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古方下篇 (8)

回本書目錄

古方下篇 (8)

1. 古方下篇

仲景立虛勞之法,乃形質未損之法,倘或之形質已損之虛勞亦用此方,不惟無效病反加重。因形質即壞者,芍藥之大苦大寒,不能受用。炙草大棗甘味,亦能聚氣而加咳。形質已壞者,咳嗽發熱自汗,枯瘦而脈象細數,飲食極少,不能起床也。人身形以生氣,氣以成形,形質已壞,氣無所生,故為難治。

虛勞病三十二歲以前得者,發熱不止,必入危險之境。三十二歲以後得者,可不發熱,可免危險。因三十二為四八之期。男子四八,腎水固定,水能藏火,故不熱。女子則四七之後腎水固定也。

虛勞之病,至於如此情形,可謂重矣。治法不獨降膽經相火以建中氣,此五行之妙也。中氣在二土之間,胃土喜清降,脾土喜溫升。膽經相火下降,則胃土清降而脾土溫升。二土升降,中氣自任。尤妙在飴糖白芍合用重用。

虛勞用芍藥。一要用辛甘之藥和其苦味,二要有乾燥煩熱之證,否則減輕用。三要右手關上勝過他脈。關上乃肝胃脈也。冬至後夏至前,不善用之,最敗火土。中伏後最易見功。因夏至後太陽南行。中伏地面之上壓力漸增。地面上的太陽熱力,遂壓入地面下去,以後愈壓愈深愈壓愈多。

造化的中下,陽氣充足,人身膽經降入中下的陽氣亦充足。故芍藥降膽經之功甚偉。處暑後,地面上的陽氣正在入地,胃間的陽氣更足,故處暑後用芍藥尤易見功。冬至後地面下陽氣左升,陽根疏泄。人身此時,亦中下陽泄,根本動搖。芍藥苦寒故用之見過。所以老人與久病之人,冬至後死者較多,中下陽根泄動故也。

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一日之間,午前養陽午後養陰。養陽者,不用寒涼以傷中下之陽也。養陰者,不用燥熱以傷中上之陰也。此指大概而言。本書溫病篇,溫疹各方,均不用芍藥。因溫疹之時,正天人之氣,陽氣動搖根本之時。溫疹之熱,乃下部微陽上衝所化之熱,並非膽經不降相火所化之熱。

所以溫病篇各方見功極速,而皆可靠也。不僅用芍藥應研究節氣,凡用苦寒之藥與滋潤發散之藥,與治小兒發熱,皆應知節氣的關係。東部冷凍之地更宜注意。

人身腠理,為氣血流通關鍵,質係油膜,為膽經相火之所司。虛勞病氣血不通,即腠理油膜乾澀之故。小建中湯,最通腠理,血痹身體不仁,功效尤著。如左腹似痛非痛,芍藥冰糖補身右之陰即愈。右降則左升也。膽經之陰,降入肝經,則肝陽和也。

虛勞病,最忌黃耆與當歸並用。耆性補陽,最往上升,最傷陰液。當歸性濕而窒,敗脾滑腸。唯津液不足,用當歸黨參臥時嚼服一錢,甚效。參補中氣之津液,歸補水氣之津液。膽木右降以生肝木,遂成其圓的運動。失眠尿多,頗有特效。黃耆的妙用,在補衛氣。衛氣虛陷不起者,非耆不能補回。

白話文:

張仲景設立的治療虛勞的方法,是針對身體尚未嚴重損耗的情況。如果身體已經損耗得很嚴重,還用這些方法,不但沒效果,反而會讓病情加重。因為身體損壞嚴重的人,用苦寒的芍藥會承受不住,而用甘味的炙甘草和大棗,又會使氣積聚導致咳嗽加劇。身體已經嚴重損壞的人,會出現咳嗽、發熱、盜汗、身體枯瘦、脈象細數、食慾極差、無法下床等症狀。人的身體靠生氣來維持,而氣又產生形體,如果形體已經損壞,氣就失去了來源,因此很難治療。

