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兒病本氣篇 (15)
兒病本氣篇 (15)
1. 兒病本氣篇
巴戟蓯蓉方,並治瘰鬁初起與耳流膿。耳流膿原理,瘰鬁原理,與痄腮同。腎肝不足於左,肺膽不足於右。右降無力,由於左升無力。治法欲潤降右方,必兼溫升左方,又必兼補中氣。古方篇酸棗仁湯,欲涼藥降膽經,先溫升肝經。亦圓運動之意義也。
此病如發於秋季,陽氣收斂,其脈必重按不虛,不似春令之脈重按虛微。可不用補肝腎之藥,只用花粉天冬橘皮杏仁炙草苡仁各一錢,便能消散,因只金氣燥結,收斂不能下達的關係,故潤燥開結而降肺氣,兼補中氣可也。如疹子發現於秋季,亦用此方。花粉天冬能清降金氣,秋季金氣當令,舒金氣以達木氣可也。
病在金不在木故也。去天冬加黃豆亦妥。黃豆亦滋潤之品。較天冬不傷中氣。天冬則潤肺燥,開燥結要藥。
小兒咬牙夜煩、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爛、便後下白物如熟藕粉,皆屬內熱。若服涼藥,必生他弊。方用白糖綠豆沙熱食,養胃益陰,其熱自平。此經驗最良之方也。內熱者,睡著後、飯後兩腮不發紅色。若睡著後、飯後兩腮發紅,左右不勻,是為內虛,須服十全大補丸三五分諸證乃愈。
睡著與飯後兩腮發紅者,睡著生相火,飯後則胃中生陽。相火與陽生而不能藏,則浮而出現於面。榮衛的氣血不足,中氣又虛,不能運化,不能使左右的榮衛升降調和,故左右的紅色偏多偏少也。平日面紅亦是中虛。
小兒陰虛,此先天稟賦使然。其脈沉而不起,澀而不滑,面無浮紅,鼻樑山根常現一線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於半夜哭叫,半夜哭叫,陰虛木燥也。此病如不預防早治,稍長易成虛勞。宜每天食蒸鴨蛋糕一個以補陰,久之血活陰生,身體必可轉和。並宜常服歸芍地黃丸數小粒,此丸善治一切陰虛諸病,比六味地黃丸活動,因歸芍能滋養木氣,升降肝膽二經之故。此丸並統治大人陰虛諸病。
小兒亦有實證。實在一部分,不在全體。如咽痛而兼渴喘,發熱,熱有根底,重按仍熱,只有昏睡,並無煩躁,或兼瀉黃沫,小便或長或短,是為麻杏石甘湯證。用生石膏杏仁泥炙甘草麻黃絨各五分,一服病癒即止。此證面色必不紅,脈必沉實,舌根舌中必有乾黃苔為據。診斷小兒病,總得以看舌苔為要。
萬不可不看明舌苔,隨便下藥。小兒哭泣不肯開口,務必用力拗開,以求得到診斷的徹底。麻疹誤服升散之藥,傷損津液,津傷熱起,亦有病成此證者。麻杏石甘湯即愈。麻黃杏仁以降肺氣,生石膏以清疏肺間積熱,炙草以補中氣也。
大便結燥,舌無黃苔,別無熱證,是為陰結。陰結者,陽氣不足,不能化生津液也。附桂地黃丸每服五分,補陰中之陽,陰陽合化自然津生而糞潤也。此病亦有獨參湯冷服而愈者,氣能生津也。大人亦如此。
白話文:
兒病本氣篇
巴戟蓯蓉方: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初期瘰癧(淋巴結核)和耳朵流膿。耳朵流膿、瘰癧和痄腮的病理原因其實是相同的。左邊的病症多是因為肝腎不足,右邊的病症則是肺膽不足。右邊的氣機下降無力,通常是因為左邊的氣機上升無力所導致。治療原則是,要潤降右邊的氣機,就必須同時溫升左邊的氣機,而且還需要補養中氣。古方酸棗仁湯的用意,也是先溫升肝經,然後再用涼藥降膽經,這也是圓運動的道理。
