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19)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19)
1. 傷寒論六經原文讀法篇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吐傷胃氣,胃逆生熱,胃虛逆熱,故生內煩。)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胃陽浮微,忌用涼藥,胃虛熱逆,故欲冷食,胃虛不運,故仍吐出。以上八章,論榮衛壞入陽明胃腑津液虛之證。)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腑陽當下,下早結胸。臓陰忌下,誤下成痞。此一章,論結胸痞證之提綱。)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者,身必發黃也。(胃中空虛,故客氣動膈。客氣,應往下降返逆不降之氣。尿利周身有汗,濕熱有出路,則不發黃也。)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沉為實象,緊為結聚之象,有實故石硬。)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時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硬滿而痛,水邪結實,經氣不能運行也。)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和,宜大陷胸丸。(前胸陰虧,則項反折。病連頸項,不可急攻。)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關脈沉實,下其實也。浮大不沉,中下虛也。此證經文未列方,附子理中丸甚合。)
結胸證悉具,煩燥者亦死。(結胸煩燥,中下陽脫也。)
小結胸,病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滑脈,重按不空,按之痛,為有邪實。)
太陽病,二三日,不得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不臥心結脈微,中下虛寒也。二三日,陽明少陽經期。)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喉痛。脈弦者必兩脇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脈浮結胸,理中湯證。緊乃閉束,弦乃木邪,細數津枯,沉細寒束,沉滑浮滑,則經熱也。以上九章,論結胸。)
白話文:
太陽病吐過之後,如果照理說太陽病應該會怕冷,現在反而不怕冷,也不想穿衣服,這表示吐過之後,體內產生了煩躁感。(因為嘔吐傷了胃氣,導致胃氣上逆產生熱,胃虛熱上逆,所以感到內心煩躁。)
太陽病,應該會怕冷發熱,現在卻自己出汗,不發冷也不發熱,而且關脈摸起來又細又快,這表示是醫生用嘔吐的方法治療錯了。如果是一兩天內就吐過,肚子會感到飢餓,嘴巴也吃不下東西。如果是三四天內吐過,就不喜歡吃稀飯,想吃冷的食物,早上吃了,晚上又會吐出來。這都是因為醫生用嘔吐的方法導致的。這種情況屬於小小的逆反現象。(胃陽虛弱,不適合用寒涼的藥物,胃虛熱上逆,所以想吃冷食,胃虛不運化,所以還是會吐出來。以上這八段,討論的是榮衛氣血虛損,陽明胃腑津液虛少的症狀。)
疾病發生在陽經,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熱邪就會深入體內形成結胸。疾病發生在陰經,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就會形成痞。會形成結胸的原因,是因為太早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了。(腑陽證適合用瀉下,但太早用就會形成結胸。臟陰證忌諱用瀉下,錯誤使用會形成痞。這一段是關於結胸痞證的總綱。)
太陽病,脈象是浮而跳動很快。浮代表有風邪,數代表有熱邪,跳動代表有疼痛,數也代表身體虛弱。頭痛發熱,稍微出汗,反而怕冷,這表示表證還沒解除。醫生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脈象由快變慢,胸膈內拒絕按壓疼痛,胃裡空虛,外來的邪氣擾動胸膈,導致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心中懊悔煩悶。陽氣內陷到心下而變硬,就形成了結胸,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如果沒有形成結胸,只是頭部出汗,其他地方不出汗,汗水只到脖子就停止,小便不暢通,身體一定會發黃。(胃裡空虛,所以外來的邪氣擾動胸膈。這裡的客氣是指應該下降卻沒有下降反而逆行的氣。小便順暢,全身有汗,濕熱有出路,就不會發黃。)
傷寒六七天,出現結胸,身體發熱,脈象沉而緊,心下疼痛,按壓起來像石頭一樣硬,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沉脈代表實證,緊脈代表結聚的現象,因為有實邪所以按壓起來像石頭一樣硬。)
太陽病,多次發汗又用瀉下的方法,五六天都沒有大便,舌頭乾燥而且口渴,每天下午稍微有點潮熱,從心下到少腹,硬滿而且疼痛不能碰觸,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硬滿而且疼痛,是水邪結聚於體內,導致經氣不能正常運行。)
結胸的人脖子也會僵硬,像得了柔痙一樣,如果用瀉下的方法就會好轉,適合用大陷胸丸。(前胸陰液虧虛,脖子就會向後彎折。疾病連到頸項,不可以急著攻下。)
結胸證,如果脈象是浮大,不可以瀉下,如果瀉下就會死亡。(關脈沉實,可以瀉實邪。浮大不沉,代表中下焦虛弱。這種情況經文沒有開出藥方,附子理中丸非常適合。)
結胸證所有的症狀都出現了,而且還煩躁不安,也會死亡。(結胸又煩躁,是中下焦陽氣衰竭的表現。)
小結胸,病在心下,按壓就會疼痛,脈象浮滑,可以用小陷胸湯治療。(滑脈,重按不會空虛,按壓會痛,表示體內有實邪。)
太陽病,兩三天了,不能躺下睡覺,只想坐起來,心下一定會結聚,脈象微弱,這是原本體內就有寒邪。如果反而用瀉下的方法,如果腹瀉停止,一定會形成結胸,如果腹瀉沒停止,四天後又瀉下,就會形成協熱利。(不能躺下睡覺,心下結聚,脈微弱,表示中下焦虛寒。兩三天,是陽明少陽經的發病週期。)
太陽病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脈象是跳動很快,沒有形成結胸,這是表示病情要好轉了。如果脈象浮,一定會形成結胸。脈象緊,一定會喉嚨痛。脈象弦,一定會兩脅拘急。脈象細數,頭痛還沒停止。脈象沉緊,一定會想嘔吐。脈象沉滑,會形成協熱利。脈象浮滑,一定會拉血便。(脈象浮代表結胸,適合用理中湯。脈象緊代表閉束,脈象弦代表有肝木邪氣,脈象細數代表津液枯竭,脈象沉細代表寒邪束縛,脈象沉滑、浮滑,表示經脈有熱。以上九段討論的是結胸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