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31)

回本書目錄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31)

1.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日晡,乃申酉時,此時空氣收斂,風濕歸內故劇。)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微微似欲汗出者,惟病人自己知道。)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主之。(小便利,大便硬,津液傷,濕不去。必小便減,大便和,濕乃去也。)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濕流關節,陽虛不能外達。)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內藥鼻中,藥方缺。)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汗喘陽亡於上,便利陽亡於下,上下脫,中氣亡,故死也。以上九章,論濕病。)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暍乃暑火,暑火傷肺,肺主皮毛,與榮衛相合,肺熱故作寒熱。身重,疼痛,毛聳,逆冷,身熱,因於肺熱。肺熱難於呼吸,故口開。肺熱則腎熱,故齒燥。弦細芤遲,皆暑傷津液之象。遲者熱則脈緩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肺熱則汗出而渴,肺內熱,故外惡寒。暍病方祥金匱。)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暑天浴於冷水,水氣將熱氣閉住,故發熱身疼重也。以上三章,論暍病。)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名曰霍亂。(霍者大也,又散之速也。升降倒行,中氣將亡之大亂也。)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利止復更發熱也。(榮衛根於脾胃,故吐利則作寒熱。吐則傷津,故利止復更發熱。)

霍亂,頭疼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霍亂病,有熱霍亂,有寒霍亂,濕霍亂,乾霍亂,寒熱混合霍亂。經文只論濕寒二種也。)

白話文: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一個人全身都感到疼痛,並且發燒,在下午時分症狀加劇,這就叫做風濕。這個病是因為在出汗時吹到風,或者長期受寒所導致的。(下午,指申時和酉時,這個時候空氣收斂,風濕之氣會回到體內,所以症狀加劇。)

有人問,風和濕氣互相搏擊,導致全身疼痛,照理說應該發汗就能解決。但遇到陰雨連綿,醫生說可以發汗,發汗後病卻沒有好,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如果發汗,汗出得太多,只會把風氣趕走,濕氣還在,所以病不會好。如果治療風濕,發汗時讓身體微微感覺快要出汗時就停止,這樣風和濕氣才能一起去除。(微微感覺快要出汗,只有病人自己才知道。)

得了傷寒八九天,風濕互相搏擊,身體感到煩躁疼痛,無法自己翻身,沒有嘔吐或口渴的感覺,脈象浮虛而澀,這時可以用桂枝附子湯來治療。如果這個人便秘,但小便正常,則用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來治療。(小便正常,大便硬,表示津液受損,濕氣無法排出。必須小便減少,大便正常,濕氣才能去除。)

風濕互相搏擊,導致關節煩躁(疼痛)抽痛,無法彎曲伸直,碰觸到就會更痛。同時會出汗、呼吸短促、小便不順暢、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者身體稍微腫脹,這時可以用甘草附子湯來治療。(濕氣流竄到關節,陽氣虛弱,無法將其發散到體外。)

濕氣引起的疾病,會導致身上疼痛、發熱、臉色發黃、喘氣、頭痛、鼻塞、煩躁,脈象很大,但自己還能吃東西,肚子裡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病症主要在頭部,是因為寒濕導致鼻塞,把藥放入鼻腔就能痊癒。(放入鼻腔的藥方,原文沒有記載。)

濕氣引起的疾病,如果使用瀉下藥,導致額頭出汗、微微喘氣、小便順暢,就會死亡。如果腹瀉不止,也會死亡。(汗出喘氣表示陽氣從上方散失,小便順暢表示陽氣從下方散失,上下都脫失,中氣也會散失,所以會死亡。以上九條,都是在討論濕病。)

得了中暑,會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芤遲,小便之後,會感到皮膚發冷起雞皮疙瘩、手腳冰涼,稍微勞動一下身體就會發熱,嘴巴張開前排牙齒乾燥。如果發汗,就會更加怕冷。如果針灸加熱,就會更加發熱。如果多次使用瀉下藥,就會尿淋漓不止。(中暑是因為暑熱,暑熱會傷到肺,肺主管皮膚毛髮,與榮衛之氣相合,肺熱所以會出現忽冷忽熱。身體沉重、疼痛、起雞皮疙瘩、手腳冰涼、身體發熱,都是因為肺熱。肺熱會影響呼吸,所以會張開嘴巴。肺熱也會影響腎,所以牙齒乾燥。弦細芤遲,都是暑熱損傷津液的表現。遲,是說熱則脈搏會變得緩慢。)

得了中暑,會有出汗、怕冷、發熱和口渴的症狀。(肺熱會導致出汗和口渴,肺內有熱,所以身體會怕冷。中暑的治療方法,可以參考《金匱要略》。)

得了中暑,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而且脈象微弱,這也是因為夏天泡冷水澡,冷水進入皮膚所導致的。(暑熱天洗冷水澡,水氣會把熱氣悶住,所以會發熱、身體疼痛沉重。以上三條,都是在討論中暑。)

有人問,什麼叫做霍亂?回答是,嘔吐和腹瀉就叫做霍亂。(霍,指的是快速、劇烈。上吐下瀉,表示身體的升降功能失調,是中氣快要散失的大亂。)

有人問,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怕冷、又吐又瀉,這屬於什麼病?回答是:這叫做霍亂。自行嘔吐和腹瀉,腹瀉停止後又發熱。(榮衛之氣根源於脾胃,所以嘔吐和腹瀉會導致忽冷忽熱。嘔吐會損傷津液,所以腹瀉停止後又會發熱。)

霍亂,出現頭痛、發熱、身體疼痛,熱多想喝水的,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寒多不想喝水的,可以用理中丸來治療。(霍亂病,有熱霍亂、寒霍亂、濕霍亂、乾霍亂、寒熱混合霍亂。原文只討論了濕寒兩種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