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脈法篇 (4)

回本書目錄

脈法篇 (4)

1. 脈法篇

數脈乃中虛,虛甚則數甚,數亦為虛熱,兼細則陰病,中虛則數,世人所忽,河圖之數,五數居中而統四維。故平人之脈,以醫生一呼一吸脈來五至為准。中虛不能統乎四維,故脈來過乎五至而成數脈。熱傷津液,脈來亦數,數而兼細,則中虛而津液亦虧,陰分受傷,為難治矣。

發熱而脈沉不數多實,發熱脈動數必虛,此脈必中部以下較微少也。如沉而微,其虛更甚,數極度之脈,中氣大虛之脈也,涼藥傷中,下嚥即危,用甘味補中,中氣回復,膽經相火下降,熱即退下而不數,此與熱實而脈反遲緩,為對待的理法。數讀索,世人卻認數脈為熱,殺人不少,經文氣虛脈乃數也句,宜注意。

結促與代脈,脈來停一至,動脈如豆動,只見關中位,脈動現數象,停止一至為促,外感風寒,榮衛迫促,促乃表鬱之脈,脈不現數象而停一止為結,結乃津液不足,不能流通之脈,代脈之止有定數,亦津液損之脈也,長夏脈代,有孕脈代,為中氣加多之脈,中氣能代四維也,亦有秉賦代者,乃富貴之人也,若病重脈代則危,此代脈無神,乃中斷不能連續之脈,長夏之代有孕之代,多在五至以內,脈神特別充足。

五為中氣,中氣之中,原有四維故也,詳生命宇宙篇河圖中,動脈有如豆動,無頭無尾,只於關脈見之,氣機不舒,主內痛也。

洪脈向外掀,中氣大虛證,愈洪中愈虛,兼弦乃別論,實脈必向內沉,世謂洪而有力為實,認錯矣。雖有力亦向外之力耳,向外則內虛必矣,必洪而兼弦,乃為實象,弦乃內聚之象,洪而兼弦,是原有內熱,被衛氣斂之,熱鬱則脈洪,熱鬱被斂不能通達,則洪而兼弦,在外感宜舒散衛閉,兼清內熱,內傷病少洪弦者,有之亦內熱為衛氣所閉,仍舒衛閉兼清內熱,洪大無力者全屬於虛,洪而弦大有力,乃為實象。

然實脈不洪,必如胃家實可用下藥,乃為真實,洪而兼弦有力,乃實在腠理,不在胃腑,舒散衛閉,腠理一通,即不實矣。

伏脈氣內實,深藏骨際間,熱深與痰閉,指下細心探,伏與洪是對待之象,氣雖內實,熱清痰豁之後,脈起不伏,即不實矣。

躁脈不安定,外因與內因,駛脈上下竄,虛與熱之徵,有內熱而感外寒,熱為衛氣閉束,動不能通,則躁急不寧,此因於外感者,宜散衛清熱,溫病之脈躁急,乃木火離根,此因於內傷者,宜照溫病證治法,駛脈因虛因熱,如小寒前後,小兒幼童忽不思食,或咽痛或咳嗽,遲脈中有一線,上竄入關脈,此腎虛陽動,宜溫養腎家,如肝膽有熱,肺虛不能收降,關脈中有一線竄出人寸脈,宜補中斂肺兼降膽經,如尺脈中有如珠的一點,竄入尺下,此腎敗也,最難治,男童早婚有此脈者多死。

白話文:

脈法篇

數脈通常代表身體中氣虛弱,虛弱越嚴重,脈搏跳動越快。數脈也可能是虛熱的表現,如果同時又細弱,則屬於陰虛的病症。中氣虛弱導致脈搏跳動過快,但世人常常忽略這一點。人體脈搏正常的標準,應該是醫生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五次。如果中氣虛弱,無法統攝身體四肢,脈搏跳動就會超過五次,形成數脈。熱邪損傷津液,脈搏也會加快。如果脈搏跳動快又細弱,表示中氣虛弱且津液也虧損,陰分受到損傷,病情就比較難治。

