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舌胎篇 (2)

回本書目錄

舌胎篇 (2)

1. 舌胎篇

暑病舌有少許黃胎,膽經相火之氣停留胃中,故現少許黃胎,雖有黃胎,並無燥症。只滯而仍虛之症耳。

濕病舌胎,有薄膩一層,濕潤不燥,濕熱病舌胎淡白,或厚膩,或乾黃。濕熱傷陰則淡白,濕熱聚於胃中,則厚膩。濕熱聚久津液灼傷,則乾黃。

燥病舌胎,潤而不燥,惟滿布黃而膩之胎,亦潤而不燥,燥乃斂結之氣也。燥乃乾燥斂結,燥寒燥熱相兼,以症判之,如時病篇成都燥病,乾薑麥冬並用之症是也。

胃中燥熱,黃胎在舌心兩旁而成條形。如不成條形,滿舌散見。此病不在胃,而在胸膈之間。須竹葉方能掃除。此胎多不黃而白潤也。普通外感舌胎,或白或黃,膩而滋潤,只是胃間小有滯氣而已,無入胃腑病實之症也。

無荷花色,而現淡灰色,此陽氣不足,無論何病,皆屬陽虛,如看不准,當參脈象與病症為斷。如舌胎中前左右,有灰色黑色淡白色淡黃色夾雜,而濕潤,此中土大敗之象。冬末春初,小兒發現此舌。先溫補中土,俟夾雜之胎退去,乃按病治病,此種胎,中虛兼腎虛也。

凡舌胎黃膩濕潤。去黃膩之藥,必須兼溫補中氣。

凡診病無論何病,須看舌胎,舌有厚黃胎少許,乾燥者,有一部分胃熱,方中須有兼清胃熱,理胃滯之藥,如檳榔花粉之類。

舌心有黑膩一點如指大,極膩極密,緊貼舌本,撥之亦看不見肉,此有老瘀血,結在胃中,須用氣血雙補之藥,加桃仁紅花五靈脂益母草通瘀。輕用多服乃愈。氣血雙補,八珍湯最佳,八珍丸更好。丸藥服下,與胃中細毛緩緩摩擦,去瘀血之妙法。

舌之紅心,有棗核大一塊紅色,此最壞之症。一些燥熱藥,補氣藥均用不得。用則真陰立竭多死。不死亦從此病重,無法挽回,此傷真陰之舌胎也,紅而乾者更危也。

又有病由外感,多日不愈。口苦,舌胎滿布黃點,其點甚稀,胎潤不燥。服黨參烏梅麥冬而苦退黃退者。此胸隔有膽經木火之氣,凝聚不降,胎之黃點,乃中虛之現象也。

舌上有小黃圈,圈中有一點,此圈不止數個。病重者下唇內面,有好些白點。此種舌胎,其脈必大小不定,忽燥忽急也。此舌胎的原理,不得詳細的解釋。大約土木二氣不得之故。土氣開竅於口,土氣之中,發現木之動氣,故有圓點之形,木之動氣,乃蟲為之。蟲病秋冬多實,春夏多虛,秋冬陽內入故實。春夏陽外出故虛。

胎與舌本均淡白色,牙齦腮內滿口肉色,唇內唇外之色,兩眼角肉色,都一律淡白,滿身膚色,亦皆淡黃淡白,脈並不細數,有沉而摶指有力之意。此種陰虛,須多日調養,方能轉愈。脈沉搏指,是其證據。慎勿誤認為陽虛,而服熱藥以加病。陰虛之胎,灰潤不白。

舌胎光絳、陰虛血熱,舌本圓而硬,與滿舌無津液,或大便乾,伸不出齒,亦陰虛血熱。

白話文:

暑熱病導致舌頭上出現少許黃色舌苔,這是因為膽經的相火之氣停留在胃中,所以會出現少許黃色舌苔。雖然有黃色舌苔,但並非燥熱的症狀,只是氣機停滯但身體仍虛弱的表現。

濕氣病導致舌頭上有一層薄薄的膩苔,濕潤而不乾燥。濕熱病導致舌苔淡白,或是厚膩,或是乾燥發黃。濕熱損傷陰液則舌苔淡白;濕熱聚集在胃中則舌苔厚膩;濕熱積聚久了,津液被灼傷則舌苔乾燥發黃。

