,又名類中。 類中症狀類似於風邪,但實際上並非風邪。比喻樹木邊緣的葉子枯萎,是因為無法灌溉而無法欣欣向榮, 人體四肢末端也如同樹葉,若氣血不足,也會出現類似風邪侵襲的症狀。

《內經》記載:「虛邪偏客於身半」, 指的是虛邪侵入人體的一半,深入到營衛之間,營衛衰弱則真氣消散,邪氣獨留,導致肢體偏癱。可見《內經》所指的邪氣是虛邪,而非外襲的風邪。

偏風症狀的根本原因是肝腎精氣虧虛, 導致經脈失榮,血氣運行不暢,氣血雙虛,無力滋養四肢,所以四肢脈中脈外都失去生機,或左或右,皆因氣血虧虛所致。

善於醫治的醫生,會以補腎生肝的方法, 使血氣充盈,手能握物,腳能行走。填補下元,腎氣回升,經脈通暢, 上達舌根,言語流利。益氣生精,筋脈得到血氣滋養, 營衛之氣恢復正常,口角不會歪斜。

培補脾土。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藏。口涎收攝矣。夫肝邪之為害。實由肝血之虧虛。血虛則燥。氣生而木從金化。風必隨之。血虛則火性烈。而津為熱灼。痰自生焉。治此者。當養血以除燥。則真陰復而假風自滅。補水以制火。則腎氣充而虛痰自化。補陽以生陰。則元陽回而水泛自消。

風痰之藥。不可用斷斷如也。設也誤認內生之風。為外入之風。而竟以外風之藥進之。則枯者益枯。誤認內生之痰。非津化為痰。而竟以攻痰之藥進之。則虧者愈虧。誠如是也。則一邊之廢。已離恃其無虞。而耗氣敗血。勢必龍火無制。從命門丹田之間。直衝髓海。斯時五絕見而人事昏。

白話文:

滋養脾臟,幫助胃消化吸收津液,滋潤五臟六腑,唾液分泌正常。肝臟病邪的危害,其實是因肝血不足導致。血虛則乾燥,氣機失衡,木氣被金氣所克,風邪就會隨之而來。血虛還會導致火氣旺盛,津液被熱灼傷,痰液就會產生。治療此病,應當滋養血液來消除乾燥,這樣真陰就會恢復,假風就會消失。補益腎水來抑制火氣,腎氣充足,虛痰就會自然消散。補益陽氣來滋生陰氣,元陽回歸,水腫就會自然消退。

治療風痰的藥物,不能使用斷斷續續的方法。如果誤將內生的風邪當成外來的風邪,用外風藥物治療,就會導致身體更加乾燥。如果誤將內生的痰液,認為是津液轉化成的痰液,用攻痰藥物治療,就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如果真的這樣治療,一方失誤,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耗損氣血,導致陽氣失控,從命門丹田之間直衝腦髓。到時候五感盡失,神志昏迷。

大汗出而元神散。群醫皆曰。此復中也。不可救也。藥之誤也。真可畏也。噫晚矣。

透發內經營衛衰。則真氣去之旨。足以昭示來茲。

補腎生肝飲,治肝腎精虧。經脈失榮。血不運行。氣不貫通。氣血兩虛。不仁不用。

當歸(二錢),熟地(三錢),白芍(二錢炒),女貞子(二錢),山藥(一錢五分炒),人參(一錢),枸杞子(一錢五分),丹參(一錢),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白話文:

病人大量出汗,神志涣散,所有大夫都說這是回光返照,無藥可救,是藥物误治造成的,實在可怕!唉,太晚了!

汗出過多,消耗了人體的精氣神,导致真气外泄,这种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补肾生肝饮,用来治疗肝肾精气亏虚、经脉失荣、血脉不畅、气血不通、气血两虚、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方剂组成:当归二钱、熟地三钱、白芍二钱炒、女贞子二钱、山药一钱五分炒、人参一钱、枸杞子一钱五分、丹参一钱、炙甘草一钱。

水煎服,用两碗水煎至七分,饭后温服。

2. 眩暈

眩暈一症。有虛運火運痰運之不同。治失其要。鮮不誤人。醫家能審脈辨症。細心體會。斯病無遁情。而藥投有驗矣。曷言乎虛運也。如縱欲無節而傷陰。脫血過多而傷陰。癰膿大潰而傷陰。崩淋產後而傷陰。金石破傷失血。痛極而傷陰。老年精衰勞倦。日積而傷陰。大醉之後。

