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2)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2)
1.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分離的輕病輕,分離的重病重。全分離則有陽無陰,或有陰無陽,中氣消滅,而人死。少陽經之經字,則指經絡的經氣而言也。
本篇分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以明榮衛病臟腑病與少陽經病之本體。中篇以盡其蘊。下篇以通其變。所謂本體者,榮衛主表,用汗法之病,臟腑主裏,臟用溫法腑用下法之病,少陽經主半表半裏,用和解法之病是也。凡原文之屬於榮衛臟腑與少陽經本體各病各章,列為上篇,凡原文之屬於本體而事實較復各章,列為中篇。凡原文之由本體發生種種變化各章,列為下篇。
如學彩色繪畫之法,先認識五種未經攙和之本色,然後可求知攙和之各樣雜色。認識上篇,然後能認識中篇,認識上篇中篇,然後能認識下篇。歷來注傷寒論之家,都如繭縛之艱晦,此篇讀法,有如鳥瞰之明白。只須用以前讀傷寒論十分之一的腦力,便能整個澈底瞭解。如欲讀此篇,須先讀原理篇處方篇方能瞭解。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凡發熱,先惡寒。此一章,論榮衛病提綱。凡原文稱太陽病,皆榮衛病。)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緩有虛象。中字作傷字解,言衛氣為風所傷也。風性疏泄傷衛,衛傷則榮病。)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此發熱亦先惡寒。)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寸脈為陽,尺脈為陰。浮弱,熱汗,鼻鳴乾嘔,皆榮氣鬰而疏泄之事。疏泄傷陰。)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熱在肌,故曰解肌。桂枝湯收斂之劑。脈緊無汗,收斂之病。故不可與。以上四章,論榮病。)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緊乃閉斂之象,緩乃疏泄之象,是相對的。寒性收斂傷榮,榮傷則衛病。)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榮降於膽,膽逆則嘔。衛降於肺,肺逆則喘。衛病閉斂,故頭項強痛之外,又加腰痛骨痛。以上二章,論衛病。)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言有表證,總宜汗解。弱脈津液傷,故宜桂枝湯。)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數有緊象,故宜麻黃湯。)
欲自解者,心當先煩,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自解者,不服藥而解,陽鬰後通,先煩而解。以上三章,總結上文。)
白話文:
疾病有輕重之分,輕的病就表現得輕微,重的病就表現得嚴重。如果陰陽完全分離,就會出現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或者只有陰氣而沒有陽氣的情況,導致體內中氣消散,人就會死亡。這裡提到的少陽經的「經」字,指的是經絡中的經氣。
這篇文章分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主要闡述榮衛病、臟腑病和少陽經病的本質。中篇深入探討這些病症的內在含義。下篇則說明這些病症可能產生的各種變化。所謂的「本質」,指的是榮衛主外表,用發汗方法治療的疾病;臟腑主內部,臟病用溫補方法治療,腑病用瀉下方法治療;而少陽經則處於半表半裡之間,用和解的方法治療。凡是原文中屬於榮衛、臟腑和少陽經本質的各種疾病章節,都歸在上篇。凡是原文中屬於本質但情況較複雜的章節,則歸在中篇。凡是原文中由本質發展出各種變化的章節,則歸在下篇。
這就像學習繪畫一樣,要先認識沒有混合的五種基本顏色,才能了解混合後產生的各種雜色。先認識上篇,才能理解中篇,認識了上篇和中篇,才能理解下篇。歷來註解《傷寒論》的學者,都像被蠶繭束縛一樣艱澀難懂,而這篇讀法,就像鳥瞰一樣清晰明瞭。只要用以前讀《傷寒論》十分之一的腦力,就能夠完全徹底地理解它。如果要讀這篇文章,必須先讀過原理篇和處方篇才能理解。
太陽病的主要症狀是:脈象浮,頭部和頸項僵硬疼痛,並且怕冷。(凡是發熱,都會先出現怕冷。這一章討論的是榮衛病的綱領。凡是原文中說的太陽病,都是榮衛病。)
太陽病,出現發熱、出汗、怕風、脈象緩和的,稱為中風。(脈緩有虛弱的現象。「中」字在這裡作「傷」字解釋,意思是衛氣被風邪所傷。風邪的性質是疏泄,會損傷衛氣,衛氣受損則會影響到榮。)
太陽病,出現頭痛、發熱、出汗、怕風的,可以用桂枝湯治療。(這裡的發熱也是先出現怕冷。)
太陽中風,表現為陽氣浮盛而陰氣虛弱。陽氣浮盛,所以會發熱;陰氣虛弱,所以會出汗。輕微怕冷,微微怕風,陣陣發熱,鼻塞、乾嘔的,可以用桂枝湯治療。(寸脈代表陽氣,尺脈代表陰氣。脈象浮弱、發熱出汗、鼻鳴乾嘔,都是榮氣鬱積而疏泄的表現。疏泄會損傷陰氣。)
桂枝本來是用來解除肌肉的,如果病人脈象浮緊、發熱卻不出汗的,就不能使用桂枝湯。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不要用錯了。(熱在肌肉,所以說是解除肌肉的。桂枝湯是收斂的藥劑。脈象緊而且無汗,是收斂的病症,所以不能用桂枝湯。以上四章,討論的是榮病。)
太陽病,有的已經發熱,有的還沒發熱,但一定會怕冷,身體疼痛,想嘔吐,脈象陰陽都緊的,稱為傷寒。(脈緊是閉藏收斂的表現,脈緩是疏泄的表現,兩者是相對的。寒邪的性質是收斂,會損傷榮,榮受損則會影響到衛。)
太陽病,出現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關節疼痛、怕冷無汗、氣喘的,可以用麻黃湯治療。(榮氣下行到膽,膽氣上逆就會嘔吐。衛氣下行到肺,肺氣上逆就會氣喘。衛病閉藏收斂,所以除了頭項僵硬疼痛,還會出現腰痛和關節痛。以上兩章,討論的是衛病。)
太陽病,外在症狀還沒有解除,脈象浮弱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可以用桂枝湯。(這裡說的是有表證,總體來說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脈象虛弱說明津液受損,所以應該用桂枝湯。)
脈象浮的,說明病在表,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用麻黃湯。脈象浮而且快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用麻黃湯。(脈數有脈緊的傾向,所以可以用麻黃湯。)
如果病要自己痊癒,心裡會先感到煩躁,然後出汗而解。如何知道?脈象浮,所以知道會出汗而解。(自癒是指不吃藥而自己好轉,陽氣鬱積之後暢通,會先感到煩躁然後痊癒。以上三章,總結了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