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症會心錄》~ 卷上 (8)
卷上 (8)
1. 咳嗽
咳嗽一症。有外感內傷之分。有陰陽虛實之別。醫家症脈不察。混治誤人。而概以表散風寒之說。盡咳嗽之治法。合病家之意見者。比比皆是也。豈不有愧司命之責乎。夫外感之咳。因偶受風寒。由皮毛而入肺。其症或頭痛而身痛。或惡寒而發熱。或鼻塞而聲重。或鼻涕而氣急。
其脈或浮大而緊。或弦大而數。及素無積勞虛咳之症。而忽病咳不已者。即外感之症也。治法宜用甘梗湯升發肺氣。使邪從外達。疏通肌腠。使熱從表散。此治外感咳嗽之法也。第人生氣稟薄弱者居多。腎水不足者居半。肌表空虛。風邪易入。醫家不明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理。
白話文:
咳嗽一症,辨證施治
咳嗽這個病症,可以分為外感和內傷兩種。外感又可分為陰虛和陽虛、實證和虛證。有些醫生不善於辨別症狀和脈象,胡亂治療,誤導病人。他們只用表散風寒的說法,用治療所有咳嗽的方法,迎合病人自己的想法,這種情況十分常見。難道他們不感到愧對醫生的職責嗎?
外感咳嗽的原因是偶爾受了風寒,風寒從皮膚毛孔入侵肺部。其症狀可能是頭痛、身痛,或者惡寒發熱,或者鼻塞聲音沉重,或者流鼻涕呼吸急促。
脈象可能是浮大而緊,或者弦大而數。如果原本沒有積勞虛咳的症狀,突然就開始咳嗽不止,這也是外感咳嗽的症狀。
治療外感咳嗽,宜用甘梗湯等藥物升發肺氣,使邪氣從外排出,疏通肌膚腠理,使熱氣從體表散發出去。這就是治療外感咳嗽的方法。
然而,人生來氣稟薄弱者眾多,腎水不足者佔一半以上。肌表空虛,風邪容易侵入。醫生如果不明邪氣聚集的原因,不明白其氣虛的道理,就無法對症下藥。
非投麻桂羌芷。即用細辛荊防。嘗謂人曰。肺欲辛以辛瀉之。此內經之旨也。閉門留寇。寇欲出而無路。致穿窬而走。此醫家之忌也。於是堅執逐寇之法。久進表汗之劑。不知肺屬嬌臟。又屬燥金。升提則傷氣。辛香則耗液。咳血漸熱之症見。而往往症變虛損者多矣。故余治外感初咳。
先用甘桔湯數劑。即進六味湯加減。壯腎水以清肺熱。補正氣以退客邪。屢用屢效。萬舉萬當。非故與俗見相反。而嗜好滋補。亦為生人之性命起見耳。內傷之咳。凡肝腎陰虛於下。而木火刑金者。其症或灑寒而潮熱。或形瘦而容減。或痰多而帶血。或氣短而喉干。其脈或弦大而空。
白話文:
不服用麻黃、桂枝、羌活、芷草,而是用細辛和荊防。我曾對人說,肺喜辛,以辛味來瀉之,這是《內經》的精髓。閉門留寇,寇想出來卻無路,於是穿牆越壁而逃,這是醫家忌諱的。於是堅執驅逐寇邪的方法,長期服用發汗的藥物,卻不知道肺是嬌臟,又屬燥金,升提則傷氣,辛香則耗液,咳血漸熱的病症出現,而往往病症轉變為虛損者居多。因此,我治療外感初咳,先用甘桔湯數劑,然後再用六味湯加減,壯腎水以清肺熱,補正氣以退客邪,屢用屢效,萬舉萬當,並非故意與俗見相反,而偏好滋補,而是為了生命的起見。內傷的咳嗽,凡是肝腎陰虛於下,而木火刑金者,其症狀或寒熱交替,或形瘦容減,或痰多帶血,或氣短喉干,其脈象或弦大而空。
或弦細而數。及素有酒色勞傷之患。而漸致咳嗽日增者。即內傷勞損陰虧之症也。治法宜六味湯補陰斂陽。使肺氣充實。補水保元。使虛火歸根。此治陰虧咳嗽之法也。又有元陽下虧。而水冷金寒者。其症或畏寒而喘促。或嘔惡而泄瀉。或水泛而痰冷。或腹脹而食減。其脈或細澀而微。
或浮大而遲。及素有下元虛寒之患。而漸致咳嗽日甚者。即內傷陽虧勞損之症也。治法宜八味湯溫補真元。使生氣上布。填助真火。使陰寒冰消。此治陽虧咳嗽之法也。且內傷之咳。不獨肺金為病也。經謂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達舌本。所以肺金之虛。多由腎水之涸。