濕熱相乘而傷陰。其症面赤耳熱。口乾不渴。煩躁不寐。寒熱往來。大便秘而小便赤。其脈或弦細而數。或弦大而數。或細澀而數。無非精血受虧。陰虛為病。蓋蒂固則真水閉藏。根搖則上虛眩僕。此陰虛之運也。如勞倦費神而傷陽。嘔吐過甚而傷陽。泄瀉無度而傷陽。大汗如雨而傷陽。

白話文:

眩暈症的辨證論治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根據其病因可以分為虛運、火運、痰運三種。治療失當,很容易誤診,甚至危及患者性命。因此,醫家必須精準地診察脈象,仔細辨別症狀,才能對症下藥。這樣一來,眩暈症便無所遁形,藥物也能發揮其效用。

一、虛運

虛運是指由於精血虧損,陰虛所致的眩暈。常見原因有:

  • **縱欲無度,傷及陰精:**過度房事,耗損腎精,導致陰虛。
  • **失血過多,傷及陰精:**外傷出血、手術失血、產後出血等,均可導致陰精虧損。
  • **癰膿大潰,傷及陰精:**瘡瘍潰爛,損傷津液,導致陰虛。
  • **崩漏、淋證、產後失血,傷及陰精:**婦科疾病引起的出血,也會導致陰虛。
  • **金石破傷,失血,痛極傷陰:**外傷導致失血過多,或因疼痛過於劇烈,均可傷及陰精。
  • **老年精衰,勞倦過度,日積月累傷及陰精:**老年人腎氣虛衰,加上過度勞累,容易導致陰虛。
  • **大醉之後,濕熱相乘,傷及陰精:**飲酒過度,濕熱內生,損傷陰津,導致陰虛。

虛運的症狀表現為:面紅耳赤,口乾舌燥,卻不感到口渴,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寒熱交替,大便秘結,小便赤黃,脈象細數或弦數,或細澀而數。

**虛運的病機:**精血虧損,陰虛不能固攝,導致真水不能封藏於內,頭部空虛,出現眩暈。

二、火運

火運是指由於肝火上炎,導致眩暈。

三、痰運

痰運是指由於痰濁阻滯,蒙蔽心神,導致眩暈。

總結:

眩暈症的治療,必須根據其病因進行辨證論治。對於虛運,需滋陰補腎,以固攝精血,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對於火運,需清熱瀉火,如龍膽瀉肝丸等。對於痰運,需化痰開竅,如半夏白朮天麻湯等。

醫家應當細心體會,仔細觀察患者的脈象和症狀,才能準確判斷病因,對症下藥,使眩暈症得到有效的治療。

悲哀痛楚。大呼大叫而傷陽。其症面色青慘。神倦氣乏。畏寒厥冷。身面浮氣。大便泄而小便清。其脈或沉細而微。或弦細而遲。或浮大而空。無非元陽被耗。氣虛為病。蓋稟厚則真火歸臟。臟虧則氣逆上奔。此陽虛之運也。治陰虛者。用六味歸芍湯。加人參之類。壯水之主。

以生精血。治陽虧者。用八味養血湯。加人參之類。益火之源。以生元氣。所謂滋苗者。必灌其根也。曷言乎火運也。如房勞則火起於腎。暴怒則火起於肝。思慮則火起於脾。兩耳磬鳴。兩目昏黑。上重下輕。眩僕卒倒。脈象細弱。無非動亂勞擾。虛火為用。蓋火藏則清明內持。

白話文:

當人感到悲傷痛苦,大聲哭喊時,會傷及陽氣,導致面色蒼白,精神倦怠,氣力不足,畏寒怕冷,身體浮腫,大便稀溏,小便清澈,脈象沉細微弱、弦細遲緩,或浮大空虛。這些都是元陽被耗損,氣虛所致的病症。體質強壯的人,真火會歸於臟腑,但臟腑虛弱則氣逆上衝,這是陽虛的表現。治療陰虛,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上人參等藥物,滋養腎水,以生精血。治療陽虛,可以用八味養血湯加上人參等藥物,補充腎火,以生元氣。正如培育苗木必須灌溉根部,治療陽虛也應從根本入手。房事過度會導致腎火上升,暴怒會導致肝火上升,思慮過度會導致脾火上升,這些都會造成兩耳發鳴,雙目昏花,頭重腳輕,頭昏眼花,甚至昏倒,脈象細弱,都是由於勞累過度,虛火上升所致。火氣內藏則神志清明,內守正氣。

動擾則掉搖散亂。此虛火之運也。若實火眩暈者。其人必強健。其症必暴發。其渴必引飲。其脈必洪數。其嘔酸苦水之味。運稍定。其飲食寒冷之物運稍緩。其大便燥結。解後運稍止。無非風火相搏。實熱為害。蓋有餘則上盛而火炎。壅塞則火熾而旋轉。此實火之運也。治虛火者。

