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蘊谷

《雜症會心錄》~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消渴

消渴一症。責在於下。腎水虧虛。則龍火無所留戀。而遊行於中上。在胃則善食易飢。在肺則口渴喜飲。亦有渴而不善食者。亦有善食而不渴者。亦有渴而亦善食者。火空則發是也。若火灼在下。耳輪焦而面黑。身半以下。肌肉盡削。小便所出。白濁如膏。較之上中二消為尤甚。

亦有上中二消。而及於下消者。勿泥看也。治法壯水生津。制火保元。而尤惓惓於救脾胃。蓋水壯則火熄。土旺則精生。真火歸原。在上則肺不渴矣。在中則胃不飢矣。在下則肉不消矣。倘補陰之法不應。正治之法不效。不得不從反佐之法。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而投八味救脾胃之藥。

白話文:

糖尿病是一種病症,根源在於腎臟功能不足。腎水虧虛,導致腎火無處停留,而上竄至中上焦。在胃部則容易感到飢餓,在肺部則容易口渴。有些人渴但不想吃,有些人想吃但不渴,有些人又渴又想吃,這都是腎火虛耗的表現。若腎火下灼,則耳廓焦黑,臉色黝黑,下半身肌肉消瘦,排出的尿液白濁如膏,比上焦、中焦的糖尿病更加嚴重。

有些患者會從上焦、中焦的糖尿病發展到下焦糖尿病,不可一概而論。治療方法要以滋陰生津、降火固本為主,特別注重脾胃的調理。因為腎水充足,則腎火熄滅;脾胃強健,則精氣生成,真火歸位。這樣,上焦的肺部就不會口渴,中焦的胃部就不會飢餓,下焦的肌肉就不會消瘦。如果滋陰的藥物沒有效果,正統的治療方法也不奏效,則需要採取反佐之法,補益腎火,消除陰寒,並服用八味健脾胃的藥物。

亦不可缺也。但白朮宜慎用耳。張景岳專以救腎為主。而進八味丸。謂枯禾得雨。生氣歸巔。必須腎中元氣薰蒸。津液生而精血旺。三消之症。方可漸愈。不然徒用白虎之方。暫解一時。多服寒涼。反能助火。真火自焚。五臟灼枯。肌肉受敵。絡脈不通。榮氣不從。逆於肉理。

疽發而病不救矣。若其人壯實。脈洪有力。人參白虎。亦未嘗不可投。但在臨症者。神明變化耳。

培養元氣。俾薰蒸以生津液精血。愈三消之法。莫善於此。與古法用寒涼者。奚啻霄壤之隔。若實大在胃。第患口渴。即進茶湯。亦可解免。以此思消症豈白虎所能治者哉。

白話文:

白朮的使用也要謹慎。張景岳以補腎為重點,採用八味丸,認為就像枯萎的禾苗得到雨水,生機回歸頂端一樣,必須依靠腎氣的溫煦,才能滋生津液、壯旺精血,三消症才能逐漸痊癒。否則,只用白虎湯,只能暫時緩解,長期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會助長內火,真火自焚,五臟枯竭,肌肉受損,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違背人體的生理規律,最終導致病症加重,難以挽回。

如果患者體質強壯,脈象洪大有力,可以用人參和白虎湯,但臨床上要靈活變通。

培養元氣,讓它溫煦生津液和精血,是治療三消症的最佳方法,與古代用寒涼藥物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如果病症主要在胃部,只是口渴,喝茶水也能緩解。由此可見,三消症並非白虎湯所能治癒的。

八味丸(見審虛實門)

人參白虎湯

石膏(一觔打碎),知母(六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去渣。溫服一升。日一服。

丹溪方,治胃熱善消水穀。

黃連,天花粉(等分為末),生地汁,白花藕汁

二汁熬膏。入上藥末。和入牛乳薑汁。白蜜為膏。徐徐留於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

白話文:

八味丸(見審虛實門)

人參白虎湯

石膏(一斤打碎),知母(六兩),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以上四味,用水一斗,煮米熟後去渣。溫服一升,每日服用一次。

丹溪方,用於治療胃熱、消穀不化的症狀。

黃連、天花粉(等分研磨成粉末),生地汁,白花藕汁

將兩種汁液熬成膏狀,加入上述藥粉末,再與牛乳、薑汁、白蜜混合成膏狀。慢慢地將膏藥含在舌頭上,用少量白湯送服。

六味湯(見審虛實門)

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則渴飲不思。

易簡地黃飲子,治消渴咽乾。面赤浮躁。

人參,生地,熟地,黃耆(蜜炙),天冬,麥冬,澤瀉,石斛,枇杷葉(去毛蜜炙),甘草(炒各等分)