白話文:
如果咳嗽聲音細微且頻繁,加上原本就患有縱慾勞累損傷的病症,而且咳嗽逐漸加重,這就是內傷勞損,陰氣虧損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六味湯來滋補陰氣、收斂陽氣,讓肺氣充實,補充水分、保護元氣,使虛火歸於根本。這是治療陰氣虧損引起的咳嗽的方法。
還有一種情況是元陽下虧,水寒金冷,症狀表現為畏寒氣喘、嘔吐惡心、腹瀉、水腫、痰液冰冷、腹部脹滿、食慾減退,脈象可能細澀微弱,或者浮大遲緩。如果原本就患有下元虛寒的病症,而且咳嗽逐漸加重,這就是內傷陽氣虧損勞損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八味湯來溫補真元,使生氣上升佈散,補充真火,消除陰寒。這是治療陽氣虧損引起的咳嗽的方法。
此外,內傷引起的咳嗽,不只是肺金生病而已。經書中說,腎經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膈肌,進入肺臟,沿著喉嚨到達舌根。因此,肺金的虛弱,往往是由腎水枯竭所導致。
而腎與肺。又屬子母之臟。呼吸相應。金水相生。苟陰損於下。陽孤於上。肺苦於燥。不咳不已。是咳雖在肺。而根實在腎也。司命者。其可不兢兢耶。奈何近日庸工。每遇內傷之咳。惟投清金之藥以為穩當。及變症百出。始委之莫救。蓋不知肺受他人之侮。我又從而侮之。
肺金豈順王道之化乎。是以治咳而咳愈甚矣。雖然。更有說焉。脾為倉廩之官。後天之本。散精於肺。有生金之能。灌溉四旁。有益肺之力。若久咳而滋補無功。必須培養脾元。補母以及其子。先賢有言。補腎不如補脾。誠深知肺屬辛金。生於巳土。而歸脾四君之屬。所宜急進也。
白話文:
腎臟和肺臟是母子關係,互相影響,呼吸相通。金生水,如果腎臟陰氣受損,肺臟陽氣就會孤獨,導致肺部乾燥,咳嗽不止。雖然咳嗽症狀在肺部,但根源在腎臟。掌管生命的人,應該時刻警惕啊!最近很多庸醫遇到內傷咳嗽,只用清熱瀉火的藥物,以為萬無一失。等病情變化,才束手無策,後悔莫及。因為他們不懂得,肺部受到外邪侵襲,我們還要再傷害它,這樣下去,肺金怎麼能順應自然規律呢?所以,治療咳嗽反而讓咳嗽更嚴重了。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脾臟是後天之本,為人體提供營養,供給肺臟,滋養肺金,有益於肺臟。如果久咳不愈,單純滋補沒有效果,必須要調理脾臟,補益脾元,才能間接滋養肺臟。古人說「補腎不如補脾」,正是因為肺臟屬金,生於土,歸於脾臟,所以應該優先補益脾臟。
總之外感之咳。實中亦有虛。宜寓攻於補內。內傷之咳。虛中或挾實。宜補水兼清外感之咳。脈數易治。邪退則脈靜。內傷之咳。脈數難治。愈虛則愈數。至於疫後咳嗽。熱傷真陰也。瘧痢咳嗽。脾胃虧虛也。肺癰咳嗽。風寒外襲。積熱內發。而蓄有膿血也。肺痿咳嗽。金氣外泄。
肺臟內損。病劇衰靡也。瘡閉咳嗽。皮毛之毒。內攻肺臟。肺受毒害也。支飲咳嗽。脾胃生痰。肺失治節。而清肅不行也。脹滿咳嗽。土不制水。浸潰入肺。而關門不利也。哮喘咳嗽。內有夙根。痰塞肺竅。而太陰屢困也。乾咳無痰。氣不生精。精不化氣。而津液枯涸也。種種咳嗽之症多端。
白話文:
總之,外感引起的咳嗽,雖然屬於實證,但其中也可能伴隨虛證,因此治療時應該在攻邪的同時注重補益內虛。內傷引起的咳嗽,多是虛證,但也可能夾雜實證,治療應以補益為主,同時兼顧清熱解表。外感咳嗽的脈象通常比較快,比較容易治癒,邪氣退去後脈象就會恢復正常。內傷咳嗽的脈象也比較快,但難以治癒,虛弱程度越重,脈象就越快。