發熱時脈搏如果沉而跳動不快,多半是實證。發熱時脈搏跳動加快,通常是虛證,代表脈搏在中部以下較為微弱。如果脈搏沉而更微弱,表示虛證更加嚴重。脈搏跳動非常快速,代表中氣極度虛弱。如果此時用寒涼藥物,可能會立即出現危險。應該使用甘味藥物來補中氣,當中氣恢復,膽經的相火下降,發熱就會消退,脈搏也不會跳動過快。這種情況與熱實而脈搏反而遲緩的情況,是相對應的道理。數脈的「數」字讀作「索」,但世人卻常常認為數脈是熱證,因此誤診害死不少人。經文中「氣虛脈乃數」這句話,應該特別注意。

結脈、促脈和代脈,脈搏跳動時會停頓一次。動脈的跳動就像豆子一樣,只在關脈的位置可以感覺到。脈搏跳動呈現加快的現象,但會停頓一次,這種現象稱為促脈。通常是外感風寒,導致榮衛之氣壅滯迫促所造成的,促脈是表鬱的脈象。如果脈搏跳動不快,但停頓一次,這種現象稱為結脈,通常是津液不足,無法正常運行所導致的。代脈的停頓是有規律的,也是津液耗損的表現。在長夏時節出現代脈,或懷孕時出現代脈,是中氣旺盛的表現,因為中氣可以代替四肢的運行。也有人是天生體質如此,屬於富貴之相。如果生病嚴重時出現代脈,則病情危險。這種代脈是無神的,是中斷而不能連續的脈象。長夏時節或懷孕時的代脈,通常在脈搏跳動五次以內,且脈象特別有力。

五代表中氣,中氣之中,本來就包含四肢。詳細情況可以參閱生命宇宙篇的河圖解說。動脈的跳動就像豆子一樣,沒有頭尾,只在關脈可以感覺到。如果氣機不順暢,多半表示體內有疼痛。

洪脈往外擴散,代表中氣極度虛弱,脈搏越洪大,中氣越虛弱。如果洪脈同時兼有弦脈的脈象,則需要另作判斷。實脈則會往內沉,世人所說的洪脈有力是實證,是錯誤的。雖然感覺有力,但也是往外的力道,往外則表示體內虛弱。洪脈必須兼有弦脈,才是實證的脈象。弦脈是內聚的表現,洪脈兼有弦脈,表示體內原有內熱,被衛氣收斂住。熱鬱積在體內,脈搏就會變得洪大。熱鬱積被收斂,不能順暢流通,就會形成洪脈兼弦脈的脈象。外感病應該疏散衛氣的閉塞,並清除內熱。內傷病很少有洪弦脈的,如果有,也是內熱被衛氣閉塞所導致,仍應該疏散衛氣的閉塞,並清除內熱。脈象洪大而無力,完全屬於虛證。脈象洪大而兼弦脈,並且有力,才是實證的表現。

然而實脈不一定會洪大,必須像胃實證一樣,可以使用瀉下的藥物,才是真正的實證。洪大而兼弦脈,並且有力,是病邪停留在腠理之間,而不是在胃腑。疏散衛氣的閉塞,當腠理暢通,病邪就不會停留在體表了。

伏脈代表氣機內斂而實,脈搏深藏在骨頭旁邊,通常是熱邪深藏或是痰飲閉阻。診脈時需要仔細探查。伏脈和洪脈是相對應的,氣機雖然內斂而實,但當熱邪被清除,痰飲被化解後,脈象就會浮起,不再潛伏。

躁脈的脈象不穩定,可能是外感或是內傷所導致。脈搏跳動像急駛的馬一樣,上下亂竄,是虛證和熱證的表現。如果體內有內熱又感受外寒,熱邪就會被衛氣閉束,無法順暢流通,就會出現躁急不安的現象,這種情況是由外感引起的,應該疏散衛氣,清除熱邪。溫病的脈象躁急,是木火離根的表現,這種情況是由內傷引起的,應該按照溫病的治療方法進行處理。駛脈可能是虛證或是熱證。例如在小寒前後,幼童忽然不想吃東西,或是咽喉疼痛、咳嗽,脈象遲緩中有一條脈線,向上竄入關脈,這是腎虛陽氣妄動的表現,應該溫養腎臟。如果肝膽有熱,肺氣虛弱不能收斂下降,關脈中有一條脈線竄出進入寸脈,應該補養中氣,收斂肺氣,並平降膽經。如果尺脈中有一點像珠子一樣,竄入尺脈下方,這是腎氣敗壞的表現,最難治療。男童若在早婚時出現這種脈象,大多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