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古方中篇 (1)

回本書目錄

古方中篇 (1)

1. 古方中篇

先入為主,學醫通弊。不只是學習從前無原則無系統的醫書如此,即使學本書也是如此。欲除此弊,惟有對比的學法。《古方上篇》的編法,五行對比並學,六氣對比並學。本篇的編法又與《古方上篇》對比並學。前六方為上篇。前六方為對比並學法,後五方則為形實病的學法,後二方則為婦人病的綱領學法。

甘草 四錢,人參 三錢,大棗 四錢(掰) 生地 四錢,麥冬 三錢,阿膠 三錢,麻仁 六錢,生薑 二錢,桂枝 二錢

治津液損傷,脈結代心動悸者。

此滋養津液以運中氣之法也。血脈,心之所主。津液流通,中氣旋轉,心氣下行,心不動悸,脈不結代,是為平人。津液損傷,脈絡枯滯,中氣不能旋轉,故心氣不能下行而跳動作悸。悸者,似驚非驚,所謂心跳是也。脈來遲緩,停止一至,來而小數為結。停而復來,來而又停為代。此津液損傷,絡脈枯滯,中氣因以不運之病也。

方用炙甘草黨參大棗以健中氣,生地麥冬阿膠麻仁以滋養津液,桂枝生薑升降肝肺之氣,使生地麥冬阿膠麻仁陰潤之性運動不滯也。此方滋養津液而重用炙甘草並用黨參紅棗,且以炙甘草為方名,非中氣運化津液不能復生,卻非津液滋潤中氣不能運化之意也。中氣如軸,四維如輪。

軸輪相輔,運動流通,故結代動悸俱愈。此方與理中丸為對應的治法。一則病濕寒而中氣不運,一則病燥熱而中氣不運;一則溫補中氣以運動濕寒,一則清潤燥熱以運動中氣。

茯苓杏仁,各三錢,甘草 一錢

治胸中痞塞短氣,脈象濡短者。

此潤肺金以降氣除濕之法也。肺金下行為順,肺氣下行,胸中寬舒,故不痞塞。短氣者,氣不下行,呼吸上迫,非短少之短。

此病乃濕傷肺家津液,氣不下行。方用茯苓去濕,杏仁潤肺行氣以除濕,甘草養中也。

此方與麥門冬湯證為對照的治法。一則病燥,一則病濕。燥乃金氣之本氣病,濕乃金氣之兼氣病,此方中氣藥僅用生甘草一錢,甘草生用,其性清涼。較之麥門冬湯之補中之藥不及四分之一。因濕之為病,已至痞塞,已成有形之物,不可重用補中之品以增其滯塞也。此方妙處,全在杏仁潤肺之功。

如無杏仁肺家津液被茯苓傷耗,濕不能去也。麥門冬湯證,燥傷肺家津液,中氣大虛。此證濕傷肺家津液,中氣雖虛,卻不可大補。

理中湯治胸痞,中氣不運,無形之痞也。此方治胸痞,濕氣填塞,有形之痞也。麥門冬湯證之上氣,中虛不降而氣逆。此證之短氣,乃濕凝而吸不能深也。脈象濡短,濡為淫象,短為肺氣不降之象。去濕補津液的意義,詳古方下篇本方推論的意義中。

酸棗仁 四錢,川芎 三錢,知母 二錢,炙甘草 三錢,茯苓 三錢

治虛勞虛煩不得眠,脈象虛浮者。

此升肝以降膽之法也。人身陽入於陰則寐,陽出於陰則寤。陽入於陰者,相火下行,須得膽經右降,膽經不降,多由於熱。此病之膽經不降,則由於膽經之寒。肝膽升降,互為其根。膽經降則肝經升,膽經升則肝經降,肝陽弱而升氣不足,膽經可遂寒而不降。

方用川芎溫補肝陽以助上升,以培膽經不降之根源。酸棗仁補膽經相火,以助膽經下降之氣。膽經不降,則生虛煩。煩者熱也,知母以清虛熱,使膽經易於下降。膽經不降,相火外泄,土氣必濕,土濕則膽經更無降路,茯芩去土濕以通膽經降路,甘草培中氣之旋轉以降膽經。棗仁川芎,皆溫補木氣之熱之藥,知母則引木氣之熱下行之藥。

