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症會心錄》~ 婦人雜症 (4)
婦人雜症 (4)
1. 產後血暈
產後血暈。有虛實之各異。實者瘀血之假實。而虛者氣血之真虛也。夫血由氣化。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阻。是血隨氣流轉者也。胎下之後。陰血暴行。氣分驟虧。失於運動。故將下未下之血。停蓄成瘀。上衝胸腹作痛。斯時頭目掉眩。迷亂心神。眼前生花。劇則人事昏憒。
牙關不開。外治或燒漆器。或薰醋炭。內治宜生化湯加失笑散。體素陰虛者。加童便。體素陽虛者。加肉桂。體虛甚者。加人參。世俗惑於用參瘀反不行之說。印定後人眼目。不敢輕用。致元氣下陷而脫者多矣。此假實之症也。若去血過多。氣孤無偶。察其外症。眼合口張。
面白手撒。氣出多而入少。手足冷而厥逆。冷汗自出。脈細如絲或浮大無根。此腎氣不納。而肺氣不主。根本搖搖。氣虛欲脫之象也。治宜血脫益氣。陽生陰長。用人參兩許。而以歸地姜附佐之。庶可救垂危於欲絕。此真虛之症也。要之實中有虛。瘀去而真虛自現。虛中更虛。
血枯而真氣亦離。切勿信古載牡丹奪命等方。以散血而損人命也。醫家其慎諸。
暈因於血。血之瘀。氣之弱也。粗工熟能察此。惟先生言之鑿鑿。
生化湯
當歸(五錢),川芎(二錢),炮姜(一錢),甘草(五分炙),桃仁(十粒去皮尖雙仁不用)
水二鍾。加酒少許。煎好溫服。
失笑散
蒲黃(揀淨),五靈脂(揀去砂石等分俱炒)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酒煎熱服。
參附回生湯,治產後氣血暴去過多。急用此方。
人參(三錢),熟地(三錢),當歸(二錢),炮姜(一錢),附子(一錢),白朮(二錢土炒)
陳米炒熟。水煎服。
白話文:
【產後血暈】
產後出現的血暈,有虛實兩種不同的情況。實證是由於瘀血導致的假象實證,而虛證則是氣血真正虛弱的表現。血液的運行由氣所引導,氣順暢則血流暢,氣滯塞則血受阻,因此血液會隨著氣的流動而運行。胎兒出生後,大量的陰血迅速流失,使得氣分突然虧損,失去調節能力,未能及時排出的血液於是成為瘀血,向上衝擊胸腹造成疼痛。這時,產婦可能會感到頭暈目眩,精神混亂,眼前出現幻覺,嚴重時甚至會陷入昏迷,牙關緊閉。
對於這種情況,外部治療可能包括燃燒漆器或薰醋炭,內部治療則推薦使用生化湯加上失笑散。如果產婦本來就屬於陰虛體質,可以加入童便;如果是陽虛體質,則可以加入肉桂;如果體虛非常嚴重,則應加入人參。然而,有些人受到「使用人參會使瘀血更難排出」這種說法的影響,使得後代醫生都不敢輕易使用人參,結果導致許多產婦因為元氣衰竭而死亡。這是產後血暈的實證情況。
然而,如果產後出血過多,氣血單薄,從外表看,產婦的眼睛閉合,嘴巴張開,臉色蒼白,手腳散開,呼吸氣短,手腳冰冷且反應遲鈍,冷汗自出,脈搏細弱或浮大無根,這是腎氣無法收斂,肺氣無法主導的徵兆,表示身體基礎搖搖欲墜,有氣虛脫離的跡象。這種情況下,應該補充氣血,促進陰陽平衡。可以使用約兩許的人參,搭配歸地姜附,這樣才能在危急時刻挽救生命。這是產後血暈的虛證情況。
總的來說,實證中往往伴隨著虛證,一旦瘀血清除,真正的虛弱就會顯現;虛證中更有可能虛弱,血液乾涸,真氣也會離去。千萬不要輕信古籍中牡丹奪命等方劑,這些方法雖然能散血,但同時也會損害人命。醫生們應該謹慎處理。
產後血暈的原因在於血液,可能是由於瘀血或氣虛造成的。一般醫生可能無法精確辨別,唯有經驗豐富的醫生能夠清楚說明。
以下是相關的藥方:
【生化湯】
- 當歸(5錢)
- 川芎(2錢)
- 炮姜(1錢)
- 甘草(0.5錢,炙過)
- 桃仁(10粒,去皮尖,雙仁不用)
用水兩杯,加入少量酒,煎煮後溫服。
【失笑散】
- 蒲黃(淨選)
- 五靈脂(淨選,去除砂石,等量,炒過)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酒煎熱後服用。
【參附回生湯】,適用於產後氣血大量流失的情況。
- 人參(3錢)
- 熟地(3錢)
- 當歸(2錢)
- 炮姜(1錢)
- 附子(1錢)
- 白朮(2錢,土炒)
先將陳米炒熟,然後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