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兒病本氣篇 (6)
兒病本氣篇 (6)
1. 兒病本氣篇
小兒急驚風。無病忽然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口眼歪斜,為急驚。急驚為熱,慢驚為寒。熱不可用涼藥,寒不可用熱藥。相火不降,熱傷津液,肝膽二經,升降不和,則成急驚。可用四豆飲,養中生津以和木氣,熱退驚病自愈。如用涼藥清熱,通藥散風,中氣與相火受傷,必生他弊。
更有妄用攻藥下藥者,便成生死問題矣。此熱不可用涼藥之事實也。寒何以不可用熱藥,因慢驚之來,必因病久食減,木旺土虛。此時肝脾津液,業已枯竭,腸胃腠理必有積滯,燥熱之藥,不能健脾,反以橫肝。宜用扁豆山藥各一錢以代術草,用巴戟天淫羊藿各五分以代桂附,歸芍各三分以養肝臟,清木熱,神麯厚朴橘皮各三分,以去滯開胃。土復木和,自然病癒。
此寒不可用熱藥之事實也。其有果因驚駭成病者,可用腎氣丸五分加虎眼睛一分,調服即愈。或單虎眼睛,因肝膽素弱,然後不勝驚駭耳。虎秉造化木氣,眼睛又為木氣結晶。其治真驚者,補木氣也。一切重墜鎮驚之藥,皆破壞圓運動之藥,千萬不可入口。如無虎眼,虎膠亦可。
前人謂虎屬金氣,非是。冬至後虎始交,木氣動也。虎嘯生風,木氣動也。
前人治慢驚,用附子理中地黃湯。土木雙調,功效無比。木枯克土,金逆火散,乃成慢驚。附子理中湯補火土,地黃湯潤金木,各適其宜,交相為用。亦與本書古方下篇所列理中湯加阿膠治癒各病,同一意義。慢驚不可用燥熱藥,附子理中地黃湯,則溫而潤之藥也。加益母草神麯各二分,以活潑氣機,慢驚之法備矣。
附子理中地黃湯,係附子理中湯,與六味地黃湯二方合併用。可改用附子理中丸五分,六味地黃丸一錢。益母草一分,神麯二分煎水調服。附子溫水寒,地黃潤木燥,山藥補金氣之虛而助收斂,丹皮清木氣之熱而平疏泄,茯苓澤瀉除濕扶土,酸棗皮①斂陽溫肝,此亦腎氣丸之法。乾薑白朮黨參炙草以溫運中宮,益母神麯去滯,使整個圓運動之氣機,旋轉升降。
法則周密,功效神速,慢驚之妙方也。有將此方加黃耆當歸者,功效反而減少,且加腫脹熱黃等現象。此不可不作徹底解說。縱黃耆補氣當歸補血,人皆知之。虛勞之病,血氣皆虛。治虛之法,以降肺膽收相火以運中氣為主。中宮建運,血氣自生。黃耆性升,當歸性散,適與肺收膽降二義相反。
故服後腫脹熱黃,皆相火被升被散現象。仲景黃耆建中湯,黃耆只有芍藥六分之一,仍是降多升少之法。後人用黃耆分兩極重,謂黃耆少則無力,服後病加,乃不悟黃耆偏升之過,比比然也。附子理中湯,即古方篇理中湯加附子,地黃湯即腎氣丸去桂附。如冬令不聞雷聲而又寒冷之地,大氣陽足,附子慎用。
白話文:
小兒的急驚風,通常是沒有明顯病因,突然間兩眼向上翻,手腳抽搐,嘴巴和眼睛歪斜,這就是急驚風。急驚風屬於熱證,慢驚風屬於寒證。熱證不能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寒證也不能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這是因為相火沒有下降,導致熱邪傷害津液,使得肝膽兩經的氣機升降失調,就會形成急驚風。可以用四豆飲,來滋養中焦,產生津液,調和肝木之氣,等熱邪消退後,驚風的症狀自然就會痊癒。如果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清熱,或者使用通利散風的藥物,反而會損傷中氣和相火,導致其他的病變。