至於疫病之後的咳嗽,是熱邪傷損了陰液;瘧疾、痢疾引起的咳嗽,是脾胃虛弱;肺癰引起的咳嗽,是風寒外襲、內熱積聚,導致肺部蓄積膿血;肺痿引起的咳嗽,是肺氣外泄,肺臟受損,病情嚴重,身體虛弱;瘡瘍引起的咳嗽,是皮毛之毒入侵肺臟,導致肺部受損;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是脾胃生痰,肺氣失調,導致清氣不能下降;脹滿引起的咳嗽,是脾胃虛弱,水濕不能被脾土所制,浸潤肺臟,導致肺氣不能宣發;哮喘引起的咳嗽,是體內有先天的虛弱之根,痰液阻塞肺竅,導致太陰經氣受阻;乾咳無痰,是氣機不足,無法化生精氣,精氣不足又無法化生津液,導致津液枯竭。
咳嗽的症狀種類繁多,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辨證論治。
調治之法各異。而察色按脈。分別施治者。尤必以補元氣為上策也。嗟夫。內外之咳。無非金燥生癢。虛實有辨。豈容混亂而誤施。有內經咳嗽論在。學者其可不盡心會悟乎哉。
今日治咳嗽者。在外感亦僅得其半。孰知肺腎相關。己土生金之理。惟此能闡明其奧。
甘桔湯(見喘症門)
六味湯
八味湯(見審虛實門)
歸脾湯
四君子湯(見中風門)
白話文:
治療咳嗽的方法各有不同,觀察面色、把脈,辨證施治,尤其要以補益元氣為優先。唉,無論內咳外咳,都是因為金氣乾燥而引起癢癢的,虛實要分清楚,不能混淆而誤治。有《內經》咳嗽論在,學者們難道不應該用心去理解嗎?
現在治療咳嗽的人,就算遇到外感咳嗽,也只懂皮毛,哪知道肺腎互相依存,土生金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咳嗽的深層原因。
甘桔湯(見喘症門)
六味湯
八味湯(見審虛實門)
歸脾湯
四君子湯(見中風門)
2. 時氣咳嗽
今夫天之雜氣有各種。人之感受有重輕。其來也無時。其著也無方。有觸之者。各隨其氣而為諸病焉。如秋冬之交。咳嗽一症。遍於四方。延門合戶。眾人相同者。此皆時行之氣。即雜氣為病也。其初起惡寒發熱。咳嗽咽乾。鼻塞聲重。頭痛身痛。脈浮而數。或細而數。醫家守五運六氣之說。
謂此症為風寒所中。而用藥多不效。是亦不明氣之所至無時。所著無方。而混施誤人也。豈知寒熱之候。乃雜氣中之一種。較厲氣疫病為稍輕。認症不確。而治不合法。病安有不轉輕為重者哉。蓋肺屬太陰。居高位。而金體本燥。通腎氣而子母相生。惟腎陰素虧之輩。肺藏陰液必虛。
白話文:
如今,天地間的各種雜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人體受到這些雜氣的影響,程度也各有不同。雜氣到來沒有固定時間,影響人體也沒有特定部位,只要接觸到它,就會依其性質而引發各種疾病。
就拿秋冬之交的咳嗽來說,這種病症在各個地方都十分普遍,家家戶戶都有人患病,這都是因為季節流行的雜氣,也就是說,是雜氣導致了疾病。起初,患者會感到惡寒發熱,咳嗽咽喉乾燥,鼻塞聲音沉重,頭疼身體疼痛,脈搏浮而快速,或者細而快速。
有些醫生遵循五運六氣的理論,認為這種病症是風寒入侵所致,所以用藥往往沒有效果。他們沒有明白,雜氣到來沒有固定時間,影響人體也沒有特定部位,卻一味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藥,這是錯誤的做法。
他們不明白,寒熱的變化只是雜氣中的一種,比厲氣疫病還要輕微。由於辨症不準確,治療方法也不合適,所以病情很容易從輕微轉變為嚴重。
要知道,肺臟屬太陰,位於身體最高部位,金氣本性乾燥,與腎臟相通,彼此相生。但那些腎陰不足的人,肺臟儲藏的陰液必定虛弱。
