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上) (1)

回本書目錄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上) (1)

1.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上)

梁‧華陽隱居,陶弘景撰

隱居曰: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時恙,一依五臟補瀉法例,服藥數劑,必使臟氣平和,乃可進修內視之道。不爾,五精不續,真一難守,不入真景也。服藥祛疾,雖系微事,亦初學之要領也。諸凡雜病,服藥汗吐後,邪氣雖難平,精氣被奪,致令五臟虛疲,當即據證服補湯數劑以補之。不然,時日久曠,或變為損證,則生死轉側耳。

謹鈄五臟虛實證候悉列於左,庶幾識別無誤焉。

白話文:

梁朝的華陽隱居者,陶弘景寫道,

隱居者說:所有追求長生不老的修道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疾病。或許有人有長期的痼疾,或者受到當時的疾病影響,都應按照五臟的補瀉方法來服用藥物,需服用數劑藥物,務必要讓五臟的功能恢復平衡,這樣才能進一步進行內視的修行。如果不這樣做,五臟精氣無法持續,守住真我將會困難重重,也就無法進入真正的境界。服用藥物去除疾病,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卻是初學者的關鍵要點。對於各種雜病,在使用發汗、催吐等療法後,即使邪氣不易完全清除,也會因為精氣被奪取,導致五臟虛弱疲憊,這時應立即根據病情服用補湯數劑來滋補。否則,若拖延時間過長,可能會演變成消耗性疾病,那生命就岌岌可危了。

謹慎地將五臟虛實的症狀全部列在下方,希望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辨識,避免誤解。

2. 辨肝臟病證文並方

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虛則目無所見,耳有所聞,心澹澹如人將捕之。氣逆則耳聾,頰腫,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中寒惡血在內,則善瘛,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裏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也。

小瀉肝湯

治肝實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迫急當有乾嘔者方:

枳實(熬),芍藥,生薑各三兩

上三味以清漿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瀉肝湯

治頭痛目赤,多恚怒,脅下支滿而痛,痛連少腹迫急無奈方:

枳實(熬),芍藥,甘草(炙),黃芩,大黃,生薑(切)各一兩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

小補肝湯

治心中恐疑,時多惡夢,氣上沖心,越汗出,頭目眩運者方:

桂枝,乾薑,五味子(各三兩),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蕷,當從)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兩半;中滿者,去棗;心中如饑者,還用棗;咳逆頭苦痛者,加細辛一兩半;四肢冷,小便難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補肝湯

治肝氣虛,其人恐懼不安,氣自少腹上沖咽,呃聲不止,頭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乾嘔不能食,脈弱而結者方:

桂枝,乾薑,五味子(各三兩),旋覆花,代赭石(燒,一方作牡丹皮,當從),竹葉(各一兩),大棗(十二個,去核,一方作薯蕷,;當從)

上七味,以水一斗,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

白話文:

[辨肝臟病症與治療方式]

如果肝臟虛弱,人會變得膽小恐懼;若是肝氣過盛,則容易發怒。

患有肝病的人,通常會感到兩側肋骨下方疼痛,且這種疼痛會延伸到下腹部。肝氣虛時,視力會減退,聽覺反而過敏,內心會有被追捕的恐慌感。如果肝氣逆流,可能會導致耳聾,或是臉頰腫脹。治療這種情況,應該調理肝經和膽經,排除體內的淤血。

若病源在於肝臟,則會感到兩側肋骨中間疼痛。若肝臟中有寒氣和惡血,會容易抽搐,並且可能出現週期性的腫脹。治療方法是刺激腳趾間的穴位來舒緩肋骨下的疼痛,補充足三里穴來溫暖胃部,去除耳朵旁邊的青色血管中的血液,以減輕抽搐。

陶氏指出,肝臟的健康在於散發。因此,古籍提到,應用辛香食物來補肝,酸味食物來疏肝。若肝氣太緊張,應食用甜食來緩解,以符合肝臟的本性,減少它的緊張。

小瀉肝湯

適用於肝氣實,兩側肋骨下疼痛,痛楚延伸至下腹部,伴有乾嘔的症狀。配方為:炒過的枳實,芍葯,生薑各三兩。以上三種藥材,加入清漿三升,煮至剩下一升,一次性服用。如果病情未改善,可再次服用。

大瀉肝湯

用於治療頭痛,眼睛紅,易怒,肋骨下脹滿且疼痛,痛楚延伸至下腹部,無法忍受的症狀。配方為:炒過的枳實,芍葯,炙甘草,黃芩,大黃,生薑各一兩。以上六種藥材,用水五升,煮至剩二升,溫熱後分二次服用。

小補肝湯

用於治療心中恐懼懷疑,經常做噩夢,氣上衝心,大量出汗,頭暈眼花的症狀。配方為:桂枝,乾薑,五味子各三兩,去核的棗十二枚。以上四種藥材,用水八升,煮至剩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如果心悸,可增加桂枝一兩半;如果胃部脹滿,去掉棗;如果心中飢餓,仍使用棗;如果咳嗽且頭痛,增加細辛一兩半;如果四肢冰冷,排尿困難,增加一枚炮製過的附子。

大補肝湯

適用於肝氣虛,病人恐懼不安,氣從下腹部上衝咽喉,呃逆不停,頭暈目眩,無法坐立,大量出汗,心跳加速,乾嘔無法進食,脈搏弱且不規則的症狀。配方為:桂枝,乾薑,五味子各三兩,旋覆花,代赭石(或牡丹皮),竹葉各一兩,去核的大棗十二個。以上七種藥材,用水十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夜晚一次。

