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症會心錄》~ 卷下 (9)
卷下 (9)
1. 鼓脹脈洪大者生產後脈數大者死
鼓脹者。中空似鼓。腹皮繃急是也。其症單腹作腫。四肢身面無氣。多得之農夫輩。濕熱為患。脾土受傷。與中滿病在氣分之遍身。腫在水分之皮膚亮。而根發於腎者。迥乎不同也。夫鼓脹責在脾胃。乃水穀出入之道路。較他臟之病為稍輕。虛中挾實。較中滿之治為稍異。故此症專以救脾陰為主。
蓋脾陰足。則萬邪息。脾土健而濕熱消。仍宜戒鹽食淡。恐助濕而生脹。是以全活者。十中有六七耳。經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脈經云。腹脹脈浮大。是出厄也。可見鼓症之脈洪大。皆由濕熱積於內。陰血虛而陽氣存。脾胃生火。故脈象如是。豈非不足中而屬有餘之症乎。
白話文:
鼓脹症患者,腹部空虛像鼓一樣,腹皮緊繃。症狀表現為單純腹部腫脹,四肢和臉部沒有氣色,多見於農夫。這是由於濕熱侵襲,脾土受損所致。與中滿病不同,中滿病在氣分遍布全身,腫脹在水分的皮膚表面,而鼓脹病的病根則在腎臟。
鼓脹症的責任在脾胃,它是水谷出入的通道,比其他臟器的病症稍微輕微。虛中夾實,治療方法也略有不同。因此,治療鼓脹症要以救治脾陰為主。
脾陰充足,則百邪不侵,脾土健壯,濕熱消退。但仍需戒食鹽,飲食清淡,以免助濕生脹。所以,鼓脹症患者的存活率很高,十人中能活六七人。經書記載,所有腹部腫脹,皆屬熱症;所有濕腫滿脹,皆屬脾病。脈經記載,腹脹脈浮大,是脫離困境的徵兆。由此可見,鼓脹症的脈象洪大,都是由於濕熱積聚在體內,陰血虛弱而陽氣旺盛,脾胃生火所致。這不就是虛中帶實的病症嗎?
舟車禹功等湯。非為此種病而設乎。若產後脈數大者。則不然。蓋產後陰血驟虧。孤陽上越。症則發熱。脈則數大。最為危險之候。何也。陽浮而陰涸。營衛之氣疾速。致手太陰之脈。反現數大之假象。且胎下之後。內臟空虛。脈細弱者。於法之所宜。是虛症而得虛脈也。脈數大者。
於法所不合。是虛症而得實脈也。景岳云。陰陽俱虧。氣血敗亂。脈必急數。愈數者愈虛。愈虛者愈數。治產後者。可不法景岳乎。倘產後而得血鼓之症。洪大亦凶。數大更危。正經所謂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盜之旨。而實象之脈。萬不可見也。彼農夫輩濕熱內結成鼓。
白話文:
舟車禹功等湯這些方劑,並非專為產後這種病症而設。如果產婦產後脈搏很快,就不一樣了。因為產後陰血驟減,陽氣獨上,所以會發熱,脈搏很快,這是最危險的徵兆。為什麼呢?因為陽氣浮在外,陰血枯竭,營衛之氣快速流動,導致手太陰脈出現虛假的快速脈象。而且產後胎兒離開,內臟空虛,脈搏細弱,這才符合法理,是虛症表現出虛脈。而產後脈搏很快,就違背了法理,是虛症表現出實脈。景岳說:「陰陽俱虧,氣血紊亂,脈象必然急促而快,脈象越快就越虛,越虛就越快。」治療產後病症,難道可以不遵循景岳的醫理嗎?如果產後出現血鼓症,脈象洪大也很凶險,脈象很快更是危急。正經書中說:「陽絡受傷則血液外溢,陰絡受傷則血液內盜。」所以產後脈象表現出實象,是萬萬不可見的。那些農夫們濕熱內結形成血鼓,
與產後血結而成鼓者。以脈合症。又不啻天淵之隔矣。嗚呼。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得之於手。應之於心。庶指下了然。否則四診且不識為何象。而欲求其鼓病。利於洪大。產後不利於數大者。吾見其茫然指下。而舌辨嘵嘵。假以為善診而已矣。
或分或合。確有至理。非同浮論。
舟車丸
青皮,陳皮,木香,檳榔(各五分),黑牽牛(四兩),大黃(二兩),甘遂(麵裹煨),大戟(醋炒),芫花(醋炒各一兩),輕粉(一錢)
白話文:
產後血瘀凝結成塊,導致腹鼓脹,必須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如同天淵之別,實在不可混淆。唉!把脈需要技巧,保持心虛神靜才能精準。必須用心感受脈象,用心領悟,才能明察秋毫。否則,四診都無法辨別症狀,更別提診治腹鼓病了。有些人只是手指在脈搏上胡亂摸索,卻口若懸河地侃侃而談,自以為擅長診斷,其實都是虛假。
至於分症和合症,確實有其道理,並非空洞無稽的理論。
舟車丸
青皮、陳皮、木香、檳榔(各五分),黑牽牛(四兩),大黃(二兩),甘遂(麵裹煨),大戟(醋炒),芫花(醋炒各一兩),輕粉(一錢)
上為末。水法為丸。如綠豆大。每空心溫水下。初服五丸。日三服。以快利為度。
禹功散
黑牽牛(四兩),茴香(一兩炒)
上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調一二錢服。
十全大補湯(見盜汗門)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清水製成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空腹溫水服用五丸,一天服用三次,直到症狀減輕為止。
黑牽牛四兩,茴香一兩炒熟,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調和,每次服用一至二錢。
十全大補湯(詳見盜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