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蘊谷

《雜症會心錄》~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胎瘧並三日瘧

按瘧疾一症。內經詳言之。先賢備述之矣。至於人生初次發瘧。則為胎虐。古人未有發明。患此者延纏難愈。輕則月餘。重則數月。或變虛咳。或變浮腫。多致喪命。即體實之人。亦成瘧母。為終身之患。是可憫也。蓋瘧乃暑邪。伏在募原之間。呆在少陽之界。不同傷寒溫疫傳裡之險。

常發瘧者。數發之後。邪無所容。即從毛竅熟徑而出。霍然愈矣。若胎瘧之作。膜原忽被其耗擾。復又纏綿不已。氣血由此大虧。兼之隧道少疏通之機。毛竅非熟由之路。正愈虛而邪愈陷矣。予悟此理。初發投小柴胡湯加減數劑。陰虛者改用救陰補元之法。陽虛者改用溫養元陽之法。

白話文:

瘧疾是一種常見疾病,早在《內經》中就有詳細記載,歷代醫家也都有所論述。然而,人們對於初次發病的瘧疾,也就是所謂的「胎瘧」,卻沒有明確的認識。這種病症纏綿難癒,輕則持續一個多月,重則數月之久,甚至會演變成虛咳或浮腫,最終導致死亡。即使體質強壯的人,一旦患上胎瘧,也會變成「瘧母」,成為終身困擾。實在令人擔憂。

瘧疾是由暑邪引起的,潛藏在募原之間,停留於少陽的範圍,與傷寒溫疫的傳染方式不同,危險性也較低。

一般來說,瘧疾患者在發病多次後,邪氣無處可容,就會從毛竅自然排出,病癒痊癒。但胎瘧則不同,邪氣侵犯募原,纏綿不休,導致氣血嚴重虧損。再加上經絡不通暢,毛竅不是邪氣自然排出的通道,所以病情越加嚴重。

我理解了這個道理,對於初次發病的患者,會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對於陰虛者則改用救陰補元的方法,陽虛者則改用溫養元陽的方法。

俱重加人參。俾營衛正氣大盛。則膜原流戀之邪。斯時急走隧道之間。肌腠雖非熟徑。而自有不能不出肌腠之勢矣。或問曰。胎瘧之故。既得聞命矣。乃三日瘧。尤難愈於胎瘧。抑又何也。余曰。膜原之界限。宜分陰陽淺深之不同。營衛之氣血。亦分陰陽盛衰之各異。在膜原之淺者。

陽盛於陰。陽盛則正強而邪弱。隨衛氣出入。而瘧難久留。在膜原之深者。陰盛於陽。陰盛則邪勝而正弱。居營氣之間。而瘧多伏藏。所以邪中淺者。一日而作。邪中深者。間日而作。邪中極深者。間二日而作也。汪機云。三日一發者。非入於臟也。由氣血盛衰而然。氣血未補。

白話文:

如果病症偏重,就需要加上人參,讓營衛正氣大增,這樣就能把附着在膜原上的邪氣趕走。此時邪氣急於從經絡間隙中逃逸,即使肌膚腠理不是邪氣熟悉的道路,它也必然會從肌膚腠理中出來。有人問:胎瘧的病因已經知道了,為什麼三日瘧比胎瘧更難治?我說:膜原的界限,應該分陰陽淺深的不同,營衛的氣血,也分陰陽盛衰的差異。在膜原淺處,陽氣旺盛於陰氣,陽盛則正氣強而邪氣弱,隨着衛氣出入,瘧疾不易久留。在膜原深處,陰氣旺盛於陽氣,陰盛則邪氣盛而正氣弱,藏於營氣之間,瘧疾容易潛伏。所以邪氣在淺處,一天發作一次;邪氣在深處,隔一天發作一次;邪氣在極深處,隔兩天發作一次。汪機說:三日發作一次,不是邪氣入臟腑,而是氣血盛衰導致的。氣血尚未補益,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未至於強健。已補強健。邪無容留矣。可見邪伏募原之深界。而離肌腠之路遠。須宜陽分肋氣之藥。加血藥引入陰分。方可掣起。如是則氣血大盛。邪不攻而自走。經所謂邪正不兩立也。或又問曰。募原之界。營衛之道。安有淺深盛衰之不同。子言得毋謬乎。余曰。經言邪氣內薄於五臟。

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何得無淺深之分經言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何得無盛衰之別。但募原本是少陽表裡之界。營衛既分陰陽。而在表者。又屬陽中之陽。陽性動而行速。故邪出表易。在裡者又屬陰中之陰。

白話文:

