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23)

回本書目錄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23)

1.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厥多為陽退,則上章厥應下之,乃熱深也。熱深亦厥,陽退亦厥,寒熱之分,全慿脈證。)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六日九日設詞。食後發熱,胃陽外散也。以上五章,論厥陰肝臟復生熱,仍以陽退生寒以明之也。)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厥少熱多,陽氣復旺,陰經之熱,最傷血也。)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脇煩滿者,其後必便膿血。(厥與嘔煩並見,熱蓄於陰經之中,故便膿血。)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陰經陽復之熱,最傷陰血故也。)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下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由陰轉陽,故利自止。由陽轉陰,故復利。)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汗出傷陰,咽痛熱滯,故喉痹。痹者,血傷也。)

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熱傷陰部,故便膿血,熱血俱去,故喉通也。)

下利,寸脈浮數,尺脈自濇者,必圊膿血。(浮數經熱,尺濇陰熱。陰經屬血,熱故膿血。)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微熱而渴為陽復。脈弱乃陽復本象。)

厥陰病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欲飲為陽復之熱。微陽初復,難消化水也。)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也,白頭翁湯主之。(木陷陽復,故下利有熱。熱清木氣自升。)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木熱下陷,而又疏泄,疏泄不通,故下重。)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厥陰陽復,陰陽未調故煩,心下濡,有濕也。)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此燥屎,乃陰液被陽復之熱所傷而成者。凡可下之利,必水中夾硬粒。且利時有屁。舌有黃苔。以上十三章,論厥陰肝臟陽復生熱傷血。)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而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肢冷脈緊,痰阻清陽,風木鬱衝,故饑不食。此一章論厥陰肝臟陽復之吐證。)

白話文:

傷寒病,出現手腳冰冷四天,然後發燒三天,接著又手腳冰冷五天,這表示病情正在加重。 (手腳冰冷多半是陽氣衰退的徵兆,所以上一段說手腳冰冷應該是往下發展的現象,現在反而是熱往內深陷。熱深了會手腳冰冷,陽氣衰退也會手腳冰冷,是寒是熱,完全要靠脈象和症狀來分辨。)

傷寒病,剛開始發燒六天,接著手腳冰冷九天後開始腹瀉。一般來說,手腳冰冷又腹瀉的人,應該是吃不下東西,現在反而能吃,可能病情是在好轉的過程。先給病人吃點乾糧,如果沒有發燒,就知道胃氣還在,病一定會好。但也要提防可能會突然發熱然後又消退的情況。 (「六日」、「九日」是假設的說法。吃東西後發熱,表示胃的陽氣正在向外散發。以上五段,是討論厥陰肝臟恢復發熱的情況,但仍然以陽氣衰退會產生寒冷來解釋。)

傷寒病,發燒四天,接著手腳冰冷三天,然後又發燒四天,如果手腳冰冷的情況減少而發燒的情況增加,這表示病將要痊癒。但如果發燒持續四到七天都不退,就會出現膿血便。 (手腳冰冷減少而發燒增加,表示陽氣正在恢復旺盛,陰經的熱最容易損傷血液。)

傷寒病,發熱的情況輕微,手腳冰冷的情況也不嚴重,手指頭會冰冷,默默地不想吃東西,煩躁不安好幾天,小便顏色是白色的,這表示熱已經退了。如果想吃東西,就表示病要痊癒了。但如果手腳冰冷而且嘔吐,胸口和脅肋感覺煩悶脹滿,之後一定會排出膿血便。 (手腳冰冷、嘔吐和煩躁同時出現,表示熱積蓄在陰經之中,所以會排出膿血便。)

腹瀉,脈搏加快而且口渴,這種情況會自己好轉。如果沒有好轉,一定會排出膿血便,這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緣故。 (陰經陽氣恢復的熱,最容易損傷陰血。)

傷寒病,先手腳冰冷然後發熱,同時伴隨腹瀉,腹瀉一定會自己停止。若見手腳冰冷又再次腹瀉,則表示病情反覆。 (由陰轉陽,所以腹瀉會停止。由陽轉陰,所以又會腹瀉。)

傷寒病,先手腳冰冷然後發熱,腹瀉一定會停止。但是如果反而出現汗出,喉嚨痛,表示喉嚨會有痹症。 (汗出會損傷陰液,咽喉疼痛是熱積滯的現象,所以會有喉痹。痹症,是血受傷的表現。)

發燒沒有出汗,腹瀉一定會停止。如果腹瀉沒有停止,一定會排出膿血便。會排出膿血便的人,喉嚨不會有痹症。 (熱損傷了陰部,所以會排出膿血便,熱和血都排出後,喉嚨就會暢通。)

腹瀉,寸脈浮數,尺脈澀滯,一定會排出膿血便。 (浮數代表經絡有熱,尺脈澀滯代表陰經有熱。陰經屬血,所以有熱就會排出膿血。)

腹瀉,有輕微發熱且口渴,脈象虛弱,這種情況會自己好轉。 (輕微發熱且口渴是陽氣恢復的徵兆。脈虛弱是陽氣恢復的正常現象。)

厥陰病的人想要喝水,要少量多次給予。 (想喝水表示陽氣正在恢復。陽氣剛開始恢復,難以消化大量的水。)

腹瀉且想喝水,表示體內有熱,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木氣下陷,陽氣恢復,所以腹瀉有熱。清除熱氣,木氣自然會上升。)

腹瀉,感到肛門下墜沈重,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木氣熱邪下陷,同時又不斷腹瀉,疏泄不暢通,所以會有下墜沈重感。)

腹瀉後反而更加煩躁,按壓心下部位感覺柔軟的,這是因為虛煩。 (厥陰陽氣恢復,陰陽還沒調和好所以煩躁,心下柔軟,表示體內有濕。)

腹瀉而且說胡話,表示腸道裡有乾燥的糞便,應該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這個乾燥的糞便,是因為陰液被陽氣恢復的熱所損傷而形成。凡是可以用瀉藥治療的腹瀉,糞便中一定夾雜著硬塊,而且腹瀉時會放屁,舌頭上有黃苔。以上十三章,是討論厥陰肝臟陽氣恢復產生熱而損傷血液的情況。)

病人手腳冰冷,脈象時而緊張,表示邪氣聚集在胸中。 心下感覺脹滿而且煩躁,肚子餓卻吃不下東西,表示病在胸中。應該用催吐的方式治療,可以使用瓜蒂散。 (手腳冰冷脈搏緊張,表示痰阻礙了清陽,風木鬱結向上衝逆,所以會肚子餓卻吃不下。這一段是討論厥陰肝臟陽氣恢復而產生嘔吐的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