3. 辨心臟病證文並方

心虛則悲不已,心實則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內痛,脅下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及舌下血者。其變,刺郤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中前,善悲,是眩仆,視有餘不足崦調之。經云:「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經云:「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小瀉心湯

治心中卒急痛,脅下支滿,氣逆攻膺背肩胛間,不可飲食食之反篤者方:

龍膽草,梔子(打,各三兩),戎鹽(如杏子大三枚,燒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少頃,得吐瘥。

大瀉心湯

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脅背胸支滿迫急,無可奈者方:

龍膽草,梔子(搗,各三兩),苦參,升麻(各二兩),豉(半升),戎鹽(如杏子大三枚)

上六味,服一升,當大吐,吐已必自瀉下,即瘥(一方無苦參,有通草二兩,當從)

小補心湯

治胸痹,心中痞滿,氣結在胸,時從脅下逆搶心,心痛無奈方:

栝蔞(一枚,搗),薤白(八兩),半夏(半升,洗去滑),厚朴(炙,二兩),桂枝(一兩)

上六味,以白漿一斗煮取四或,每服二或,日再。(一方有杏仁半升,無半夏,當從)

心胞氣實者,受外邪之動也,則胸脅支滿,眩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虛則血氣少,善悲,久不已,發癲仆。

小瀉心湯

治胸腹支滿,心中跳動不安者方:

黃連,黃芩,大黃(各三兩)

上三味,以麻沸湯三升,漬一食頃,絞去滓,頓。

大瀉心湯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懣,口中苦,舌上生瘡,面赤如新妝,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黃連,黃芩,芍藥(各三兩),乾薑(炮),甘草(炙),大黃(各一兩)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日二。

小補心湯

治血氣虛少,心中動悸,時悲泣,煩中,汗出,氣噫,脈結者方:

代赭石(燒赤,入酢漿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當從),旋覆花,竹葉(各二兩),豉(一兩,一方作山萸肉,當從)

上方四味,以不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怔驚不發者,加代赭石,為四兩半;煩熱汗出者,去豉,加竹葉至四兩半,身熱還用豉;心中窒痛心下痞滿者,加豉至四兩半;氣苦少者,加甘草三兩;心下痞滿者,去豉,加人參一兩半;胸中冷而多唾者,加乾薑一兩半;咽仲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兩半。

大補心湯

治心中虛煩,懊憹不發,怔忡如車馬驚,飲食無味,乾嘔,氣噫,時或多唾,其人脈結而微者方:

代赭石(燒赤,入酢頭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當從),旋覆花,竹葉(各三兩),豉(一方作山萸肉,當從),人參,甘草(炙),乾薑(各一兩)

白話文:

[對於心臟病症狀的辨識與治療方法]

如果心臟功能衰弱,你會感到無法停止的悲傷。相反的,若是心臟功能過度活躍,則可能出現不停的大笑。

心臟疾病通常會引起胸口內部疼痛,脅部下方感到脹滿,胸部、背部和肩膀之間疼痛,以及雙臂內側的疼痛。若心臟虛弱,則可能感受到胸、腹部、脅部下方以及腰部的連鎖性疼痛。治療應從手少陰、太陽經絡著手,包括舌下出血治療和特定穴道刺血療法。

心臟受邪氣影響,常見症狀為心前區疼痛,伴有悲傷情緒,嚴重時會出現眩暈、昏厥。治療需根據邪氣的盛衰來調整。

古文提到,心臟健康表現為柔軟。因此,鹹味的食物可以滋養心臟,苦味的食物則有助於排出心臟中的邪氣。如果心臟感覺鬆弛,可以吃些酸味食物來收斂。

【小瀉心湯】

針對突然的心臟劇烈疼痛,脅部下方脹滿,呼吸困難,影響到胸、背、肩胛之間,導致無法正常飲食的情況。此方由龍膽草、梔子、戎鹽等組成,以醋煮製後一次服用,不久後會有嘔吐反應,病情隨之好轉。

【大瀉心湯】

適用於突然的心腹劇烈疼痛,如被刀刺般,想吐卻又吐不出,想排便卻排不出,心臟周圍的區域感到壓迫難耐。此方包含龍膽草、梔子、苦參、升麻、豆豉、戎鹽等成分,服用後會引起大量嘔吐,接著排便,病情將會得到緩解。

【小補心湯】

適用於胸悶、心臟區塊有堵塞感,氣滯於胸,偶爾從脅部竄至心臟,心臟疼痛無法忍受的情況。此方由栝樓、薤白、半夏、厚朴、桂枝等組成,每日服用兩次。

心包氣實,易受外界邪氣影響,造成脅部脹滿、眩暈、面色潮紅、眼睛泛黃,且不停笑。心包氣虛,則血氣不足,容易悲傷,長時間不愈,可能導致癲狂或昏厥。

【小瀉心湯】

適用於胸腹脹滿,心臟跳動不安的情況。此方由黃連、黃芩、大黃組成,用熱水浸泡後服用。

【大瀉心湯】

適用於心臟跳動不安、胸悶、口苦、舌頭生瘡、面色潮紅、吐血、鼻血、下血的情況。此方由黃連、黃芩、白芍、炮薑、炙甘草、大黃組成,每日分兩次服用。

【小補心湯】

適用於血氣虛弱,心臟跳動不穩,時常悲泣,煩躁,出汗,嘔氣,脈搏結節的情況。此方由赭石、旋覆花、竹葉、豆豉組成,每日服用三次。

【大補心湯】

適用於心臟虛弱煩躁,無法舒緩,心跳加速如馬車驚駭,食慾不振,乾嘔,嘔氣,偶爾多痰,脈搏結節且微弱的情況。此方由赭石、旋覆花、竹葉、豆豉、人參、炙甘草、炮薑組成,每日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