虛勞病在三十二歲以前得的,如果發熱不止,一定會很危險。如果三十二歲以後得的,可能不會發熱,可以避免危險。因為三十二歲是男子四八的年紀,腎水已經固定,水可以控制火,所以不會發熱。而女子則是在四七之後,腎水才會固定。

虛勞病到這種程度,可以說是相當嚴重了。治療方法不只是要降低膽經的相火,來建立中氣,這其中包含著五行的奧妙。中氣處於脾胃之間,胃喜歡清降,脾喜歡溫升。膽經的相火下降,胃氣自然清降,脾氣自然溫升。脾胃的升降協調,中氣自然能夠維持。其中最奇妙的是使用飴糖和白芍,並且要大量使用。

治療虛勞病要用到芍藥,一是要用辛甘味的藥物來調和它的苦味,二是要有乾燥煩熱的症狀才能用,否則要減量使用。三是要右手關脈比其他脈象強,因為關脈是肝胃的脈象。冬至到夏至之間,不宜使用芍藥,最容易損傷火土。中伏以後使用最容易見效,因為夏至以後,太陽開始南行,中伏時地面壓力漸漸增大,太陽的熱力被壓入地下,而且越壓越深,越壓越多。

大自然的中下部分,陽氣充足,人體膽經下降到中下的陽氣也充足,所以芍藥降低膽經的功效非常顯著。處暑過後,地面的陽氣正在進入地下,胃間的陽氣更足,所以處暑後使用芍藥尤其容易見效。冬至過後,地下的陽氣向左上升,陽氣的根基會疏洩。人體此時也是中下部的陽氣外洩,根本動搖,芍藥苦寒,所以使用過多會產生不良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和久病的人,在冬至以後死亡的比較多,因為中下部的陽氣根基疏洩動搖的緣故。

聖人說,春夏要養陽氣,秋冬要養陰氣。一天之中,上午要養陽氣,下午要養陰氣。養陽氣就是要避免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損傷中下部的陽氣。養陰氣就是要避免使用燥熱的藥物來損傷中上部的陰氣。這些說的都是大概的情況。本書的溫病篇,治療溫疹的各個方子,都不使用芍藥。因為溫疹發病的時候,正值天地陽氣動搖根本的時候。溫疹的發熱,是由於下部微弱的陽氣上衝造成的,並不是膽經不降相火造成的發熱。

所以溫病篇的各個方子見效非常快,而且都非常可靠。不僅使用芍藥要注意節氣,凡是使用苦寒的藥物、滋潤發散的藥物,以及治療小兒發熱,都要了解節氣的關係。在東部寒冷的地方更應該注意。

人體的腠理是氣血流通的關鍵,它的質地像油膜,由膽經的相火主管。虛勞病氣血不通,就是因為腠理的油膜乾澀的緣故。小建中湯最能疏通腠理,對於血痹導致的身體麻木不仁,效果尤其顯著。如果左腹感覺隱隱作痛,服用芍藥冰糖來滋養右邊的陰氣就會痊癒,因為右邊的陰氣下降,左邊的陽氣就會上升。膽經的陰氣下降到肝經,肝陽就會變得平和。

治療虛勞病,最忌諱黃耆和當歸一起使用。黃耆的藥性是補陽氣,而且是向上升的,最容易損傷陰液。當歸的藥性是濕潤而壅塞,會傷害脾胃,使腸道滑利。只有在津液不足的時候,可以用當歸和黨參,在睡前嚼服一錢,效果很好。黨參可以補充中氣的津液,當歸可以補充水氣的津液。膽木右降可以滋生肝木,形成一個圓的運動。對於失眠多尿,效果很好。黃耆的妙用在於補充衛氣。衛氣虛弱下陷的,只有黃耆才能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