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原理上篇 (6)

回本書目錄

原理上篇 (6)

1. 原理上篇

中醫的病理,只是軸不旋轉,輪不升降而已。中醫的醫理,只是運動軸的旋轉,去運動輪的升降,與運動輪的升降,來運動軸的旋轉而已,由輪而軸,是為先天,由軸而輪,是為後天。《易經》河圖所以表示先天後天的生理的運動,病理醫理,都在其間矣。河圖詳生命宇宙。

由輪而軸者,由升降而成中氣也。由軸而輪者,由中氣而成升降也。大氣是實在的物質,大氣的物質運動,有一定的方法,有顯明的程式,有各別的作用,由各別而共同,由共同而各別,此圓運動的河圖,所以立造化之極也。

太陽射到地面的熱,經秋金收降於土下的水中。經水氣的封藏,陽熱與水化合,升出地面而成木氣。木氣再升而成火氣,是為四象。四象運動而成中氣,中氣亦名土氣,土氣在四象之中也。此一個五行的圓運動,稱曰宇宙。宇乃大氣圓運動的個體,宙乃大氣圓運動的範圍。

此宇宙不過地球與日球公轉之間,地面上之際,極小極小的段,是尋常的,是現成的,是自然的,是簡易的。人身個體,是宇宙圓運動的大氣生的,為宇宙的遺傳體。故曰,人身一小宇宙也。

(附圖:十二經圓運動圖)

足太陽膀胱經壬水,足少陰腎經癸水。腎為陰臟,膀胱為陽腑。同秉大氣中水氣而生。壬癸者,分別為水氣的陽性、陰性之稱。水氣有封藏作用。膀胱經水氣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腎經水氣的封藏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圓運動。足者,膀胱經自頭走足,絡腎,主降。腎經自足走胸,絡膀胱,主升。

太陽少陰者,太陽寒水少陰君火。膀胱經秉陽水之氣,腎經秉陰水之氣,兼秉陰火之氣。

足少陽膽經甲木,足厥陰肝經乙木。肝為陰臟,膽為陽腑。同秉大氣中木氣而生。甲乙者,分別為木氣的陽性、陰性之稱。木氣有疏泄作用。膽經木氣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經木氣的疏泄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圓運動。足者,膽經自頭走足,絡肝,主降。肝經自足走胸,絡膽,主升。

少陽厥陰者,少陽相火厥陰風木。肝經秉陰木之氣,膽經秉陽木之氣。兼秉相火之氣。

手少陰心經丁火,手太陽小腸經丙火。心為陰臟,小腸為陽腑。同秉大氣中火氣而生。丙丁者,分別為木氣的陽性、陰性之稱。木氣有宣通作用。心經火氣的宣通作用,由上而下,小腸經火氣的宣通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圓運動。手者,心經自胸走手,絡小腸,主降。小腸經自手走頭,絡心,主升。

肝經自足走胸,絡膽,主升。少陰太陽者,少陰君火太陽寒水。心經秉陰火之氣,小腸經秉陽之氣。兼秉陽水之氣。此陽火乃太陽寒水封藏之大火,故小腸經稱太陽。

手厥陰心包經相火,手少陽三焦經相火。心包為陰臟,三焦為陽腑。同秉大氣中相火而生。相火有燃燒作用。心包經相火的燃燒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經相火的燃燒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圓運動。手者,心包經自胸走手,絡三焦,主降。三焦經自手走頭,絡心包,主升。厥陰少陽者,厥陰風木少陽相火。

白話文:

原理上篇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就像是軸心停止轉動,輪子無法上升或下降一樣。而中醫的治療原理,則是透過推動軸心的旋轉,來帶動輪子的升降;或者利用輪子的升降,來帶動軸心的旋轉。從輪子到軸心的運行,屬於先天之氣的作用;從軸心到輪子的運行,則屬於後天之氣的作用。《易經》中的河圖,正是用來表示先天和後天生理運行的圖示,疾病的發生和治療的原理,都包含在其中。河圖詳細闡述了生命和宇宙的關係。

從輪子到軸心的運行,是透過升降來產生中氣。從軸心到輪子的運行,則是透過中氣來產生升降。大氣是真實存在的物質,大氣的物質運動有一定的規律,有明顯的過程,各有不同的作用。由各自不同的作用匯聚成共同的整體,又由共同的整體再區分為各自不同的作用,這種圓形的運動就是河圖,也是創造萬物的最高法則。

太陽照射到地面的熱能,經過秋天的肅降作用,被收藏到地下的水中。經過水氣的封藏,陽熱和水結合,上升到地面形成木氣。木氣再次上升形成火氣,這就是四象。四象運動形成中氣,中氣也叫土氣,土氣包含在四象之中。這種五行的圓運動,就稱為宇宙。宇指的是大氣圓運動的個體,宙指的是大氣圓運動的範圍。

這個宇宙,其實就是地球和太陽之間,地球表面很小的一段,它是常見的、現成的、自然的、簡單的。人體這個個體,是大氣宇宙圓運動產生的,是宇宙的遺傳體。所以說,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附圖:十二經圓運動圖)

足太陽膀胱經屬壬水,足少陰腎經屬癸水。腎為陰臟,膀胱為陽腑。它們都秉承大氣中的水氣而生。壬和癸分別代表水氣的陽性和陰性。水氣具有封藏作用。膀胱經的水氣封藏作用是從上往下,腎經的水氣封藏作用是從下往上,形成一個圓形的運動。膀胱經從頭走到腳,連繫腎臟,主下降;腎經從腳走到胸部,連繫膀胱,主上升。

太陽和少陰,分別對應著太陽寒水和少陰君火。膀胱經秉承陽性的水氣,腎經秉承陰性的水氣,同時也秉承陰性的火氣。

足少陽膽經屬甲木,足厥陰肝經屬乙木。肝為陰臟,膽為陽腑。它們都秉承大氣中的木氣而生。甲和乙分別代表木氣的陽性和陰性。木氣具有疏泄作用。膽經的木氣疏泄作用是從上往下,肝經的木氣疏泄作用是從下往上,形成一個圓形的運動。膽經從頭走到腳,連繫肝臟,主下降;肝經從腳走到胸部,連繫膽臟,主上升。

少陽和厥陰,分別對應著少陽相火和厥陰風木。肝經秉承陰性的木氣,膽經秉承陽性的木氣,同時也秉承相火之氣。

手少陰心經屬丁火,手太陽小腸經屬丙火。心為陰臟,小腸為陽腑。它們都秉承大氣中的火氣而生。丙和丁分別代表火氣的陽性和陰性。火氣具有宣通作用。心經的火氣宣通作用是從上往下,小腸經的火氣宣通作用是從下往上,形成一個圓形的運動。心經從胸部走到手部,連繫小腸,主下降;小腸經從手走到頭部,連繫心臟,主上升。

肝經從腳走到胸部,連繫膽,主上升。少陰和太陽,分別對應著少陰君火和太陽寒水。心經秉承陰性的火氣,小腸經秉承陽性的火氣,同時也秉承陽性的水氣。這個陽火是太陽寒水封藏的強大火氣,所以小腸經被稱為太陽。

手厥陰心包經屬相火,手少陽三焦經屬相火。心包為陰臟,三焦為陽腑。它們都秉承大氣中的相火而生。相火具有燃燒作用。心包經的相火燃燒作用是從上往下,三焦經的相火燃燒作用是從下往上,形成一個圓形的運動。心包經從胸部走到手部,連繫三焦,主下降;三焦經從手走到頭部,連繫心包,主上升。厥陰和少陽,分別對應著厥陰風木和少陽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