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症會心錄》~ 卷上 (3)
卷上 (3)
1. 中風
竊怪中風一症。古法相傳。皆謂六淫之邪。外風之襲。藥投表散清涼。如三化續命愈風等湯。議論紛紜。訓示諄諄。後人守定此法。以為先賢必不我欺。豈料指鹿為馬。遵法奉行。藥下咽而即斃。嗚呼。何醫學之不明。而人心之愚昧如是耶。即一二有識之士。以類風辨之。以真風目之。
然類風者。猶不離乎風。而有似於風。真風者。則實指為風。不能捨六淫之外。而又有所謂風也。今中風之症。其果六淫之風乎哉。又謂中風須分閉脫兩種。閉則有六經之症。脫則有五絕之險。夫脫為五絕之險是矣。而閉兼六經之症。亦不外仲景傷寒之所謂中風脈浮緩。自汗出而發熱也。
白話文:
我實在不明白中風這種病症。古人一直流傳著,中風是由於六淫邪氣,外風侵襲所致,因此用表散清涼的藥物治療,像是三化續命愈風湯等等。大家議論紛紛,教導後人要謹遵此法,認為先賢絕不會欺騙我們。然而,這分明是錯把鹿當馬,一味遵循古法,藥物下咽後就立刻死亡。唉!醫學竟如此不明,而人心為何如此愚昧呢?
雖然有一些有識之士,將中風分為類風和真風,認為類風只是類似風寒,而真風才是真正的風寒,但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六淫邪氣,也必須存在所謂的風寒。如今中風的病症,真的是由六淫之風引起的嗎?
還有人說中風要分閉脫兩種,閉證有六經的症狀,脫證則有五絕的危險。的確,脫證有五絕的危險,而閉證則包含六經的症狀,也就是仲景《傷寒論》中提到的中風脈浮緩,自汗出而發熱的症狀。
今中風之症。其果仲景之所謂中風乎哉。蓋外風為陽邪。其中人也。必先皮毛而入。決不比陰寒之邪。不從陽經而直中三陰之速。設中屬外風之說。則當入傷寒一門。何必於傷寒之外。而又立中風之條。風邪最輕。從無直中傷人之患。何中風疾發有頃刻垂絕之危。仲景傷寒於中風症脈。
言之極詳。何未聞將中病同發明於傷寒中風之內。以此辨之。則向之所謂風。為真風。謂症兼六經者。其何說之辭。況經謂虛邪偏客身半。未嘗雲實。營衛衰則真氣去。明是云虛。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從根本而驗生死。又何嘗言及外風與六經之形症耶。即言及外風者。
白話文:
現在所說的「中風」症狀,真的就是仲景所說的「中風」嗎?外風是陽邪,入侵人體時,必然先從皮膚毛髮開始,絕不可能像陰寒之邪一樣,不走陽經,直接快速地侵入三陰。如果中風屬於外風,那應該歸屬於傷寒一門,為什麼要單獨設立中風這一條呢?風邪是最輕的邪氣,從未有直接傷人的案例,何來中風疾發迅速,瞬間危及生命的說法呢?仲景在傷寒論中對中風的症狀脈象,描述得非常詳細,為什麼沒看到將中風的病症與傷寒中的風病一起闡明?以此來辨別,那麼以前所說的「風」,其實是真正的風,也就是症狀兼有六經的風病,這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況且經書說「虛邪偏客身半」,從未說過是實邪,營衛衰弱,真氣就會散失,明明說的是虛邪。至於「言之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是從根本上判斷生死,又何曾提到外風與六經的病症呢?就算提到外風,也…
亦不過外感之表邪。自有頭痛身痛寒熱之兼症耳。明張景岳直闢前人之誤。斷以非風之名。可謂發千古之未發。奈病家卒不知信。醫家卒不知從。旁人卒不知解。有令人讀是書而不禁三嘆者矣。夫風自內生。屬東方之木氣。氣動便是火。火動便是風。是氣也。火也。風也。分而言之。
有三者之名。合而言之。則有一無二之別。且風亦不過氣之逆火之熾耳。並非氣之外而別有火。火之外而別有風也。第此火發於腎。虛多而實少。此風根於氣。陰虧而陽弱。是以中症之發。大約精血內虧。元氣內敗者。為此症之大旨。如虧在陰則虛火無制。虧在陽則真氣無根。
白話文:
這不過是外感風寒引起的邪氣,會有頭痛、身痛、寒熱交加的症狀。明代張景岳先生直接指出前人的錯誤,斷定這不是風邪,可謂是開創了千古未有的新說。然而病患始終不信,醫生也不知所從,旁人也無法理解。讓人讀了這本書忍不住要嘆息三聲啊!