更有人胡亂使用攻下或瀉下的藥物,就會造成生死攸關的嚴重問題。這就是熱證不能用寒涼藥物的事實。那麼為什麼寒證也不能用溫熱藥物呢?因為慢驚風的發生,通常是因為生病很久,食慾減退,導致肝木過旺,脾土虛弱。這個時候肝脾的津液已經枯竭,腸胃的腠理一定有積滯,而燥熱的藥物不能健脾,反而會使肝氣更加橫逆。所以應該用扁豆和山藥各一錢來代替白朮和甘草,用巴戟天和淫羊藿各五分來代替桂枝和附子,用當歸和白芍各三分來滋養肝臟,清泄肝木之熱,再用神麯、厚朴和橘皮各三分,來消除積滯、開胃健脾。當脾土恢復,肝木調和之後,自然就會痊癒。
這就是寒證不能用溫熱藥物的事實。如果確實是因為受到驚嚇而發病的,可以用腎氣丸五分加上虎眼睛一分來調服,就能痊癒。或者單獨使用虎眼睛也可以,這是因為患者的肝膽本來就虛弱,所以才經不起驚嚇。老虎秉承天地自然的木氣,而眼睛又是木氣的精華所在。它治療真驚的原理,是補益木氣。一切重墜鎮驚的藥物,都是破壞人體圓運動的藥物,千萬不能服用。如果沒有虎眼睛,虎膠也可以代替。
以前的人認為老虎屬金氣,這是錯誤的。冬至之後老虎才開始交配,這是因為木氣開始活動的緣故。老虎的吼叫可以生風,也是因為木氣在活動。
以前的人治療慢驚風,使用附子理中地黃湯。這種藥物可以同時調理脾土和肝木,效果非常好。當木氣枯竭而克制脾土,金氣逆亂而導致火氣耗散,就會形成慢驚風。附子理中湯可以補益火土,地黃湯可以滋潤金木,各自發揮作用,相互配合使用。這和本書古方篇所記載的理中湯加阿膠治療各種疾病的原理是一樣的。慢驚風不能使用燥熱的藥物,而附子理中地黃湯則屬於溫潤的藥物。再加入益母草和神麯各二分,來活潑氣機,這樣治療慢驚風的方法就完備了。
附子理中地黃湯,實際上是附子理中湯和六味地黃湯這兩個方劑合併使用。也可以改用附子理中丸五分,加上六味地黃丸一錢,再用益母草一分、神麯二分煎水調服。附子可以溫水寒,地黃可以滋潤木燥,山藥可以補益金氣的虛弱,並幫助收斂,丹皮可以清除木氣的熱邪,並平息疏泄,茯苓和澤瀉可以去除濕氣、扶助脾土,酸棗皮可以收斂陽氣、溫養肝臟,這也是腎氣丸的用法。乾薑、白朮、黨參和炙甘草可以溫運中宮,益母草和神麯可以去除積滯,使整個圓運動的氣機,能夠旋轉升降。
這種方法法則嚴密,功效神速,是治療慢驚風的絕妙良方。有人把這個方子加上黃耆和當歸,反而會降低療效,而且會出現腫脹、發熱、黃疸等現象。這個道理必須徹底解釋清楚。雖然黃耆可以補氣,當歸可以補血,這是眾所周知的。但虛勞的病症,是血氣都虛弱。治療虛勞的方法,應該以降肺膽、收相火、運中氣為主。只要中宮的運化功能正常,血氣自然就會產生。黃耆的藥性是升提的,當歸的藥性是發散的,這和肺氣收斂、膽氣下降的原則相反。
所以服用後出現的腫脹、發熱、黃疸等現象,都是相火被升散的表現。仲景的黃耆建中湯,黃耆的用量只有芍藥的六分之一,仍然是下降多於升提的方法。後人使用黃耆的劑量非常重,認為黃耆用量少就沒有效果,服藥後病情反而加重,卻沒有明白這是因為黃耆過於升提的緣故,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附子理中湯,就是古方篇的理中湯加上附子,而地黃湯就是腎氣丸去掉桂枝和附子。如果在冬天聽不到雷聲,而且又非常寒冷的地方,說明大自然的陽氣充足,這時使用附子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