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兒病本氣篇 (16)
兒病本氣篇 (16)
1. 兒病本氣篇
其有麻疹初病。誤服溫補,以至舌苔燥黃有底,口臭目閉,渴而能飲,二便全無,腹滿脈沉,此為實證。雖實而病原卻虛。細心審查腹部,如按之病人拒按,是有可下之物,宜大黃枳實玄明粉厚朴各五分或一錢,黃豆三錢微下之。如按腹部並不拒按,而脈實。亦可用少許,以消積滯。
如非咽痛,而發熱喘咳,渴能飲水。此熱必有底,舌苔必有白粉,或舌有黃苔。其渴而能飲,胃家必有可清的燥熱,可用生枳實小梔仁各數分,清去燥熱,發熱與咳嗽與渴皆愈。如脈不甚實者,須兼用山藥扁豆各一錢,以扶土氣,方不別生流弊。因小兒胃家燥熱,非小兒陽明燥金能病陽燥。
乃汗出生津,或誤服燥藥,傷津所致,其土氣仍是不足故也。如脈象沉實,或沉細有力,或右脈實於左脈,舌苔乾黃。山藥扁豆便不可用。
小兒三四日不解大便,卻無他病。此腸中津液不充之故,可用淡豆豉數分至一錢濃煎溫服,以通潤之,自然大便。不可用大黃,須有熱結實證,乃可用之。大黃傷中,中傷便更不下。曾治一七日小兒,食乳甚好,卻瀉稀水,中夾糞點,小便亦利。按其脈小而沉沉而有力,服大黃二分而愈。
其母懷孕時,好食胡椒,所以小兒七日,而內熱如此。此熱結實證也。熱結旁流故瀉稀水。
如偶遇感寒鼻塞,或停食不消,不必服藥。用熱手巾搓擦扇子骨中間背脊兩旁,暖臥即通,停食即消。須用力擦至肉下,作左升右降的擦法。人身臟腑,皆繫於脊,脊骨兩旁,為血管升降之總乾,榮衛升降之中樞。用熱手巾搓此處,榮衛流通,血管運行,脾胃即和。感寒與停食自愈。
或用蔥頭搗爛加麻油少許搓擦,忌風亦佳,老人停食不能用消食藥者,熱毛巾法最宜。
小兒咳吐多日、胸腹煽動、頭身發熱、手足厥冷、昏迷不食,百治不效,此危證也。方用燕子窩泥一塊,重約三兩,研細,生桐油半酒杯,將泥拌勻,上火炒熱,放地候溫。先將小兒臍眼,用棉花濺燒酒少許,略洗。用胡椒末一分,放肚臍眼中,人發蓋著。再將桐油泥包臍上。
二小時後,小兒掙動出汗,能食而愈。極驗之方也。或將小兒臥於無濕氣的地上,亦能得救。皆以中氣救中氣之意。
頭身發熱,手足厥冷,此為外熱內寒。昏迷不食,此為火逆中敗。咳吐而胸腹煽動,中氣將離根矣。胡椒大熱之性,能溫內寒。燕窩泥能補土氣。人發助元氣。桐油通氣也。此方用外治之法,溫下補土。中氣旋轉,火氣歸元,升降復舊,是以汗出而愈。如用內服之藥,不能下嚥。
下嚥亦必吐出。此證病氣盛於上,元氣虛於下,此方全由下治,由下而中,由中而上,全體活動,靈妙極矣。地面之際,宇宙的中氣極旺,而身受之,故亦得效。
白話文:
[兒病本氣篇]
如果小孩得了麻疹初期,誤用了溫補藥,導致舌苔乾燥發黃且厚重,口氣臭穢,眼睛閉著,口渴卻能喝水,大小便都排不出來,肚子脹滿,脈象沉重,這屬於實證。雖然是實證,但病因其實是身體虛弱。仔細檢查腹部,如果按壓時病人抗拒,表示肚子裡有可以瀉下的東西,應該使用大黃、枳實、玄明粉、厚朴各少許(約五分或一錢),黃豆三錢,稍微瀉下即可。如果按壓腹部並不抗拒,但脈象強實,也可以少量使用,以消除積滯。