風其實是由內而生,屬於東方木氣的特性。氣機活動就是火,火動就會生風。所以氣、火、風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名稱不同。分開來說有三個名稱,合在一起說,則只有一種東西,沒有其他的分別。而且風不過是氣逆和火盛而已,並不是氣之外另有火,火之外另有風。只是這火源於腎臟,虛多實少,風則根源於氣,陰虛陽弱。因此,這種病症發作,大多是因為精血虧虛,元氣衰敗,這是這種病症的根本原因。如果陰虛,則虛火無法控制;如果陽虛,則真氣無根。
當此之際。必有一股虛氣從腎中間。上挾脊。穿崑崙。過泥丸。直到命門。而三陰三陽之氣。突然而散。臟腑之氣。亦隨之而去。此所謂五絕之脫候也。若症之輕者。乃一半精氣未敗。尚可挽回於萬一。蘇後必半身不遂。經所謂偏枯之症者此也。其口眼歪斜者。筋無精血榮養也。
其舌喑不能言者。脾腎元虧。不能上達舌本也。其口流涎沫者。脾虧不能攝津液。腎虧不能藏津液也。其口噤不開者。陽明之筋。虛火灼而勁急。真氣寒而拘攣也。治法五絕症見。宜用參附湯參朮湯。大補元煎之類。以救垂絕之危險。偏中症見。宜用地黃飲子八味生脈湯。六君子湯之類。
白話文:
此時此刻,必定有一股虛氣從腎臟中間升起,沿著脊椎向上,穿過崑崙穴,經過泥丸宮,直到命門穴,於是三陰三陽之氣突然散掉,臟腑之氣也隨之消散。這就是所謂的五絕之脫候。如果症狀輕微,只是部分精氣未損,尚可挽救,但醒來後必然半身不遂,這就是經書中所說的偏枯之症。口眼歪斜是因為筋絡缺乏精血滋養。
舌頭麻木不能說話,是因為脾腎元氣虧損,無法向上滋養舌根。口流口水,是因為脾臟虧虛,無法攝納津液,腎臟虧虛,無法儲藏津液。嘴巴緊閉無法張開,是因為陽明經的筋絡虛火灼熱而緊繃,真氣寒冷而拘攣。治療五絕症,應使用參附湯、參朮湯、大補元煎等藥方,以救治垂危的病人。偏中症則應使用地黃飲子、八味生脈湯、六君子湯等藥方。
以扶余生之歲月。脾腎大敗。宜用六君子湯。四君子湯。歸脾湯之類。以回中焦之穀氣。肝血大虧。宜用人參養營湯。歸芍地黃湯。八味生脈湯之類。以生肝木之汁少。倘內有燥熱。風火相煽。亦令人暴厥。雖古法有白虎之方。然不若壯水補陰為穩。蓋火之有餘。乃水之不足。
陽之有餘。乃陰之不足也。噫。中年之後。始有是症。三旬以前。從無是患。形體豐肥。每遭此禍。質弱清癯。僅見此厄。不亦精血虧。真氣衰之明效大驗乎。倘庸醫必以外風強辨。試問此風何不及於幼少。而必及於老壯。少及於清癯。而多及於豐肥者。又將何說以解之耶。
白話文:
人到老年,脾腎功能衰退,容易出現中焦氣虛,可以用六君子湯、四君子湯、歸脾湯等補益中焦。肝血不足,可以用人參養營湯、歸芍地黃湯、八味生脈湯等滋養肝血。如果內有燥熱,風火相搏,也可能導致突然昏厥。雖然古法有白虎湯,但不如壯水補陰更穩妥,因為火盛是因水不足,陽盛是因陰不足。
中年之後才開始出現這種病症,三十歲以前從未見過,體型豐滿的人更容易遭此厄運,體質虛弱的人則較少見。這不正說明了精血虧損、真氣衰弱的道理嗎?如果庸醫妄言外風,那為何風不侵犯幼年和壯年,而只侵犯老年人?為何不侵犯清癯之人,而偏愛豐肥之人?這又有何道理可以解釋呢?
