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兒病本氣篇 (13)

回本書目錄

兒病本氣篇 (13)

1. 兒病本氣篇

西藏地方,小兒不病麻疹猩紅熱。因西藏地方雪大冰厚,大氣中陽氣封藏於土下水中,特別充足,木氣根本深固,不妄動而疏泄之故。

凡用四豆飲,脈細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長者,出汗者,去飯豆。服四豆飲後,脈轉旺而病未愈者,去飯豆再服。服四豆飲後,發煩者,或大便乾燥,或不大便者,去飯豆再服。因飯豆養中養木利水,兼補土傷津之故。黃豆黑豆養中養木,兼降膽經補津液。綠豆養中養木,兼清肺熱。

巴戟天四豆飲。如脈法不精辯證不明,誤用巴戟天,致將木火補起,變成滿腹熱邪,充塞肺家,為害不小。須脈微神敗色黯,右尺更微,乃可用之。麻疹最怕熱藥也。

冬令不寒而又聞雷之地,春木根氣傷損,小兒疹病發生之時,巴戟天之證乃多。此點切不可忽。春寒日久之地,或身體虛弱之兒,亦有巴戟天證也。如麻疹燒熱昏迷口渴,脈沉有力,舌上必有乾黃苔,此為胃間原有積熱。用四豆飲去飯豆加生枳實生梔子仁各三五分,以養木氣清胃熱為治。

此證如誤服巴戟必死,山藥亦不可用。社會習尚有服雞冠血者,多燒熱而死。亦與溫病誤服桂枝,下嚥即死之理相同。

小兒病猩紅熱與疹子皆兼咳嗽,皆不可用桑葉竹葉橘皮杏仁等等降肺疏肺之藥,以治咳嗽。用之病必加重。因皆木氣疏泄偏勝,金氣收斂衰退之病。金氣收斂衰退,再遇降肺疏肺之藥,肺氣更衰,疏泄更加,咳必更甚,中氣更壞之故。只須養木氣平疏泄,木氣一和,即不疏泄上衝,肺氣自降,咳自能止,不可忽也。

如欲用藥治咳,白菜心最佳,養肺降衝平和之品。

凡麻疹燒熱日加,唇焦舌乾,涼藥忌服。黃豆五十粒,煎濃湯下嚥即效。因燒熱至於唇焦舌乾,此上部津液乾枯之故。黃豆極能滋潤上焦各部津液,又能養中養木,故其效無比。此乃經過多少困難,始選得之方,最當重視。

凡小兒麻疹發熱,乃木氣疏泄之病,最忌升散之藥。世人用芫荽冬筍香菌煮服,以為比升麻葛根湯好,不知芫荽等物,散力不小,服下之後,更加津液乾枯,涕淚俱無,熱加聾啞,煩躁不寧,睡則警惕,食則吐出,脈轉細澀,遂成木氣拔根,熱並肺家之險症。悉宜黃豆五十粒巴戟天五分,濃煎溫服,以救之,下嚥即得睡汗出,津液復生,熱退進食,登時脈和而愈。此巴戟天將木氣的根氣回復之功,與黃豆潤肺養中和木之功,相助為理之效也。

小兒出疹,多先咳嗽,乾咳無痰,此木氣上衝,金氣失斂的現象。用黃豆五十粒白菜心一個煎服,其咳即止,疹病亦隨之不起,有疹者出亦順利。白菜心潤降肺氣,黃豆滋養木氣也。見咳即用此方,省事多矣。此方疹病初起,以至痊癒,日日服之,平安之至。疹病盛行之時,日服一劑,亦可預防。

白話文:

西藏地區的小孩子不容易得麻疹和猩紅熱,那是因為西藏地區積雪深厚、冰層很厚,大氣中的陽氣被封藏在土壤和水中,陽氣特別充足,木氣的根本深固,不會妄動而過度疏洩的緣故。

一般來說,使用四豆飲時,如果脈象細弱、體內津液不足、小便量多或是容易出汗的人,應該去掉方中的飯豆。如果服用四豆飲後,脈象變得有力但病情沒有好轉,也應該去掉飯豆再服。如果服用四豆飲後出現煩躁不安、大便乾燥或是排不出大便的情況,也應該去掉飯豆再服。因為飯豆具有滋養中焦、養木氣、利水的作用,同時也會損耗土氣、傷及津液。黃豆和黑豆具有滋養中焦、養木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降低膽經的火氣、補充津液。綠豆具有滋養中焦、養木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清除肺部的熱氣。