宜六味湯。逍遙散之屬。滋陰以制火。舒肝以養脾。治實火者。宜三黃湯竹葉石膏湯之屬。清降以抑火。辛涼以瀉熱。所謂虛火可補。實火可瀉也。曷言乎痰運也。如水沸水泛。則痰起於腎。風火生涎。則痰起於肝。濕飲不行。則痰起於脾。頭重眼花。腦轉眩冒。倦怠嗜臥。

白話文:

身體如果受到外界的干擾,就會出現搖晃、散亂等症狀,這就是虛火導致的。如果眩暈是因為實火引起的,患者通常體質強健,發病突然,口渴難耐,脈搏洪數,還會嘔吐酸苦的水。等病情稍微穩定下來,患者就喜歡吃冰冷的食物,大便乾燥,症狀緩解後就消失了。這些都是風火交戰,實熱為害的表現。因為身體有餘就會上實火,火勢旺盛;阻塞就會火氣旺盛而旋轉,這就是實火的情況。治療虛火,應該服用六味湯、逍遙散等滋陰降火、舒肝養脾的藥物;治療實火,則應該服用三黃湯、竹葉石膏湯等清熱降火、辛涼瀉熱的藥物。總之,虛火可以補,實火可以瀉。

接下來談談痰的運作。就像水沸騰後會冒泡一樣,痰來自腎臟;風火會生出唾液,痰就來自肝臟;濕氣停滯,痰就來自脾臟。頭重眼花,腦袋昏沉,整天昏昏欲睡,這些都是痰的症狀。

食飲不甘。脈象緩滑。無非疲勞過度。虛痰為虛。蓋清升則濁陰下走。氣滯則津液不行。此虛痰之運也。若實痰眩暈者。其症實而脈實。其積熱在陽明。其阻塞在經絡。其鬱遏在腸間。無非風火結聚。積痰生災。蓋液凝則濁陰泛上。飲停則火逆上升。此實痰之運也。治虛痰者。

宜六味八味歸脾之屬。補脾腎之原。治痰之本。治實痰者。宜悲哀加芩連滾痰丸之屬。逐腸胃之熱。治痰之標。所謂實實虛虛。補不足而損有餘也。大抵虛運者。十之六七。兼痰火者。十之二三。即傷寒眩暈。雖有表散之法。亦多因汗吐下後。虛其上焦元氣所致。且今人氣稟薄弱。

白話文:

吃東西沒有味道,脈象緩慢滑膩,這都是因為過度勞累,虛痰是虛弱導致的。因為清氣上升,濁氣就會下降,氣機阻塞,津液就不能流通,這就是虛痰的運作方式。如果是有實痰的頭暈,症狀會比較明顯,脈象也比較有力,這是因為熱氣積聚在陽明經,阻塞了經絡,鬱積在腸道,都是因為風火交集,導致痰積生災。因為津液凝結,濁氣就會上泛,飲水停滯,火氣就會逆流上升,這就是實痰的運作方式。治療虛痰,應該使用六味、八味、歸脾等藥物,補益脾腎,治療痰的根本原因。治療實痰,應該使用柴胡加芩連滾痰丸等藥物,祛除腸胃的熱氣,治療痰的表象。所謂實則實之,虛則虛之,就是要補不足,去有餘。總之,虛痰的機率比較高,約佔七成,兼有痰火的人約佔三成。即使是傷寒頭暈,雖然有表散的方法,但也多是因為汗吐下之後,損傷了上焦元氣造成的。而且現代人體質普遍較弱。

酒色不謹。肝腎虧而內傷劇。致眩暈大作。望其容。則精神昏倦也。聞其聲。則語言低微也。察其症。則自汗喘促也。切其脈。則懸懸如絲也。當此之時。須執一定之見。毋惑多歧之臆說。惟投參耆朮附重劑。多進庶可轉危為安。倘病家畏驟補而生疑。醫家見驟補而妄駁。旁人因驟補而物議。

以虛症為實火。以參耆為砒毒。點滴不嘗。卒中之變。至危脫之象現。雖有智者。亦無如之何矣。豈不惜哉。

大呼大應。發明脈因症治之理。條分縷析。而又結出望聞問切之情。法精辭暢。氣象沉雄。直逼西漢大家。

六味歸芍湯(見中風門)

八味養血湯

白話文:

沉迷酒色,損傷肝腎,導致內傷嚴重,出現頭昏眼花,精神萎靡,說話聲音低微,容易出汗氣喘,脈搏細弱如絲。此刻必須堅定治療方向,不要被各種不同的意見迷惑。應該使用人參、黃芪、白朮、附子等藥物,大量服用才能轉危為安。如果病人害怕補藥太猛而產生懷疑,醫生看到補藥太猛而隨意反駁,旁人因為補藥太猛而議論紛紛,以虛症為實火,把人參、黃芪當成毒藥,滴水不沾,最終病情危急,甚至死亡,即使有聰明的人也無能為力,實在可惜。

