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症會心錄》~ 卷下 (4)
卷下 (4)
1. 胃脘痛
胃與胞絡近。俗謂之心痛。非心痛也。真心痛則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無藥可救者也。蓋陽明中土。乃水穀之道路。多氣多血運化精微。通於脾而灌溉四臟。為後天之本。胃不綦重矣哉。無如人生酒色過度。七情乖違。飢飽不節。胃脘因之而痛。有寒熱氣血。痰蟲食滯內虛之不同。
治法雖各別。然總不外虛實寒熱氣血之間。細為之詳辨也。夫痛而虛者。必喜按。痛而實者。必拒按。寒痛者得溫稍定。熱痛者飲冷稍安。中焦寒則氣虛不運。或生痰飲者有之。或蓄瘀血者有之。或蛔蟲上逆者有之。中焦熱則氣阻不行。或吐酸味者有之。或吐苦汁者有之。或食停蛔動者有之。
白話文:
胃與胞絡相連,俗稱的心痛並非真正的心臟疼痛。真正的心臟疼痛會在白天發作,夜晚死亡,或晚上發作,第二天死亡,這種情況是無法用藥物治療的。因為胃是中土之陽明,是食物和飲料運輸的道路,充滿了氣息和血液,它通過脾運送精華到全身,是人體後天能量的基礎。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人類往往因過度飲酒、房事,情緒波動、飲食不規律,導致胃部疼痛。這種疼痛可能由寒、熱、氣、血、痰、蟲、食物積滯或虛弱等因素引起。
治療方法雖然各有差異,但總體來說,主要關注的是體內的虛實、寒熱、氣血的平衡。詳細辨識病情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虛性疼痛,患者通常會喜歡按壓;對實性疼痛,患者則會抗拒按壓。寒性疼痛在得到溫暖後會稍微緩解,熱性疼痛在喝冷水後會稍感舒適。如果中焦(胃)部位感到寒冷,氣息運行會變得虛弱,可能會產生痰液或水分積聚。也可能會有瘀血停留的情況。還有可能是寄生蟲上行引起的問題。如果中焦部位感到熱,氣息運行受阻,可能會出現酸味或苦汁的嘔吐現象,或者食物積滯導致的蠕動。
如真知其為虛寒痛也。則塞因塞用以補之。真知其為實熱痛也。則通因通用以瀉之。虛寒而挾食挾瘀。生痰生蟲者。以溫補藥中。消之逐之。實熱而挾食挾痰。吐蛔嘔酸者。以清涼藥中。攻之伐之。此治胃脘痛之成法也。倘神明變化。則存乎其人耳。雖然。胃間受病。人所易知。
肝木凌脾。人亦易曉。苦男子肝腎虧。挾虛火而上逆。婦人衝任弱。挾肝陽而上升。多有胃脘作痛之症。醫家不察病原。不識病情。非投辛溫耗氣。即用清涼敗血。愈治愈甚。何其庸也。內經曰。衝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脈起於中極。上毛際。
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可見胃脘之痛。有自下而上。由腎而胃。隱隱示人勿泥中焦為病也。何也。衝任二脈。與陽明之脈。兩相照應。衝任虛則鼓動陽明之火。結聚不散。而筋脈失榮。痛之所由生也。治法須填補真元。以生津液。導引元陽。以補真氣。如此治法。非膽大心小者。
白話文:
如果真的知道是虛寒引起的疼痛,就要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填補虛損。如果知道是實熱引起的疼痛,就要用清涼的方法來治療,消除積熱。如果是虛寒並且伴有飲食積滯和瘀血,甚至出現痰飲和蟲積,就要用溫補的藥物來消散和驅除它們。如果是實熱並且伴有飲食積滯和痰飲,還伴有吐蛔蟲和嘔吐酸水,就要用清涼的藥物來攻伐和清除它們。這就是治療胃脘疼痛的正確方法。至於病情變化,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雖然胃脘疼痛是容易察覺的病症,但也要注意病因,比如肝木克脾。男性肝腎虧虛,虛火上逆;女性衝任虛弱,肝陽上亢,也容易造成胃脘疼痛。有些醫生不了解病因,不辨病情,不是用辛溫耗氣的藥物,就是用清涼敗血的藥物,治不好反而加重病情,真是庸醫!《內經》說,衝脈起源於氣街,與少陰經相連,沿著腹部向上,經過臍部,到達胸部而散開。任脈起源於中極,向上經過毛際,沿著腹部內側,經過關元,到達咽喉。由此可見,胃脘疼痛有可能來自下而上,由腎臟引起,並逐漸蔓延至胃部,提醒我們不要固執地認為病症只出現在中焦。