身體尚未強健,已經補強了。邪氣無處可待,這說明邪氣深藏於募原,離肌膚腠理很遠,需要用溫陽助氣的藥物,再加上活血藥引導藥力進入陰分,才能將邪氣驅除。這樣一來,氣血充盈,邪氣自然消散,正如經書所說「邪正不兩立」。有人可能會問,募原的範圍,營衛的道路,怎麼會有深淺盛衰的不同呢?你說得是否錯誤呢?我說,經書上說邪氣侵犯五臟,橫穿募原,它的路途遙遠,氣息深沉,運行緩慢,怎麼能沒有深淺之分呢?經書還說陰陽上下交爭,虛實不斷變化,陽氣依附於陰氣,則陰氣充盈而陽氣虛弱,陽氣旺盛則外熱,陰氣虛弱則內熱,怎麼能沒有盛衰之別呢?只是募原本來就是少陽表裡交界之處,營衛分陰陽,而在表者屬陽中之陽,陽性動而行速,所以邪氣容易從表出來,而在裡者屬陰中之陰。

陰性緩而行遲。故邪出表難。一遲一速。相拒交爭。而所發之時日不同矣。經曰。陰氣多而陽氣少。故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又曰。其間二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此之謂也。此症初發用補中益氣。合桂枝湯升其邪。

陷於陰經。久發腎陰虛而瘧不止者。用六味合生脈散。以補其真水。久發腎陽虛而瘧不止者。用人參養營湯。八味湯以補其真火。久發脾胃虛而瘧不止者。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以補其脾土。總之此症本於根原內空。衛外之陽不密。邪有隙而可乘。惟重加參朮煎湯吞八味丸。

白話文:

陰性本質緩慢,行動遲緩,因此邪氣難以從體表排出。由於陰陽速度不同,互相抵抗、爭鬥,導致發病時間有所差異。經書說:陰氣多而陽氣少,則發病時間較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發病時間較近。又說:有些病症在發病前兩天,邪氣與衛氣停留在六腑,有時互相失衡,無法相互作用,因此會休止幾天後才發作。這就是這個道理。此症初發時,應使用補中益氣湯,配合桂枝湯升發邪氣。

若邪氣陷入陰經,久發導致腎陰虛而瘧疾不止,則應使用六味地黃丸和生脈散,以補益腎陰之真水。若久發導致腎陽虛而瘧疾不止,則應使用人參養營湯、八味丸,以補益腎陽之真火。若久發導致脾胃虛而瘧疾不止,則應使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以補益脾土。總之,此症的根本原因在於內虛,衛外之陽氣不足,邪氣便有機可乘。因此,需要重點使用人參、白朮煎湯,並吞服八味丸來治療。

久服自有神功。血虧甚者。加當歸。氣弱甚者。加黃耆。若陰虛火盛者。二母湯吞六味丸。或陰虛火盛而胃滯者。二母湯吞獨何丸。治瘧之法。不外乎是。舍此而他求。勢必變症百出矣。理從悟入。每遇病機。他人苦思之而不能得。即偶得之而格格不吐。一經悟思。偏出之亹亹。

其神於醫理者乎。

白話文:

長期服用藥物,自能產生神效。血虛嚴重的人,要加入當歸。氣虛嚴重的人,要加入黃芪。如果陰虛火旺,就用二母湯送服六味丸。如果陰虛火旺並且胃口不佳,就用二母湯送服獨活丸。治療瘧疾的方法,也不過如此。若捨棄這些方法而另尋他法,勢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道理要用心領悟,每當遇到病症,別人苦思冥想卻不得其解,即使偶爾找到答案,也說不出所以然。一旦領悟其中的道理,就能靈活運用,處處得心應手。

真是醫術高明啊!

2. 胎瘧

小柴胡湯

人參(二兩),柴胡(八兩),半夏(半升),黃芩(三兩),生薑(二兩切片),大棗(去核十二枚),甘草(三兩炙)

上藥用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進三服。

白話文:

小柴胡湯

藥材:

  • 人參:二兩
  • 柴胡:八兩
  • 半夏:半升
  • 黃芩:三兩
  • 生薑:二兩,切片
  • 大棗:去核十二枚
  • 甘草:三兩,炙(用文火烤至微黃)

製法:

  1. 將以上藥材用水一斗二升(約六公升)煎煮。
  2. 煮取二升(約一公升)後,去渣。
  3. 再煎取三升(約一點五公升)。
  4. 待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約半公升)。
  5. 一天服用三次。

3. 三日瘧

補中益氣湯(見暑症門)

桂枝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去核)

上用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

六味湯

八味湯(俱見眩暈門)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暑症,方劑為: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去核十二枚)。用水七升,煮至三升,每次服一升,每日服三次。另外,六味湯、八味湯則用於眩暈症,四君子湯和六君子湯也都是常見的方劑。

人參養營湯(俱見中風門)

生脈散(見燥症門)

二母湯

知母,貝母(各等分)

水煎服。

獨何丸

何首烏(黑豆拌蒸)

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滾湯下四錢。

白話文:

人參養營湯,可以用來治療中風。

生脈散,可以用來治療燥症。

二母湯的成分是知母和貝母,兩者份量相同,用水煎服。

獨何丸的成分是黑豆拌蒸的何首烏,磨成粉末後,用煉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早上用滾水吞服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