如果這個病發生在秋天,因為陽氣收斂,脈象按下去會覺得實在,不像春天時按下去會覺得虛軟。這種情況可以不用補肝腎的藥,只需要用花粉、天冬、橘皮、杏仁、炙甘草、薏仁各一錢,就可以讓病情消散。因為這是秋天金氣太過燥結,收斂卻不能下達的緣故,所以要潤燥開結,使肺氣下降,同時補養中氣就可以了。如果疹子也發生在秋天,也可以用這個方子。花粉和天冬可以清降金氣,因為秋天是金氣當令的季節,舒展開金氣就能使木氣順暢。
這個病主要在於金氣,而不是木氣的病變。可以去掉天冬,加上黃豆也是可以的,黃豆也是滋潤的食物,而且比天冬更不傷中氣。天冬則是潤肺燥,打開燥結的重要藥物。
小兒的內熱:小孩如果出現磨牙、夜間煩躁、夜啼、夜咳、小便多、大便稀爛、大便後排出像熟藕粉一樣的白色物體,都屬於內熱的表現。如果服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產生其他問題。可以用白糖綠豆沙熱食,這樣可以養胃滋陰,內熱自然就能平息。這是很有經驗的有效方法。內熱的小孩,睡著後、吃飯後兩頰不會發紅。如果睡著後、吃飯後兩頰發紅,而且左右兩邊紅的程度不一致,那就是內虛,需要服用少量十全大補丸,病情才能好轉。
兩頰發紅的原理:睡著的時候會產生相火,吃飯後胃中會產生陽氣。如果相火和陽氣產生後不能潛藏,就會浮到臉上。這是因為榮衛的氣血不足,中氣又虛,不能運化,無法使左右的榮衛氣機升降協調,所以兩頰紅的程度才會不一致。平常臉紅也是因為中氣虛弱。
小兒陰虛:有些小孩的陰虛是天生的。他們的脈象沉而無力,澀而滯滯不滑,臉上沒有浮紅,鼻樑山根常會出現一條青筋,大便不能每天一次,常常在半夜哭鬧,這都是陰虛導致木燥的表現。這種病如果不早點預防治療,長大後容易變成虛勞。可以每天吃一個蒸鴨蛋糕來補陰,久而久之,氣血活絡,陰液充足,身體自然就能轉好。同時可以常服歸芍地黃丸,這種藥丸善於治療各種陰虛疾病,比六味地黃丸的效果更好,因為歸芍能夠滋養木氣,升降肝膽二經。這種藥丸也適用於治療大人的陰虛疾病。
小兒的實證:小孩也有實證,但是實證通常是局部的,而不是全身性的。如果出現咽喉疼痛、口渴、氣喘、發熱,而且熱度很真實,按下去還是熱,只有昏睡,沒有煩躁,或者伴隨拉黃水,小便時長時短,這就是麻杏石甘湯證。可以用生石膏、杏仁泥、炙甘草、麻黃絨各五分,服用一次病就會痊癒。這種病的小孩臉色一定不紅,脈象一定是沉實的,舌根和舌中一定有乾黃苔。診斷小兒疾病,一定要看舌苔。
診斷的重點:千萬不能不看清楚舌苔就隨便用藥。如果小孩哭鬧不肯張開嘴,一定要用力掰開,才能得到徹底的診斷。麻疹如果誤服升散的藥物,會損傷津液,津液不足導致熱象產生,也可能出現麻杏石甘湯證。麻杏石甘湯就能治癒。麻黃和杏仁可以降肺氣,生石膏可以清除肺部的積熱,炙甘草可以補養中氣。
大便結燥:如果大便乾燥,但是舌頭沒有黃苔,也沒有其他熱證,那就是陰結。陰結是陽氣不足,不能產生津液所導致的。可以用附桂地黃丸,每次服用五分,補陰中的陽氣,陰陽調和自然就能產生津液,大便也就會潤滑。這種病也有單獨用人參湯冷服就能治癒的,因為氣可以產生津液。大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