這是因為衝任二脈和陽明脈相互影響,衝任虛弱就會激發陽明之火,導致火氣凝聚不散,筋脈失去滋養,進而產生疼痛。治療方法應該補益真元,滋生津液,引導元陽,補益真氣。這種治療方法需要膽大心細,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安能知此中之奧妙耶。又有肝陰久虧。肝葉枯燥。抵塞胃脘。痛不可耐者。法宜六味飲。乙癸同治。參乳湯氣血雙救。高鼓峰之論醫者。亦曾聞之乎。大抵肝主疏泄。鬱則木不舒而侮所不勝。腎為胃關。虛則精氣耗而累及中土。至於氣分有餘之痛。延胡香附有奇驗。不足之痛。
人參桂附有殊功。血分有餘之痛。桃仁瓦楞可立應。不足之痛。當歸熟地亦取效。而敢云通則不痛者。盡病之情哉。丹溪曰。諸痛不宜補氣。此惟邪實氣滯者當避之。而曰諸痛皆然。吾不信也。外此有胃脘成癱。疼痛不休。食飲難入者。自必惡寒發熱。脈息芤數為別。症不多見。
白話文:
谁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呢?还有肝阴长期亏损,肝脏枯燥,阻塞胃脘,疼痛难忍的,方法就应该用六味饮。乙癸同治,人参乳汤可以同时救气血。高鼓峰论医,你是否也曾听说过?总而言之,肝脏主疏泄,郁结不舒就会克制脾胃。肾脏是胃的门户,虚弱就会精气耗损,影响脾胃。至于气分有余的疼痛,延胡索香附有奇效;气分不足的疼痛,人参、桂枝、附子有特殊功效。血分有余的疼痛,桃仁、瓦楞可以立即见效;血分不足的疼痛,当归、熟地也能起到作用。敢说通则不痛,这就是病情的全部吗?丹溪说,各种疼痛不宜补气,这只是邪气实证、气滞的人应该避免,而说所有疼痛都一样,我不信。除此之外,还有胃脘瘫痪,疼痛不止,饮食难以入口的,必然伴随恶寒发热,脉息虚数,这种症状并不多见。
亦不易治也。
議論透闢。一線不亂。一筆不漏。
六味飲(見審虛實門)
參乳湯(見燥症門)
拈痛丸,治九種心痛。
五靈脂(炒),蓬朮(煨),木香,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橘皮煎湯送下。
白話文:
這也不容易治好。
分析得透徹,條理分明,沒有遺漏。
六味飲(見審虛實門)
參乳湯(見燥症門)
拈痛丸,治九種心痛。
五靈脂(炒)、蓬朮(煨)、木香、當歸(各等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桐子。用橘皮煎湯送服。
2. 腫脹辨
或問於余曰。腫與脹有辨乎。余曰。腫自腫。而脹自脹。不可不辨也。蓋氣血流行。臟腑調和。脈絡疏通。在外安得作腫。在內安得作脹。而為有病之軀耶。緣其人腎氣虛而失開闔之權。肺氣虛而失清肅之令。脾氣虛而失健運之常。表氣虛而外邪易入。於是在肌肉則腫生。在臟腑則脹生。
現於外而自知其腫。人亦知其腫也。發於內而自知其脹。人不知其脹也。其腫脹之多端。虛實之各異。風寒濕熱。水蟲血食之各種。不詳悉言之。何以示後學而知所適從哉。夫風寒外入之腫。則為實症。如頭面之腫。發頤之腫。牙齦之腫之屬是也。濕熱外入之腫。多實而亦有虛症。
白話文:
有人問我說:「腫和脹有區別嗎?」我說:「腫就是腫,脹就是脹,不可不分。因為氣血流通,臟腑協調,脈絡暢通,在外怎麼會腫,在內怎麼會脹?那是因為生病了。由於腎氣虛弱,失去開闔的掌控,肺氣虛弱,失去清肅的功能,脾氣虛弱,失去健運的規律,表氣虛弱,外邪容易侵入,所以肌肉就會腫,臟腑就會脹。
腫在外面自己可以看見,別人也能看見。脹在裡面自己可以感覺到,別人看不出來。腫脹的種類很多,虛實程度也各不相同,有風寒濕熱、水蟲血食等各種原因。如果不詳細說明,怎麼讓後學知道該怎麼治呢?