上㕮咀。每三錢。水煎服。

忍冬丸,治渴疾愈後。預防癰疽。

白話文:

六味湯,用於判斷虛實,滋陰降火。它能強健腎水,鎮壓陽火,使得病人不再口渴,也不想喝水。

地黃飲子簡便易行,用於治療消渴症、咽喉乾燥、面部潮紅、煩躁不安等症状。

方劑包括:人參、生地、熟地(蜜炙)、黃耆(蜜炙)、天冬、麥冬、澤瀉、石斛、枇杷葉(去毛蜜炙)、甘草(炒各等分)。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水煎服。

忍冬丸則用於治療渴疾痊癒後,預防癰疽。

忍冬(根莖花葉皆可用)

上用米麴酒浸於瓶。糠火煨一宿取出。曬乾。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和為丸。每服五十丸。酒飲任下。

白話文:

把忍冬(包括它的根、莖、花、葉)放在一個瓶子裡,再加入米麴酒浸泡。然後用稻殼燒製一夜後取出來曬乾。接著將少許甘草磨成粉末,並與之前泡過的酒混合在一起做成藥丸。每次服用50顆藥丸,可以用酒或飲料送服。

2. 不寐

不寐一症。責在營衛之偏勝。陰陽之離合。醫家於衛氣不得入陰之旨。而細心體會之。則治內虛不寐也。亦何難之有哉。夫衛氣晝行於陽二十五度而主寤。夜行於陰二十五度而主寐。平人夜臥之時。呵欠先之者。以陽引而升。陰引而降。陰陽升降。然後漸入睡鄉矣。若肝腎陰虧之輩。

陽浮於上。營衛不交。神明之地。擾亂不寧。萬慮紛紜。卻之不去。由是上則兩顴赤。中則胃脘脹。下則小便數。而坐以待旦。欲求其目暝也。得乎。又嘗見初睡之時。忽然跳躍似驚而醒。醫以為心虛膽怯而始有此。孰知有大謬不然者。何也。緣陽升而陰降。陰陽交合。有造化自然之妙。

白話文:

失眠這個病症,問題出在營氣和衛氣失衡,以及陰陽分離。醫生們要理解衛氣不能進入陰分的道理,細心体会,就能治疗内虚导致的失眠,这有什么困难呢?卫气白天在阳分运行二十五度,主宰清醒;晚上在阴分运行二十五度,主宰睡眠。普通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先打哈欠,是因为阳气向上引,阴气向下引,阴阳升降,才逐渐进入梦乡。如果肝肾阴虚的人,阳气浮于表面,营卫不能交合,神明之处扰乱不安,思绪万千,挥之不去,所以上面两颧发红,中间胃脘胀满,下面小便频数,只能坐到天亮,想要闭眼睡觉却做不到。还有的时候,刚睡着就突然惊醒,像被惊吓了一样跳起来。医生认为是心虚胆怯才导致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为什么呢?因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交合,有造化自然的奇妙。

奈營弱衛強。初入之時。契合淺而脫離快。升者復升。降者復降。形體之間。自不覺如有所墜。而斯時復寤矣。明乎此。則治陰虛不寐者。必須壯水之主。以鎮陽光。蓋水壯則火熄。心靜則神藏。乙癸同源。而藏魂之臟。亦無相火妄動之患。倘其人本體陽虛。虛陽浮越而不寐。

又宜歸脾八味之屬。陰陽相濟。益火之源。蓋陽生則陰長。逆治則火藏而心神自安其位耳。至於外感時疫而不寐者。乃邪氣之耗擾。內傷停滯而不寐者。乃胃中之乖戾。更有喘咳不休。諸痛不止。瘧痢不愈。而不寐者。無非本症之累。及但治其受困之由。而無有不酣睡者矣。

雖然。治外因者。投藥易治。內因者。投藥難效。先君子於陰不維陽。達旦不寐一症。專用純甘之味。加入犀角、羚羊角、龜板、虎睛、琥珀、龍齒、珍珠之屬。以物之靈。而引人之靈。兩相感召。神有憑依。誠法中之善者也。彼逍遙散之舒肝。補心丹之安神。溫膽湯之化痰。

白話文:

當人體的營氣不足,衛氣卻很強盛時,剛開始入睡時,睡覺的狀態很淺,很快就醒過來。容易興奮,也容易沉靜,身體感覺像是要往下墜,然後就醒了。了解了這點,治療陰虛失眠,就必須要補益腎水,來鎮住心陽,因為腎水充足,心火就會熄滅,心神安定,則魂魄才能安住。腎與心同源,心臟主管魂魄,就不會出現心火妄動的問題。假如患者本身是陽虛,虛陽浮越而導致失眠,則應該服用歸脾八味湯等藥物,陰陽相濟,增強心陽,因為陽氣旺盛,陰氣才能生長,反過來治療,心火就會收斂,心神自然安穩。