此方與小建中湯證,為對照的治法。芍藥性寒,川芎性熱,膽木氣熱不降,故用芍藥以降膽經,膽木氣寒不降,故用川芎溫升肝經以降膽經,肝經木氣陽升,膽經木氣自然不寒。此為治木氣之對照治法中的亙根治法。小建中湯清降膽經,肝經自升。此方溫升肝經,膽經乃降也。脈象虛浮者,陽氣不降之象。虛者,肝陽不足之象。

人身中氣旋轉,最密最速之時,唯在睡臥酣甜之候。如人一夜不眠,次早膝冷如冰,精神不振,飲食不甘,形成廢人。一旦得睡,膝即溫暖。醒來之後,精神健壯,飲食甘美,前後判若兩人,中氣增減的關係也。

白頭翁 二錢,黃連 二錢,黃柏 二錢,秦皮 二錢

治肝經熱利,後重,渴而飲水,脈象沉細而有力者。

此治肝木因熱不升之法也。陰升化陽,陽降化陰。不升則陷,不降則逆,逆則生熱,陷則生寒,自然之理。唯木氣之病,有陷而生寒者,有陷而生熱者。當歸生薑羊肉湯,木陷生寒之病,此方木陷生熱之病。因木本生火,木鬱不生,必生下熱也。木主疏泄,熱性本動,故病熱利。

疏泄不通,又欲疏泄,故病後重,木熱傷津故渴而飲水。方用白頭翁秦皮專清木熱,黃連黃柏並清濕熱。因疏泄不遂,必有濕氣,濕與熱合,阻木氣上升之路,故病熱利而又後重。濕熱除去,木氣乃升也。此方與當歸生薑羊肉湯證為對應的治法。一則肝經下陷而病寒,一則肝經下陷病熱。

故一則用溫,一則用清。脈象沉細數而有力,下熱傷津之象。

薯蕷丸,即山藥,麥冬,當歸,阿膠,地黃,炙甘草,黨參,白朮,茯苓,白斂,豆黃 各二兩,防風,杏仁,神麯,桔梗乾薑,各五錢,大棗,熬膏三兩,蜜為丸,每服三錢,日二服。

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脈象弦澀小數者。

此概括治虛勞病之法也。

此方所治之風,並非外來之風,乃本身木氣失和之氣。但看得見的,只有口眼歪斜,手足抽搐,筋肉潤動,覺得是風。其餘的風,都看不見了。風氣百疾的虛勞,金氣失收,風氣肆動。風氣一動,克土,耗水,煽火,侮金。經絡因而滯塞。運動因而不圓之病也。

此方重用山藥,補金氣而助收斂,加桔梗杏仁以降肺金之滯,加麥冬以滋肺家津液,則金氣收也,用當歸地黃阿膠養血潤木,芍藥清降甲木,川芎桂枝溫升乙木。甲降乙升,運動復圓,則風息也。金逆木動,全由中土旋轉之衰。故用參,棗,炙草以補中氣。中土氣虛必生濕,故用白朮茯苓以補土去濕。

金逆木動,經絡不運,必生積滯,故用乾薑,神麯以行中土之滯,柴胡防風白斂豆黃卷以疏木氣之滯也。

此方與腎氣丸證是對應的治法。腎氣丸養金養木以保腎經,而重在養木。此方補金養木以維全體而重在補金。寒熱並施,虛實兼顧,補瀉同行,理全法備之方也。此方與建中湯亦是對應的治法。小建中重在降甲木,甲木降相火乃降。此方重在降辛金,辛金降風木乃平。脈象澀弦小數。

肺金不收,津被風耗,則脈澀。風木疏泄則脈弦。中氣虛,血液少,則脈小數也。

人身十二經絡,六升六降。而升的主力在肝木,降的主力在肺金。升降的樞軸在二土。大氣的圓運動,雖有升浮降沉之四部作用。其實整個的圓運動,只有升降而已。升極則降,無浮之存在也。降極則升,無沉之存在也。妨礙升降,由於滯塞,故方中疏通滯塞之法並重。

生薑 三錢,半夏 三錢,黃連,黃芩

各二錢,黨參,炙甘草,各三錢,乾薑 二錢,大棗 三錢掰

治傷寒壞病,心中痞硬,發熱頭汗,乾噫,食嗅,脇下腹中雷鳴,下利日數十行,脈輕按浮澀,重按虛小者。

此清熱溫寒升陷降逆並用之法也。心中痞而硬者,中氣虛寒,旋轉無力,膽胃之經氣不降也。發熱頭上汗出者,膽胃不降,相火上逆也。乾噫食嗅者,膽經不降,木氣逆衝,上脘橫滯也。脇下腹中雷鳴者,膽經橫滯,相火散漫,寒熱混亂,水氣漫溢也。下利目數十行者,膽胃之經熱,散漫不收也。此病復雜極矣。其實只是中氣虛寒,因而升降反常之故。

