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兒病本氣篇 (7)

回本書目錄

兒病本氣篇 (7)

1. 兒病本氣篇

木虛木旺木枯,只是一事。虛生風則旺,疏泄傷津則枯。

①,「酸棗皮」:似應為「萸肉」。

冬春之交,小兒面紅身癢。冬春之交,陽氣發動,小兒中氣不足,陽動於下,遂越於外。紅與癢皆陽氣外越,宜補中氣以回陽氣,紅自退癢自止。冰糖糯米粥極效。若誤認為火而用涼藥,即成大禍。服涼藥後若腹瀉者,多發熱而死。而宜涼藥之病,面不紅身不癢。大人亦然。

小兒耳病流膿,耳心痛,方用桂附地黃丸五分至一錢煎服。此乃腎氣虛膽經不降之故。日久不愈,身體即日漸虛弱也,若誤服涼藥即壞。耳前後腫項不活動者,加益母草一分,若癢者,龍井茶一二分以清膽熱。

小兒耳內流膿或痛,由於膽經不降,韭菜汁滴耳內,連滴數次亦愈。韭菜汁溫降膽經也。此病須看膿清膿稠,膿清為寒,濃稠為熱。桂附地黃丸與韭菜汁,乃膿之清者。如濃稠者,山藥扁豆各一錢天花粉生甘草綠薄荷各三分,煎服最效。清降肺膽胃之熱也。雖熱亦須用山藥扁豆以補中,以肺膽胃上逆乃中虛之故。

但用清熱為治者,必小兒體氣充足,大便三日一次,面無浮紅之色,乃可用之。若大便不實,面色浮紅,則桂附地黃丸韭菜汁為合。不僅此一病為然,一切病證治法,皆可類推。韭菜溫補木氣藥。小兒耳流膿與下文痄腮原則相同,可用痄腮方亦效。

耳痛,睡醒痛減為虛,痛不減為實,膽熱實也。淡豆豉湯或一味黃豆湯,以清膽熱為治,不可用涼藥。凡病睡醒病不減或稍加皆熱實,病減皆中虛陽虛。不止小兒耳痛如此,凡病皆如此。膽熱雖實,亦宜用豆類,膽熱上逆中亦虛也。

目珠紅痛,憑脈為治。脈輕按盛,重按微,此為中寒心熱。方用乾薑五分炒梔仁五分,乾薑以溫中寒,梔仁以清心熱。此目珠紅色,必鮮明而浮。若目珠紅色,沉而不浮暗而不鮮,其脈必輕按少重按強,且現滯澀之象,此為濕熱之證。方用梔仁金銀花各五分至一錢,薄荷荊芥各五分,木通五分,梔花以清熱,薄荷荊芥以散滯,木通以去濕,服一劑而脈漸起,澀漸通,薄荷荊芥減半再服。

凡目病治法,是為兩大原則,醫家見紅,便用涼藥,不論中寒與否,將目病治重,皆不知有用乾薑的原則之故。尋常目珠脹痛,黃豆一把養木即愈。此目病治法,大人亦係如此。如果氣實熱實脈實的熱症,梔花一方多服即效。且不可誤服黃連石膏致生流弊。凡立夏前後目珠紅痛,脈弦不舒,歸芍地黃丸一錢以養木即愈,時令的木氣衰退之故。

小兒眼角肉多,先天不足。

凡小兒幼童,當小寒大寒之間,身體倦怠,均宜服桂附地黃丸五分至一錢,其脈必虛浮,或微少模糊。服散藥涼藥即壞。此木氣欲動,陽根不足。前人春行夏補之說,夏補固宜,春不可行也。乃王叔和伏寒變溫之說,誤後人也。詳溫病篇。冬季不冷之年,此病最多。大人體虛,亦多此證。蒸豬腰食亦佳。豬腰前人謂為性寒,事實上溫補也。

白話文:

兒病本氣篇

木氣虛弱、旺盛、枯竭,其實都是同一件事。虛弱會導致風邪產生,旺盛是因為疏泄功能失常,耗損津液就會導致枯竭。

① 「酸棗皮」:這裡應該是指「萸肉」。

冬春交替之際,有些小孩會出現臉色發紅、身體發癢的症狀。這是因為冬春交替時,陽氣開始升發,而小孩的中氣不足,導致陽氣向下移動,進而浮於體表。臉紅和發癢都是陽氣外散的表現,應該補益中氣,使陽氣回歸正常,這樣臉紅自然會消退,發癢也會停止。吃冰糖糯米粥效果很好。如果誤以為是火氣而使用寒涼藥物,就會造成大禍。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後出現腹瀉,通常會發高燒而死。而適合服用寒涼藥物的病症,臉色不會發紅,身體也不會發癢。大人也是一樣。