使用巴戟天四豆飲時,如果對脈象的判斷不夠精確,辨證不明確,誤用巴戟天,會將木火之氣補起來,導致腹部充滿熱邪,充斥在肺部,危害不小。必須是脈象微弱、精神萎靡、臉色黯淡,尤其是右尺部位的脈象更加微弱時,才可以使用巴戟天。麻疹最怕溫熱的藥物。

在冬季不寒冷而且又經常打雷的地方,春天的木氣根基會受到損傷,小孩子容易在此時發生疹病,這時比較容易出現需要用到巴戟天的情況,這一點千萬不能忽視。在春天寒冷時間較長的地方,或是身體虛弱的小孩,也可能會出現需要使用巴戟天的情況。如果麻疹發燒導致昏迷、口渴,脈象沉而有力,舌頭上一定會有乾燥的黃苔,這是因為胃裡原本就有積熱。可以使用四豆飲,去掉飯豆,加入枳實和梔子仁各少許,來達到滋養木氣、清除胃熱的目的。

如果這種情況誤用巴戟天,一定會死亡,山藥也不可以使用。社會上流行服用雞冠血的習慣,大多會因為發燒而死亡,這和溫病誤服桂枝,吞下就死的道理相同。

小孩子患猩紅熱和麻疹時,常常會伴隨咳嗽,這些情況都不可以使用桑葉、竹葉、橘皮、杏仁等等疏散肺氣、降低肺氣的藥物來治療咳嗽,使用這些藥物會使病情加重。因為這些疾病都是木氣疏泄過度、金氣收斂衰退的病症。金氣收斂衰退,如果再使用疏散肺氣、降低肺氣的藥物,會使肺氣更加衰弱,疏泄的情況更加嚴重,咳嗽會更加劇烈,中氣也會更加敗壞。只需要滋養木氣、平息過度的疏泄,當木氣調和時,就不會過度疏泄上衝,肺氣自然下降,咳嗽自然會停止,這一點千萬不能忽視。

如果要用藥物治療咳嗽,白菜心是最好的選擇,它具有滋養肺氣、降低上逆之氣、性質平和的功效。

一般來說,麻疹發燒越來越嚴重,嘴唇乾裂、舌頭乾燥時,忌用寒涼的藥物。可以用黃豆五十粒,煎煮成濃湯服用,效果很好。因為發燒導致嘴唇乾裂、舌頭乾燥,這是上部的津液乾枯的緣故。黃豆極其能夠滋潤上焦的各個部位,又能滋養中焦和木氣,所以效果非常好。這個方子是經過很多困難才選出來的,應該特別重視。

小孩子患麻疹發燒,是木氣過度疏泄的病症,最忌諱使用升散的藥物。世俗上有人使用芫荽、冬筍、香菇煮水服用,認為比升麻葛根湯好,殊不知芫荽等物,散發的力量不小,服用之後,更加耗損津液,導致沒有鼻涕、沒有眼淚,發燒加重、耳聾、失聲、煩躁不安、睡覺時驚醒、吃東西就吐出來,脈象變得細澀,最後會發展成木氣枯竭、熱邪侵犯肺部的危險症狀。應該立即使用黃豆五十粒、巴戟天五分,煎煮成濃湯溫服,來救治,服藥後馬上就能睡著、出汗,津液恢復、退燒、進食,很快脈象就會平和而痊癒。這是因為巴戟天具有恢復木氣根基的作用,黃豆則具有潤肺、滋養中焦和木氣的功效,兩者共同作用的效果。

小孩子出疹子,大多會先咳嗽,乾咳沒有痰,這是木氣上衝、金氣失去收斂功能的現象。可以用黃豆五十粒、白菜心一個煎煮服用,咳嗽就會停止,疹子也不會發作,如果已經發疹子,也會比較順利地發出來。白菜心具有潤降肺氣的功效,黃豆具有滋養木氣的功效。看到咳嗽就使用這個方子,能省去很多麻煩。這個方子從疹子初期到痊癒都可以每天服用,非常安全。在疹病流行的時候,每天服用一劑,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