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舌胎篇 (1)

回本書目錄

舌胎篇 (1)

1. 舌胎篇

舌本寬厚紅潤,胎面呈荷花色。凡無此色的舌胎,中氣不足。荷花色,粉白帶紅,有似膩非膩的一層。五臟六腑,皆繫於舌本。故臟腑之氣,皆現於舌。

舌尖火,中屬土,左屬木,右屬金,根屬水舌尖鮮紅,此心火不降,脈實者吉。脈虛者病重,重在中氣虛不能降火也。脈實者,舌必痛。脈虛者則有種種衰敗之病而不痛,老人舌尖紅,用藥錯,多不利。脈虛之舌尖紅,如食涼藥、既生危險。危險在中氣更傷,火更不能降也。

尖與中之間,如現水濕浮聚之形,主胸間有積水。

左有黃厚胎,主肝熱之積,與胃之左部有積。

右有黃厚胎,主膽熱之積,與胃之右部有積。

根部應常有厚膩,如不膩而是光胎,此腎氣虛簿,體氣單弱之人也。

舌左部腫硬,肝熱。右部腫硬,肺膽熱。全部腫硬胃熱。

病在榮衛時,舌無胎。

陰臟病時,荷花色變為豬腰浸在水中之淡灰色,雖有淡灰色,仍無胎。此淡灰色,裏氣陰寒之色也。

如淡灰色,而舌心有膩胎,此陰寒又兼濕滯也。

陽臟病時,舌胎現有黃燥色,此胃熱之舌胎,再燥則轉黑色,再燥則胎起斷紋,黑上生刺,此胃中熱燥至極之舌胎也。此種舌胎,便是大承氣湯症。此黑色在舌中心與中心之兩旁,若黃燥無黑胎,只可微下,用調胃承氣湯,大黃玄明粉炙甘草,黃燥亦在舌之中心與中心之兩邊。若舌胎滿黃而不燥者,此非胃熱實症,乃濕熱病。

凡外感病,數日不愈,必起胃熱,即舌上生胎,表氣不解,裏氣必鬱之故也。

如係大承氣湯症之胎,若不下之,胃熱更甚,則津液燒乾,舌必乾縮而現虛象,實極反虛,最宜注意。

由實轉虛者,當下失下,手足濈然汗出,潮熱,腹滿痛等症。漸漸消減,只余不大的潮熱與拒按之一症。大承氣湯,陽盛脈實大,今則不現陽盛脈實,而成陽弱脈虛,舌胎縮小,伸不出來,黑胎縮成一小硬塊。此時脈若沉部較多,可用調胃承氣湯,緩下之,若脈大重按虛少,便不可用承氣湯,須用大黃兼理中湯,或加附子,方能下去拒按之點,而獲愈也。舌即不能伸出,可用指探之。

此黑胎黏在舌心,成一硬塊,此等症使人難下判斷,就只可憑看拒按一點耳。陰寒裏症,舌胎黑潤而無胎,以乾薑炙甘草溫補中氣即退,此種舌胎滿、黑而潤,不似胃熱實症之黑在中心。不似胃熱實症之黑而乾燥,內傷病誤服寒藥湯中,亦有此胎。

少陽膽經之大小柴胡湯症之舌胎,小柴胡湯症舌胎,白潤而兼黃膩。大柴胡湯症舌胎,則潤膩之中兼有乾黃。

溫病,病在榮衛無胎,入氣分舌胎全白。如滿鋪乾粉,此肺氣大熱之胎,必燥渴能飲。入血分無胎,舌全紅或絳赤。有入腸胃者,則舌有乾黃胎。入氣分清氣分之熱。如血分清血分之熱。入腸胃下腸胃之熱。方詳溫病本氣篇。

白話文:

舌胎篇

舌頭根部寬厚紅潤,舌苔呈現荷花色。沒有這種顏色舌苔的,中氣不足。荷花色指的是粉白帶紅,像是有層薄膩卻又不是真正膩的顏色。五臟六腑都與舌根相連,所以臟腑的氣都表現在舌頭上。