方用生薑半夏溫中降胃,以開相火下降之路。用黃芩黃連,降相火降膽經,以收散漫之熱。用乾薑棗草人參,以溫補中氣而升降上下。經方寒熱並用,此為大法。瀉心者,降相火也。熱利有屁而射遠,寒利無屁不射遠。寒利一日數次即危,不能數十次。此方撥亂反正,各得其宜。

此方升陷之法,乃間接的非直接的。上降則下升也。此方與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均稱瀉心者,言只瀉胃上之熱,不可瀉動胃氣之意,利雖屬於熱,中氣卻是虛寒。

注意:

此方與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證為對應的治法。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證,不過在上的火氣,上逆而已。此方則在上之火,既已上逆,在下之火,又復下陷,在內之火,又復外泄。火氣散漫,內必生寒,上逆下陷,中氣必虛,所以生薑乾薑與連芩並用,而以參棗炙草補中,用生薑者,降胃也。此病復雜極矣,而治之法,則甚簡單。

脈象輕按浮澀,重按虛小,膽熱外泄則脈浮,汗出津傷則脈澀,中氣虛寒,則重按虛小。

黃耆 二錢,白芍 五錢,桂枝 二錢,生薑 三錢,大棗 六錢劈

治血痹身體不仁,脈象虛澀者

此治榮衛內傷之形質病之法也。榮衛者,各臟腑公共組織,以行於臟腑之外,軀體之內,整個圓運動之氣也。人身氣化的運行,在右曰衛,在左曰榮。榮氣左升以交於右,衛氣右降以交於左。榮中有衛,衛中有榮,氣血流通,血不痹也。身體健康,無不仁也。平日榮衛之氣偏虛偏盛,中氣不能調和,時有分離之意。

偶遭風寒外感,情思內動,一經激刺,榮衛分開。開而不合,則中氣脫而人死。開而仍合,合不復舊,則榮衛乖錯,中氣損傷,而患血痹身體不仁。

此方芍藥調榮,黃耆調衛。桂枝以助芍藥黃耆之力。生薑大棗補中氣生血液,以助榮衛之升降。不用甘草者,甘草性壅,因血已庳身體已不仁,榮衛運氣已不通,甘草性壅,即不相宜。此方乃整個圓運動,以通調血氣之方也。脈象澀,血不流通也。脈象虛,榮衛敗也。

大黃,蟅蟲,各三錢,桃仁乾漆,蝱蟲,水蛭,蠐螬,杏仁,黃芩,芍藥,地黃,各二錢,炙甘草 三錢,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日三服。

治虛勞贏瘦,腹滿。不欲食,兩目黯黑,肌膚甲錯,內有乾血,脈沉細而澀者。

此治乾血形質病之法也。人身中氣旋轉,經氣升降。靈通流利。一氣迴圈。百病不生,是曰平人。若是內有乾血,肝經失養,氣脈不通橫滯於中,脾不能開,胃不能降,故腹滿而不欲食。內有乾血,故贏而肌膚如鱗甲之錯落,肝竅於目,肝經枯故兩目黯黑。此時中氣滯澀極矣。

如不將乾血磨化,經脈愈滯愈澀,中氣愈滯愈減,中氣消盡,人遂死矣,但磨化乾血,宜緩不宜急,更宜顧著中氣。

此方用大黃.蟲桃仁乾漆蝱蟲水蛭乾血,磨蠐螬也。血乾則氣滯,杏仁以疏氣滯。血乾則生熱,黃芩芍藥以清血熱。血乾則枯結,地黃以潤枯結。以上各藥,皆須以中氣以運行,故用炙草以補中氣。乾血磨去,經脈自和,中氣旺而升降復其常,斯病去而人安也。

此等病症,內而臟腑,外而經絡,以至皮膚,乾枯滯澀,勞傷贏瘦。所以不死者,僅一線未亡之中風耳。非磨化乾血,不能使中氣復新,非中氣復新,不能新血復生,此方妙在磨乾血之藥,與補中氣之藥同用。尤妙在每服只五七丸。不曰攻下乾血,而曰磨下乾血。所以徐俟本身運動,自然回復也。