這段文字清晰地闡述了脈診與辨證論治的道理,條理分明,言簡意賅,文風雄健,堪比西漢時期的大師。

六味歸芍湯、八味養血湯,可參考相關醫書。

熟地(五錢),當歸(三錢),山藥(二錢炒),肉桂(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炒),附子(五分),丹皮(一錢),澤瀉(五分),山萸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四君子湯(見中風門)

八味生脈湯(見中風門)

白話文:

將熟地五錢、當歸三錢、山藥二錢炒、肉桂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炒、附子五分、丹皮一錢、澤瀉五分、山萸肉一錢,加水二鍾,煎煮至七分,飯後服用。若病情需要,可參考四君子湯和八味生脈湯。

逍遙散

柴胡,當歸,白芍(炒),白朮(炒),茯苓,甘草(各等分)

上加生薑。水煎服。

六味湯(見審虛實門)

三黃湯

黃連,黃柏,黃芩(各等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竹葉石膏湯

石膏(一兩),人參(三錢),麥冬(三錢),半夏(二錢),甘草(二錢),竹葉(二十片),粳米(一撮)

白話文:

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炒)、白朮(炒)、茯苓、甘草(各等分)組成,再加入生薑,水煎服用。六味湯請參考審虛實門。三黃湯由黃連、黃柏、黃芩(各等分)組成,水煎至原量的七分,飯後溫服。竹葉石膏湯由石膏(一兩)、人參(三錢)、麥冬(三錢)、半夏(二錢)、甘草(二錢)、竹葉(二十片)、粳米(一撮)組成。

此係今方分兩。非仲景舊法。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歸脾湯(見中風門)

八味湯

熟地(五錢),山藥(二錢炒),茯苓(一錢五分),丹皮(一錢),澤瀉(五分),山萸肉(一錢),附子(五分),肉桂(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二陳湯

茯苓(三錢),陳皮(三錢),半夏(三錢),甘草(一錢)

上加姜三片。水煎服。

滾痰丸

青礞石(硝煅金色一兩),大黃(酒蒸),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

白話文:

這個方子分為兩部分,不是仲景舊法。用兩碗水,加三片薑,煎煮後服用。

歸脾湯(見中風門)

八味湯

熟地黃五錢,山藥二錢炒,茯苓一錢五分,丹皮一錢,澤瀉五分,山萸肉一錢,附子五分,肉桂五分

用兩碗水,煎煮至七分,飯後服用。

二陳湯

茯苓三錢,陳皮三錢,半夏三錢,甘草一錢

再加上三片薑,水煎服。

滾痰丸

青礞石(硝煅金色一兩),大黃(酒蒸),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強弱加減。

補肝養榮湯,治亡血血虛。眩暈心煩。如坐舟車。舉頭欲倒

當歸,川芎(各三分),白芍(炒),熟地,橘皮(各一錢五分),菊花(一錢),甘草(五分)

水煎服

益氣補腎湯,治色欲傷腎。氣逆不能歸元。眩暈耳鳴耳聾。

人參,黃耆(各一錢二分蜜炙),白朮(二錢土炒),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山藥(炒),山萸肉(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每個丸子大約如梧桐子一般大小,每次服用30到50個丸子,根據個人體質的強壯或弱小來適量增減。

補肝養榮湯,用於治療失血過多導致的血虛症狀,如頭暈、心煩、有如乘坐船車時的眩暈感、抬頭時有想跌倒的感覺。

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各三分)、白芍(炒)、熟地、橘皮(各一錢五分)、菊花(一錢)、甘草(五分)等,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益氣補腎湯,用於治療因房事過度導致的腎虛,以及氣機不順,不能歸回本源所導致的症狀,如眩暈、耳鳴、耳聾等。

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黃耆(各一錢二分,蜜炙)、白朮(二錢,土炒)、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山藥(炒)、山萸肉(各一錢五分)等,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姜水煎。

羚羊角散,治一切頭眩。

羚羊角,茯神(各二錢五分),川芎,防風,白芷,半夏(湯洗各五錢),枳殼,附子(各二錢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四錢。水一鍾。慢火煎七分溫服。

白話文:

羚羊角散主治各種頭暈目眩,配方包括羚羊角、茯神、川芎、防風、白芷、半夏(湯洗)、枳殼、附子各二錢五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以小火煎煮至七分溫熱,飲用。服用時加入生薑水一起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