風寒外入引起的腫,屬於實症,例如頭面腫、發頤腫、牙齦腫等等。濕熱外入引起的腫,大多是實症,但也可能伴隨虛症。
如瘡瘍之腫。單腹之腫。痛痹之腫之屬是也。若氣水蟲血之腫。則有虛實兩症。如目下之腫。周身之腫。手足之腫。腹皮光亮之腫。腎囊腎莖之腫。腹有青筋紅筋之腫之屬是也。治法自有各門方藥。而以症合脈。為盡善也。然脹病則與腫病。迥乎不同矣。腎火衰微。中土虛寒。
脾元不運而脹矣。水不生肝。木鬱不達。兩脅不和而脹矣。陰火灼肺。金氣膹郁。喘咳壅塞而脹矣。不特此也。又有濕熱在脾胃而脹矣。水飲在中脘而脹矣。瘀血在中焦。及蟲積在腸胃而脹矣。氣滯食阻。在陽明而脹矣。大小便不通。在少腹而脹矣。外風無脹病也。而脹病亦不一也。
白話文:
瘡瘍、單腹、痛痹等腫脹,都屬於單純的腫塊。但氣、水、蟲、血引起的腫脹則有虛實之分,例如眼瞼腫、全身腫、手腳腫、腹皮光亮腫、腎囊腎莖腫、腹部有青筋紅筋的腫脹等等。這些腫脹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需要根據症狀和脈象來選擇適當的藥物。然而,脹病和腫病截然不同。腎火衰微、中土虛寒、脾元不運就會導致脹病。水不能生肝,木氣鬱結不通,兩脅不和也會引起脹病。陰火灼傷肺,金氣鬱結,喘咳壅塞也會導致脹病。除此之外,脾胃濕熱、中脘積水、中焦瘀血、腸胃蟲積、陽明氣滯食阻、少腹大小便不通,都會引起脹病。外風則不會引起脹病,而且脹病的類型也很多。
大抵腫有形。而脹無形。脹者腫之漸。內傷者居多。腫者脹之劇。外感者無與。內傷有脹。而亦有腫。外感有腫。而卻無脹。以虛脹而作實治。不腫不已。以實腫而作虛醫。雖脹無害。醫家務必以外腫內脹。確認親切。則腫自腫。而脹自脹。不有了然胸中者乎。安可不與子細辨之乎。
如剝蕉葉。如抽繭絲。名士名醫。兼而有之。
普濟消毒飲(見頭痛)治風寒外入諸腫。察各症虛實加減用。
壯火溫脾湯,治腎火衰微。中土虛寒。脾元不運而脹。
白朮(三錢土炒),炙甘草(一錢),山藥(二錢),陳皮(八分),芡實(二錢),製附子(八分),茯苓(一錢)
白話文:
總之,腫塊有形體,而脹氣無形體。脹氣是腫塊的初期狀態,多半是由於內傷導致。腫塊是脹氣的嚴重程度,多半是由於外感引起。內傷會引起脹氣,也可能引起腫塊。外感會引起腫塊,卻不會引起脹氣。如果用補益的方法治療虛脹,腫塊不會消退。如果用瀉火的方法治療實腫,即使脹氣無害,也不妥當。醫生務必區分外腫和內脹,才能精準治療。腫塊就應該治療腫塊,脹氣就應該治療脹氣,這樣才算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怎麼能不仔細辨別呢?