故臨川陳先生曰。治風先治血。血勝風自滅。旨哉言乎。
中風之論。隨方書所載。人云亦云。不幾誤乃公事乎。本經酌議洗盡謬說。方屬上工見解。後學遵而行之。陽春滿眼矣。
參附湯
人參(一兩),川附子(五錢)
姜水煎服。
參朮湯
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炒),黃耆(二錢炙),陳皮(一錢),白茯苓(一錢),甘草(一錢炙)
白話文:
臨川陳先生說,治療風症要先治血,血氣旺盛,風自會消失。這句話很有道理。
關於中風的論述,許多醫書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難免會出現錯誤。本經仔細推敲,洗刷了錯誤的說法,這才是上乘醫術的見解。後學者遵照這個思路去治病,就能看到陽春美景。
參附湯:人參一兩,川附子五錢,用薑水煎服。
參朮湯: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炒,黃耆二錢炙,陳皮一錢,白茯苓一錢,甘草一錢炙。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大補元煎
熟地(五錢),人參(三錢),山藥(二錢),枸杞子(二錢),杜仲(二錢),當歸(二錢),甘草(一錢炙),山萸肉(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地黃飲子
熟地,巴戟肉,山萸肉,肉蓯蓉(酒洗),石斛,川附子,五味子,白茯苓,石菖蒲,肉桂,遠志肉,麥冬
白話文:
先將水倒入鍋中,兩碗的量,煎煮藥材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大補元煎
配方:熟地五錢,人參三錢,山藥二錢,枸杞子二錢,杜仲二錢,當歸二錢,甘草一錢(炙過),山萸肉一錢。
先將水倒入鍋中,兩碗的量,煎煮藥材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地黃飲子
配方:熟地,巴戟肉,山萸肉,肉蓯蓉(用酒洗淨),石斛,川附子,五味子,白茯苓,石菖蒲,肉桂,遠志肉,麥冬。
上各等分。每服五錢。入薄荷少許。生薑同大棗煎服。
八味生脈湯
熟地(五錢),人參(一二錢或五七錢),麥冬(二錢),山藥(一錢五分),山萸肉(一錢五分),丹皮(一錢),茯苓(一錢),肉桂(五分),澤瀉(五分),五味子(五分),川附子(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四君子湯
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炒),茯苓(二錢),甘草(二錢炙)
加薑棗。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白話文:
上列藥材各取等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少許薄荷,與生薑和大棗一同煎煮後服用。
八味生脈湯的藥材份量為:熟地五錢,人參一二錢或五七錢,麥冬二錢,山藥一錢五分,山萸肉一錢五分,丹皮一錢,茯苓一錢,肉桂五分,澤瀉五分,五味子五分,川附子五分。
用水二鐘煎煮至七分,飯後溫服。
四君子湯的藥材份量為: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炒,茯苓二錢,甘草二錢炙。
加入薑棗,水煎服。也可加粳米百粒。
六君子湯
即四君加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或加鍋心焦(三錢)
如前煎服。
歸脾湯
人參(二錢),白朮(二錢炒),茯神(二錢),棗仁(二錢),黃耆(二錢炙),當歸(一錢),遠志(一錢),木香(五分),甘草(五分炙),龍眼肉(七枚)
煎七分。食遠服。
人參養營湯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炒),黃耆(一錢炙),白芍(一錢五分炒),當歸(一錢),陳皮(一錢),肉桂(一錢),甘草(一錢炙),熟地(七分),茯苓(七分),遠志(五分)
白話文:
六君子湯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陳皮、半夏,或鍋心焦。煎好後服用。
歸脾湯由人參、白朮、茯神、棗仁、黃耆、當歸、遠志、木香、甘草、龍眼肉組成。煎至七分,飯後服用。
人參養營湯包含人參、白朮、黃耆、白芍、當歸、陳皮、肉桂、甘草、熟地、茯苓、遠志。
加薑棗。水煎服。
歸芍地黃湯
熟地(五錢),當歸(三錢),山藥(二錢炒),萸肉(一錢),白芍(一錢五分炒),茯苓(一錢五分),丹皮(一錢),澤瀉(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三化湯
厚朴(薑製),大黃,枳實,姜活(各等分)
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終日服。以微利即止。
金匱續命湯,治中風肢體不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能轉側。並治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
白話文:
加薑棗,水煎服用。
歸芍地黃湯,由熟地五錢、當歸三錢、山藥二錢(炒)、萸肉一錢、白芍一錢五分(炒)、茯苓一錢五分、丹皮一錢、澤瀉五分組成,水二鍾煎七分,飯後服用。