如果不是因為咽喉疼痛而發燒、喘咳,口渴卻能喝水,這種熱一定有根源,舌苔一定會有白粉,或者舌頭上有黃苔。口渴又能喝水,表示胃裡一定有需要清除的燥熱,可以用生枳實、小梔仁各少許,來清除燥熱,發燒、咳嗽、口渴等症狀自然會好。如果脈象不是非常強實,則需要同時使用山藥、扁豆各一錢,來扶助脾胃之氣,避免產生其他問題。因為小兒胃部的燥熱,並非小兒本身陽明燥金之氣造成的病,而是因為流汗過多耗損津液,或是誤服燥熱藥物,損傷津液所致,根本還是脾胃之氣不足。如果脈象沉實、或者沉細但有力、或者右脈比左脈強,舌苔乾燥發黃,就不能使用山藥、扁豆。
小孩三四天沒有大便,但沒有其他疾病,這是因為腸道津液不足的緣故,可以使用淡豆豉少許(數分至一錢),濃煎溫服,來潤腸通便,自然就會排便。不可以用大黃,必須是有熱結的實證才能用。大黃會損傷中氣,中氣受損則更難排便。曾經治療過一個七天大的嬰兒,食慾很好,卻拉稀水,裡面夾雜糞便,小便也正常。按他的脈象小而沉且有力,服用大黃二分就好了。
這是因為他母親懷孕時喜歡吃胡椒,所以嬰兒七天大時,體內會有如此內熱。這屬於熱結實證。熱結導致旁流,所以才會拉稀水。
如果偶爾因為感冒而鼻塞,或者因為停食而消化不良,不必吃藥。可以用熱毛巾搓擦小孩背部兩側的肩胛骨中間,然後讓他暖和地睡著,鼻塞就會通暢,停食也會消化。必須用力搓擦到肌肉深處,做左升右降的搓法。人體臟腑都連在脊椎上,脊椎兩側是血管升降的總樞紐,也是營衛之氣升降的中心。用熱毛巾搓這裡,可以讓營衛之氣流通,血管運行,脾胃就會調和。感冒和停食自然會好。
也可以用搗爛的蔥頭加上少許麻油搓擦,忌風效果也很好。老年人停食不能用消食藥,熱毛巾法最適合。
如果小孩咳嗽嘔吐多日、胸腹煽動、頭身發熱、手腳冰冷、昏迷不吃東西,各種治療都無效,這是危險的病症。可以用燕子窩泥一塊(約三兩),研磨成細末,加上半杯生桐油,將泥攪拌均勻,放到火上炒熱,放涼至適溫。先用棉花沾少許燒酒,稍微清洗小孩的肚臍眼。然後將胡椒末一分放在肚臍眼裡,用頭髮蓋住。再把桐油泥包在肚臍上。
兩個小時後,小孩會掙扎、出汗,就能夠吃東西而痊癒。這是非常有效的方子。或者讓小孩躺在沒有濕氣的地面上,也能夠得救。這都是以中氣來救中氣的意思。
頭身發熱、手腳冰冷,這是外熱內寒的表現。昏迷不吃東西,這是火氣上逆、中氣衰敗。咳嗽嘔吐且胸腹煽動,是中氣將要脫離根源。胡椒大熱的性質,可以溫補體內的寒氣。燕窩泥能夠補益脾土之氣。人發可以幫助恢復元氣。桐油可以通暢氣機。這個方子採用外治的方法,溫補下焦和脾土。中氣恢復運轉,火氣回歸本源,升降功能恢復正常,所以才會出汗而痊癒。如果用內服藥,無法下嚥,即使嚥下去也會吐出來。這是因為病邪盛於上,而元氣虛於下,這個方子完全從下焦治療,由下而中,由中而上,全身氣機都活動起來,效果非常靈妙。地面是宇宙中氣最旺盛的地方,身體接觸地面,也能得到幫助,所以也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