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1)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1)
1.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初不料我中醫方藥祖本的傷寒論的本身眞相,自古到今,未曾明白示人以整個的認識也。自來注傷寒論者,無不曰風中肌腠,寒傷皮毛。如不發汗將風寒發散出來,這風寒就會由太陽傳入陽明而成陽明病,傳入少陽而成少陽病。或風不中肌腠,寒不傷皮毛,風寒直中三陰之臟,而成三陰臟病。
南北同風,古今一致。在事實上澈底研究起來,乃風寒傷人之後,人身本氣自病,並非風寒入了人身為病。病成於人身的本氣,而起因於風寒所傷耳。傷寒論本身眞相,原來如此,與注家所注,根本上完全不合,可怪也。
有識之士,則歸咎於王叔和編訂傷寒論次序錯亂,所以後人無法認識傷寒論的眞相。傷寒論被王叔和編次後,原文次序,究竟如何,不可得而知。所可得知者,六篇之名詞。名詞曰太陽篇,陽明篇,少陽篇,太陰篇,少陰篇,厥陰篇。六篇之名詞,六氣之名詞也。人身個體,表有榮衛,裏有臟腑,而皆六氣之所生。
欲認識本氣自病的傷寒論眞相,必先求六氣之表裏。根據六氣之表裏,以尋求理路,再由理路以認識眞相,其庶幾乎。此篇讀法,非敢更改自來讀本之次序也,由次序以認識傷寒本氣篇自病的眞相耳。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冬月
子益重編於成都四川國醫專科學校
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欲知原文逐章之意義,須先之本論六經整個之組織。整個傷寒論六經之組織,事實上如內容六瓣之一橘。榮衛如表皮,三陽腑三陰臟如裏瓣。初病在表皮,汗出則病解,在表不解,裏瓣乃病。
榮衛表病,用汗法解之。臟腑裏病,臟病用溫法解之,腑病用下法解之。榮衛臟腑之間,又有少陽經病。少陽經病,不可汗,不可溫,不可下,用和法解之。病證雖多,無非表裏與經。方法雖多,無非汗溫下和。瞭解原則,自能瞭解分則。
人身乃陰陽交合圓運動的氣化構成之體。陰寒陽熱,乃其本性,表則榮陽衛陰,裏則腑陽臟陰。中氣充足之人,陰陽交合,調融不分,無所謂寒,無所謂熱。中氣不足,表的榮衛之氣分離,榮則現出陽的本性而病熱,衛則現出陰的本性而病寒。裏的臟腑之氣分離,腑則現出陽的本性而病熱,臟則現出陰的本性而病寒。
少陽之經,在榮衛臟腑表裏之間,賦有陰陽二氣之性質,病則寒往熱來,熱往寒來。此原則也。陰陽分離,寒熱偏現,因又變化發生各項證狀。此分則也。故傷寒論的病證與治法,在原則上無非寒熱的本體而已,在分則上無非寒熱的變化而已。
六經的經字,應作家字解。家有內宅,有外牆。裏的臟腑如內宅,表的營衛如外牆。內宅是各個的,外牆是公共的。公共者,各個的公共也。無病之人,三陽三陰是圓運動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調和不分的。雖是各個,實則整個。得病之人,表氣公共的外牆,被風寒打開,裏氣的內宅,遂分離成了各個。
白話文: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以往對傷寒論的理解,從古至今都未能真正透徹。以往注解傷寒論的人,都說風寒侵襲肌膚腠理,導致疾病。如果不發汗將風寒散出去,風寒就會從太陽經傳到陽明經而成為陽明病,傳到少陽經而成為少陽病。或者風寒不侵襲肌膚腠理,直接侵犯三陰臟腑,而造成三陰臟病。
南北醫家觀點相同,古今皆然。但事實上深入研究後發現,風寒傷人之後,人體本身的元氣就生病了,並非風寒進入人體才生病。疾病是人體元氣自身所致,但起因於風寒的侵襲。傷寒論的真相原來如此,與以往注家的註解根本南轅北轍,令人驚訝。
有識之士認為這是因為王叔和編訂傷寒論時次序錯亂,所以後人無法理解傷寒論的真相。王叔和編訂後的傷寒論原文次序究竟如何,已不可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六篇的名稱:太陽篇、陽明篇、少陽篇、太陰篇、少陰篇、厥陰篇。這六篇名稱,也是六氣的名稱。人體表有榮衛,裏有臟腑,皆由六氣所生。
要認識傷寒論中「本氣自病」的真相,必須先了解六氣的表裏關係。根據六氣的表裏關係,探尋其理路,再從理路去認識真相,才能略窺全貌。本文的讀法,並非要更改以往讀本的次序,而是從既有的次序去認識傷寒論中本氣自病的真相。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冬月 子益重編於成都四川國醫專科學校)
傷寒論有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要理解原文每一章的意義,必須先了解傷寒論六經整體的組織架構。整體的傷寒論六經組織,事實上如同一個六瓣的橘子。榮衛如同橘子外皮,三陽腑和三陰臟如同裏面的橘瓣。初期疾病在表皮,發汗則病癒,若表症不解,內臟就會生病。
榮衛表病,用發汗法治療。臟腑內病,臟病用溫法治療,腑病用下法治療。榮衛和臟腑之間,還有少陽經的疾病。少陽經的疾病,不能發汗,不能溫,不能下,要用調和的方法治療。病症雖然很多,但都離不開表裏和經絡。方法雖多,但無非是發汗、溫、下、調和四法。理解原則,就能理解具體的治法。
人體是由陰陽交合、圓運動的氣化所構成。陰寒陽熱是人體的本性,表層是榮氣屬陽、衛氣屬陰,內臟是腑屬陽、臟屬陰。中氣充足的人,陰陽調和,不會出現寒熱之症。中氣不足,表層的榮衛之氣分離,榮氣則表現陽的特性而生病發熱,衛氣則表現陰的特性而生病發寒。內臟的氣分離,腑則表現陽的特性而生病發熱,臟則表現陰的特性而生病發寒。
少陽經在榮衛臟腑表裏之間,兼具陰陽二氣的性質,生病時寒熱交替出現。這是原則。陰陽分離,寒熱偏盛,進而產生各種症狀。這是具體的治法。所以傷寒論的病症和治療方法,原則上都離不開寒熱的本質,具體的治法上都離不開寒熱的變化。
六經中的「經」字,應該解釋為「家」。家有內宅,有外牆。裏面的臟腑如同內宅,表面的營衛如同外牆。內宅是各自獨立的,外牆是公共的。公共是指各個內宅共同擁有的。健康的人,三陽三陰是圓運動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調和的。雖然是各自獨立的,實則是一個整體。生病的人,表層公共的外牆,被風寒打開,內部的臟腑,就分離成各自獨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