就像剝香蕉葉,就像抽繭絲,名聲顯赫的醫生,應該兼具兩者。
普濟消毒飲適用於治療風寒外入引起的各種腫塊。需要根據不同的症狀,判斷虛實,加減藥物使用。
壯火溫脾湯適用於治療腎火衰微、脾胃虛寒、脾氣運化失常導致的脹氣。
白朮(三錢土炒)、炙甘草(一錢)、山藥(二錢)、陳皮(八分)、芡實(二錢)、製附子(八分)、茯苓(一錢)
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治木鬱不達。兩脅不和而脹。
柴胡(七分),薄荷(五分),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炒),陳皮(七分),甘草(五分),茯苓(八分),白朮(二錢土炒),丹皮(一錢),山梔(五分)
共為末。每服五錢。
熱鬱湯,治陰人火灼。肺金氣膹郁喘咳。壅塞而脹。
熟地(三錢),麥冬(二錢),南沙參(二錢),阿膠(一錢),五味子(十粒),胡桃(二枚打碎)
白話文:
用清水煎煮服用。
加味逍遙散,用於治療肝氣鬱結不通,兩側肋骨脹痛不適。
柴胡(七分)、薄荷(五分)、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炒制)、陳皮(七分)、甘草(五分)、茯苓(八分)、白朮(二錢,土炒)、丹皮(一錢)、山梔(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
熱鬱湯,用於治療體質偏陰的人,因火熱內郁而引起肺金氣鬱結,導致喘咳、胸悶氣短、壅塞感。
熟地(三錢)、麥冬(二錢)、南沙參(二錢)、阿膠(一錢)、五味子(十粒)、胡桃(二枚,打碎)。
水二鍾。煎八分服。
燥濕消中飲,治濕熱在脾胃而脹熱。因濕燥濕。而熱自除。
白朮(一錢五分土炒),陳皮(一錢),茯苓(一錢),半夏(一錢),苡仁(二錢炒),白扁豆(一錢五分炒)
水煎。食後服。
小半夏湯加茯苓,治水飲在中脘而脹。
半夏(五錢),生薑(五錢),茯苓(三錢)
加佛手三片。水煎。食遠服。
平中飲,治瘀血在中焦作脹。
白話文:
水兩杯,煎至八分滿,服用。
燥濕消中飲,用來治療濕熱停留在脾胃,導致腹脹發熱。因為濕氣被乾燥,熱氣自然消退。
白朮(一錢五分,土炒),陳皮(一錢),茯苓(一錢),半夏(一錢),薏仁(二錢,炒),白扁豆(一錢五分,炒)。
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小半夏湯加茯苓,用來治療水飲停留在中脘,導致腹脹。
半夏(五錢),生薑(五錢),茯苓(三錢)。
加入佛手三片,用水煎煮,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平中飲,用來治療瘀血停留在中焦,導致腹脹。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分),丹參(二錢),瓦楞子(一錢醋淬研碎),桃仁(一錢),炮姜(八分)
水煎服。
寬中安蟲丸,治蟲積腸胃而脹。
使君子(二兩去殼),陳皮(二兩),乾薑(七錢煨),檳榔(七錢),烏梅(二十個),木香(五錢),南星(五錢薑製)
白話文:
用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分、丹參二錢、瓦楞子一錢(醋淬研碎)、桃仁一錢、炮姜八分,水煎服,可治療腸胃積蟲導致的腹脹。
另外,用使君子二兩(去殼)、陳皮二兩、乾薑七錢(煨)、檳榔七錢、烏梅二十個、木香五錢、南星五錢(薑製)等藥材,也能治療腸胃積蟲。
上研為細末。蜜丸。每晨砂糖水下。三四錢。
消胃飲,治氣滯食阻。在陽明而作脹。
製半夏(一錢),陳皮(一錢五分),神麯(一錢),厚朴(一錢姜炒),萊菔子(一錢炒研),穀芽(二錢炒),砂仁(八分)
加煨姜二片。水煎服。
牡蠣炮姜散,治寒秘。大小便不通。作脹。通二便則脹已。
牡蠣(一兩煅研),炮薑末(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劑,每天早上用砂糖水送服,每次服用三四錢。消胃飲適用於氣滯食積、導致陽明經絡脹滿的症狀。製備方法是將半夏、陳皮、神麴、厚朴(用薑炒)、萊菔子(炒研)、穀芽(炒)、砂仁以及兩片煨薑一起用水煎服。牡蠣炮薑散則用於治療寒秘,也就是大小便不通、腹部脹滿的症狀,通便後脹滿就會消失。製備方法是將牡蠣煅燒研磨成粉,與炮薑末混合使用。
男病用女人唾津調。手內擦熱。緊掩二丸上。女病用男人唾津。緊調手內。擦熱緊掩二乳上。得汗愈。或內服半硫丸。
又方,治熱秘。大小便不通作脹。
取大田螺連殼打碎。入麝香少許貼臍上。以手揉挼之立通。內服涼膈散。
白話文:
對於男性疾病,使用女性的唾液來調和療法,雙手搓熱後,緊密地覆蓋在兩個丸狀物上。對於女性疾病,則使用男性唾液,同樣方式調和後,雙手搓熱後,緊密地覆蓋在兩個乳房上,直到發汗為止。或者可以內服半硫丸。
另一個方法,治療熱性便祕,導致大、小便不通,引起腹脹。取大田螺,連殼打破,加入少量麝香,貼在肚臍上,用手揉按,馬上就能通便。同時內服涼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