至於外感時疫導致的失眠,是邪氣侵擾所致;內傷停滯導致的失眠,是胃氣不和所致;還有喘咳不止、各種疼痛不癒、瘧疾痢疾久治不愈而導致失眠,都是本病症造成的影響。只要針對造成失眠的原因治療,就會恢復正常睡眠。

然而,治療外因比較容易見效,治療內因則效果較差。我的父親治療陰不維陽,整夜失眠的病症,專用甘味藥物,配合犀角、羚羊角、龜板、虎睛、琥珀、龍齒、珍珠等藥材,用這些靈物的能量來引導人體的精氣,相互感應,讓神魂有所依附,這才是真正有效的療法。像逍遙散舒肝解郁、補心丹安神定志、溫膽湯化痰止咳,都屬於針對不同原因的治療方法。

未為不善。是在用之者焉何如耳。

頭頭是道。言言入理。步步有法。至哉。

余夜夢同一道者談醫。於不寐症。猶記幾句云。火熄則氣平。心靜則神斂。營衛交而心腎通。萬慮消而魂魄藏。心依於息。息依於心。高枕安臥矣。醒時思之。覺衛氣不得交於陰之旨。確乎不易也。(乾隆庚午嘉平月自識)

歸脾湯(見中風門)

天王補心丹

生地(四兩洗淨),棗仁(一兩炒),天冬(一兩炒),麥冬(一兩炒),當歸(一兩酒洗),人參(五錢),元參(五錢),丹參(五錢炒),茯神(五錢),桔梗(五錢),遠志(五錢炒),石菖蒲(五錢),柏子仁(一兩炒),五味子(一兩炒)

白話文:

事物本身並非不好,關鍵在於使用者如何運用。

言論條理分明,句句合乎道理,步步都有章法,真是精妙!

我昨晚夢到與一位道者談醫,關於失眠症,只記得他說了幾句話:「心火熄滅,則氣息平穩;心神平靜,則精神收斂;營氣衛氣交匯,則心腎相通;萬念俱消,則魂魄安藏。心依於呼吸,呼吸依於心,高枕安臥便可。」醒來後細想,覺得「衛氣不得交於陰」的道理確實重要,不可輕忽。(乾隆庚午年八月自識)

歸脾湯(見中風門)

天王補心丹

生地(四兩,洗淨),棗仁(一兩,炒),天冬(一兩,炒),麥冬(一兩,炒),當歸(一兩,酒洗),人參(五錢),元參(五錢),丹參(五錢,炒),茯神(五錢),桔梗(五錢),遠志(五錢,炒),石菖蒲(五錢),柏子仁(一兩,炒),五味子(一兩,炒)

煉蜜為丸。每兩分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燈心棗湯下。食遠臨臥服。或分作小丸亦可。

類方

如前方內加酒炒黃連二兩。

八味湯(見審虛實門)

逍遙散(見眩暈門)

溫膽湯

陳皮,半夏(湯洗),枳實,竹茹(各一錢),生薑,甘草(四分炙)

白話文:

將蜂蜜煉製成丸,每兩分成十丸,用金箔包覆。每次服用一丸,用燈心草和棗湯送服,飯後或睡前服用。也可以將藥丸分為更小的丸子。

類似的處方:

可以在上述方劑中加入酒炒黃連二兩。

其他類似的處方還有八味湯(詳見審虛實門)、逍遙散(詳見眩暈門)、溫膽湯,以及包含陳皮、半夏(湯洗)、枳實、竹茹(各一錢)、生薑、甘草(四分炙)的方劑。

上六味。水煎服。

酸酒湯,治虛勞虛煩不寐。

酸棗仁(一兩炒研),甘草(一錢),知母(一錢),茯苓(一錢),川芎(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服。

鱉甲丸,治四肢無力。膽虛不寐。

鱉甲(炙),棗仁(炒研),羌活,牛膝,黃耆(蜜炙),人參,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溫酒送下。

白話文:

上列六味藥材,用清水煎煮服用。

酸酒湯,用於治療虛勞、心煩意亂、失眠。

酸棗仁(一兩,炒研)、甘草(一錢)、知母(一錢)、茯苓(一錢)、川芎(二錢)

水兩杯。煎煮至八分滿時服用。

鱉甲丸,用於治療四肢無力、膽虛失眠。

鱉甲(炙)、棗仁(炒研)、羌活、牛膝、黃耆(蜜炙)、人參、五味子(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錢,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