燥熱病導致舌苔濕潤而不乾燥,只見滿布黃色而膩的舌苔,也是濕潤而不乾燥,燥是收斂凝結的氣。燥是乾燥收斂凝結,可能兼有燥寒或燥熱,需要根據症狀來判斷,例如時病篇提到的成都燥病,會使用乾薑和麥冬一起治療。

胃中燥熱,黃色舌苔會在舌頭中心兩旁形成條狀。如果沒有形成條狀,而是散佈在整個舌頭上,那疾病不在胃,而是在胸膈之間,需要用竹葉方才能清除。這種舌苔多半不黃而是白潤的。一般外感風邪導致的舌苔,可能是白色或黃色,膩而濕潤,只是胃裡稍微有些滯氣而已,沒有進入到胃腑實證的嚴重程度。

如果舌苔不是荷花那種淡紅色,而是呈現淡灰色,表示陽氣不足,不論是什麼疾病,都屬於陽虛。如果無法確定,應該參考脈象和病症來判斷。如果舌苔中心、前部、左右出現灰色、黑色、淡白色、淡黃色夾雜,而且濕潤,這是中土大敗的現象。冬末春初,小孩出現這種舌苔,應該先溫補中土,等夾雜的舌苔退去後,再針對疾病治療。這種舌苔是中虛兼腎虛的表現。

凡是舌苔黃膩濕潤的,去除黃膩的藥,必須同時兼顧溫補中氣。

凡是看病,不論是什麼疾病,都必須看舌苔。如果舌苔有少許厚黃色,且乾燥,表示有一部分胃熱,藥方中必須有兼清胃熱、調理胃氣停滯的藥,例如檳榔、花粉之類。

舌頭中心有一點像手指頭大小的黑膩舌苔,非常黏膩且密實,緊貼舌頭根部,撥開也看不到肉,這是胃中有陳舊瘀血積結。需要用氣血雙補的藥,加上桃仁、紅花、五靈脂、益母草來通瘀。輕劑量多次服用才能痊癒。氣血雙補,八珍湯效果最好,八珍丸更好。丸藥服用後,能與胃中的細毛緩緩摩擦,是去除瘀血的好方法。

如果舌頭中心有一塊像棗核大小的紅色區塊,這是最嚴重的症狀。任何燥熱藥、補氣藥都不能使用,用了會立即耗竭真陰,多數會死亡。即使不死,病情也會從此加重,無法挽回。這是損傷真陰的舌苔,紅色又乾燥的更危險。

還有一種情況是,疾病由外感引起,多天不癒,出現口苦、舌苔滿布稀疏的黃點,舌苔濕潤而不乾燥。服用黨參、烏梅、麥冬後,苦味退去,黃點也退去。這是因為胸膈有膽經木火之氣凝聚不降,舌苔上的黃點是中虛的現象。

如果舌頭上有小的黃色圓圈,圓圈中有一點,而且圓圈不止一個。病情嚴重的人,下唇內側會有許多白點。這種舌苔,脈象一定大小不定,時快時慢。這種舌苔的原理,無法詳細解釋。大約是土、木二氣失調的緣故。土氣開竅於口,在土氣之中,發現木的動氣,所以有圓點的形狀,木的動氣,是由於蟲所造成的。蟲病在秋冬多實,春夏多虛,秋冬陽氣內收所以實,春夏陽氣外散所以虛。

如果舌苔和舌頭根部都是淡白色,牙齦腮內滿口肉色,嘴唇內外顏色,兩眼角肉色,都一律呈現淡白色,全身膚色也都淡黃淡白,脈象不細數,但有沉而搏指有力的感覺。這種陰虛,需要多日調養才能好轉。脈象沉而搏指,是證明陰虛的證據。千萬不要誤認為陽虛,而服用熱性藥物使病情加重。陰虛的舌苔,是灰潤而不是白色。

舌苔光亮且呈絳紅色,是陰虛血熱的表現;舌頭根部圓而硬,整個舌頭沒有津液,或大便乾燥,舌頭伸不出牙齒,也是陰虛血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