此方與黃耆五物湯為對待的治法。一則調和氣化,以活動形質,一則活動形質,以調和氣化。脈象細而澀,即內有乾血之象。

大黃 二錢,芒硝 一錢,**南瓜子**一兩,桃仁 十枚 丹皮 二錢

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極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脈遲緊,膿未成可下。脈洪數,膿已成,不可下。

薏苡一兩,附子 二錢,**敗醬**三錢,苦菜

治腸癰,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洪數者。

次治局部形質病之在下者之法也,大黃牡丹湯證,血氣結聚,故少腹腫痞,按之痛。腸熱內實,故小便自調。內熱實,故發熱自汗。癰之為病,榮衛必鬱,故惡寒。脈遲緊者,遲為沉實之象,乃不數之意。緊者,向內結聚之象。大黃牡丹湯,大黃芒硝攻其實熱。牡丹皮瓜子桃仁下其結血也。此遲字,不可認為寒之遲。此腸癰實熱證之治法。

脈如洪數,血已化膿,便不可下。此時按之,必不即痛。必不時發熱惡寒汗出也。脈緊遲為內實。脈洪數為內虛,故洪數脈,不可下。

薏苡附子敗醬散證,大腸與肺皆秉金氣,腸內肉腐,金氣傷損,收令不行,故身甲錯。金氣散漫,故腹皮急而按之濡如腫狀。癰而發熱,身不熱而脈數,故知為虛。大腸為腑,腑氣屬腸。腸癰而身不熱。脈又不沉實而虛數,故知為腑腸之弱。薏苡附子敗醬散,附子溫回腑陽,薏苡除濕健脾理滯,敗醬滌腐生新也。此腸癰虛寒證之治法。

凡腸癰之病,病在左,左腿伸則腹痛,病在右,右腿伸則腹痛。再以手循大腸地位按之,必痛也。

治氣化病,認定全身運動因何不圓,用藥幫助本身氣化運動,回復其圓。治形質病,一面用藥去腐。一面用藥生新,腐去則運動圓,圓運動則生新也。

大黃牡丹湯,腐去則運動圓也。因陽氣偏多,陰氣偏少,故運動不圓。大黃芒硝下去過多之陽,陰陽和平,則運動圓也。薏苡附子敗醬散,陽復則運動圓而新生也。因陽氣少,陰氣偏多,故運動不圓。附子補起腑陽,陰陽平和,則運動圓也。

此二方為對照的理法。大黃牡丹湯證,誤用附子,陽更盛陰更衰則病加。病雖加,不既死。薏苡附子敗醬散證,誤用大黃,腑陽更退,不待病加,人即死矣。

葶藶 三錢,搗末熬令黃色 大棗 一兩掰 先煎大棗去渣,入葶藶調服。

治肺癰喘不得臥,口燥胸痛,脈澀數者。

此治局部形質病之在上者之法也。肺癰之病,中虛而肺胃上逆。肺胃俱逆,膽經相火必不降。相火不降,將肺間津液熏灼成痰。熏灼即久,肺的形質即生膿成癰。於是氣不降而發喘,津液變膿而口燥。肺被癰傷,故不能臥而胸痛。

此方葶藶下膿,大棗補津液補中氣。不用灸草而用大棗如此之重者,葶藶下膿,極傷中傷,極傷津液。大棗津液極多又能補中也。肺癰之人,津液損傷,血管乾澀。炙草補中,力大性橫不宜也。脈象數,中氣虛。脈象澀,津液少也。

此方與腸癰二方,為對照的治法。在上之病,用中氣藥,在下之病,不用中氣藥之別。

炙甘草 二錢,小麥 二兩,大棗 二兩掰

治婦女臟燥,悲傷欲哭,如神靈所作。數欠伸,脈象弱澀。

此治怪病之法也。悲傷欲哭,如神靈所作者,本已並無悲傷的心思,而悲哭不能自主,故而神靈所作。此為怪病。其實並不為怪。

緣婦人之病,木鬱為多。木鬱生風,妄肆疏泄,傷耗肺臓津液。金性本燥,肺屬陰金,從濕土化氣。金氣主降,金氣發現,志悲聲哭。所以其病發作。如神靈為之,不能自主。欠者開口呵氣,伸者舉臂舒筋。此陰陽相引,欲交不能之象,乃中氣虛也。方用小麥生津清燥,大棗炙草養液補中,故病癒也。脈象弱澀,津液不足,中氣虛乏之象。

當歸 二錢,川芎 一錢,芍藥 二錢,阿膠 桂枝 麥冬,各二錢,黨參