堅剛之體。更多燥氣。加以秋冬令節。雨澤愆期。天之燥氣生而外入。肺之燥氣動而內發。兩相感召。熱則風生。肺金畏火。內則咳嗽之症見。肺主皮毛。外則寒熱之候作矣。治法甘桔湯加何首烏玉竹貝母黑豆枇杷葉麥冬桑葉丹皮地骨皮梨汁之屬。清肺熱而潤肺燥。俾外入之燥氣自解。
內發之燥氣自平。若不明寒熱咳嗽之由。混投辛溫發散之藥。將見肺愈燥而愈咳。肺愈咳而愈喘。是所謂火上添油者矣。如進前藥不應。則用六味湯除山萸加麥冬沙參童便梨汁之屬。壯水保金。益陰退熱。無不立效。如體素陽虛。則用六味湯加枸杞杜仲炙甘草胡桃肉之屬。甘潤養陰。
白話文:
體質強健的人容易燥熱,再加上秋冬季節,雨水稀少,天气的干燥之气容易从外部进入体内,肺部的燥热之气也会从内部爆发,两者互相影响,热气就容易引起风邪。肺属金,怕火,内在就会出现咳嗽症状,肺主皮毛,外在就会出现寒热交替的症状。治疗方法是使用甘桔汤,再加入何首乌、玉竹、贝母、黑豆、枇杷叶、麦冬、桑叶、丹皮、地骨皮、梨汁等,清肺热、润肺燥,使外来的燥气自然消解,内在的燥热之气自然平息。若不明确寒热咳嗽的原因,胡乱服用辛温发散的药物,只会让肺部更加干燥,咳嗽加重,甚至喘不过气来,这就是所谓的火上浇油。如果前面所述的药物无效,则可以使用六味汤,去掉山萸,加入麦冬、沙参、童便、梨汁等,滋补肾阴,益阴退热,效果显著。如果体质本身阳虚,则可以在六味汤中加入枸杞、杜仲、炙甘草、胡桃肉等,甘润养阴,效果更好。
甘溫養陽。方為兩全。倘素有咳血之患。哮咳之疾。及產後老人病人。而忽感此症。表散妄用。則無有不喪命者也。嘉言喻氏。謂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發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終。只以誤傳燥病為傷濕而解者。競以燥病為濕病。遂至經旨不明。今一以論之。而燥病之機。
了無余義。真獨開門戶。破千古之潰潰矣。夫天之燥氣入肺。金傷而受火刑。化剛為柔。燥極生癢。不咳不已。如以燥治燥。恬於操刃。曾不顧陰氣消亡之旨耶。內經曰。秋傷於燥。冬生咳嗽。又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司命者。其可不知天時人事之理。而徒泥於辛甘發散之法。
白話文:
甘溫養陽,治療方法要兩全其美。如果本來就患有咳血、哮喘或咳嗽,或是產婦、老人、病人突然染上這種病症,如果貿然使用散表的方法,就會導致死亡。嘉言喻氏說,秋季容易受燥氣傷害,導致上逆而咳,最終演變成痿厥。燥病的關鍵在於「燥」,一言以蔽之。但有些人誤把燥病當作傷濕來治療,把燥病當成濕病,導致經旨不明。現在我們統一論述,燥病的機理已無其他解釋,這才是真正開門破窗,打破千古以來的錯誤觀念。
天上的燥氣進入肺部,金氣受損而被火氣灼傷,剛強之氣轉變為柔弱之氣,燥氣極盛就容易產生癢感,不咳就難受。如果用燥熱的方法治療燥病,就好比拿刀自割,完全不顧陰氣消亡的道理。內經說:「秋傷於燥,冬生咳嗽」,又說:「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掌管生死的醫者,應該明白天時人事之理,而不應一味固執辛甘發散的方法。
竟禍人於反掌間哉。
言言是理。字字是法。軒岐復生。不過是矣。藏之金匱可也。
甘桔湯(見喘症門)
六味湯(見審虛實門)
白話文:
"災難無情,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每一句話都富含道理,每個字都是遵循的法則。即使黃帝和岐伯再世,也無法超過這些原則。將這些智慧藏在寶庫中就好了。
甘桔湯(見喘症門)
六味湯(見審虛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