小孩耳朵流膿、耳朵裡面痛,可以用桂附地黃丸五分到一錢煎服。這是因為腎氣虛弱,導致膽經無法正常下降所引起的。如果長時間沒有好轉,身體就會越來越虛弱,如果誤服寒涼藥物就會更加糟糕。如果耳朵前後腫脹,脖子活動不靈活,可以加入益母草一分;如果發癢,可以加入龍井茶一到二分來清除膽經的熱。

小孩耳朵流膿或疼痛,是因為膽經無法正常下降。可以用韭菜汁滴入耳朵,連續滴幾次就會好轉。韭菜汁有溫降膽經的作用。這種病需要觀察膿液的清澈程度,如果膿液清稀,屬於寒症;如果膿液濃稠,屬於熱症。桂附地黃丸和韭菜汁適用於膿液清稀的症狀。如果膿液濃稠,可以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天花粉、生甘草、綠薄荷各三分,煎服效果最好。這樣可以清降肺、膽、胃的熱。即使是熱症,也需要使用山藥、扁豆來補益中氣,因為肺、膽、胃的氣逆,都是因為中氣虛弱引起的。

如果使用清熱藥物來治療,必須是小孩體質強健,大便三天才一次,臉色沒有浮紅的表現,才可以採用。如果大便不成形,臉色浮紅,就應該使用桂附地黃丸和韭菜汁。不只是這種病,所有疾病的治療方法都可以以此類推。韭菜是溫補木氣的藥物。小孩耳朵流膿和下文提到的痄腮,治療原則相同,可以用治療痄腮的藥方,效果也很好。

耳朵痛,睡醒後疼痛減輕是虛症,疼痛沒有減輕是實症,屬於膽經有實熱。可以用淡豆豉湯或單用黃豆煮湯來清膽熱,不可以服用寒涼藥物。凡是疾病睡醒後沒有減輕或者稍微加重的,都屬於熱實症;睡醒後減輕的,都屬於中虛陽虛症。不只是小孩耳朵痛這樣,所有疾病都一樣。膽熱雖然是實症,也應該使用豆類藥物,因為膽熱上逆也是因為中氣虛弱引起的。

眼睛紅腫疼痛,要根據脈象來判斷治療方法。如果輕按脈象洪盛,重按脈象微弱,這是中寒導致心熱。可以用乾薑五分、炒梔仁五分,乾薑用來溫補中寒,梔仁用來清除心熱。這種眼睛紅腫的顏色,一定是鮮明而浮於表面的。如果眼睛紅腫的顏色,是沉暗而不鮮明的,脈象一定是輕按弱而重按強,並且有滯澀的現象,這是濕熱的表現。可以用梔仁、金銀花各五分到一錢,薄荷、荊芥各五分,木通五分。梔仁用來清熱,薄荷、荊芥用來疏散氣滯,木通用來去除濕氣。服用一劑後,脈象會逐漸好轉,滯澀感也會逐漸消失,之後薄荷、荊芥減半再次服用。

治療眼睛疾病的原則有兩種,醫生看到眼睛紅腫,就使用寒涼藥物,不論是否中寒,都會使病情加重,都是因為不知道要使用乾薑的原則。一般的眼睛脹痛,用一把黃豆來滋養木氣就會痊癒。這種治療眼睛疾病的方法,大人也是一樣。如果是氣實熱實脈實的熱症,多服用梔花一方就會有效。千萬不可以誤服黃連、石膏,導致不良後果。凡是在立夏前後出現眼睛紅腫疼痛,脈象弦硬不舒展的,可以用歸芍地黃丸一錢來滋養木氣就會好轉,這是因為時令的木氣衰退所導致的。

小孩眼角出現贅肉,是先天不足的表現。

凡是幼童在小寒、大寒之間,身體感到疲倦無力,都應該服用桂附地黃丸五分到一錢。這種情況下脈象一定是虛浮,或者微弱模糊。服用散藥或寒涼藥物就會使病情惡化。這是因為木氣想要升發,但陽氣的根本不足。前人所說的春季要進行夏季的補養,夏季補養固然適合,春季卻不應該這樣。王叔和提出的伏寒變溫的說法,誤導了後人。詳情可以參考溫病篇。冬天不冷的年份,這種情況最常見。大人體質虛弱的,也容易出現這種症狀。吃蒸豬腰也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前人說豬腰性寒,但事實上它有溫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