舌尖屬心火,舌尖中央屬土,左側屬木,右側屬金,舌根屬水。舌尖鮮紅,表示心火不降,脈象有力者是好兆頭;脈象虛弱者病情嚴重,主要原因是中氣不足無法降火。脈象有力者,舌頭必定疼痛;脈象虛弱者則會有各種衰敗的症狀而不痛。老年人舌尖紅,用藥錯誤,多半不利。脈象虛弱的人舌尖紅,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就會很危險,危險在於中氣更虛弱,火更降不下來。

舌尖與舌中央之間,如果出現水濕浮腫的樣子,表示胸部有積水。

舌頭左側有黃厚苔,表示肝熱積聚,以及胃的左側有積聚。

舌頭右側有黃厚苔,表示膽熱積聚,以及胃的右側有積聚。

舌根部通常應該有厚膩的舌苔,如果沒有膩苔而是光滑的,表示腎氣虛弱,體質單薄的人。

舌頭左側腫脹堅硬,表示肝熱;右側腫脹堅硬,表示肺膽熱;全部腫脹堅硬,表示胃熱。

疾病在榮衛之間時,舌苔沒有。

陰虛內寒的疾病,荷花色的舌苔會變成像豬腰浸在水裡一樣的淡灰色,雖然有淡灰色,但還是沒有舌苔。這種淡灰色,是裏氣陰寒的顏色。

如果是淡灰色,而舌頭中央有膩苔,表示陰寒又兼夾濕滯。

陽虛的疾病,舌苔呈現黃燥的顏色,這是胃熱的舌苔;更乾燥則轉為黑色,更乾燥則苔上出現裂紋,黑色上生出刺,這是胃中熱燥到極點的舌苔。這種舌苔,就是服用大承氣湯的症狀。這種黑色在舌頭中央和中央兩側,如果只是黃燥沒有黑色苔,只需稍微瀉下,使用調胃承氣湯,大黃、玄明粉、炙甘草即可。黃燥也在舌頭中央和中央兩側。如果舌苔滿是黃色而不乾燥,這不是胃熱實證,而是濕熱病。

所有外感疾病,幾天不能痊癒,一定會產生胃熱,也就是舌头上出現舌苔,因為表邪不解,裏氣必然鬱滯的緣故。

如果是大承氣湯的舌苔,如果不能瀉下,胃熱更甚,則津液燒乾,舌頭必定乾燥萎縮而呈現虛象,實證極度發展到虛證,最需要注意。

由實轉虛者,應該瀉下後,手腳會出汗,潮熱,腹脹痛等症狀會逐漸減輕,只剩下輕微的潮熱和拒按的症狀。大承氣湯用於陽盛脈實的病人,現在卻不呈現陽盛脈實的狀態,而是變成陽虛脈弱,舌苔縮小,伸不出來,黑苔縮成一小硬塊。此時脈象如果沉弱較多,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緩慢瀉下;如果脈象有力而按之虛弱,就不能使用承氣湯,必須用大黃兼理中湯,或者加附子,才能消除拒按的症狀而痊癒。舌頭不能伸出來,可以用手指探查。

這種黑苔粘在舌頭中央,成為一硬塊,這種症狀讓人難以判斷,只能憑藉拒按這一症狀判斷。陰寒裏證,舌苔黑潤而沒有苔,用乾薑炙甘草溫補中氣就能退去,這種舌苔滿布、黑色而潤澤,不像胃熱實證的黑色集中在中央;不像胃熱實證的黑色而乾燥,內傷病誤服寒涼藥物,也會有這種舌苔。

少陽膽經的柴胡湯證的舌苔,小柴胡湯證的舌苔,白潤兼黃膩;大柴胡湯證的舌苔,則在潤膩之中兼有乾燥的黃色。

溫病,病在榮衛沒有舌苔,入氣分則舌苔全白,像鋪滿乾粉一樣,這是肺氣大熱的舌苔,必然口渴想喝水。入血分則沒有舌苔,舌頭全紅或絳紅色。入腸胃則舌頭有乾燥黃色的舌苔。入氣分是氣分的熱;入血分是血分的熱;入腸胃是腸胃的熱,詳細內容請參考《溫病本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