三化湯由厚朴(薑製)、大黃、枳實、姜活等分組成,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整天服用,以稍微腹瀉為止。
金匱續命湯,用於治療中風導致肢體不靈活、口不能言、不知痛處、身體僵硬難以翻身,以及因中風導致臥床不起、咳嗽逆上、面部浮腫等症狀。
麻黃(去節),人參,當歸,石膏,桂枝,川芎,乾薑,甘草(各三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几坐。汗出即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忌。勿當風。
千金大續命湯,即前方內去人參加黃芩。荊瀝元戎方用竹瀝。
小績命湯(千金),通治八風五痹痿厥等疾。以一歲為總。六經為別。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藥。又於六經分別。藥內隨症細分加減。自古名醫。不能越此。
白話文:
麻黃(去節)、人參、當歸、石膏、桂枝、川芎、乾薑、甘草各三兩,將這九味藥材用水一斗煮至四升,溫熱服下一升,就會微微出汗,薄薄地蓋住背部,靠著床沿坐著,汗出後病就會痊癒。如果不出汗就再服用一次,沒有禁忌,但要避免風吹。
這個方子叫做「大續命湯」,跟前面的方子相比,只是去掉了人參,加了黃芩。另一個方子叫「荊瀝元戎方」,則是用竹瀝代替了人參。
「小績命湯」是治療八風五痹、痿厥等疾病的方子,以一歲為總綱,六經為分支。春夏季節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季節加肉桂、附子、芍藥。此外,還要根據六經的不同,針對症狀進行加減。古往今來的名醫,都無法超越這個方子。
麻黃(去節),人參(去蘆),黃芩(去腐),芍藥,甘草(炙),川芎,杏仁(去皮尖炒),防己,官桂(各一兩),防風(一兩五錢),附子(五錢炮去皮臍)
上除附子杏仁外為粗末。後入二味和勻。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加姜五片。煎至一盞去渣。稍溫。食前服。
愈風湯,治中風諸症。當服此藥以行通諸經。則大風悉去。縱有微邪。只從此藥加減而治之。若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僕。此乃治未病之要藥也。
羌活,甘草,防風,當歸,蔓荊子,川芎,細辛,黃耆,地骨皮,獨活,秦艽,黃芩,芍藥,枳殼,人參,麻黃,白芷,甘菊,薄荷,枸杞子,知母(各三兩),生地黃,蒼朮(各四兩),肉桂(一兩)
白話文:
將麻黃、人參、黃芩、芍藥、甘草、川芎、杏仁、防己、官桂各取一兩,防風取一兩五錢,附子取五錢(炮製去皮臍)。除了附子、杏仁之外,將其他藥材研磨成粗末,再加入附子、杏仁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煮,加入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渣,稍溫,飯前服用。
此方名為「愈風湯」,用來治療中風諸症。服用此藥可以疏通經絡,使風邪消除。即使有輕微的風邪,也可以根據此方加減藥物來治療。若剛開始感覺風邪入侵,服用此藥可以防止倒地。此方是治療未病的要藥。
另外,再取羌活、甘草、防風、當歸、蔓荊子、川芎、細辛、黃耆、地骨皮、獨活、秦艽、黃芩、芍藥、枳殼、人參、麻黃、白芷、甘菊、薄荷、枸杞子、知母各三兩,生地黃、蒼朮各四兩,肉桂一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生薑三片。煎七分。空心臨臥服。空心一服吞下二丹丸。謂之重劑。臨臥一服吞下四白丹。謂之輕劑。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加麻黃一兩。作四服。加姜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
便不通利。用愈風湯三兩。加大黃一兩。亦作四服。每服加生薑五七片。臨臥煎服。得利為度。
景岳曰。中風一症。病在血分。多屬肝經。肝主風水。故名中風。奈何自唐宋名家以來。竟以風字看重。遂多用表散之藥。不知凡病此者。悉由內傷。本無外感。既無外感。而治以發散。是速其危耳。若因其氣血留滯。而少佐辛溫。以通行經絡則可。若認風邪。而必用取汗以發散則不可。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則諸方亦不可廢。錄之亦以存古人之法耳。
白話文:
上膈咀,每次服用一兩,水兩鍾,生薑三片,煎煮至七分,空腹和睡前服用。空腹服用時吞下兩丹丸,稱為重劑;睡前服用時吞下四白丹,稱為輕劑。假如只有一點點微汗,就用愈風湯三兩,加入麻黃一兩,分為四服,加入薑七片,空腹服用,用粥湯送服,微微出汗最佳。
如果大便不通利,就用愈風湯三兩,加入大黃一兩,同樣分為四服,每次服用時加入生薑五到七片,睡前煎煮服用,直到大便通暢為止。
景岳說:中風是一種病在血分的疾病,大多屬於肝經。肝主風水,所以稱為中風。然而,自從唐宋名家以來,都過於重視風字,於是就大量使用表散藥物。殊不知凡是患有此病的人,都是由於內傷引起,原本就沒有外感。既然沒有外感,卻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只會加速病情惡化。如果因為氣血瘀滯,而稍微加入辛溫藥物,以暢通經絡,是可以的。如果認定了是風邪,就一定要用發汗的方法來發散,那是不行的。如果其中也有兼有表邪而生病的人,那麼各種方劑也不能廢棄,記錄下來也是為了保存古人的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